第二辑 科学普及与推广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h9&A=1&rec=233&run=13

一、科学普及
50年代后期至60年代初期,县直各学校、工厂、企事业单位,相继成立科学技术
组织,并在陆圈、玉皇庙、齐王集、王屯等公社搞了科学普及试点,全县普遍开展起
技术革新运动。此后,由于领导重视不够,加之“文化大革命”干扰,科学技术普及
工作没有大的进展。
1979年后,科学技术重新得到重视,科学普及工作在全县广泛开展。1981年,相
继成立各种学术性专业学会10个, 有会员410人。至1985年,召开各种学术交流会46
次;撰写学术论文272篇,省、地采用31篇,获奖23篇;建立科普小组576个,培养农
民技术员200余人; 组织科技讲座和技术培训班84期,学员达5461名;组织科普赶集
310次:举办科技咨询2250次;举办科技图片展览135场;放映科教影片1000余场;组
织订阅科技报刊近3万份;编印科技资料1.8万余份;组织科普报告团16人次,听众达
1.7万人;发行科技图书2170册。
1981年,成立县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协会。各乡、镇中学配备科技辅导员,学生
中建立科技活动小组。 1985年5月,县一中学生制作的英语棋,获省青、少年科技作
品展览3等奖;县实验小学学生制作的肺呼吸演试器,获地区科委小制作作品展览奖。
二、技术推广
推广优良品种 建国以来,东明小麦品种5次更新,大豆品种4次更新,玉米、棉
花、 花生品种3次更新,基本实现了良种化。每次品种更新都使产量和质量大幅度提
高。 小麦1949年单产32公斤,1985年,提高到200.5公斤;大豆1949年单产30公斤,
1985年,提高到64.5公斤;棉花1949年单产皮棉9公斤,1985年,提高到44公斤。
红薯贮藏新技术 建国初期,红薯贮藏多采用旧式棚窖,病、冻害经常发生,病
害腐烂率轻者20—30%,重者在70%以上。1963年,推广“非”字型窖贮藏鲜薯新技术。
窖上面有排气孔,可随季节调节气温,一般使窖内温度保持在10℃—15℃。鲜薯腐烂
率下降到0.3—5%。 1974年,又推广大屋窖贮藏鲜薯新技术,这种窖比“非”字型窖
贮量大。温、湿度易调节,一窖可用多年,基本上能达到无病害、无腐烂,管理较前
科学。1978年后, 鲜薯贮藏主要采用达种办法。
火炕、塑料薄膜育苗 1959年前,红薯育苗沿用传统的温床和坡地育苗。这种方
法温度极难掌握,出苗慢、出苗率低。1963年,推广火炕育苗法。此法,苗床温度易
掌握, 出苗快、出苗率高,不误农时。平均每市斤薯种可出苗120棵,比温床育苗高
40%。 1965年,又推广塑料薄膜育苗新技术,这种方法省工,省料,出苗壮,成活率
高,一直沿用至今。
种植春麦 1973年, 在滩区长兴乡试播春麦23亩,平均单产达185公斤。证明春
麦适宜滩区种植。1976年,扩大到3.7万亩,平均单产210斤,与冬播小麦产量接近。
解决了黄河滩区因漫水不能适时播种冬麦的困难。
两杂制种 1968年, 开始对高梁、玉米进行“两杂”制种。先后3次去海南岛繁
育“两杂”亲本和种子,同时,以本县的姚寨、赵楼、张寨、任老屯和县良种场基地
进行两杂制种。对稳定发展粮食生产起了积极的作用。
棉花营养钵育苗移栽 1973年,开始推广营养钵育苗。1982年,全县棉花营养钵
育苗移栽6万亩, 最高单产皮棉125公斤,比直播棉增产15—30%。由于营养钵育苗移
栽棉花直播棉花发得早、结桃多、抗灾力强,到1985年,此项技术已被普遍采用。
地膜覆盖 1982年,开始棉花地膜覆盖试验和示范。1983年,大力推广。当年地
膜覆盖面积达2万亩。由于地膜覆盖能增温保墒,减少杂草滋生,改变土壤理化性状、
改善根区生态坏境,减轻枯萎病的危害,所以推广较快。除棉花外,西瓜、蔬菜等农
作物也采用地膜覆盖。1985年,此技术得到普遍推广。
小麦根外追肥 1978年,本县开始对小麦喷洒磷酸二氢钾、三十烷醇。凡喷洒磷
酸二氢钾的小麦, 不但抗干热风力强,而且穗、粒增多,千粒重增加,增产3—6%。
1981年,此技术得到推广,每年约喷洒5—6万亩。
红薯不翻秧 红薯翻秧,打破了原秧蔓的正常生长状态,易造成机械损伤,影响
有机物的合成和积累,导致红薯减产。1973年开始提倡红薯不翻秧,对雨水较大地区,
实行变翻秧为提蔓,以保持其正常生长状态。1975年,此技术开始普遍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