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辑 释商,说殷、郼、衣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h2&A=4&rec=28&run=13

王国维《说商》赞同杜预“宋、商、商丘,三名一地”之说,但商为何义,因何
得名, 《说商》 却未述及。依《诗经·商颂·玄鸟》:“天命玄鸟,降而生商”,
《长发》:“有娀方将,帝立子生商。”《史记·殷本纪》记简狄吞玄鸟卵生契,可
知商本为契一人之名,是上天之子。由《史记·殷本纪》载:帝舜封契于商,赐姓子
氏,《国语·鲁语·上》:“商人禘舜而祖契,郊冥而宗汤”,知契是商族之祖,为
子姓,居地为商,商是族姓。舜赐契为子姓,是由人间帝王明确契是上天之子。上天
就是太阳,太阳是光明之源。商字古体较多,但上部为子,学者意见比较一致,下部
为,有人解为丘岗,不当。音jiǒng,似为火焰爆裂声。形,《说文》以为是窗中光
亮摇曳之状,我们认为不当,应是日字。汉文字出现之初即有象形日字,距今五千多
年前的陶器纺轮主体纹饰,有人称涡轮,有人叫涡纹,有人叫火纹,应称纹最合适。
殷代青铜器、甲骨卜辞有日形字,与字形似,以上诸体可看做(日)的初文。“明”
字从甲骨文到篆、隶、楷都有“明”、“囧月”两种写法(囧是的异体)(如颜真卿
《多宝塔》),可知日、有可以互换的关系,以为构件的汉字无不与光明有关,日是
人间最大光源,是人类生存的要素,有了日,才有火,才有光明,才有万物。
商, 读shang,《说文》曰:“商,从外照内,从,章省声。”徐邈说:“商声
通章。”章也是光明义。王献唐说:商与炀音同义通。炀也是光明义。《说文》说:
商“从外照内”,说出了太阳的意义。由上可知,商为会意字,形为日之子,义为日
之子,日即太阳。自契称商,十四世兴,为成汤,灭夏建商,由国名成了朝代之名、
天下之号。周灭商,封微子于宋,都于商,奉殷祀,商之宗庙在亳,人仍称其国旧称
“商”。如《左传》之《哀公二十四年》有:“孝惠娶于商。”《僖公二十二年》:
“天之弃商久矣。”《哀公九年》:“利以伐姜,不利于商。”《襄公九年》:“士
匄曰:‘商人阅其祸败之衅,必始于火。’”《昭公九年》:“大蒐于红,自根牟至
于商、卫,革车千乘。”《国语·吴语》:“阙为深沟,通于商、鲁之间。”上文之
商皆指宋,绝无疑义。《乐记》:“师乙谓子贡曰:商者,五帝之遗音也;商人识之,
故谓之商。齐者,三王之遗音也;齐人识之,故谓之齐。”王国维说:“子贡之时,
有齐人无商人,商人即宋人也。”可见商之名,自舜至战国末,近二千年,皆指一地,
即春秋时宋国地,此为商人祖庭、发祥地。有学者未究于此,把甲骨卜辞帝乙伐人方
出发两个月后所过的“商”定为安阳,把距商一日路程的亳定在汤阴或内黄或濮阳,
皆出于想像,全无凭据,以至新出汤阴说、内黄说、濮阳说,标新立异,却找不出扎
实可靠的证据,显然不能成立。邹衡先生1980年曾有过这些说法,2003年11月在北京
的一次学术座谈会上正式纠正了这些说法。2003年11月,北京,郑州商都建城3600年
座谈会邹衡发言。有人以卫之帝丘为商丘,重拾《水经注》误说,由《左传·僖公三
十一年》记,卫成公梦见康叔曰:“相夺予享。”可知此地是夏后相之帝丘,而非商
侯相土或阏伯所居之商丘,因为夏后相与商侯相土为同时代人,夏商二国都城不能同
在一地一城。又有人以商於之地为商汤之居,邹衡先生认为此乃战国时商鞅封地得名,
与商汤无关2003年11月,北京,郑州商都建城3600年座谈会邹衡发言。。邹言是也。
从民俗上分析,原始商人为玄鸟(燕子)图腾,商人认为:“玄鸟不至,妇人不孕”。
在以商丘为中心的地域(包括曹县在内),自古及今把燕子当做祖先神,让燕子在堂
屋二檩上垒窝,在檩下吊一圆拍子以接鸟粪,不使粪溅于祖先神主牌位上,把燕子入
住,视为兴旺发达的吉兆。这种民俗只能说是商族图腾的传承,舍此没有别的解释。
商契、商汤活动的地域包括亳都只能在商丘附近(包括曹县)。
从天文地理上分析,《史记·宋微子世家》载:“房、心,宋之分野也。”《汉
书》亦有此记载。《左传》之《昭公元年》记:“阏伯居于商丘,主辰,商人是因,
故辰为商星。”《襄公九年》记:“陶唐氏之火正阏伯居商丘,祀大火,而火纪时焉,
相土因之,故商主大火。商人阅其祸败之衅,必始于火星,是以日知其有道也。”后
帝迁火正阏伯于商丘管理火种,祀大火星,当与传契为太阳之子,是光明使者有关,
阏伯辅佐契,观测火星运行以纪时授历,契之孙相土也沿袭了用观测火星运行以纪时
的方法,继续以大火星为祭祀主星。人们认为商人知天道,商人因火而兴,观察祸败
的预兆也始于火。大火星正名心宿,因为它与对应的地上之国为宋国,是商的发祥地,
又名商星,商星晚上出,称参星,黎明出称启明星,参星与商星为同一星,后人常用
参商永不相见比喻兄弟不和咏诗赋文。《尔雅》云:“大辰,苍龙宿,体最明也。”
所以大火星、心星、辰星、商星(俗名启明星)为一星之多名。星野说是中国天文学
的基准,是中国人长期观测的成果。中国最早的观星台即商丘阏伯台,阏伯就是舜时
设立的观星官。阏伯死后,人们建庙当火神祭祀。历经沧桑,今阏伯台仍高十余米,
几千年来,庙宇重修无数次。近年在中国举行的国际性运动会就曾在商丘阏伯台引燃
运动会火种,这当然是把商丘阏伯台当做中华民族圣火之源了。可见,商丘一带是商
人最早的发源地,是舜时名商、封契的商地。周代,微子受封于宋,以继殷祀,是因
商的宗庙在宋地之亳。前文已述,宋因太戊元年亳廷桑谷事得名,《史记》、《汉书》、
《尚书》等书均有多处记载,甲骨卜辞记载商王武丁封其子子宋为宋伯不止,武丁到
亳祭成汤,其子宋伯不止均随行参与甲骨文《佚·一○六》作:“己卯卜,王贞,鼓
其取宋伯不止,鼓田甾朕事,宋伯不止从鼓,二月。”。除了商丘之外,漳水、商洛、
殷墟、帝丘、偃师、郑州等地从无宋、亳之名,亦非微子所封,说是契封之商、汤都
之亳,于史无据,于天文、地理、语言、文字、民俗不合。(笔者有《释商》一文,
载《历史文化研究》2002年3期。)
学者刘学顺在《殷是国号、 王朝名号考》(载《殷都学刊》1993年第1期)中分
析:西周以来,多以殷为帝辛亡国时的国号、王朝名称,甲骨卜辞发现后,罗振玉提
出“文丁、帝乙之世虽居河北,国号尚称商。”学者多从之。周原甲骨有“衣王田,
至于帛,王唯田。”考古发掘者认为“衣王”即是殷王。殷非周克商后对商的蔑称,
也不是在周初铭文中才出现,早在克商前,就有“殷王”的称呼了。
我们认为:商是自契以来的称号,从商汤迁亳始称殷,有商一代既称商又称殷,
殷在先秦两汉常写作郼(王玉哲《中华远古史》 182页曾举数例)。学者张维华《汤
都四迁刍议》 (《中原文物》1993年第3期53页左栏一行)亦说:“郼与殷是一个字
的两种写法,非为二地。”并举数例以证。我们认为:殷为合体会意字,见于甲骨文,
左边为一人身体肚腹,右边为一人拿一器物靠近,像在探查疾病,(按:康殷《文字
源流浅说释例篇》解为醫之初文)实则取醫之音、形,表示亲近、亲属之义。由词组
殷勤、殷切、殷亲等可看出殷之本义为“近”。景亳在商之北境,近契居之商,又为
契曾居之地,为商汤迁都之地,故得名“殷”,废弃后称“故殷墟”;安阳为上甲微
所居,近于王亥居地,为商先公上甲微所迁地,后为殷之末都,废弃后得名“殷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