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辑 亳与葛、载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h2&A=4&rec=13&run=13

《孟子·滕文公下》有:“汤居亳,与葛为邻……汤使亳众往为之耕,老弱馈食
……童子以黍肉饷……”《书》经亦有此记载。葛,自古及今学者们(如皇甫谧、孟
康、司马彪、杜预、郦道元、王国维等)皆以为地在宁陵之北,今其地仍有迹可寻。
葛姓人以之为祖地, 全世界葛姓人认同,这是任何地方顶替不走的a河南省宁陵县
史志办公室主任刘振海:《葛天氏名号和地望考辨》,载《炎黄天地》2007年第2期。

b刘振海:《一论葛天氏、葛国在河南宁陵。》

c刘振海: 《二论葛天氏、葛国在河南宁陵。》。1978年,邹衡先生却在郑州附近
寻找长葛等地以为与汤都郑亳说做相邻之葛的理由,王玉哲先生分析说:邹衡所找的
“长葛北至郑州少说也有一百六七十里,葛伯城北距郑州在三百里左右,要使亳众往
为之耕,也同样是不合情理的。”a王玉哲:《中国远古史》

b王玉哲:《商族的来源地望试探》,载《历史研究》1984年第1期。皇甫谧以为偃
师距葛八百里,亳众不能往为之耕皇甫谧:《帝王世纪》第四载:“计宁陵至偃师八
百里,而使亳众往为之耕,童子饷食,非其理也。今梁自有二亳,南亳在谷熟,北亳
在蒙,非偃师也。故古文《仲虺之诰》曰:‘乃葛仇饷,初征自葛。’即《孟子》之
言是也。”。王国维认为“南亳”距葛二百里,不若景亳与葛邻近王国维:《说亳》
载《观堂集林》卷十二。。我们认为:若老弱馈食,童子送饭,二地只能相距三、五
里。曹县景亳与宁陵之葛相距五十里,而两国边境之地正相邻,则“往为之耕,老弱
馈食”,“童子以肉饷”才有可能。又有人在荥阳北找到“格氏村”以当葛伯城,格
与葛不同,此村与葛伯无涉,且此格氏村离夏都二里头甚近,夏桀能许可商汤在自己
眼皮底下灭属国称王称霸吗?李学勤先生说:“葛在河南宁陵,谁也不能把葛搬到郑
州或偃师边上去,所以《孟子》讲的亳肯定还在商丘一带的谷熟集或别的什么地方。”
张立东、任飞:《手铲释天书——与夏文化探索者的对话·李学勤》,大象出版社,
2001年。马世之、李玉洁等河南的学者也都肯定宁陵之葛为葛伯国,其他地方当是葛
伯国后裔的迁徙之地。
更为值得注意的是,邹衡先生倡郑亳说,不得不在郑州附近找名葛之地,然与葛
相近的还有载,邹先生却忘记了。《孟子·滕文公下》曰:“汤始征,自葛、载,十
一征而无敌于天下。”赵歧、焦循注释以“载”属下,义为始,一些学者对此是奉若
圭臬。不可否认载在汉语中确实有始之义,但在此却不是此义,此处之载是指与葛并
列的载国。前已指出“汤始征”有始之义,接着不可能再重复始义,如以载属下,则
更不通。因赵、焦二氏不明地理,遂致误释。载同葛一样,是先商古国,与亳相邻,
载国地当今河南省民权县北关镇东南六里葛岗寺,距景亳故城40里,西汉属甾(与载
同音)县,东汉改考城县,1956年考城县撤后,划属民权县。王国维《殷墟所见地名
考》详解“载”地,甲骨卜辞即有“载”字,石鼓文亦记之。王国维曰:“《左传》
作戴,《公》、《谷》皆作载。《汉书·地理志》:‘梁国甾县故载国’,今传世汉
封泥有‘载国大行’,汉初尚名载也。后汉改为考城,至今仍之,其地与亳相邻。考
城西南有戴水,今戴阪、戴国。”《图书集成姓氏考》在“姬姓”注:“按:载、戴
古字通, 本子姓, 而云姬姓,其周初灭夏商后而封其同姓欤!”《〈诗经〉笺》以
“椒载”为“枳甾”。《陈留志》曰:“故戴国,地名,戴、载从‘’声,与甾同
部,故得通焉。”《大事表》云:“戴在今归德府考城县东五里,自后不见《经》,
地入于宋。”历史研究学者曲英杰在《赞茅、亳》(载《先秦都城复原研究》,黑龙
江人民出版社,1991年)一文中指出:“《后汉书》……李贤等注:‘薄故城在今曹
州考城县东北。’其所在方位与杜预所指蒙县西北相当,在今山东曹县境。”我们认
为:这足可以证明唐代的薄故城属考城县,而且距考城县城不会太远。《皇览》称汤
陵在薄县城东北三里。历代考城旧志皆记汤陵在考城县东52里(约合今40里)。此外
还有很多书证,不赘述。若有人把近亳的载和考城也搬到郑州附近,怕是不会为人接
受。亳与葛、载为邻,亳在今曹县南,葛在今宁陵县北,载在今民权县,地望与史甚
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