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辑 主要水利工程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h9&A=1&rec=102&run=13

一、引黄工程
高村虹吸 高村虹吸管原位于冷寨村西黄河大堤上, 系两孔钢管。1957年6月建
成,1978年,改建于高村乡白店村正北黄河大堤,为3孔钢管,管径0.9米,设计流量
8立方米/秒。
黄寨闸 黄寨闸建于1958年3月,为3孔钢筋混凝土箱涵,孔宽1.6米,高1.8米,
设计流量20立方米/秒。因黄河河势变化,引水困难,加之黄河水位升高,闸底板低,
渗径不够,影响黄河大堤安全,于1980年堵闭。
阎潭闸 阎潭引黄闸位于焦园乡阎潭村东南黄河大堤上,1972年建成。为12孔钢
筋混凝土箱式涵洞,孔高2.8米,宽3米,放淤设计流量150立方米/秒(相应黄河流量
1500立方米/秒),灌溉设计流量50立方米/秒(相应黄河流量200立方米/秒)。因黄
河水位升高,形成闸身底板偏低,渗径长度不够。为黄河防汛安全,1982年进行了改
造,加长了闸身,抬高了底板。
该闸引水口设在徐夹堤东南500米处,防沙闸建在徐夹堤南,由于黄河主流西移,
引水困难。1981年,在王夹堤控导工程10~11坝之间重建防沙闸一座。投资78万元,
但因河势继续西移,低水位时引水仍有困难。1983年,因阎潭防沙闸脱溜,启用换新
天引水渠引水,经堤沟河流入阎潭闸。1985年,重新使用防沙闸引水。
谢寨闸 谢寨闸引黄闸建于1980年春,位于沙沃乡东谢寨村西南黄河大堤上,为
钢筋混凝土3孔箱式涵洞,孔宽2.6米,高2.8米,设计标准:黄河流量450立方米/秒,
引水30立方米/秒;黄河流量为1500立方米/秒,引水50立方米/秒。
谢寨防沙闸在老君堂控导工程15~16坝之间,该处黄河河势比较稳定,引水口离
谢寨闸较近,引水渠长1060米。
二、桥涵闸工程
1756年(清乾隆二十一年),全县有桥16座,黄泛时冲没,1933年(民国22年),
有桥6座, 后又冲没。建国前夕,县境内无桥。1949年后,修建了大量水工建筑物,
多为砖木结构。1963年,开始修建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桥梁。至1985年,全县共完成水
工建筑物4454座,较大河道及灌溉干渠上的主要建筑物138座。
东明县水工建筑物的类型大部分是桥闸和少量穿渠涵洞。桥梁的结构形式多为钢
筋混凝土井柱微弯板桥,井柱板桥,砖拱桥。水闸大部分是开敞式的,也有一些拱涵
式和框架式的。有少数泄水闸采用井柱悬臂跌水型式。因工程多,资金不足,只有少
数工程采用砌石和混凝土结构,大量水利工程建筑采用了造价较低的砖结构,这种结
构的建筑物耐久性很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