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礼仪习俗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h4&A=1&rec=598&run=13

第一节 礼仪习俗

称谓 父系方面,称曾祖父为老爷爷,曾祖母为老奶奶;称祖父为爷爷,祖母为奶奶;称父亲为大大(dà dà),称母亲为娘(niáng)。现在无论城乡称父母为爸爸、妈妈;称伯父为大爷、伯母为大娘,叔父母为叔、婶子。母系方面,称外祖父为姥爷,外祖母为姥娘或姥姥,舅父、舅母为舅舅、妗子;女婿对岳父母称大爷、大娘或叔、婶子。儿媳对公婆的称谓随丈夫。同辈人中对年长者称哥哥、嫂子、姐姐、姐夫(哥),对同辈年龄小的和晚辈往往直呼其名。
多年流行的“同志”称谓偶能听到,代之以打上等级地位和商品经济烙印的称谓。在机关或事业单位,姓后多带职务;在企业,对厂长、经理逐渐改为“老板”或“老总”;对企业管理人员姓后职务称“总管”或“领班”等;对工人多称“师傅”;对饭店宾馆女性服务员称“小姐”。平时对初次见面或问路年纪大的称“老爷爷”、“老奶奶”、“大爷”、“大娘”、“大叔”、“大婶”、“师傅”、“先生”等;年纪相仿的人则称“大哥”、“大姐”等;对比自己年龄小的人称“小弟弟”、“小妹妹”、“小朋友”、“小同学”等。90年代末对外交往增多,男性称“先生”,女性称“女士”者居多。
聚会 20世纪80年代后,随着各式交际范围的扩大,社交性聚会逐步增多。90年代后,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聚会名堂越来越多,多在宾馆、饭店进行,除老乡、同学、战友、同事聚会叙旧、联络感情外,还有欢送参军聚会、升学聚会、接风洗尘聚会、生日聚会、结婚纪念日聚会等。
至爱亲朋等较小范围,多利用节假日或星期天进行家庭聚会。主人备好茶、烟、糖果、瓜子、酒水,菜肴多自己烹制。赴家庭聚会的客人多不空手,带烟、酒、糖果,老人爱吃的食品或小孩玩具等。
祝寿 为老人祝寿是传统的敬老习俗。一般60岁以上老人才开始做寿。早餐吃长寿面,儿女、亲友们带着蛋糕、寿桃、肉、酒、茶等礼品来为老人祝寿,生日蛋糕必不可少。家中置办丰盛的酒宴,老人穿戴一新居于首座,全家一一敬酒,祝老人健康长寿。祝寿活动一般由晚辈操办。进入90年代,城镇家庭到酒店为老人祝寿者渐多,有的到电视台、广播电台点歌或包一场电影为老人祝寿。是日,因儿女聚齐,大都照全家福。66岁、73岁、80岁、90岁、100岁为“大庆”,寿宴分别于正月初六、初三、初八、初九、初十举行,非常隆重。父母到66岁、73岁寿辰时,已出嫁的女儿要给老人献上一块肉、一条鱼作为寿礼。肉的重量6斤6两,鲤鱼重为7斤3两(实多不限,有鱼即可)。乡俗有“六十六吃块肉,七十三吃条鲤鱼窜一窜”之说,意谓66岁、73岁是人生关口,吃闺女送的肉、鱼可以消灾长寿。
庆吊 遇有喜、忧事宜,亲朋邻里多行庆吊。
凡有婚嫁,乡邻多持礼品往贺,谓之“添箱”。礼数因关系亲疏而异,有的送钱,有的送物。近来以送钱为主。主家待以酒筵,谓之“喝喜酒”。婚后生第一个孩子,向为重视。亲朋好友多来祝贺。
新居落成,主人迁入,朋友邻里前往祝贺,主人待以酒食,谓之“温锅”。
店铺开张,俗谓开门。是日店主敬财神、贴标语、放鞭炮、或举行剪彩。友人持贺礼花篮、镜匾等前往祝贺,气氛力求热烈,以扩大影响。开张多选择星期五(金日),大书条幅“金日开业”,以祈求生意兴隆,日进斗金。
有老人亡故或去世三周年,朋友邻里持礼往吊,俗称“吊孝”。吊孝礼物主要有纸箔、相糖、烟、酒、花圈、布幛子等,关系密切者送礼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