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辑 从“商之兴也,杌次于邳山”释邳山、景山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h2&A=4&rec=11&run=13

《竹书纪年》、《国语·周语》中皆有“商之兴也,杌次于丕山”之语,将商汤
王业兆兴与丕山连在一起,以丕山为圣山,丕山应在亳地。丕义为大。亳因有景山而
名景亳,景山之景,本义也为大,亳地初方百里,境内大山不多,考之山名本义和所
处的位置,可知丕山就是景山。《诗经·商颂·殷武》有“陟彼景山,松柏丸丸”,
《商颂·烈祖》有“景员维河,殷受命咸宜”,这里的景山、景是一地,《左传·昭
公元年》:“商有姺、邳。”指的邳即邳山,景山、邳山是一山二名,是商兴圣地、
发祥之地。“殷受命咸宜”与“商之兴也,杌次于丕山”意义相同。故《左传·昭公
四年》 有: “商汤有景亳之命” 。朱彦民、陈立柱二先生以、丕可通a朱彦民:
《甲骨卜辞“亳” 地与文献“景亳”新考》,1999年安阳纪念甲骨文发现100周年国
际学术研讨会提交论文。

b陈立柱:《亳在大说》,《安徽史学》2004年第2期。,指丕山为河南浚县大山,
且以之为亳,而不知丕山与大山不同,山重为,《孔传》:“山再成曰。”并无“大”
义,再深究其地望,可知大山不会是邳山。
《史记·殷本纪》记商汤在景山会诸侯,作《汤誓》,曰:“吾甚武。”号曰武王,
称景亳之盟。其景山左有城,名武城,其义即源于此。曹县东北的侯集镇梁堌堆村有
景山, 景山又名楚丘,战国时其地属楚国时,设楚丘县,秦在此设武城县a武英殿
本《史记·秦楚之际月表·汉沛公十五月》:“攻破东郡尉及王离军于武城南。”

b武英殿本《史记·高祖功臣侯年表·斥丘》:“以舍人从,起丰,以左司马入汉,
以亚将攻籍,克敌为东郡都尉,击破籍武城,为汉中尉,击布为斥丘侯千户。”《集
解》:“徐广曰:一云城武。”

c武英殿本《史记·绛侯周勃世家》 :“从沛公定魏地,攻东郡尉于城武,破之,
击王离军破之。”

d武英殿本《史记·曹相国世家》 :“从攻东郡尉军,破之成武南,击王离军成阳
南。”,秦末时为项羽封地,项羽改为楚丘县,刘邦灭项后,平英布叛乱后过此,改
楚丘县为成武县,至东汉时,成武县治向东北迁三十里至文亭山左,至今未变。古时
景山四周皆大河,见《禹贡》:“导菏泽,被孟诸”,又见《水经·济水注》:“河
水分济于定陶东北,东南右合黄汳支流,俗谓之界沟也,北迳己氏县故城西,又北迳
景山东……毛公曰:‘景山,大山也’,又北迳楚丘城西,《郡国志》曰:‘成武县
有楚丘亭’,杜预云:楚丘在成武县西南……又东北迳成武城西。”古菏泽在今定陶
县东,孟诸在今曹县东南,景山、楚丘亭(城)在今曹县东北境,此景山即是商亳畿
内的景山,商汤于此祭天祈雨,周为宋国北境,宋平公享晋悼公于楚丘,请以《桑林》
(见《左传·襄公十年》),都是指的这个地方,可见景山(丕山)确为商人兆兴之
圣山。景山在今曹县侯集镇梁堌堆村北,村原名景阳村,明清时曾在此设景山里、景
山铺,至今景山遗址尚存,为省级文保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