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工作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h4&A=2&rec=20&run=13

【概况】 2013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业务部门关心支持下,农业局按照“服务三农、服务基层、服务企业,服从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的工作定位,认真贯彻落实各级农业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团结协作,扎实苦干,狠抓了农业技术服务、农业产业化、农产品质量安全、农资打假、农村政策的贯彻落实等工作,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2013年县农业局被菏泽市人民政府表彰为全市粮棉高产创建工作先进单位,被市农业局表彰为农业综合工作先进单位,植保系统先进集体第一名,全市蔬菜生产工作先进单位,被市农业局授予“全市农业宣传暨科学技术普及工作先进集体”和“全市蔬菜生产先进县”;2013年成武县被省政府确定为第二批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被省植保总站确定为农业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能力建设示范县;被省土肥站授予“全省测土配方施肥工作先进集体”;在全市农业工作综合考核中名列第一,是继2012年度在全市农业工作综合评比中获得第一名之后,再获全市第一名的好成绩;被县政府记集体三等功等等。
2013年全县74.2万亩小麦平均亩产449.2公斤,比2012年亩增产1公斤,总产33.33万吨。全县60.48万亩玉米平均亩产471.68公斤,比2012年亩增产1.24公斤,总产28.53万吨。全县31.2万亩棉花,平均单产皮棉95.6公斤,总产59.65万担,棉花单产创历史新高,其中田集镇编村王庄一块地亩产皮棉达到182公斤,刷新了黄淮流域棉区棉花单产记录。全县52万亩蔬菜,总产124万吨,其中大蒜32万亩,平均单产1175.5公斤,总产37万吨;芸豆6万亩,平均单产2200公斤,总产13万吨,亩效益6000元;套种夏辣椒3.5万亩,平均单产2500公斤,亩效益4000元;黄瓜1.5万亩,平均单产8000公斤,总产12万吨,亩效益1.2万元;豆角1.5万亩,平均单产2000公斤,总产3万吨,亩效益4000元;甘蓝、芹菜、西瓜等其他蔬菜也喜获丰收。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 一是不断加大科技下乡和农技推广力度。按照县委、县政府的安排部署,县农业局结合自身职能特点,深入开展了“十进”、“十联”活动,农业专家服务团走进村庄、集市、田间地头、农民专业合作社、涉农龙头企业开展活动100多场次,发放《惠农政策》手册、《农业知识》、主要农作物高效生产管理意见明白纸等宣传材料20多万份,接受群众咨询3000多人次。及时解决了群众在生产生活中遇到的热点难点问题,进一步融洽了党群干群关系,促进了农业增产增收增效,加快了成武县现代农业的发展步伐,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二是加大基层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和新型农民培训力度。2013年,农业局进一步加强了全县基层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激发了基层农技推广服务人员的工作热情,增强了基层农技推广人员的服务能力。结合农民培训阳光工程,开展了“冬春农民科技大培训行动”和“一人一村”科技服务工作,培训、指导农民6万人次。三是加强植保工作。2013年农业局发布病虫情报20余期2500份,准确率96.5%,拍发模式电报83次,160份,旬报18次54份,电话汇报虫情35次,写书面汇报60余次。有效地控制了小麦、棉花、玉米、蔬菜等作物的重大病虫。四是突出小麦、玉米和棉花等农作物高产创建和蔬菜标准园的带动作用。2013年圆满完成了4万亩小麦、2万亩玉米、3万亩棉花的高产创建任务目标,成功创建1000亩蔬菜标准园。在小麦高产创建中,大力推广实施了秸秆还田、宽幅精播、深耕深松、配方施肥、氮肥后移、“一喷三防”等高产高效栽培管理技术,小麦单产有了提升。在玉米高产创建中,实行了统一供种、统一施肥、统一病虫害防治、统一技术培训,推广“一增四改”等十余项新技术,玉米平均亩产604.3公斤。在棉花高产创建中,农业局创建的十亩棉花高产攻关田单产皮棉超过150公斤/亩,达到182公斤/亩,3万亩棉花高产创建单产创历史新高,顺利通过了省市专家组的验收。高产创建和蔬菜标准园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五是认真做好良种良法的引进、示范和推广。2013年共引进农作物新品种12个,应用推广新技术、新成果8项。六是全面推进测土配方施肥工作。2013年取土样1025个,化验5160项次。推广小麦配方施肥面积70万亩,亩增产23.2公斤,亩增收节支31.2元。推广蔬菜配方施肥面积18万亩,亩增产220公斤,亩增收节支71.5元。

【农业产业化】 2013年,县农业局在对现有农业龙头企业进行监测的基础上,做好龙头企业的申报工作,实行了对省级龙头企业每季度监测一次,及时调研和总结农业产业化和龙头企业的典型经验,为符合条件的企业申报农业产业化支农资金。突出抓好农业产业化水平提高,加快壮大涉农组织、企业。为成武县农副产品加工项目特别是新落地项目做好服务工作,培育做大做强成武县纺织、食品加工、木材加工项目。通过广泛宣传,加强领导,完善制度,加大政策、资金扶助力度,搞好调研工作等多项措施,帮助企业壮大,培育有条件的加工企业上档次、上水平,有条件的积极帮助申报进入市级龙头企业,乃至省级龙头企业。2013年全县新增4家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分别是呱呱鸭食品有限公司、双阳食品有限公司、仁和果蔬有限公司、通达农产品果蔬有限公司。大田集镇被农业部批准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乡镇。同时,积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截止2013年底,全县已成立各类合作社730家,比2012年增加297家,实现了省市要求的合作社每个行政村全覆盖目标。农业产业化水平的提高,促使成武县传统农民向职业农民转变,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

【农业经济】 一是对已争取的种粮补贴、良种补贴等农业政策,不折不扣的按时、足额兑现到农民手中;二是认真做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试点工作。这是一项关系全县农业、农村工作长期稳定发展的重大基础性工作。三是积极开展了农业政策性保险工作,顺利完成了小麦、棉花、玉米农业保险参保工作。小麦、棉花、玉米的参保面积分别为55.4862、16.9448、52.5675万亩。四是三资清理工作已按要求完成,数据已上传到网上。

【打造农产品品牌】 为了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提高成武农产品的信誉度和知名度,打造成武县农业发展亮点。一是抓好了“三品”认证工作,2013年共组织新申报无公害农产品5家,即山东成武金山峦蒜业有限公司、山东成武通达农产品果蔬有限公司、成武县中天王谷物种植专业合作社、成武县光华小麦种植专业合作社、成武县苟村镇众利达种植专业合作社。复查换证2家,即山东莲成蒜业有限公司,成武县金桥菜豆种植专业合作社。现都已报农业部审批。二是积极推进“三品”专项整治,加强辖区内“三品”的监管力度,不定期随机检查基地产品,检查无公害农产品生产企业10余家(次),提升了成武县无公害农产品的品牌力度。三是强化农资市场监管。2013年,对全县3家种子企业,2家农药生产企业,2家肥料生产企业和268家农资经营单位进行检查,查处不合格玉米杂交种1000公斤,棉花种子200公斤,麦种6300公斤,抽查农药品种标签60余种,查处不合格农药30余件,肥料50余吨,总价值15万余元,挽回经济损失180多万元。切实发挥了农业综合执法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中的作用,从而有效地规范农资经营秩序,净化农资市场,避免坑农害农事件的发生,促进“三农”工作的顺利开展。

【大项目建设】 2013年,县农业局和大田集镇联合招商的菏泽绿野食品有限公司年产2万吨高档食品项目和成武县天地源果蔬有限公司年产6万吨速冻蒜米生产项目建设进度较快,这两个农产品深加工项目分别投资3亿元、2.2亿元。2013年底,菏泽绿野食品有限公司年产2万吨高档食品项目:1号黑蒜车间建成,投入生产;2号、3号车间主体完工,正在论证黑蒜营养液流程;4号车间正在贴板。成武县天地源果蔬有限公司年产6万吨速冻蒜米生产项目:西部精包装车间、仓储车间建成,投入使用;东部蒜米车间正在做速冻库。
2013年成武县粮食经济作物播种面积产量表

┏━━━┯━━━━┯━━━━━┓
┃农作物│播种面积│ 总产量┃
┠───┼────┼─────┨
┃ 小麦│74.2万亩│ 33.33万吨┃
┠───┼────┴┬────┸┒
┃ 玉米│ 60.48万亩│ 28.53万吨┃
┠───┼─────┼─────┨
┃ 棉花│ 31.2万亩│ 59.65万担┃
┠───┼─────┼─────┨
┃ 大蒜│ 32万亩│ 37万吨 ┃
┠───┼─────┼─────┨
┃ 芸豆│ 6万亩│ 13万吨 ┃
┠───┼─────┼─────┨
┃ 黄瓜│ 1.5万亩│ 12万吨 ┃
┗━━━┷━━━━━┷━━━━━┛
【农业综合开发】 南鲁集镇中低产田改造项目改造中低产田0.85万亩,总投资831万元,其中财政资金779万元,群众自筹52万元。2013年,按照上级批复计划,高标准、高质量的完成了项目建设任务。共完成开挖疏浚沟渠17.8公里,修建桥涵117座(其中桥17座),新打机井107眼,配套阀门井、潜水泵107套,架设高低压农电线路21.2公里,安装100KVA变压器8台,埋设PVC地下低压管道51公里;土壤改良0.4万亩,修建砂石道路14.9公里;营造农田林网折实0.05万亩;技术培训4500人次新建的项目区,田成方、林成网、路相通、沟相连、机电井配套,群众使用后普遍感到项目好用、实用、耐用,省时、省力、方便,因此得到项目区广大干部群众的广泛赞誉。该项目区成为全市农业综合开发样板工程,全市八县区以不同形式组织项目区镇村干部前来参观学习,项目区真正成了现代农业的示范园。项目于2013年6月份通过市级验收,并荣获市级优秀项目;汶上集镇中低产田改造项目改造中低产田0.8万亩,总投资934万元,其中财政资金873万元,群众自筹61万元。已完成开挖疏浚沟渠26公里,修建桥涵闸99座(其中桥23座、涵75座、闸1座),新打机井231眼,配套阀门井、潜水泵80套,架设高低压农电线路30.4公里,安装100KVA变压器8台,埋设PVC地下低压管道35.8公里;土壤改良0.4万亩,修建砂石道路14公里;营造农田林网折实0.048万亩;技术培训2000人次。
(肖 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