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辑 试谈岳石文化安丘堆堌类型与先商文化的关系——兼论汤都亳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h2&A=4&rec=61&run=13

曹县文物所 孙明

近年,学术界对夏文化、先商文化以及早商文化的探讨正在积极进行,尤其对先
商文化的探讨,更是各抒己见,众说纷纭。在此,我仅依据对岳石文化安丘堌堆类型
的分析,对该课题谈点粗浅的认识。
探讨先商文化,首先必须把先商文化创造者的活动区域确定下来。《史记·殷本
纪》说:“自契至汤八迁”,但后人对此八迁说法颇不一致。综合来看,契最早封于
商,契居蕃为一迁,昭明居砥石为二迁,又迁商为三迁,相土徙东都为四迁,又归商
为五迁,商侯迁邺上司马为六迁,又复归商为七迁,汤始居亳为八迁。这八迁之中,
所涉地名有商、蕃、砥石、东都、邺上司马、亳,现逐一考证如下:
商,《殷本纪》载:“契佐禹治水有功……封于商。”甲骨文的商字从辛,表明
商人出自帝喾高辛氏①。高辛氏可能为夏之属国有莘氏之祖,在商而为辛氏。②莘国
所在,现比较确定,今曹县西北莘冢集是也。商地,前人考证在今商丘,可信。
蕃与亳,古蕃、番、亳、薄,同音通用。《世本》:“契居蕃。”或作番。《尚
书序》:“汤始居亳,从先王居。”《荀子·议兵》、《逸周书·殷祝》皆作薄,可
证契所居蕃与“汤始居亳,从先王居”实为一地。《汉书·地理志》山阳郡之薄县,
臣瓒曰:“汤所都。”《后汉书·郡国志·梁国》:“薄,故属山阳郡,汤所都。”
《皇览》曰:“汤冢在济阴亳县北东郭,去县三里。”薄县故城在今曹县南十余公里,
汤陵在土山集亦较为明确。通过考古调查表明,这里有龙山、岳石、早商、晚商等文
化遗存。据此,蕃、亳当在土山集西南无疑。
砥石,《世本》曰:“昭明居砥石”,丁山考证在今河北砥水流域。
东都,《左传·定公四年》:“取于相土之东都,以会王之东蒐”,王国维认为
在泰山脚下,可信。
邺上司马,《后汉书·魏国志》魏郡邺县,刘昭注:“县西南有上司马,殷(太)
[上]甲尝居焉。”地在今安阳一带。
由上述考证可知,商先公的活动区域是以曹县为中心,东至泰山,南到商丘,北
至安阳。如此,在上述范围内存在的与二里头文化大致同时期的考古学文化,应是我
们所要寻找的先商文化。 这种文化代表恰是菏泽安丘堌堆遗址岳石文化③,据C14测
定数据,它的年代为BC1900—BC1500。
郑州一带的“洛达庙期”即二里头文化末期,还存有另一种考古学文化遗存——
“南关外期”④⑤。该遗存的陶器与郑州商城遗址二里岗期和洛达庙期的同类器,都
有显著的不同。安金槐先生认为“南关外期”的部分陶器“似与河南东南部淮河中游
的固始县东部泉河店部分遗址同类器物较为接近,因而郑州商代南关外期文化类型遗
存,可能是从淮河中游一带而来的。”⑥孙飞先生认为“南关外期”是“原居豫东的
商族到达郑州后的遗存。”⑦李经汉先生则指:“‘南关外期’具有较浓的豫东和豫
北的某些特征。”⑧上述认识虽欠详细论证,但其共识点是:“南关外期”非属本地
的土著文化,且有可能来自豫东一带。如前我们对岳石文化安丘堌堆类型有了一定认
识后,不难看出,“南关外期”所表现出的特点恰恰与其极为接近,甚至可以说是别
无二致,其来源不言自明,非岳石文化安丘堌堆类型莫属。
基于“南关外期”与岳石文化安丘堌堆类型有如此的密切关系,我们可以肯定地
说,“南关外期”也属先商文化。确切讲,应是商汤灭夏时留下的遗存。
根据文献,商汤在九夷既稳,消除了后顾之忧后,遂有“景亳之命”。《史记·
殷本纪》正义:“宋州北五十里大蒙城为景亳、汤所盟地,因景山为名。”景山,即
今曹县梁堌堆。按照“韦、顾既伐,昆吾、夏桀”的灭夏路线来看,郑州所处地理位
置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成汤要西进,夏桀就有可能在此设重防以御敌,故对郑州
的争夺一定是惨烈的,而这惨烈的一幕,在“南关外期”遗存中得到充分反映。据考
古资料知,“南关外期”遗存分布面积小,文化堆积薄,不见一般聚落遗址中常见的
房址、灰坑和窑穴,只有壕沟遗址,且大小壕沟纵横交错,沟内常见有零乱的人骨等。
这充分证明这些壕沟应为军事用途,而那些人骨则是战时阵亡将士们的遗骸。
关于“南关外期”的时代问题,我们基本上同意罗彬柯先生的推论,认为其相当
于二里头四期。其绝对年代当在BC1700—BC1650之间。⑨
郑州一战,以商汤的胜利结束,继之,直取夏朝的腹地,最后,以夏王朝灭亡,
商王朝取而代之而告终。表现在考古学文化上,在二里头三、四期之际,就发生了天
翻地覆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二里头四期虽然较多地继承了一至三期的文化传统,但
也出现了一组新的文化因素。以陶系言,二里头文化一至三期文化中少见的褐陶,而
在二里头四期就有不少的出现。以器类言,二里头四期新出现了夹砂褐色甗、夹砂中
口罐、浅盘豆、卷领鼓腹盆、卷沿绳纹鬲等新器形。可见,二里头四期出现的这些新
的文化因素,正是“南关外期”或岳石文化安丘堌堆类型的典型特征。更甚至,兴建
于第三期的一号宫殿到四期突然被焚毁,且成为墓葬区及垃圾场。对这种巨大的变革,
我们只能用王朝和政权的更替来解释。如此,我们同意田昌五先生“二里头文化不全
都是夏文化。唯以绝对年代来说,第四期可能是夏文化在商初的遗留”之论断。⑩
广布于鲁西南菏泽地区的岳石文化安丘堌堆类型是先商文化,且它与“南关外期”
及二里头四期的一些文化因索是一脉相承的,这与史料所载商先民的活动情况是一致
的。
商汤灭夏前都亳,为史家所共识,但对其地望,说法不一。先商文化较之夏文化
的物质为低,也是历史学界皆知的。在那种情况下,汤灭夏后,决不可能幼稚地把自
己的国都迁离本部族的势力范围而建立在敌对势力的政治区域。再者,古代文献资料
中并未有汤自亳迁徙之辞,却有“汤既黜夏命,复归于亳”(《〈尚书〉序》、《逸
周书》、《史记·殷本纪》等)的记载。基于这一点和如前考证,可以确定,灭夏前
的亳都在曹县,灭夏后商王朝的亳都还在曹县。
(1995年4月,为山东曹县召开的“商都文化研究会”提交论文)

注释
①张光直:《说商城》(一),载《中国文物报》1991年4月28日三版。
②、⑩田昌五:《夏文化探索》,载《文物》1982年2期。
③北京大学考古系商周组等:《菏泽安丘堌堆遗址发掘简报》,载《文物》1987年11
期。
④河南省博物馆:《郑州南关外期商代遗址的发掘》,载《考古学报》1973年1期。
⑤、 ⑥安金槐:《关于郑州商代南关外期遗存的再认识》,载《华夏考古》1989年1
期。
⑦孙飞:《论南亳与西亳》,载《文物》1980年8期。
⑧李经汉: 《郑州二里岗期商文化的来源及基相关问题的讨论》 ,载《中原文物》
1983年3期。
⑨罗彬柯:《小议郑州南关外期商文化》,载《中原文物》1982年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