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辑 曹与亳之地理考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h2&A=4&rec=15&run=13

曹字见于甲骨卜辞,是作为地(国)名使用,写法有数种。“前二、五、五”为
“壬寅卜,在曹贞,王步于囗,无灾。”此卜辞之“囗”所代表之字难释。裘锡圭、
罗琨解释为“瀑”,但卜辞该字之形无“水”旁。左旁似为“口”,若解为“嚗”,
则读“bo”。有人把此卜辞之形在秦篆中写作“縣”,倒值得思考。瀑布、嚗为悬空
的水流,縣,古同悬。今曹县县城唐代名盘石镇,因有盘石驿得名,俗名大石驿、大
石桥。大石之下为大石潭,潭为水从大石悬流冲成,故名其地为瀑、嚗、縣。此地距
古曹地为五十里,南邻盘庚所居贯城、商汤亳城。曹与縣二地适为一日路程。(曹有
二,一为大河之曹地,春秋时已演化成漕邑,《诗经》、《左传》多次提到,在今河
南滑县东的县农场,俗称卫王殿,现为县级文保单位;一为济水之曹,在今曹县北境
和定陶县西南境。二曹皆是大禹治水分流处,为纪念大禹得名。《汉书》曰:“汤伐
三鬷,更其国曰曹。”见乾隆二十一年大学士刘藻修《曹州府志》引明于慎行编《兖
州府志》,查《汉书》、《后汉书》、《续汉书》多种,未见后句,但二本府志编者
应有所本,未必为虚妄。)
笔者有《以“曹” 名地纵横谈》发表于《中国方域》1996年第1期,析大河、济
水二曹之得名,详析曹字上为两“束”或两“東”,下为口,隶定后曹字含九口,其
本义为河床,引申为分散、疏解、低洼、细小等义,并以曹加偏旁之合成字(艚、槽、
漕等)联系本义,以曹字组词联系引申义,如《国语·周语》“单穆公令州鸠谏铸大
钟”节有“民之曹恶”、“民之曹好”,知曹为细小义,曹字本义和引申义今已很少
使用,只用作地名、姓氏名。
大河之曹后世只是邑名,从未设过行政区域,故名气甚微。而济水之曹后来成为
国、县、州、府等行政区域名,广为人知。“前二、五、五”卜辞记的是商王由曹一
日到瀑(嚗、縣),今实测济水之曹至瀑(嚗、縣)五十里,至景亳六十余里,适为
一日路程,正合卜辞所记。《左传》所记桓魋欲以鞌易薄,宋景公以薄为宗邑,不许,
但益鞌七邑,桓魋乃入于曹以叛,知鞌为桓魋之邑,为近曹之地,今曹县东北安仁集
为古鞌邑,与古曹国相邻。曹之南为宋之薄(亳)邑。又南宫长万弑闵公于蒙泽,公
子御说奔亳(商之宗庙),南宫牛围亳,群公子以曹师伐之,杀南宫牛于师,杀子游
于宋,立桓公。可知曹与亳近,而与宋都远,曹、亳二地皆在宋都之北,曹居北,亳
居南,二者均在宋都商丘以北,应为今定陶、曹县之地也。景亳说之外的其他各亳说
者之亳与济水之曹非一日路程,证以上述卜辞所记之亳,与商宋宗邑之亳,皆不相合,
均非汤都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