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辑 教育概况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h9&A=1&rec=221&run=13

1498年(明弘治十一年),建“学宫”。1573年(明万历元年),建“扶义书院”。
1830年(清道光十年)建“漆阳书院”。1898年(清光绪二十四年),建“二酉文社”,
设试院。1903年(光绪二十九年),开始设高等小学堂。1904年(光绪三十年),设
官立初等小学堂10处。 1905年(光绪三十一年),设公立初等小学堂42处。到期907
年(光绪三十三年) ,县共设高等小学堂1处,初等小学堂53处。1908年(光绪三十
四年) 设女子初等小学堂1处。1906年(光绪三十二年),县设师范传习所,1911年
改称单级师范讲习所。
辛亥革命后, 东明学校发展较快,至1933年(民国22年),县有师范学校1所,
高级小学增加到10所(其中,女子高级小学1所),初级小学增加到210所(其中,女
子初级小学8所),学生6900余名。此外,还有平民学校;偏远乡村仍有私塾。
抗日战争初期,县成立抗日救亡小学。1940年后,县城东南、西南、东北的抗日
根据地,也先后办有抗日初级小学和抗日高级小学。
在敌占区,有名为日、伪控制的“新民小学”,实为抗日小学的“两面学校”。
日、 伪盘踞的县城内,有“新民完全小学”1处,西关“新民完全小学”和“新
民初级小学”各1处,另有初中、简师各1班;乡间有短期小学。
1946年秋至1947年底,国民党政府控制下的东明县,设有多处中心国民小学和保
国民初级小学。县城设简易师范1所,私立初中1所。
新中国成立初期,贯彻“为工农服务、为生产建设服务”的教育方针,积极扶持
工农子女入学, 鼓励群众办学。 1949年,东明县有小学244所,在校学生11810人。
1950年, 全县建立完全小学10所, 初级小学311所(含民办),在校学生37415人。
1951年春,设初中1所,在校学生105人。
1957年,毛泽东提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
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根据这一方针,教育
迅速发展。 全县有完全中学1所,初级中学4所,完全小学30所,初级小学487所,在
校中、小学生47609人,为1949年在校生的4倍多。1958年,贯彻“教育为无产阶级政
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方针,学校开展勤工俭学,勤俭办学,确有
收获。但把“大跃进”这一套搬进学校,过多的体力劳动一度造成教学秩序的混乱。
1959年,建工业技术学校1所,招收初中毕业生210人。1964年,实行“两种教育制度,
两种劳动制度” ,发展工读教育,各公社先后办起农业初中16处,在校学生781人。
1965年,建东明县工读师范1处,当年招收初中毕业生100名。“文化大革命”期间,
东明县的教育事业蒙受严重损失。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学校恢复考试制度,课堂教学复居教学工作主导地位,
各学校着重抓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教学,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同时也注重了思想政
治教育。
1981年始,遵照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提出的“坚持德、智、体全面发展,又红又
红又专,知识分子与工人农民相结合,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方针,”重
视学生的德智体全面发展,注重改进教学方法,发挥课堂教学的有效作用。同时,大
力改革中等教育结构,对全县高中进行调整。是年,全县高中由14所,58个教学班,
在校学生3660人, 调整为5所,41年教学班,在校学生2349人。1983年后,按照邓小
平提出的“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指示,教育工作旨在为社会
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人才的指导思想更加明确。1984年,对初中进行调整。调整后,
全县有高、初中29所,小学522所,中等专业学校3所,在校学生100687人。适龄儿童
入学率达94%。此外,还有广播电视大学和业余自修大学等,定期招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