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辑 商汤伐夏还亳及夏桀逃亡路线考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h2&A=4&rec=35&run=13

《诗经·商颂·玄鸟》有:“韦、顾既伐,昆吾、夏桀。”今本《竹书纪年》则
逐年纪事,作:(桀)“二十八年……商会诸侯于景亳,遂征韦,商师取韦,遂征顾
……二十九年,商师取顾……三十年,商师征昆吾……三十一年,商自陑征夏邑,克
昆吾,大雷雨,战于鸣条,夏师败绩,桀出奔三鬷,商师征三鬷,战于郕,获桀于焦
门,放之于南巢。”《孟子·万章·上》引《尚书·伊训》曰:“天诛造攻自牧宫,
朕哉自亳。”《〈尚书〉序》亦记:“伊尹相汤伐桀,升自陑,遂与桀战于鸣条之野。”
又:“夏师败绩,汤遂从之,遂伐三鬷,俘厥宝玉。”《吕氏春秋·简选》记:“殷
汤良车七十乘,必死六千人,以戊子战于郕,遂擒推移、大牺,登自鸣条,乃入巢门,
遂有夏。”《吕氏春秋·慎大览》记:“商涸旱,汤犹发师以信伊尹之盟,故令师从
东方出于国西以进,未接刃而桀走。逐之大沙,身体离散,为天下戮。”《淮南子》
云: “擒之焦门。 ”又:“汤败桀于历山,与妺喜同舟浮江,奔南巢之山而死。”
《史记·殷本纪》载:“桀败于有娀之墟,桀奔于鸣条,夏师败绩,汤遂伐三鬷,俘
其宝玉。”《逸周书·殷祝解》记:“汤将放桀,[居]于中野,士民闻汤在野,皆
委货扶老携幼奔,国中虚,…士民后致曰:‘以薄之居,济民之贱,何必君更。’桀
与其属五百人南徙千里,止于不齐,不齐士民奔于中野,桀……与其属五百人徙于鲁,
鲁士民复奔汤。”以上大致是文献所记汤伐夏灭桀路线的资料。
对于商汤伐夏在顺序上是先韦、顾,后昆吾、夏桀,学者们没有异议。而韦、昆
吾、顾三个方国在何地?
韦,《续汉书·地理志》:“东郡白马县有韦乡。”杜预注《左传》曰:“白马
县东南有韦城,古豕韦氏之国。”《帝王世纪》亦如此言。郑玄、郦道元、颜师古等
同持此说,地当今河南滑县东。
昆吾之墟在帝丘,即今河南濮阳县西南之高阳城村,《汉书·地理志》云:“帝
丘,今濮阳是也。本颛顼之虚,故谓之帝丘,夏后之世昆吾居之。”《世本》、《后
汉书·郡国志》、《晋书·地理志》、《左传》杜预注、《水经·瓠子水注》也持此
说,古代并无异说。2006年,河南省考古所已进行发掘,印证了上述说法。
顾国,《元和郡县图志》:“范县”条下注:“故顾城在[县]东二十八里,夏之顾
国也。”《毛诗传疏》、《太平寰宇记》、《〈诗〉·地理考》、《路史》等与此说
相同,唐、宋范县城在今河南范县东南,考之今地顾应在山东鄄城县东北,董作宾、
郭沫若认为,顾即甲骨卜辞“雇”地,所指地望相同。此三国,韦在西,昆吾居中,
顾在东,均在商汤居住的景亳之北。故《诗》曰:“苞有三孽,莫遂莫达。”古今学
者对其三者地望异议者不多。
桀二十八年至三十一年,商汤伐夏灭桀路线,主要文献记载已很清楚,综合分析,
其攻击、交战、追赶地点先后应为:陑、国(夏都)、牧宫、大沙、有娀、鸣条、三
鬷、历山、郕、焦门、江、中野、不齐、鲁、海、南巢,而这些地点又在何处?
陑,有人以为在陕西潼关,有人以为在山西永济,有人以为在后世之宋地。我们
认为三地或有名陑之地,然而,却不是商汤伐夏所升之“陑”,伐夏前有妺喜言于伊
尹:桀梦“西方日胜,东方日不胜”,伊尹告汤,汤乃从伊尹计,制定了顺应天象,
出于夏国西以进攻夏桀的伐夏战略,商师出于夏国西以进,升自陑,“陑”,其义乃
为山阜之地,上至一定高度才称“升”。由此看来,陑应当是夏都二里头之西的一处
高地,且紧靠夏都。夏桀只防备东方,布置夏军在东方设防,没有防备西方,从考古
发掘资料看,位于桀都二里头之东140里的大师姑遗址就是夏国重要军事门户和堡垒。
商军却出其不意地绕道从夏都以西的高地奔袭过来, 似从天而降, 直攻夏都,故有
“未接刃而桀走”。
国,今本《竹书纪年》作“夏邑”,夏桀之都也,考古发掘资料确定偃师二里头
遗址为夏桀所居的夏之末都。
牧宫,夏之宫殿也,夏桀住处,为商军首攻之地,故《尚书·伊训》称:“天诛
造攻自牧宫”,由考古发掘资料看,牧宫应即二里头遗址一号宫殿,其殿最大,破坏
最重,遗址附近有一大墓,埋葬大批尸骨,可见夏宫缺乏抵抗力,符合《吕氏春秋·
慎大览》所说:“未接刃而桀走”。桀往哪儿逃?既未迎战,自然向东方他的军队靠
拢,以便与商军决战。
大沙,商军追桀之地,《吕氏春秋》谓之“逐之大沙”,今封丘一带,自古及今
称沙区、大沙,在商、夏军队决战的鸣条之西,应是未决战前的追逃之地。
有娀、鸣条,为商夏决战地。《史记·殷本纪》记:“桀败于有娀之墟,桀奔于鸣条。”
据此,知有娀在鸣条之西,二地相近。《殷本纪》又有:“殷契,母曰简狄,有娀氏
之女,为帝喾次妃。”桀所败有娀之墟,与契母所居之有娀氏应为一地,据《皇览》、
《山海经·海外南经》、《元和郡县图志》记载,帝喾冢在濮阳顿丘,其地在今内黄
县南境之梁庄镇,距县城七十余里,旧属滑县,东距濮阳县城30里。有娀当距帝喾活
动地不远。有的学者论证有娀为陈留东北之莘,在今开封市封丘县东顾颉刚:《有仍
国考》,以有戎盖即“有娀”,为“桀败于有娀之墟”之“有娀”。杜预注《左传·
隐公二年》:“陈留济阳县东南有戎城。”。此地近于帝喾冢,应是有娀之地。关于
鸣条的记载较多,《困学记》曰:“舜卒于鸣条,在今陈留平丘。”《尚书》正义曰:
“《孟子》云,舜卒于鸣条,东夷之地,或云陈留平丘县,今有鸣条亭是也。”《太
平御览》卷八十二引许慎《淮南注》:“鸣条在今陈留平丘。”鸣条之战,有可能是
昆吾之军来援助夏桀,在大雷雨中,同时失败。由上可知,有娀、鸣条均在陈留之莘
(又名平丘),即今河南封丘县东,并非象有些学者说的在今山西省。鸣条之役,夏
师败绩。
三鬷,《〈尚书〉序》记:“汤与桀战于鸣条,败之,保三鬷,汤遂从之,遂伐
三鬷,俘厥宝玉。”《史记·殷本纪》略同。孔《传》云:“三鬷,国名,桀走保之,
今定陶也。”《汉书》有:“汤伐三鬷,更其国曰曹。”(按:清乾隆二十一年大学
士刘藻修《曹州府志》引,未见于班固《汉书》,料其必见于他本),知夏时三鬷为
后来之曹地。《后汉书·郡国志》载:“定陶有三鬷亭。”下注:“汤伐三鬷,孔安
国曰定陶。 ” 《艺文类聚》卷六引文认为三鬷在古定陶东。《〈史记〉集解》曰:
“曹州济阴县即古定陶也,东有三鬷亭是也。”《元和郡县志》谓,三鬷在陶丘东北
十二里。李泰《括地志》谓:“曹州济阴县,即古定陶也。东有三鬷亭是也。”唐孔
颖达《疏》云:“故定陶者,相传为然。”即三鬷在古定陶自古至唐无异说。可以看
出,三鬷就在今定陶县西南境,三鬷本为夏之与国,汤在三鬷俘夏王室宝玉,即夏国
重器,则夏王室在此失去立国之器,商汤改三鬷为曹以纪念夏禹治济之功。
历山,《淮南子》记:“汤败桀于历山。”历山,在三鬷东北方向,地为今山东鄄城
县阎什镇,也是帝舜所耕之历山,高诱注曰:“在济阴成阳。”因桀是一路向东北败
逃。此历山不可能在山西境内。
郕、焦门,我们认为焦门应为郕的城门楼,《吕氏春秋·简选》:“戊子战于郕”。
郕在何地?今山东菏泽市牡丹区胡集乡,西汉初设成阳郡,旧属鄄城境,郕地在成阳
之北,春秋时有郕国,郭克煜、何浩考定在鄄城境a郭克煜:《郕国历史初探》。

b何浩:郕国存亡之谜试解。。郕在历山之东,二地相邻。《淮南子·氾论训》记:
“桀囚于焦门。”是夏桀在郕城门楼被擒住。
江,夏桀失败后,“与妺喜同舟浮江,奔南巢之山”(《淮南子》)。《韩诗外传》
曰:“江水沛沛兮,舟楫败兮,我王废兮。趣归于亳,亳亦大兮。”杜金鹏先生已有
分析,此江非长江,而是古泗水,古泗水源自乘氏西(郑玄注文,此为汉代乘氏),
即今巨野西,与郕相近,在郕之东。
以上是商汤伐夏路线,再说夏桀逃亡路线。
中野。《大传》记:“汤放桀,居中野,士民皆奔汤,桀属五百人南徙十
里,止于不齐,不齐士民往奔汤,桀与属五百人徙于鲁,鲁士民复奔汤。桀曰:‘国,
君之有也,吾闻海外有人。’与五百人俱去。”此处与前文引《逸周书·殷祝解》所
述为一事,区别在于前者说中野至不齐为千里,后者说是十里。依理推之,两处里数
都似有不妥,南徙千里不可能,南徙十里又称不上“徙”。如说南徙七十里而止于不
齐,为一日之程,倒符合情理,古文之“七十”的写法近于“千”,也近于“十”,
故后世转抄而有“千”和“十”两种误写。
汤居之中野,即古代“中冀”,“涿鹿(阪泉)之野”的地方,经考证,地在今
巨野、嘉祥二县北境及汶上县南旺镇境,春秋称“中都”之地,即黄帝都居之地,杀
蚩尤之地,也即蚩尤首、身葬地阚乡、重聚一带。“中都”之称,本源自黄帝之居,
为“中国”、“中国之都”。(课题负责人有《黄帝、蚩尤涿鹿之战在山东菏泽》一
文详述。)
再看不齐。 桀由中野南徙不齐, 则不齐在中野之南。傅斯年认为:“‘济’、
‘齐’本是一字,如用以标水名,不加水旁亦可。”傅氏又说:“洹水有时作‘亘’,
可以为证。”(见傅氏《亳、商、殷》一文),依此,则齐应在济水之域。巨野县在
宋代设济州,境内大野泽,为南济、北济汇聚之地。“不齐”中的“不”古通“丕”,
为大义。 清朱骏声《说文通训·颐部》 :“不,假借为丕。”《尔雅·释虫》有:
“不蜩, 王蚥。 ”指不蜩为虫之最大者。清翟灏《尔雅补郭》曰:“不,《诗》、
《书》 及古金石文多通丕。 丕,大也。”《诗·周颂·清庙》有:“不显不承”,
《孟子·滕文公下》则作“丕显丕承”。《逸周书·小开》:“汝恭闻不命。”朱右
曾校释: “不, 读为丕,大也。”可知《诗》、《书》及古金石文确实是“不”通
“丕”,为“大”义,由此看来,则“不齐”即丕齐、“大齐”,“大齐”即“大济”,
为济水汇聚,形成巨流之地,后称为大野、巨野、泰野(因南有金山,也写作钜野)。
又知不齐在中野之南,二地相邻,显然不齐就是巨野。
再看鲁。桀到之处,士民皆投奔商汤,桀不得不由“不齐”徙于鲁。最早的鲁在
嘉祥与巨野接境处,鲁,鱼口也,蚩尤死难地。《焦氏易林》有:“蚩尤败走,死于
鱼口。 ” 由此可知鲁地之名由来已久,此地又在黄帝所居之中野之南;于省吾先生
《甲骨文字诂林》证鲁、嘉古音同而通用,义为“吉”,嘉祥、汶上间有十座鲁公墓;
西周初之鲁都在嘉祥县,姬旦封于周先公旧居及宗庙地,号鲁国,称周公,祭祀周之
先公,故赐以天子礼器,正源于此;春秋末期,鲁哀公为三桓所迫,逃居鲁旧都及宗
庙地,称“西狩获麟”(此为“春秋笔法”),其地就在嘉祥与巨野间。嘉祥与巨野
间为夏商之鲁地,为商代周方国地,至太公父才西迁岐下。(课题负责人有《周人源
自山东嘉祥》详论)
海, 《帝王世纪》 云:“桀乃与妺喜嬖妾同舟浮海,奔于南巢之山而死。”《
大传》有“桀曰:‘……吾闻海外有人’”之语。其“海”正是古人称为东海
的大野泽,《山海经·海内东经》称之为东海。楚汉交战时,彭越扰项羽粮道,项羽
不得不由成皋回师平定东海彭越,也是指大野泽,桀云“海外”正是大野泽以外。
南巢,为夏桀死亡地,巢即焦(高诱有证),嘉祥县南五十里有焦城、焦氏山,即是,
后世称为南巢。有人认为“南巢”是在安徽巢县,乃附会尔,并无历史资料可证。至
此,夏桀逃亡路线已完全清楚。
需要指出的是,有些人认为夏在西方,商汤在东方,夏桀败亡不该自夏都(二里
头遗址)东逃。殊不知商是“出于国西以进”,桀未接刃而走,且桀大军只在东方设
防,不意商汤自西而袭,桀只能东去,与自己的军队会合,而连吃败仗后,带领部属
一路东逃,在三鬷失去国家重器,在郕被擒获,后被流放,夏朝灭亡。
商汤灭夏后还亳路线,泰卷陶(大坰)为商汤伐夏归来,见于史籍之唯一停留地。
《史记·殷本纪》载:“汤归,至于泰卷陶,仲虺作诰,既黜夏命,还亳,作《汤诰》。”
《〈书〉序》作:“汤归自克夏,至于大坰,仲虺作诰,汤即黜夏命,复归于亳,作
《汤诰》。”二处记载基本相同,只是地点一为泰卷陶,一为大坰。《〈史记〉集解》
引徐广曰:“一无此‘陶’字。”《〈史记〉索隐》曰:“邹诞生‘卷’作坰,又作
‘泂’,则卷当为‘坰’,与《尚书》同,非衍字也。其下‘陶’字是衍耳。何以知
然?解《尚书》者以大坰今定陶是也,旧本或傍记其地名,后人转写遂衍斯字也”。
可见大坰即泰卷,在定陶。考其地在今定陶力本屯乡左山,又名陶丘、釜丘(《墨子》)、
丘(《战国策》),旧为曹州定陶地,明初设曹县后一直属曹县,1949年后始划属定
陶,清代考据家段玉裁《〈说文解字〉注》谓:“按定陶故城在今山东曹州府定陶县
西南,古陶丘在焉。”《元和郡县志》载:“‘曹州’州理中城,盖古之陶丘也,一
名左城。”则定陶故城在陶丘附近,以陶丘得名。又孙星衍在《岱南阁集》中称“陶
丘即左山”。河可改道而山无移徙,陶丘方位自古及今未变。
由以上商汤伐夏,夏桀逃亡被擒,流放路线,商汤还亳路线看,所经地点后世都
有记载,地名沿袭几千年。至此看来,汤都之景亳所处的位置已很明确了。夏、商交
战地理的考察对于夏商都城研究是必不可少的内容,它可以解决许多疑惑,绝对不可
以回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