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品种改良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h4&A=1&rec=72&run=13

第四节 品种改良

良种引进 1986年,成武县重点抓小麦、玉米、棉花、大豆等主要农作物的良种引进。
在引进优良品种时坚持全面考察、先试后推的原则,先试验示范,后繁育推广。在试验示范的同时完善配套技术,实行良种良法配套。在推广的过程中注意因地制宜,合理布局和搭配。
小麦 1986年后,先后引进鲁麦8号、215953、鲁麦11、鲁麦12、鲁麦14、鲁麦15、济南16、济麦19、济麦20、淄麦12等120余个新品种(系),经过试验示范,推广26个优良小麦新品种。
随着小麦新品种的推广,在技术上重点引进推广小麦精播半精播技术及春季氮肥后移技术。在高肥水地块精细整地,选用分蘖力强,成穗率高的品种,播种量控制在4~8公斤/亩。春季肥水管理的时间适当后移,具体追肥浇水时间视地力、肥力、群体大小等灵活掌握。
玉米 自1986年,先后引进丹玉13、掖单2号、沈单7号、掖单12、掖单13、掖单19、鲁单50、农大108、鲁单981等近180个新品种,先后推广20余个优良品种,品种进行四级更新换代。
在玉米栽培技术上随着新品种的推广,主要推广以下技术:(1)合理增加密度,亩留苗数由过去的2500~3000株,增加到3000~3500株,紧凑型品种达到4000株。(2)近期套种和抢茬早播。套种一般视墒情在麦收前7~10天进行。(3)改“一炮轰”追肥为分期追肥,一般地块分苗期(占40%左右)、大嗽叭口期(占60%左右)二次追肥,高产地块分苗期(占30%左右)、大嗽叭口期(占50%~55%)、抽雄期(占15%~20%左右)三次追肥。(4)种子包衣技术,将玉米种子用专用种衣剂包衣,达到防治苗期病虫害的作用。
棉花 1986~2005年来,共引进棉花新品种(系)80余个,先后推广20余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主要推广非抗虫棉。90年代初,随着棉花生产水平的提高,棉铃虫的危害逐渐加重,严重危害棉花生产,自1996年开始,引入转基因抗虫棉。同年试种从中国农科院棉花研究所引进的R93-6等抗虫棉,因棉铃小、产量低没有成功。1997年开始,随着菏棉1、菏棉3、338的推广,抗虫棉品种迅速推广开来,从根本上解决棉铃虫难防治的问题。1999年又开始引进推广抗虫杂交棉。至2005年全县已普及抗虫棉品种。
大豆 由于大豆种植面积较小,且逐渐减少。同时大豆新品种也较少。因此20年来只引进推广十几个大豆品种。
良种繁育推广 经过多年的发展,县逐步建立健全良种繁育推广体系,逐步形成以县种子公司为龙头,县良种场为重点,农村特约基地为基础的“公司+良种场+基地”的良种繁育体系,为本县优良品种的推广及农业生产的发展奠定基础。

小麦 县小麦良种繁育多采用从有关育种单位引进原种,然后由县良种场繁殖原种,再由农村特约基地生产大田用种的模式。一般常年安排小麦良种繁育基地133.33~200公顷。其中1996~1998年实行小麦统一供种,每年安排小麦良种繁育基地266.67~333.33公顷。2004年承担优质专用小麦良种补贴项目,良种繁育基地达到533.33公顷。自1986年,先后繁育推广26个优良小麦新品种。1986年以前,以鲁麦1号为当家品种,搭配种植鲁麦7号、鲁麦8号;1987~1990年,以鲁麦8号、215953为当家品种搭配种植鲁麦1、鲁麦11、陕农7859、鲁麦12等;1991~1994年,以鲁麦15、鲁麦14为当家品种,搭配种植济麦02、鲁麦18等;1995~2000年,以济南16、稳千一号、济麦19、鲁麦22号为当家品种,搭配种植中麦9号、济南17号、济宁13号、泰山021等品种;2001年以后,随着市场对优质专用小麦的需求量增加,全县以推广优质强筋小麦济麦20、淄麦12为主,搭配种植莱州95021、泰山21号、D9401、潍麦8号、山农664、烟农19、汶农5号等。
玉米 1990~1998年,全县所需的玉米种主要采取以外地代繁为主,本地制种为辅的模式,一般每年本地制种33.33~66.67公顷。1990年全国玉米种紧缺,造成全县玉米大减产。为此,原菏泽地区行署号召立足本地,大力发展玉米制种。此后,制种面积逐渐扩大,至1994年达到266.67公顷,一度供大于求,造成玉米种大量积压,种子公司及制种户的制种积极性受到严重挫伤。以后随着行政干预力度的减小,再加上制种田难隔离,且制种成本高,本地制种一落千丈。全县的玉米用种全部依靠外地代繁。
自1986年,先后推广20余个优良玉米单交种。@6357093350308971849858294
1986~1987年,以烟单14为主,搭配种植丹玉13、掖单2、中单2、鲁玉3等;1988~1994年,以丹玉13号、掖单2号为主,搭配种植沈单7、掖单12号;1995~1998年,以掖单13号、掖单19号为主,搭配种植沈单7、掖单2、掖单11、鲁单50、农大108等;1999~2002年,以农大108、鲁单50为主,搭配种植掖单13、豫玉22、鲁单981等;2003年以后,以鲁单981、农大108为主,搭配种植临奥1、农单5、车单60、济单7、丹玉26、登海11等品种。
棉花 1986年以来,在常规棉花品种的繁育上,除承担省三O工程棉花良种繁育项目前采用改良的方法繁殖种子外,大多也是采用由科研育种单位引进原种,再加速繁殖的方法生产种子,一般常年安排棉种繁育田133.33公顷(承担项目期间达到400公顷)。

1999年开始与山东棉花研究中心、中国棉花研究所等科研单位合作,从科研单位引进杂交亲本开展鲁棉研15、中棉所29、鲁棉研20等棉花杂交种的生产。2004年全县杂交棉制种面积达到266.67公顷,成为鲁西南最大的杂交棉制种基地。
1986~2005年,先后繁殖推广棉花品种20余个。1986~1988年,以推广鲁棉6号、86系为主,搭配种植中331、辽棉9号;1989~1996年,以推广中棉所12、鲁棉9号、中棉17、鲁棉11为主,搭配种植中棉19、辽棉10、中158-49等;1996年开始示范R93-6、菏棉1、菏棉3等抗虫棉;1997~2001年以菏棉3、菏棉1为主,搭配种植33B、5GK321、鲁棉研18等;1999年开始示范鲁棉研15、中棉29等抗虫杂交棉;2002年开始,全县以推广鲁棉研15为主,搭配种植中棉29,标杂A1等抗虫杂交棉及鲁棉研16、鲁棉研18、鲁棉研21、山农丰抗6、中棉所41等常规抗虫棉。
大豆 1986~1988年,主要推广跃进5号、豫豆2号;1989~1997年先后推广鲁豆4、鲁豆7、菏84-1、菏84-5、菏85-1、巨丰大豆等;1998年以后主要推广鲁豆11、跃进10、菏84-5、中黄7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