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 重大国情国力调查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h4&A=1&rec=235&run=13

第六节 重大国情国力调查

第四次人口普查 1990年,全县进行第四次人口普查,对年龄、文化程度、健康状况、婚姻等21项指标进行调查统计。普查登记的标准时间是1990年7月1日零时,全县划分普查区562个,普查小区1296个,动用2800名普查人员。普查结果显示:全县129292户,人口为583365人,其中男性290742人,占49.84%;女性为292623人,占50.16%。全县总人口比第三次人口普查增加105285人,增长22.02%,年平均增加13161人。
第五次人口普查 2000年,全县进行第五次人口普查,调查指标由第四次人口普查的21项增加到26项。此次普查登记的标准时间为2000年11月1日零时,全县共划分582个普查区,1389个普查小区。普查结果显示:全县170695户,人口为596339人,其中男性298944人,占50.13%;女性为297395人,占49.87%。全县总人口比第四次人口普查增加12974人,增长2.22%,年平均增加1297.4人。
第三产业普查 1993年10月,全县进行第三产业普查,普查的范围是从事第三产业的所有单位和第一、二产业中附属的第三产业单位,从事第三产业的个体户。普查的主要内容为反映第三产业发展规模、生产(经营)活动成果、实物资产情况、重点行业活动等指标。
工业普查 1995年,成武县进行第三次工业普查。对全县国有工业、集体所有制工业、外资工业、乡镇工业等企业的产品生产、销售与库存、固定资产、流动资产、利税和生产费用、工业设备、能源消费量、职工人数和工资福利等方面300多个指标进行统计调查。此次调查于1996年底结束。通过这次普查,摸清全县工业经济基本情况,对加强宏观调控,制定“九五”经济发展规划和2010年的长远发展规划,促进全县工业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都有着重要意义。
农业普查 1996年,进行第一次全县农业普查,普查对象是全县范围内各种类型的农业生产经营单位、农村住户、行政村、乡镇和乡镇企业。普查内容分为10个类型,共计38个项目,678个指标,普查指标的标准时间分为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时期指标的标准时间为1996年1月1日~1996年12月31日;时点指标的标准时间为1996年12月31日。普查工作历时3年多,分为3个阶段,一是准备阶段(1996年);二是普查登记阶段(1997年上半年);三是数据处理、数据分析和普查总结阶段(1997年7月~1998年底)。普查期间,全县4000多名普查人员对18个乡镇,516个行政村,13万多户,进行入户登记、填表、汇总,摸清全县农业和农村的真实情况。
基本单位普查 1996年,全县进行第一次基本单位普查。普查的范围为县境内所有法人单位及所属的产业活动单位,包括各类企业法人、事业法人、机关法人和社会团体法人。普查的主要内容为单位的基本信息、主要属性、基本经济活动、其他信息等四项内容。这次普查的标准时间定于1996年11月1日,普查资料调查年度为1996年。分为普查准备(1996年7~9月),普查登记、审核汇总、上报(1996年10~11月),普查资料开发利用和工作总结(1996年12月~1997年底)3个阶段。
2001年,全县进行第二次基本单位普查。普查的范围是成武县境内的法人单位及所属的产业活动单位,包括各类企事业法人、机关法人、社团法人和其他法人。普查的目的是摸清全县各类单位底数,掌握基本单位组织形式、经济构成、规模结构和生产要素的配置以及行业分布、地区分布等情况。普查的主要内容是基本单位的法定标识、分组类型、登记批准状况、登记注册类型、执行会计制度类型、国有控股情况、营业状态、从业人员、企业生产情况、企业主要经营指标等。这次普查资料的调查年度为2001年,普查登记的标准时间为2001年11月10~25日,普查的进程分为普查准备(2001年9~10月),普查登记、汇总、上报(2001年11月),普查资料的开发利用和工作总结(2001年12月~2002年底)3个阶段。
经济普查 2004年,进行全国第一次经济普查,普查对象为从事第二、三产业活动的全部法人单位、产业活动单位和个体经营户。普查范围包括除农业以外的19个国民经济行业门类,90个行业大类,378个行业中类,875个行业小类。经济普查的标准时间点是2004年12月31日,普查工作历时3年多,分为3个阶段,一是准备阶段,主要做好宣传、培训及动员工作;二是普查登记阶段,主要深入基层,实地普查;三是质量控制、数据处理及汇总阶段,主要做好审表、录入及数据的真实性。1000多名普查人员对12个乡镇489个普查区,进行入户登记、填表、汇总,摸清全县第二、三产业和个体户的真实情况,对于研究制定本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提高政府的决策与管理水平,加强宏观调控规划,优化经济结构,开拓新的就业渠道,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