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传略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h4&A=1&rec=625&run=13

人物传略
伯乐(公元前约680~前610年),姓孙名阳。郜国(今成武县境)人,秦穆公之监军少宰,官伯乐将军。《庄子·释文》载:“伯乐姓孙名阳,善驭马。”《石氏星经》载:“伯乐,天星名,主典天马。孙阳善驭,故以为名。”
孙阳少有大志,刻苦研习相马之术。《吕氏春秋·精通》说:“孙阳学相马,所见无非马者,诚乎马也。”极见学习已到了入迷程度。郜是个子爵小国,封域只有五十里,不足以施展相马才能。孙阳学成,遂去秦国发展,深得秦穆公重用,至年迈归故里。颐养天年。
相马、育马精益求精
伯乐善治马,用他自己的话说,治马要先用热的铁器烧灼马毛,剪剔马毛,以理其毛色,再凿削马的蹄甲,火烙其毛皮,以存其表识。然后用绳索辔头把马纠集到一起,并设施一些厩房和槽枥,把马一匹一匹地编排在里面。经过这一番修整,马死十之二三。对剩下的马,先饿它、渴它,后放纵使其狂奔,再按四马驾车的需要,
对每匹马都施以严格地训练,使动作整齐划一。这样在马的前端有铁木制作的橛饰,尾部又有鞭策抽打,也就极易驾驭了。经过磨难,马死过半,所剩皆为良马。
有一年,伯乐探亲返回秦国,路经太行,过虞坂。有一匹衰老的千里马拉着盐车上太行山,四蹄伸直,膝骨都快要折断了,尾毛浸湿,皮肤溃烂,汗流地上,洒湿了地皮,路途坎坷,负车不能上。伯乐见了,立即下车痛哭,慌忙解下衣服覆于马背。那千里马于是“俯而喷,仰而鸣,声达于天,若金石声者。”遂负车直上太行而去。
伯乐为了秦国强盛,常不辞万里,深入塞北草原挑选良马。冀北产宝马,伯乐一经此地,便十棚九空。
公而忘私,举贤荐能
有一天,秦穆公对伯乐说:“先生年纪大了,你的儿孙里有可派去找千里马的人吗?”
伯乐回答说:“一般的好马,可以从它的形状和筋骨上去观察,但要是找天下特殊的千里马,却好像没有标准,或无法捉摸。它跑起来象箭一样的快,不扬尘土,不见脚印。我的子孙都是些才能不高的人,可以教会他们辨别一般的好马,无法教会他们辨别天下特殊的千里马。”谢绝了秦穆公的关照,同时推荐了九方皋。他接着说:“我有一个一同担柴挑菜的朋友,名叫九方皋。这个人相马的本领一点儿也不比我差,请您召见他吧!”
秦穆公召见了九方皋,派他到外面去寻找千里马。过了三个月,回来报告“千里马已经找到了,在沙丘那儿。”穆公问:“是什么样的好马呀?”九方皋回答说:“黄色的母马”。穆公派人到沙丘取马,却是匹黑色的公马。穆公非常不高兴,召见伯乐,告诉他说:“真糟糕,你推荐的相马人竟连马的颜色、公母都不能分辨,那怎么能认识什么千里马呢?”
伯乐惊讶地说:“他竟然达到这样高深的地步了吗!这就是他比我强千万倍还不止的地方啊!他所观察到的正是事物的精神实质:抓到了实质,忽略了粗浅的表象;审察了内容,忽略了外形。他只去看他所要看的,不去看他不必要看的;他只观察他应该观察的,而丢开他不必要观察的。象九方皋这样观察事物的方法,就有着比相马更加重大的意义啊!”
马牵来了,果然是一匹千里马。因此,伯乐举贤荐能的名声大振。
不辞请托,乐于助人
伯乐不仅治马有方,且傍及其它牲畜。致仕以后赋闲在家,邻里口碑极好。谁家牲畜有病,一请即到,手到病除,甚受邻里敬重。
有个邻居,有一匹骏马想要卖掉,连续上市三次,竟无人问。于是他去见伯乐说:“我有一匹骏马,准备卖掉,三次赶集,竟无人问津,想请您去看看,光顾一番。能破费一个早晨的时间吗?”伯乐一见,果然是匹好马,便答应了他的要求,到集市去看了看,将马环顾一番。伯乐一离开,人们便围了上去,遂以十倍之价卖出。邻人感激不尽。
伯乐一举而对买卖双方有利。那虽不是千里马,毕竟是一匹骏马,并无马托之嫌,况只是助人,并未有所图。
著书立说,功在千秋
在多年的相马实践中,孙阳一方面搜求资料,潜心钻研;一方面积累总结自己的经验,终于写成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相马学著作《伯乐相马经》。此经长期被视为相马宝典,影响深远。至隋唐时期,已经失传,仅《新唐书·艺文志》载有《伯乐相马经》一卷。1973年11月至1974年初,长沙马王堆出土《相马经》帛书,虽残缺五百余字,仍可看出对《伯乐相马经》的传承。此外,还有《伯乐针经》、《伯乐疗马经》、《疗马方》、《伯乐治马杂病经》等传世。
伯乐事迹散见于《战国策》、《列子》、《韩非子》、《说苑》、《盐铁论》、《后汉马》、《艺林伐山》、《初谭集》等书中。屈原、宋玉、贾谊、东方朔、李白、杜甫、李贺、元稹、黄庭坚等都有吟咏。吕不韦慨叹:“得十良马,不若得一伯乐。”唐·韩愈更留下千古名言:“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形成了举贤荐能、知人善任,光照千秋的伯乐精神。
伯乐辞世后,葬于郜都西北16里处。汉属秺地,宋属济阴,故《太平寰宇记》载:“伯乐冢,秦人善相马者葬此。”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明嘉靖之重立墓碑犹存。清明节,孙姓村民上坟祭奠,以鲁西南习俗,均敬称“老爷爷”。1958年“大跃进”中,墓平碑毁,后重封。
东汉经学家孙期为其后人,其子孙辗转“孙寺”村,明代归故,傍祖坟而居,原名王子村,清中期改为伯乐集。

杨展云(1897~1994) 字鹏飞,成武县苟村集镇宋田庄人。早年就读于北京大学。1925年任天水县县长。看到国民党腐败后改政从教,在山东省教育厅工作。1937年,日寇侵占山东,与孙东生、宋还吾一起,代表省教育厅组织全省师生流亡南下。1949年赴台湾,出任员林实验中学校长达15年,退休后创办乐育幼稚园,于1994年病逝,享年97岁。
他一生致力于中华民族的教育事业,成绩卓著,弟子成千上万。临终前仍不忘故乡,用毕生的积蓄在故乡捐资20万元人民币设立奖学基金,由先生之子杨霖先生、女杨蕾女士亲自送到成武。此举得到了县领导和教育界及家乡父老乡亲的支持,成立了杨展云奖学基金会,用每年的利息奖励优秀学生。对参加全国高等院校招生统一考试成绩前十名及参加全县高中招生统一考试成绩前十名的优秀学生每年秋季颁发奖学金,以助其成才,振兴家乡。
杨展云为家乡人民的文化素质的提高做出了巨大贡献。他身居异地,情系故土和家乡人民,充分表现了其热爱祖国,热爱家乡人民的高尚品质。他为振兴中华民族的教育事业奋斗不息、死而后已的可贵精神,值得全县人民永远称颂。激励着家乡的莘莘学子发奋读书,立志成才,建设家乡,报效祖国。

孔端甫(1914~1993.8),原名繁珺,笔名鲁翁、锻夫,山东省著名书画家、美术教育家。成武县苟村集镇孔楼村人。自幼继承家学,8岁即随其伯父和堂叔学习书画。在小学时,又拜师于民间名画工张风年学习工笔人物。16岁拜我省著名画家陈作梅为师,学习花鸟、山水及书法。1936年考入河南艺术专科学校。艺专毕业后,长期致力于美术教育。抗战及解放战争时期,先后任教于山东省立第十四联合中学、私立俭堂中学、山东省立第二临时中学。解放后,历任山东省立鲁中南师范学校、山东省立曲阜师范学校及曲阜师范学院艺术系国画教师。
40年代执教于临沂二中,曾组织“秋湖画社”,利用课余指导学生学习书画,开展美术创作,创办《秋湖画刊》,宣传抗日救国。50年代致力于连环画、宣传画创作,先后在《大众日报》、《工人日报》、《前哨》等报刊发表连环画、宣传画、封面画百余幅。1957年3月,被推选为出席山东省首届工会积极分子代表大会的代表。同年9月,又出席了在北京召开的全国首届工会积极分子代表会议,受到了奖励,在中南海怀仁堂受到刘少奇、朱德、周恩来、邓小平等中央领导人的亲切接见。1957年,受山东省教育厅委托,编著了中师《图画》教材上、中、下三册,作为全省中等师范学校美术课试用课本。1964年,其作品《出工》在全国美展展出后,由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并收入《华东山东年画选集》。同年,年画《过春节》、《学妈妈》等又在《大众日报》发表。
文革后特别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其创作热情犹如开了闸的江河,汹涌澎湃,在艺术创作上,连年硕果累累。如《松青枫红》、《万年长青》、《二百万岁》、《远望》、《篱下小辅》等,先后在省庆祝建国30周年、庆祝建党60周年美展及山东省老国画家画展中展出。其中《远望》被刊入《山东省老国画家作品选》。《松鹰》于1988年由香港《大公报》刊载。曾数十次与日本进行书法交流,在“第四次日中友好书道展”中其作品获一等奖。
孔端甫长期从事美术教育,为祖国画坛培养的一批批后起之秀,遍及全国各地,可谓桃李满天下。曲阜市领导机关在他执教55周年之际,特举办了“孔端甫及其学生30人的书画联展”,受到各界的普遍赞誉。省、地、市电台、电视台,都对他进行了采访、报道。
孔端甫一直工作在外地,离休后定居曲阜,对故乡始终怀有深厚的感情。生前将自己收藏的精心之作《赤松》两幅,分别赠送给成武县委和县政协,祝愿家乡繁荣昌盛,家乡人民欢乐幸福。

徐挺迅(1919.12~1993.2) 曾任国家地质部纪检组正局级检查员。成武县成武镇人,1939年5月参加革命,同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民主革命时期,历任八路军冀鲁豫支队文化干事、冀鲁豫军区保卫部保卫干事、冀鲁豫军区独立团特派员、冀鲁豫十三团一营教导员、解放军冀鲁豫军区教导团科长、十一纵保卫部科长和十七军保卫部科长。新中国成立后,历任贵州安顺专区公安处处长、安顺地委社会部部长、解放军西南军区后勤部政治部副部长、上海军事医学科学院政治主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后勤部军事法院院长、七一六九部队政治部保卫部副部长、工程兵工程学院政治保卫部部长、地质部保卫部副部长、地质部西南指挥部负责人、宁夏回族自治区保卫部常务副部长、公安局常务副局长、地质部力学研究所党委书记、地质部纪检组正局级检查员。1982年经中央组织部批准离休。
他出生于贫苦农民家庭,19岁就参加了革命队伍。在长期残酷的革命战争中,出生入死,不怕牺牲,深入敌后,开展抗日游击战,为抗日战争的胜利贡献了青春和热血。1945年秋,参加了收复菏泽的战斗,时任代理营政委,负责指挥部队攻击西门,为避免伤亡,采取围城挖洞、接近城头爆破的战术攻入城中,收复了被日军侵占8年之久的鲁西南重镇。在云南重镇安顺组织剿匪、侦破伪造人民币案和禁毒工作中,成绩卓著,受到上级党委和政府的通报表彰。1957年6月被国防部授予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三级解放勋章。六十年代初,在酒泉基地为国防现代建设贡献了自己的力量。“文化大革命”中,立场坚定,坚持斗争。
徐挺迅调到地质部后,长期从事党的纪律检查和保卫工作,敢于坚持原则,坚持真理,实事求是,刚直不阿,受到党内外群众的赞扬。离休后,致力于地矿部老年书画活动组织工作。他的书法作品曾在中国美术馆展出并获奖。他的诗词多次在新华出版社出版的《新华诗叶》及《野草》等诗刊上发表,并出版了个人诗集《放歌集》。

冉宪生(1920.4~1998.12) 男,汉族,成武县九女集镇冉楼村人,生前任成都军区后勤部副部长,正军级,大校军衔。
1938年8月初,被分配到陕北公学恂邑分校三十九队学习。同年九月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39年1月到晋东南屯留抗日军政大学一分校学习,5月被分配到新四军六支队特务团任组织干事,后兼总支书记,参加了护送中原局书记刘少奇同志的任务。1940年8月,冉宪生任新四军六支队特务团组织股长。1941年8月冉宪生从六支队特务团调到宿东地区游击支队工作,任政治处组织股长,后任宿灵大队、县总队及宿县总队副政委、政委职务。
1945年8月冉宪生任宿县总队的政委,率领部队在花庄、沱南连续打了几个胜仗。1946年6月,宿县总队改称五支队,1946年11月五支队并入独立旅三十团,冉宪生任团政委,参加了豫、皖、苏地区历次重大战斗,多次取得胜利,受到了晋、冀、鲁、豫军分区首长的通令嘉奖。1948年,在淮海战役中冉宪生率三十团英勇作战,于双堆集参加了全歼敌精锐援军黄维兵团的战斗,为全国解放做出了重大贡献。1949年初,任十八军五十师一五七团团政委,参加了渡江战役、衡宝战役、进军大新安和成都战役等重大战役。1950年10月率一五七团参加了打开西藏咽喉要道的昌都战役。1951年冬,调任南京军事学院政治系一期学习,并担任教员,他治学严谨、勤奋,教学成绩突出,先后两次获学院个人一等奖,并获金质奖章一枚。1955年10月任联共党史教研室主任,1962年2月任中共党史教研室主任,1964年4月升任合成指挥二系政委。1966年7月,任外训系政委兼党委副书记。1971年5月调任成都军区后勤部任生产管理部部长,1976年任后勤部工厂管理局局长,1980年任成都军区后勤部副部长,1982年任成都军区正军级顾问。1985年离职休养,1998年12月15日病逝。

祝清源(1921~1995) 男,汉族,成武县桃花寺乡袁海村人。1942年参加工作,1943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历任成武县党化区财务助理、湖西干校学员、县伯乐区区长、一区区委书记。
新中国建立后,祝清源曾任中共成武县委组织部副部长、副书记。1954年5月任县委书记。1956年5月召开中共成武县第一次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中共成武县第一届委员会,祝清源任书记。1956年9月去山东省干校学习。1959年2月学习结业后,历任中共汶上县委书记、中共菏泽县委书记处书记、书记。1962年1月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扩大中央工作会议(习惯称七千人大会),祝清源参加大会,亲自听取了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等中央领导人的重要讲话。1963年9月召开中共菏泽县第二次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中共菏泽县第二届委员会,祝清源任书记。同年10月,在政协菏泽县第三届一次会议上当选为主席。1965年6月祝清源调任中共郓城县委书记。文化大革命中受到错误批判。1970年恢复工作后任菏泽地区农林局局长,后任菏泽地区革命委员会生产指挥部农林水办公室主任。1973年12月调任中共单县县委书记。1975年8月任菏泽地区农办主任。1978年9月调任中共菏泽地委统战部副部长。1983年12月离休(享受地厅级待遇)。1995年9月因病去世。

@6357384588354288189631985
魏正亭(1925.7~2001.11) 男,汉族,山东省东平县斑鸠店乡魏河村人。1945年参加革命工作,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章丘县二区财政干事、财政助理员;梁山县五区财政助理、区长,七区区委副书记、书记;梁山县委组织部副部长、部长;中共梁山县委常委、工业交通部部长、县委办公室主任。1965年7月任成武县委副书记、革委会副主任、主任,中共成武县委书记、县人大常委会主任。1984年离休,享受地专级政治、生活待遇。
魏正亭自参加革命工作以来,始终牢记党的宗旨,把向党负责和对人民负责的一致性作为自己的工作原则,圆满完成了党组织交给的各项任务。
特别是在成武县长期担任主要领导期间,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带领全县人民积极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积极发展农村经济;他坚持发展成武工业,一批新上项目不但填补了我县工业生产的空白,而且主要企业都取得了可观经济效益,为成武县工业经济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积极发展农村经济,曾多次组织县直和基层干部赴河南省参观,学习植桐经验,为成武县大面积桐粮间作、评为“平原绿化县”奠定了基础。为了改变生产条件,他力主建成张庄、楚楼、新城三座拦河大闸。在楚楼闸建设中,他亲自带领机关干部徒步到羊山拉石头,群众念念不忘。在他任职期间,成武县经济建设及许多方面的工作在全区创下一流成绩,他也因此赢得了全县人民的尊敬和爱戴,在全县人民当中享有崇高的威望。

邵炳煊(1925.7~1991.6),曾任贵州省毕节地区农机管理局局长。成武县苟村集镇人,中共党员。
自幼上学,后来随父攻读私塾,学习四书五经。1943年中共组织发展至苟村,邵炳煊积极参加革命工作。1944年我军拔掉鬼子和汉奸在苟村的岗楼后,组织即委任邵炳煊为汉泉镇镇长。从此他日夜操劳,积极发动群众,为党出力,后又想方设法购买枪支成立抗日联抗防队。1945年4月参加中国共产党。1946年调区任财政助理员。1948年秋调县仓库任会计,后升任仓库主任。1949年1月随军南下。1949年12月至1955年2月任威宁县财粮科科长,1955年5月调任毕节专署手工业管理科科长。后升任毕节地区机械工业局局长、地区轻工业局局长。1984年5月至1985年离休前任毕节地区经济委员会调研员,1985年离休。1991年6月因病逝世。

刘际明(1926.2~1999.1),贵州省公安厅原行政处副厅级离休干部,成武县南鲁集镇南陈庄村人。
刘际明生于一个贫农家庭。1945年2月参加革命,1947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了著名的淮海战役,随军南下解放贵州。历任成武县第六区区大队战士,十七军通讯营副排长、排长,安顺军分区转业大队副指导员、安顺二区武装部副指导员、安顺民警支队三队指导员、安顺民警支队后勤处副处长、贵州省公安厅行政科副科长、公安厅办公室副主任、公安厅行政处副处长等职。1985年12月离休,荣获人民警察一级金盾荣誉证章和解放勋章,多次被评为厅级机关优秀中共党员和优秀党务工作者。

@6357384600532382464926671
叶荫棠(1928~1998.12) 男,汉族,湖北省汉口人。1948年上海海关税务学校毕业后被分配到广州海关工作;1953年考入华南农学院;1957年被错划为右派,先后下放到广东三水农场、济建公司、成武县白浮图乡贾楼村劳动改造;1978年到成武一中任教,被评为高级教师;1998年12月9日病逝。
叶荫棠一生饱含苍桑磨难,但他具有崇高的人生理想和追求。少年时就产生了科技救国、报国的理想和志向。广州解放,为了新中国的建设服务,他考取了华南农业大学,决心以苏联农业专家米丘林作为榜样,当一个农业科学家。
1978年右派问题甄别后到成武一中任教,他不遗余力,全身心投入工作。在教学上,承担了比别人多一倍的教学任务,认真研究教学业务,所教的班级连年取得好成绩,他多次被评为县级优秀教师。
1981年,他在自己的干部履历表上特别说明:“我立志学习诺贝尔,死后用遗产设立基金奖励科学创造,遗体作科学试验。”他生活俭朴,每天到学校饭场捡学生丢弃的馍头、剩饭食用,到市场捡菜叶下饭,他从垃圾箱里捡别人扔掉的破衣服穿。一双胶鞋穿了8年,一辆破自行车骑了50年。他把自己的生活费用降到了极限,每月700多元的工资,生活开支不到30元。去世时,他的遗物除了一台电视机,其它几乎都是破烂。然而,却留下了70张存折,共计13万元。
叶荫棠的事迹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大众日报》、《齐鲁晚报》、《南方周末》、《菏泽日报》等40多家报刊先后刊登和转载了叶荫棠的事迹。成武一中、成武县委宣传部、县教委、县委、县政府,菏泽地区教委先后做出了向叶荫棠学习的决定,菏泽地区教委追授叶荫棠“教坛新武训”称号。

@6357384606832382463079816
刘统振(1931.12~1993) 男,汉族,山东省成武县人。1946年参加儿童团,1948年担任乡儿童团长、钢枪队长,同年入党。1951年毕业于单县青年干部学校并参加工作。历任白浮乡青年书记;苟村乡社长、书记;城关镇党委书记;成武县委常委、副书记;县人大常委会主任等职。曾被选为省委委员、全国人大代表、全国劳动模范,先进事迹多次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及大众日报、人民日报等刊物上宣传报道,受到毛泽东主席等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1992年因病去世。
任苟村集公社书记期间,正是“地瓜糊涂,瓜干馍,没有地瓜不能活”的年代,他组织社员大挖台田条田,广种地瓜,获得丰收,解决社员生活问题。被誉为“地瓜书记”,深受群众赞许。

刘庆斌(1934.9~2001.2) 男,汉族,成武县白浮图镇刘庄村人,1953年参加工作,历任粮所管理员、粮所主任、公社党委副书记。1963年调中共成武县委组织部任干事,1965年任天宫庙公社党委书记,1970年任南鲁集公社党委副书记、书记,1974年任成武县人事局局长、县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1981年当选成武县人民政府县长,1986年任县政协副主席,1987年任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享受正县级待遇。2001年2月因病逝世。
刘庆斌同志是由县革命委员会改为县人民政府后选举产生的第一任县长。担任县长期间,遵循党中央的“改革要坚决,经济要抓紧”的指示,集中精力把经济工作重心转移到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的轨道上来。在农业生产上,坚定走一麦一棉的路子,确定了以粮保棉、以棉促粮、依棉发家、靠棉致富的观念,棉花产量由1980年的1232.1万公斤迅速上升到1983年的2377.3公斤,三年翻了近一番。粮食产量由1980年的8883.7万公斤上升到1983年的16779.8万公斤,三年也翻了近一番,人均360多公斤。在工业生产上,进一步完善经济责任制,打破“铁饭碗”,提倡承包制,工业经济出现了较好的发展势头。1983年全县工业生产总值6323万元,比1980年的3876万元增长63%。
1986年以后,他先后担任县政协副主席、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等职务,重点协助县委、县政府领导做好城市建设、老龄、关心下一代等工作,为老年人事业、青少年健康成长和成武县城市建设做出了较大贡献。

@6357384626513601163920070
楚德留(1952.9~2004.12) 男,汉,中共党员,成武县苟村镇楚楼村人。
1978年9月参加工作,1981年3月任苟村农机修造厂厂长;1985年3月任成武变压器厂厂长;1992年8月任山东达驰变压器厂厂长、党支部书记;1994年7月任山东达驰集团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兼党委书记;1999年12月任山东现代达驰电工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党委书记;2001年4月至2004年12月任山东达驰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
楚德留自1981年3月任厂长始,把变压器生产作为发展的定型产业,先后使企业晋升为二级计量单位和省先进企业。投资2.6亿元,进行5次技术改造,完成了四代变压器产品的更新换代,其中调容变压器的研制成功,填补了国内空白。投资4000多万元,在北京燕郊开发区建立科研开发基地,先后研制开发出各类变压器20多个系列300多种型号,8项获得国家和省部级科研成果奖。企业先后通过了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和ISO14001国际环境管理体系认证。
他在全国设立了28个办事处,产品畅销30个省、市、自治区,先后在新疆、宁夏、陕西、安徽、四川等地建立了6处分公司,并成功实现了与意大利阿尔法斯坦公司的合资合作。
20多年来,在楚德留的带领下,达驰公司销售收入翻了13番,利税增长1689倍,直接吸纳1300多人就业,间接带动我省和其它省区十余个企业发展、4万余人就业,累计上交县财政2.8亿元。
楚德留先后被市评为“劳动模范”、“优秀企业家”、菏泽十大经济新闻人物等;被省授予“优秀共产党员”、“新长征突击手”、“劳动模范”、“科技兴鲁先进工作者”、“专业技术拔尖人才”等荣誉称号。1993年享受国务院技术事业政府特殊津贴,1995年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劳动模范”。是第八届、第九届山东省人大代表,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
2004年12月20日病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