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辑 轻工业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h9&A=1&rec=109&run=13

一、服装、鞋帽
服装 建国前,没有专门服装加工行业,城乡有少数“裁缝”加工零活,多数人
穿衣是自纺、自织、自做。
1952年,县供销社成立服装组,专管服装加工。1954年改为东明县缝纫社,设备
39台, 职工28人,年生产服装3000件,产值3.1万元,全员劳动生产率1107元。1959
年,复改为县供销社服装组。这时,城乡相继有个体缝纫门市部建立。1961年,县社
服装组又改为东明县缝纫社。年产服装20000件,产值5.9万元,全员劳动生产率2565
元。1970年改为服装厂,有干部、职工40人。1977年,人员增加至64人,年生产单衣
40000件, 帽子20000顶,其它20000件,年产值95万元。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随
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服装的要求也渐趋提高,城乡出现一些服装裁剪缝纫
专业户, 服装花色增多,产量增加。1984年8月,东明县服装厂与上海普陀区东新服
装厂联营,改名为上海市东新服装厂东明县分厂,生产中山装、西装、猎装等高档毛
料、呢料服装,产品款式新颖、品种花色繁多,做工精细,年生产能力2.64万件。销
往本省各地及河南、河北、新疆、陕西、哈尔滨、沈阳等省、市。1985年,由于裁剪
缝纫专业户增多、裁剪技术水平提高,个体户销量较大,县服装厂产品销售量下降,
机织服装销售减至9725件,年产值51万元。净产值21.8万元。该厂固定资产原值11.7
万元。 其中用于生产的9.8万元,定额流动资金全年平均余额13万元,年末上交税利
9.26万元;有设备近百台,职工83人,全员劳动生产率6145元。同年,全县服装生产
动力机械总能力6千瓦, 企业占地面积2376平方米。1981~1985年,固定资产投资总
额5.3万元。
鞋帽 1953年, 始建鞋帽社, 专营鞋帽生产。1954年,成立布鞋厂,年产布鞋
17000双,产值2.8万元,全员劳动生产率1000元。1956年,与县针棉强社合并为针棉
鞋帽社, 处产布鞋13000双, 还生产少量童帽。 1957年,又分出鞋帽社,年产布鞋
18000双。1958年,和县综合厂合并,为综合厂的一个车间,年产布鞋21000双。1960
年, 又与针棉织厂合并,改称针织鞋帽社,年产布鞋12000双。1961年,又分为鞋帽
社, 1970年,改为鞋帽厂,年生产布鞋69700双。1974年,又改称塑料厂,年生产全
塑料凉鞋达140000双, 皮鞋4300双, 布鞋2300双,年产值35.2万元,亏损7840元。
1980年,省拔给资金20万元,将塑料厂皮鞋车间分出,成立皮鞋厂,进行机械化生产。
年生产单、 棉皮鞋1.55万双,总产值27.4万元,净产值6万元,定额流动资金全年平
均余额12.9万元。塑料厂生产塑料凉鞋52万双。1983年,皮鞋厂开始生产注塑布鞋,
因样式陈旧,质量差,销量不大,当年亏损5700元。1985年,皮鞋厂有职工34人,设
备68台。年产棉皮鞋4530双,单皮鞋2270双,布鞋20万双。产品式样新颖,质量好,
主要销往濮阳、菏泽一带。该厂固定资产原值35.2万元,产值10.2万元,定额流动资
产全年平均余额23.9万元,全员劳动生产率3000元。
二、木器
建国前,本县制作木器的能工巧匠分布于城乡,没有统一的生产组织。
建国初期, 代河沟村成立木业组。1955年迁到城关,称木制社,职工190人,年
产值4.3万元,全员劳动生产率226元。1961年和城建社合并改为木建社,年产值13万
元。1970年划归力车厂,1977年,从力车厂分出,正式成立东明县木器厂。干部、职
工38人, 有电动大锯1台,主要加工桌、椅、门窗及框式家具,结构疏散质量差,产
品积压,亏损严重。1985年元月,东明县木器厂与上海家具厂实行经济联合和技术协
作,引进设备26台,聘请工程师、设计师、油漆师、熟练工人、行管干部22人,开始
生产板式家具。产品用料考究,内在结构结实,并采用精美人造柚木饰面,色彩协调。
产品有3介档次, 15个系列,品种主要有写字台、圆椅、餐桌、扶手椅、文件柜、书
柜、会议圆台、茶几、大衣柜、双人沙发床、服务台、方桌、高低柜、酒柜等50多个,
200多个花色,年总产值47.5万元,固定资产55万元,全员劳动生产率658元。是年,
人造柚木卧室套装家具首次赴京展销, 荣获二等奖,ZX—857型高级组合会议圆台荣
获设计大奖赛杯。中共中央秘书局、山东省政协、山东省供销社、中原油田总部、济
南市委、市政府等都配用了东明木器厂生产的家具,产品还销往河南、河北、湖南等
省。
1985年, 全县木器制造业拥有动力机械总能力87千瓦,企业占地面积18400平方
米,其中生产用2049平方米,1981~1985年,共投资43.4万元,1985年总产值52.5万
元。
三、造 纸
东明县造纸厂始建于1959年冬,1961年5月投产,有职工88人,资金8万元,日产
2吨纸机一台。除切纸工序外,都是机械化操作。两年盈利10余万元,1963年春下马。
1971年10月,再次筹建东明县造纸厂,由于资金不足,至1975年12月31日才试机
成功, 1976年正式投产。有干部、职工147人,主要生产包装纸、有光纸、卫生纸、
瓦楞原纸、年产量500吨,产值8.90万元,全员劳动生产率949元,上交税金5625元,
亏损15万元。1978年省拔款30万元,上了二号纸机,扩大了生产规模,1980年新产品
滞销停产。 1981年8月恢复生产。1983年调整产品,以产白有光纸为主,兼产瓦楞原
纸、 卫生纸、包装纸,年产值40万元,上交利税3万元,亏损14万元。1985年,有职
工180人, 其中主要设备19台,辅助设备6台,漂洗机池2台,盘磨1台,切草机1台,
运输设备2台,修理机床2台,300米深机井2眼,固定资产原值94.1万元,产品以白有
光纸为主兼产包装纸、 卫生纸、黄书皮纸,50克以上凸板纸,年产量633吨,总产值
121.5万元,上交税金8.2万元,全员劳动生产率6750元,利润5万元。
四、印 刷
1938年,县城内建立溥华石印局,由私人经营,有2盘铅印机和部分铅字,2部石
印机和3块德国人造石。1945年更名溥华铅石印刷所。
1950年,把溥华铅石印刷所改建为地方国营东明建国印刷厂。1951年,该厂有圆
盘机2台、 石印机2台、职工3人。1954年,一些手工印刷社合并到县印刷厂,主要印
刷各种表格、 帐簿。1959年,改为东明报社印刷厂,有职工82人,对开机2台、四开
机7台,圆盘机6台,折页机2台,压平机1台,切纸机2台、铸字机1台。1976年,从上
海聘请5名技师, 机械设备全面更新,开始胶印。印刷范围以书、刊为主,年产值75
万元, 固定资产原值35.15万元,上交税金1.64万元,利润2.69万元,全员劳动生产
率7426元。1983年,有正式职工111人,其中中专生2人,生产设备增加到44台,生产
流水线全部实现机械化, 固定资产原值增加到60.08万元,年产值60万元,全员劳动
生产率4138元,上交税金2.47万元,利润1.05万元。
1985年,除县印刷厂外,还有武胜印刷厂、沙窝美彩印刷厂、城关印刷厂等,全
县印刷业从业人数475人, 动力机械总能力183千瓦,企业占地面积31537平方米,其
中生产用地2335平方米, 1950~1985年,固定资产总投资107.7万元,其中1985年投
资30万元,年总产值125万元。
五、皮革
建国前,东明县有少数回民加工皮革。1951年,成立县皮革社,主要加工马挽具,
年产3000件。1958年,皮革社合并于综合社,建立皮革车间,加工牛、骡、马皮,销
往河北、 河南等地,年产值3万元。1961年,皮革社改称皮毛厂,职工48人,月产折
合牛皮500张, 年产值17.1万元。1977年,有职工69人,年产车马挽具25万件、制革
(折牛皮)1133张、皮衣2000件,总产值38.2万元,利润2.61万元,全员劳动生产率
6366元。1982年,东明县皮毛厂撤销,改建地毯厂。
六、地毯
东明盛产羊毛,质地细软,粗细均匀,弹性好,韧性强。为充分利用这一资源,
1976年8月,在县皮毛厂建立了地毯生产车间。购进地毯织机8台,代威海加工120道、
160道、240道仿波斯地毯(华艺地毯)。1982年正式建立地毯厂,干部职工55人,建
有染沙、图案、平活、前修、后修、织做、水洗等12个生产车间。独立生产销售,主
要生产240道仿波斯地毯, 年产1535平方米,总产值84万元,净产值20.9万元,定额
流动资金全年平均余额25.16万元, 上交税金2.8万元,利润5.1万元,全员劳动生产
率1.55万元。该厂下辖7处加工网点,从业人员350人。1983年,地毯价格暴跌,企业
严重亏损。10月,更新产品,改生产KC-7、KC-5两种图案产品,远销美国,扭转了濒
临倒闭的局面。 1985年,该厂下辖16处加工网点,织机发展到380台,10多种图案,
主要生产160×160道仿波斯地毯。产品制作层次分明,花纹清晰,胜似浮雕,新颖别
致,豪华富丽,且有民族风格。产品行销美国、日本、香港,产品优质品率为79.5%,
出口合格率达98%以上。 年产量1.5万平方米,产值302万元,固定资产36.6万元,上
交税金5.68万元,利润5.2万元,全员劳动生产率9336元。
七、五金
东明县五金制品,历史悠久,品种繁多,如银锁、戒指、手镯、铜勺、锡壶、菜
刀、铁钉、锄、镰、锨等。多为个体手工业者经营。
建国初期,五金生产发展较快,由个体逐步走向生产小组,生产合作社,50年代
末转为国营工厂。主要产品有:镰、锄、犁、耧铧、菜刀、铁钉、铁锅等。1961年,
全县生产铁锅3000口、菜刀5400把、剪刀2100把。1976年,建县五金厂,职工40人,
购置水桶机一套, 生产黑、 白铁水桶、 水壶、 烟筒、火炉及生铁铸件等,年产值
22.58万元,全员劳动生产率4032元。1979年,生产水桶1.82万只,烟筒500节,固定
资产原值12.4万元,年产值19.1万元,利润2000元。1980年后,五金打制个体户遍及
城乡, 五金厂转营矿山拖棍, 年产1281个。1985年,五金厂有职工64人,生产拖棍
2411个,年产值9.17万元。乡镇办五金企业主要产品有:水桶、磨头、生铁铸件,铁
制小农具等,年产值12.9万元。
八、食品
建国前,城内以及东明集、玉皇庙、鱼沃等集镇都有酿造糕点作坊,生产白酒、
食醋、糕点,设备简单,产量较低。建国后,相继建起各种酿造厂、糕点厂,生产规
模逐步扩大。
白酒 1957年, 以鱼沃私人作坊的技术力量为骨干, 在城关穆家园建立酒厂。
1958年,产白酒12吨。1960年,因原料缺乏而停产。1970年,在城关镇代河沟重建东
明酒厂,主要生产地瓜干酒,年生产能力54吨。1972年,又因原料不足停产。1976年,
迁至县城西南, 恢复生产,年产白酒60吨,产值10.14万元,年亏损3.39万元。1980
年,县投资35万元,并从贵州茅台酒厂聘请高级技师,以苹果、牛肉、梨、豆饼等为
主要原料,采用茅台工艺,酿造“黄河玉液”、“黄河老窑”、“茅香”酒。发酵、
蒸酒全部机械化。 是年,全厂有职工107人,年产量213吨,年产值37万元,利润4.3
万元。 1978~1981年,向国家纳税40万元。1983年,固定资产55万元,生产白酒200
吨,产值40万元。1984年,白酒销路不畅,年亏损额达14万元。1985年,与青岛汽水
厂联营,转产可乐、汽水、兼产食醋、酱油,年总产值10万元。
酱油、醋 建国前,面酱、食醋生产多是农民用传统制作方式,自酿自用,城、
镇也有一些简陋作坊,生产少量酱、醋。1958年,糖业烟酒公司组建附属工厂,始用
大缸发酵的办法酿造酱油, 食醋仍采用传统方式制作,有4名工人,88个大缸,20间
房,后归并县副食品加工厂。
1975年, 生产酱油156.6吨,食醋 194.7吨。随着群众生活的提高,对酱油的
需求量不断增大,酱油供不应求。1980年,东明县副食品加工厂扩大酱油生产车间,
引进新设备,采用高温“通风制曲,池子发酵”的方法,提高了酱油质量。1981年,
生产酱油142吨,醋250吨。1982年,粮食局食品综合加工厂建酱油、食醋生产车间,
年产酱油30吨、 食醋45吨。1985年,全县酱油酿造业拥有固定资产34.20万元,从业
78人,主要设备有蒸球、淋池,发酵池等,年产酱油525吨,属三级酱油,年产值2万
元。食醋产量234.9吨,属二级醋,产值2万元。
糕点 东明糕点生产历史悠久, 建国前糕点铺全属私人开设, 其中较著名的是
“谱品斋”糕点店。该店1925年开设,店员人数不固定。少时5~6人,多时百余人。
经营品种有三刀、马片、京果、蜂糕、口酥、蛋糕等60多种。县城内和较大集镇都设
有分店。“谱品斋”糕点还远销开封、徐州、郑州、上海、南京等地。
1955年公私合营,建立县副食品加工厂,厂内设“谱品斋”糕点加工车间。1957
年,“谱品斋”糕点店全部产业归为公有,传统生产工艺废弃,产品单一,产量较少,
只供城内两个零售门市部销售。 1969年,全县副食品加工厂发展到11处,年产量120
吨, 产值17万元。 1978年产糕点136吨。1980年,产糕点165吨,总产值47.8万元。
1985年, 商业、供销、粮食等部门共有副食品加工厂21处,年产糕点350吨,品种有
三刀、桔饼、方酥、马蹄酥、月饼、蜂糕,蜜角等12个品种,年总产值8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