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传统节日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h4&A=1&rec=601&run=13

第四节 传统节日

春节 指农历正月初一,旧称阴历年。“过年”、“年关”人们五更起床,穿戴一新,室内点蜡烛,院内挂灯笼,鸣爆竹开大门,谓之“接灶”,并表示庆祝新年到来。洗刷已毕,便是摆供、上香、烧纸、祭拜天地神灵和祖先。旧时,富裕人家都有一套木制的神主楼,敬放祖先牌位;穷困人家多用黄表纸叠成上尖下方的牌位。供品主要是鱼、肉及油炸食品,以五碗为一桌,香以三根为一炉。祭神之后,便是晚辈向长辈拜年,长辈向晚辈散发“压岁(腰)钱”。
五更的年饭一定要吃饺子,下锅时要鸣放鞭炮。此顿饺子一般为素馅,除留下一部分生的外,吃后须有剩余,饭后锅里放上馒头,表示年丰有余。
天亮后即外出拜年,先本族,后外姓。人们见面后相互祝福,拜年只限上午。进入21世纪,随着通讯事业的快速发展,电话拜年、发短信拜年兴起。从初二到十五,到亲友家拜年。串亲友拜年一般要当天转回,表示一年做事利索。20世纪80年代后,在城市过年时,晚辈向长辈磕头者逐渐减少,取而代之的是节日问候。在农村个别地方还保留磕头祝福旧的传统礼节。
送火神 正月初七送火神,这天一早,主持人便组织一帮人在广场搭棚,置一张长桌,安放用黄表纸写的“南方火德真君之神位”的牌位,摆上供菜,点上香火。然后各家来棚前上香跪拜,祈求平安。到了晚上,举行送火神仪式。男女老少齐集广场,主持人烧纸跪拜祷告,然后撤供拆棚,抬起桌子送火神上路,谓“起码子”。这时,鞭炮齐鸣,礼花四溅,人们也欢呼雀跃,像潮水一样拥着“火神”向南方涌去。到了终点,主持人请下火神牌位焚化,众人向西南方向叩头祝送,仪式结束。随着时代的进步,送火神的迷信色彩减退。但千家万户仍向西南方向放鞭炮,以祈全年远离“火灾”。
初七还要吃饺子,现包现吃,叫做“捏老鼠嘴”,是希望不要让老鼠咬坏了器物。晚上不点灯,说是让老鼠安安稳稳娶媳妇,不然就会闹你一年不安生。旧时这种迷信是以让步求相安,实际却真的是“养鼠贻患”了。目前,部分农村仍沿袭这一习俗,不过已无迷信的意思,只是保留这一习俗罢了。
元宵节 农历正月十五称元宵节,这是春节的最后一天,境内的传统习惯是早饭吃水饺,上午吃枣花,即用大红枣做的蒸糕。原无吃元宵习惯,近年渐有汤圆上市,且品种丰富,吃元宵在城镇已渐成俗。晚上的主要活动是观灯、放烟火。传统的灯大都以竹木条做成,一般为红纱灯,还有能转动的走马灯,放到空中的云灯,置于水面的荷花灯等。形状、色彩各异,甚为美观,有的又在灯上写着谜语叫做灯谜,更是惹人喜爱。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烟花的种类增多,五颜六色的现代礼花,令十五的夜空绚丽多彩。20世纪90年代后,燃放烟花的活动大多是政府或机关单位或大型企业出资操办。居民小区、村庄也有富户、商户联办的。家庭燃放的,一般规模较小,品种较少。此外,有条件的大村,还组织踩高跷、跑旱船、舞龙灯、扭秧歌,跑竹马、打拳耍把式等,敲锣打鼓,走村串巷,乡村称“玩艺儿”,场面火爆。
二月二 俗语“二月二,龙抬头,大囤尖,小囤流”。是说从此日起有雷声。春天多旱,如有雷雨,则易获丰收。农俗于二月初一晚或是日晨,在庭院内外和打谷场上,用草木灰围上一个个多层的圆圈叫“围囤”。在圆圈中心挖一小坑,内埋五谷。圆圈上有灰线勾成的梯子,表示囤大粮多。这天,在饮食上的习惯是吃大馍,即在春节前做成的内包红枣的大馒头。同时,这天还有的用多种粮食共磨成糁子,加水和佐料,做成一个椭圆形的食品,名曰“多搭”,意谓“多打粮食”。二月二清晨,由中老年主妇兜着“多搭”,到打谷场转圈祈祷:“多搭多搭多打粮,割的麦子堆满场;多搭多搭多打粮,五谷粮粮装满仓”。这些都反映人们希望丰收的心情。有的还吃炒豆,有甜、有咸叫做“炒蝎子”,据说是防蝎蜇的。还有的用青灰围灶台,有谣曰:“掏青灰,围灶台,蝎子不蜇光腚孩”。
清明节 人们称清明为“鬼节”,说这天是“禁鬼”的日子,俗谓“鬼关门”。传说清明后农事多了,“鬼”不宜再外出活动,它们的上司从这天起便把它们管束起来。因此,家家户户都上坟祭祖,并在坟上添加新土。过去,这天人们有头上戴柳、门旁插柳的习惯,据说是纪念介子推的。现在戴柳的已经不多,插柳之俗仍存。清明早饭,家家煮鸡蛋,有煮鸡蛋加上中药透骨草的,说是吃了防腰疼。这天机关、学校等单位组织干部职工、学生祭扫烈士墓,已成为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主要活动。
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五称“端午”。这天人们采苇叶包粽子食用,传说是纪念屈原的。于门旁插艾,并绩艾绳,以备夏天熏杀蚊虫。还有的妇女在这天为婴儿缝兜肚,绣蝎、蜈蚣、蛇、壁虎、蟾蜍等组成圆形图案,以示避五毒。这些习俗逐渐消失,但吃粽子仍延续下来。
乞巧节 农历七月初七称“七夕”,传为牛郎织女一年一度在天河相会的日子。传说这一天,所有喜鹊都到天河上去搭桥,方便牛郎织女来往。乡俗,姑娘们于是日相邀成群,置办水饺。其中一个放入绣花针,于夜半黑暗中煮食,谁吃到带针的,谁就是位巧姑娘,将会插花描云。另外还要吃西瓜、枣子、梨等,但不能有桃子。因为她们的谚语是“吃个西瓜,插个菊花”;“吃个枣,插得好”;“吃个梨,插得齐”;而“吃个桃”,则是“插得毛”,当然桃子便犯忌了。姑娘们的这一活动谓之“乞巧”,反映她们想成为巧姑娘的心愿。随着时代的进步,现在这一活动已基本无人组织了。

乞巧歌
(一)
拆东墙,
望西海,
王母娘娘送巧来。
不图您的针,
不图您的线,
只求您七十二样好手段。
(二)
天皇皇,
地皇皇,
俺请七姐下天堂。
不图您的针,
不图您的线,
光学您的七十二样好手段。

七夕歌
七月七,
朝天看,
牛郎织女多可怜:
一年才盼见一面,
抱头痛哭泪涟涟。
想当年,
织女思凡来人间,
遇上牛郎配姻缘。
男耕女织多美满,
一双儿女在膝前。
王母娘娘真狠心,
下令织女快快还。
天兵天将来动武,
幸福家庭被拆散。
难分难舍夫妻情,
儿哭女啼更悲惨。
王母娘娘仔细看,
无名怒火燃胸间。
心生一条绝情计,
头上拔出乌金簪,
对着长空划一道,
一条天河长又宽。
水深流急不能趟,
一家骨肉隔两边。
织女投出织布梭,
留给牛郎作纪念,
可惜她的手不准,
扔到对岸东北偏。
牛郎一看不怠慢,
急忙拿起牛梭子,
他的心切手也准,
扔到织女她胸前,
她的心里如刀搅,
怀抱牛梭泪不干。
年年有个七月七,
牛郎巴望会织女。
百鹊架桥银河上,
为了牛女会一面。
何时天河架铁桥,
给他夫妻行方便。
中秋节 农历八月十五称“中秋节”。节前家家户户都要置备月饼酒菜等。人们携带月饼等礼品探亲访友,其范围之大,礼品之重,仅次于春节,这天讲究全家团圆。中秋之夜,正值秋高气爽、月圆风清之际,全家于庭院里放置桌案,摆上月饼,苹果等,拜月、赏月,谓之“圆月”。然后分食月饼瓜果。遇到丰收年景,家家欢欣鼓舞;人们相邀聚集,饮酒叙谈,庆贺丰收。串亲访友之风日盛。准女婿要到女家看望,节礼厚重,月饼、鸡、鱼、肉、烟、酒皆不可少。

圆月歌
八月十五月儿圆,
月饼石榴敬老天。
一家老小排排坐,
敬罢上天敬祖先。
八月中秋月儿圆,
家家户户摆酒宴,
一家老小来团聚,
欢欢乐乐庆丰年。
吃水不忘挖井人,
共产党恩情大过天。
毛泽东领导翻了身,
邓小平领导吃饱饭,
告别瓜干吃白面,
家里安着大彩电。
十月一 农历十月初一也称“鬼节”,俗称“鬼开门”。迷信传说:到了这天,一年农事基本结束,“鬼”的上司便把它们放出来活动,直到清明节为止。每到这天,家家都带上纸香或供品到坟地烧纸烧香,祭悼故去的亲人。
腊八 农历十二月称腊月,初八称“腊八”。原为寺庙祭祀释迦牟尼得道的日子,这天熬制带有红枣和干果的粥,布施民间,称“腊八粥”。腊八粥的传统制法是:先将大麦仁、红小豆、绿豆等煮至半熟,再加进大米、小米、胡萝卜等,用旺火烧开,加入预先煮熟的红枣,再用文火熬煮,直至稀稠适中。吃时加糖,清香甘美,别具风味,现在人们已改腊八粥为枣米饭,大米、小米、糯米与红枣一同煮制,熬至能冷凝成块,多在前一天晚上做成,节日早晨切成方块馏食。也有当日早晨现熬成稀枣米饭食用的。从这天起“年味”渐浓。“腊八粥”的“粥”读zhū,境内其他用到“粥”则读zhōu。
祭灶 腊月二十三日祭灶君,即饯灶君上天。这天对室内外进行大扫除,外出者要力争返回家中参与祭灶。晚上以麦芽糖“祭灶”,并用秫秸为灶君扎一小马焚香鸣炮,以草料为灶君喂马,然后将糖粘在灶君像嘴上,使其升天后不讲人间坏话,并祝祷“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祭毕将灶君像和纸、马一齐焚烧,直到除夕那天才把新灶君像贴上,等候归位。灶君像有副对联:二十三日去,初一五更来。旧版灶君像市场偶有偷售。祭灶糖由于适口性稍差,虽有人卖,买主已不多,购量甚少。灶君像上部的“历书头”已为印制精美的日历、周历,月历、台历所替代。现祭灶习俗渐废,大扫除习俗仍存。

祭灶歌
又到腊月二十三,
老灶爷爷要上天。
铡好草,拌香料,
壮马喂得咴咴叫。
走大道,过小桥,
一路顺风平安到。
别忘人间糖瓜甜,
玉皇面前添好言。
多说好,别说坏,
家家敬仰人人爱。
蒸白馍,炸供菜,
初一五更迎您来。
多施恩,别作怪,
老少早晚把您拜。
除夕 腊月的最后一天晚上称除夕。旧时这天家家洒扫整饬,去尘污、净庭户、换门神、贴春联,并于堂屋当门挂起家谱轴子,敞开神主楼;门口还要摆上挡门棍,意谓防财宝外流和邪祟进门。
下午家家包饺子,准备“初一”五更食用,饺子以纸覆盖,并压以铜钱。晚饭后,锅里要添足水,放上馒头等,以示一年不空锅。
除夕有守岁的习惯。有的一家人置备酒菜,欢聚一堂;有的知己、邻里相聚,饮酒畅谈,直到深夜,甚至达旦。20世纪80年代以来,除夕夜,放过烟花、鞭炮,收看中央电视台春节晚会是千家万户的首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