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辑 说薄与亳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h2&A=4&rec=31&run=13

《孟子·滕文公·下》 谓: “汤居亳,与葛为邻。”《墨子·非攻·下》谓:
“汤奉桀众以克有夏,属诸侯于薄。”《墨子·非命·上》则谓:“古者,汤封于亳,
绝长继短,方地百里。”《荀子·正论》曰:“汤居亳,武王居镐,皆百里之地也。”
《逸周书·殷祝解》云:“汤放桀而复亳,三千诸侯大会。”《管子·轻重篇·甲》
云:“夫汤以七十里之薄,兼桀天下。”《淮南子·泰族训》云:“汤处亳,七十里。”
《吕氏春秋·具备篇》有:“汤尝约于郼薄矣。”《吕氏春秋·慎大》云:“伊尹奔
夏, 三年, 反报于亳。”今本《竹书纪年》载:汤“十八年癸亥,王即位于亳。”
《史记》、《汉书》、《战国策》、《尚书》、《〈尚书〉序》、《管子》记商事用
亳,《墨子》等书则多用薄。杨注《荀子》称:“薄与亳同。”《春秋》言薄者一,
言亳者二。《左传》言薄者三,言亳者十,除了襄公十一年提到的“亳”(《公》、
《谷》等以为是“京”而非亳)不在宋,记鲁国的亳社在鲁外,其他称亳、薄者皆在
宋,指宋之宗邑。可见薄与亳音同而通。为一地二名。西汉在亳设薄县,属山阳郡,
而史籍常记作亳县,知西汉之薄县设在宋国宗邑亳、商汤之亳都处。
薄为何义?王逸注《楚辞》称:“草木交错曰薄。”高诱注《淮南子》曰:“深
草曰薄。”依薄字形而析,薄是“蒲”与“寸”合体,寸即手。薄义为割蒲草的地方。
蒲草生于沼泽而非深水中,所以薄是野草茂密,不可入之草丛,有迫近、微、少等引
申义。曹县之南二十余里为古名薄之地,薄地在济水之南,济水是大禹治理的古四渎
之一,固多水,草木交错,故名其地为薄,相近之地又有蒙、甾等与薄意通或意近之
地名。“蒙”以蒙泽得名,为草覆盖小猪之形、义,与薄义通,蒙泽之北即为西汉薄
县城,其东北三里为禹娶妻之塗山。商汤迁都于薄,此薄,正是水草茂盛之地。于其
北之商旧都亳城置薄县以名之,是恢复旧名、俗名,而未用商代都城亳之名,而人们
以其地曾为商汤亳都,而称亳县,虽然薄(亳)县属山阳郡,但因其地处济水之南,
又多称济阴(不指济阴郡)亳县。薄之西南为甾,西汉时,设甾县,即夏代之载国、
商代之戴国地,,甾,如水过地之形,义为水常流过的地方。薄县之东为西汉蒙县,
三国魏时省薄县入蒙县,可见薄地周围确属低洼多水、野草丛生之地,商汤为侯时,
禹早已治水成功,而此地尚少有人居,故迁此地。这是薄地名称的来历。
为什么又把薄称作亳?亳,学者唐善纯认为是东北的通古斯语,即房子。亳在中
原出现最早为夏代。亳字的上部为京,京者,高也,后人又把首都所在地称做京。郭
沫若《两周金文辞大系考释》:“象宫观厜義(音)之形,在古素朴之世非王者所居
莫属。王者所居高大,故京有大意,有高意。”下部为“乇”《说文》解:“乇,草
叶也。”林义光著《文源》解释亳义“亳字当为殷汤所居邑名而制,其本义不当为亭
名也。从京、宅省,京、宅互体而省。”上古时期,亳是高大的房子,非平民所居。
帝喾曾居,商汤又居,二者相距年代虽远,但均为王者,故薄又称亳,这是薄与亳相
通的起因所在。后商汤以天命率诸侯伐夏,灭夏后又回到亳,在亳东郊镳宫召开三千
诸侯大会,建商朝,称商王,都于亳。至此,亳就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京都。有人认
为亳是商人居住的草顶房子,而未解亳字的整体结构,实不足取。平民住的房子为宅,
而不是亳。宅字义为家,即居处,上部的“宝盖顶”指房屋建筑,下面的“乇”为草
叶,这形象地代表了上古先民的住房,上能遮风挡雨,下铺草叶以保暖。东晋末,薄
县旧城人南迁,名新居地为亳城,北周在其居地设亳县,北关建有成汤衣冠冢,其地
为今安徽亳州,成汤衣冠冢应是古亳城人迁于此地时,为纪念先圣先祖所建,至今,
亳州人仍把曹县称为老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