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公有企业改制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h4&A=1&rec=118&run=13

第一节 公有企业改制
1986~1993年,全县拥有国有企业 11 处,县属集体企业13处,乡镇办集体工业企业 26 处。1993年开始对现有企业产权制度进行大规模改革。
股份合作制改造 1993~1997年,以产权制度改革为重点进行股份合作制改造。先后印发《关于我县推行股份合作制的意见》、成政发[1995]24号《成武县企业拍卖试行办法》和《成武县企业出售产权进行股份合作制改造试行办法》等指导性文件,对印刷厂、硅胶电瓶厂、机电厂、铅笔厂、丝棉织品厂、农机公司、副食品加工厂、面粉厂等企业进行产权制度改革。其中县机电厂、铅笔厂、副食品加工厂通过增资扩股,调整股权结构,实现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企业逐步焕发生机,生产规模进一步扩大,其他几个企业虽经改制,但因经营管理不善等种种原因,而导致最后破产倒闭。
产权出售 全县企业产权出售始于1998年,经职工代表大会表决,通过资产评估,确定底价,发布公告,公开竞购等程序,当年5月12日公开出售县粮食局食品厂、塑编厂、斗鸡台酒厂、小麦淀粉厂;@6357125230546676674842251
6月10日公开出售机械厂、玉米淀粉厂、出口桐木加工厂、面粉厂、卫生材料厂、商业大厦、饲料厂;6月26日公开出售色素厂、棉纺织厂、华慈食品公司。产权出售后,棉纺织厂、出口桐木加工厂、玉米淀粉厂、卫生材料厂等企业,通过招商引资、股份制改造,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等措施,企业规模迅速膨胀,效益大大提高。棉纺织厂改造为银翔纺织有限公司,玉米淀粉厂改造为成武大地玉米开发有限公司,出口桐木加工厂改造为成武森利木业有限公司。其他企业因改革措施不配套、不完善而处于停产、半停产以致破产。
破产 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有的企业因体制、机制、结构、管理、市场等各方面的原因,背着沉重的历史包袱,企业举步维艰,资不抵债,被迫破产。化肥厂、制革厂、服装厂、丝绸厂、无线电厂、柳腊厂、印刷厂、色素厂、硅胶厂、机械厂、玉米淀粉厂、出口桐木加工厂、饲料厂、县酒厂等企业先后实施破产。
产权划转 为有效实施优势企业带动战略,促进地方工业发展,1997年11月,达驰集团公司整体转让给山东省企业托管经营股份有限公司,盘活企业资金,使企业重新焕发生机。
承包经营 企业承包经营始于1987年底。1987~1993年,先后对全县38家企业进行承包(租赁)经营,出台《关于企业承包经营中正确处理国家、企业和职工三者利益关系的试行意见》、《关于企事业单位实行承包经营责任制有关人事方面几个问题的试行意见》、《成武县企业招标承包试行办法》。承包方案及指标由县政府主管局制定,向全社会发布,实行竞标承包,承包人首先发表治厂方略,然后组织答辩,择优中标,最后由县政府主管局与承包者签订合同。1987年12月13日,县政府与石家庄造纸厂(厂长马胜利)签订承包合同,将成武县造纸厂、机械厂承包给石家庄造纸厂(马胜利)经营。随后将印刷厂、化肥厂、变压器厂、丝绸厂、毛巾厂、机电厂、硅胶电瓶厂、副食品加工厂、制革厂、柳腊厂、二轻工业供销公司、服装厂、织带厂、无线电厂等企业进行承包经营。这轮承包由于没有对企业体制进行改革,石家庄造纸厂的承包宣告失败,其他企业的承包也未见显著成效。
托管经营 根据中央、省、地有关企业改革精神,按照银行有关“复活工程”的要求,对县域中小型资不抵债企业,实行主债权人托管。成武县天然色素厂1994年8月经县委、县政府批准,由建行派出有管理经验的同志任厂长。1997年,县建行成立“金地实业有限公司”,对天然色素厂、磷肥厂、华慈食品公司进行托管经营,由县政府与金地公司签订托管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