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辑 民间传说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h2&A=2&rec=884&run=13

黄巢的传说

黄巢为唐末曹州冤句(今曹县西北)人,屡试不第。黄巢回家后,气愤莫名,便
去盘石镇(今曹县城)西边的皇官寺(今烈士陵园)筹划起义。皇官寺和尚法号辩律,
夜晚屡见鬼卒偷油。一日,鬼卒又去偷油,被辩律捉住,问其名姓及偷油的原因,鬼
卒答道:“黄巢造反,当杀人八百万,现在地府正日夜赶造死者的名册,故来窃油点
灯。”辩律问道:“册子上面有无我的名字?”鬼卒道:“待我回去与你查一查。”
次日晚,鬼卒告诉辩律说:“头一个便是你的名字。”辩律一听大惊,从此便小心地
侍奉黄巢,常常弄些好酒好菜请黄巢吃喝。黄巢见此情形问辩律道:“你这样待我,
有什么事情要我作吗?”辩律便将鬼卒偷油造册之事告诉了黄巢,并要求黄巢不杀他。
黄巢道:“你待我这样好,我怎么会杀你呢?请你放心。但有一点,我起事之日你最
好躲一下,以防误伤。”黄巢起事的那天,辩律觉着躲到哪里都不严实,最后便躲进
庙后东边的大枯槐树洞里。黄巢想:“辩律和尚待我这样好,我不仅不能杀他,这天
祭旗连牲口我也不杀。但祭旗又必须得杀点东西,杀什么呢?”黄巢想来想去没有什
么可杀,最后便决定砍庙东侧的枯槐树祭旗。于是他提起刀用力照槐树上就是一刀,
只听“喀喳”一声,辩律的头随着枯树干滚了下来,黄巢一见大惊。故曹县有句俗话:
“人是辩律,在劫难逃。”

白花河的传说

白花河是流经曹县的一条主要河流,其上游在河南省,兰考县段叫吴河。它从曹
县楼庄乡北部的老谢集进入曹县境地,流经楼庄乡、魏湾镇、倪集乡、青菏街道、普
连集镇、古营集镇,在古营集镇的西郭楼村出境进入成武县境。白花河宽约60米,长
约70公里, 流域面积约900平方公里。这条河横穿曹县全境,是曹县人民防旱排涝的
水利大动脉。人们把白花河视为母亲河、幸福河。说起白花河名字的来历,还有一段
凄美的传说。据传在北宋年间,这条河直通北宋的首都东京汴梁,是东部几省进京的
重要水上航道。有一年,在莲花盛开的季节,皇帝带着一群随从,乘着龙舟出游。他
们顺流而下,来到今魏湾这个地方。当时魏湾由于地势低洼,河流在此形成一个大湖
泊。湖里长满莲藕,正值莲花盛开时节,白色的莲花一望无际,清风徐来,莲香阵阵,
皇帝和众随从都陶醉在这鲜花美景之中。突然,皇帝发现在不远处的莲花丛中有一白
衣女子,正坐在大木盆里采摘莲花。皇上马上命移舟近前观看,只见那女子有十七八
岁,身着一件白纱衣,乌黑的发际插着一朵白莲花,一双纤纤玉手轻盈地在花间舞动,
明眸皓齿,一笑百媚。皇帝被少女的美貌惊呆了,连忙传旨,命这女子上龙舟见驾。
原来这女子名叫荷花,是附近村中的一白姓人家的独生女儿,正待字闺中。皇帝闻听
喜从天降,当即封荷花为贵妃娘娘,要带回京城。荷花却对皇帝提出了要求,说要带
她走也可以,但必须答应她一个条件。皇帝忙问什么条件?荷花说:“每年荷花盛开
的时候,要回来看望父母和乡亲,如不答应,就投河自尽。”皇帝一听,这也不是什
么难办的事情,就爽快地应允下来。这样,荷花就告别了父母乡亲,跟随皇帝到了京
城。谁知皇帝喜新厌旧,不长时间又有新欢。荷花被冷落,关在后宫,整日以泪洗面,
渴望有一天回到家乡,回到那鲜花盛开的湖中,享受那无忧无虑的幸福生活。但她见
不到皇帝,又无人替她传话,最后忧郁成疾,亡于宫中。第二年荷花盛开的季节又到
了,乡亲们都盼望荷花回来,但等了一天又一天,就是不见荷花的踪影。突然,一天
早晨,人们发现满湖的荷花都枯萎了,人们马上意识到大事不好,他们喜爱的荷花肯
定出了大事回不来了,湖里的荷花是为荷花殉葬啊!于是奔走相告,痛惜荷花的亡故,
痛骂皇帝的无行。不久的一天,人们忽然看见荷花乘着龙舟回来了,只见她缟服素衣,
鬓插两朵白莲花,不停地向湖中抛撒白色的荷花,只是任凭乡亲呼喊就不答话,人们
跟在龙舟后边,希望龙舟停下来,跟荷花说说话。但龙舟就是不停,在湖中转一周,
又驶向河道,直向下游驶去,龙舟过后,河面上漂满了白色的荷花,到了曹县的边界
倏忽不见。人们这才明白过来,原来是荷花思念家乡,思念荷花,她的灵魂回来了。
第二年,湖里、河里长出无数的莲藕,莲花盛开时,几十里的河道一片雪白,花香随
风飘荡数里之外,人们知道这湖、河里的白荷花是荷花姑娘变的精灵,为了纪念这位
可爱的姑娘,人们就把这条河称为白花河,一直延续至今。娘家人为了寄托对荷花姑
娘的怀念之情,还在旧湖址上修建了荷花亭,雕塑了荷花仙子。

广亮门的传说

曹县城南5公里, 有个村子叫广亮门。说起这个村名,人们就会想到乾隆御赐广
亮门的动人传说。原来这个村并不叫广亮门,叫小李庄。庄子不大,十来户人家。庄
上有位高寿的老头叫李敬。 他一生勤劳, 体魂健壮,儿孙满堂,家庭和睦。就在他
141岁那年, 乾隆皇帝下旨召集全国高寿老翁进京,举办“千叟宴”,以表庆贺。李
敬听到这个消息后,心情激动,高兴万分,就对儿孙们说:“我活了这么大岁数,稀
罕物都吃过、见过不少,玩的地方也去过许多,就是没有到过北京见过皇上,正好皇
帝下旨召俺进京,这可是千载难逢的大好事啊,这次进京我一定要去”。儿孙们对老
人都很孝敬,对老人提出的要求,都尽可能满足他。老人要去北京面见皇上,况且又
是皇帝的旨意,儿孙们自然一百个赞成。于是,全家人收拾东西,打兑盘缠,带好被
褥,收拾一辆独轮小车,那时叫“独拱牛”。老头坐在车上,儿子推着,孙子拉着,
就动身赶往京城。一路上晓行夜宿,饥餐渴饮,一个来月,到了京城。这次前来的老
寿星可真不少,一共有3900人,皇帝在乾清宫设宴招待。皇帝看到这么多百岁老人欢
聚一堂,龙颜大悦,说道:“朕自登基以来,国泰民安,年岁丰稔,享遐龄者如此之
多,真乃国之祥瑞也。”应召前来的老翁数李敬年寿最高,皇帝对他特别关照,问他
有什么要求。李敬连忙离席,跪在地上说:“我活了一百四十一岁,今日能见到皇上,
是我最大的洪福,别无他求,只求万岁爷给我写副对联,我拿回去贴在外门上,以示
皇恩浩荡,祖上荣光。”乾隆皇帝心中十分高兴,便命磨墨抻纸,只见皇上把龙袍用
手一甩,胳膊一伸,略加思索,眨眼间写出上联:“花甲重逢,再增三七岁月。”接
着,又瞬间写出下联:“古稀相遇,又零四季春秋。”在旁的大学士纪晓岚连声说道:
“好!好!妙!妙!”一旁的和珅用挑衅的口气说道:“纪晓岚,纪大学士,都说你
才思敏捷,知识渊博,皇上写的对联好在哪里,妙在何处,你能讲给大家听听吗?”
纪晓岚从容说道:“纪某不才,皇上的这副对联好在花甲为六十,重逢一百二,三七
岁月,三七二十一,一百二加二十一,正好是一百四十一岁;妙在古稀是七十,古稀
相遇就是一百四十,再加上春夏秋冬四季一年,也正好是一百四十一岁。皇上的上下
联都是暗喻李老先生的年龄,此解不知当否?”听了纪大学士的解释,皇帝龙颜大悦,
连说:“正是朕意。”李敬对皇上连连磕头,双手接过对联,又赶忙奏上:“万岁爷,
这对联写得太好了,可俺家门户窄小,如何才能贴得下?”皇帝正在高兴时,随即大
施恩典,说:“朕下旨命你们知县,给你盖一座广亮门就是了。”李敬又连连磕头,
感谢隆恩。李敬怀揣对联,如获至宝,高高兴兴从原路返回老家。刚进村,老头就大
吃一惊:远远看去,自家原来又低又矮的门楼不见了,一座又高又大的广亮门拔地而
起,威武壮观,气势雄伟。原来皇帝的圣旨早已到了曹县,命知县给小李庄的李敬建
一座又广又亮的高大门楼。知县不敢怠慢,很快就建成竣工了。老头连忙把皇上赐的
对联贴在两扇朱漆大门上,更为广亮门增添了喜庆气氛。周围的乡亲们听到这个喜讯,
都前来观看。后来门楼的名声也越来越大,人们就把小李庄村改称为“广亮门”村了。

威镇回澜

曹县城东南王堤圈东堤上有座张飞庙,庙的大殿上悬有“威镇回澜”四个大字的
匾额。相传,嘉庆为太子时,曾与刘墉奉旨视察河务,至曹县王堤圈东险情严重的鸭
子圈,看到修堤人员如同蚁聚,堤高一层,水涨一层,十分危险,太子与刘墉心急如
焚,饭也吃不下,几天几夜连觉都没睡好。刘墉看太子已疲惫不堪,便劝他休息,君
臣至一茅庵,想稍微休息一下。这时太子想,史册上有不少双手挽狂澜的忠臣,如今
险情如此紧急,如有人能将洪水退去,那该有多好啊!想着想着,朦胧中见河水暴涨,
将漫堤而过,正在万分危急之际,从上游遥遥飞来一叶轻舟,上立一彪形大汉,直冲
太子而来,高声大喊:“太子,不必担忧,老张来也!”只见那大汉挥舞长矛,照准
浪头猛刺,河水便陡落数尺,汹汹之势大减。太子忽然惊醒,原来是南柯一梦,再看
河水,果然下落数尺,不像方才汹涌之状。太子将所梦情况说给刘墉,刘墉道:“此
必殿下勤劳为民,感动神灵相助,黑脸大汉,自称老张,乃三国蜀将桓侯张翼德也。”
抢险民夫得知此事,个个精神振奋,人人奋勇向前,水患得以平息。后来,便于太子
梦张飞处建一张飞庙, 座北朝南,占地约3亩,山门悬一匾额,上书“张桓侯庙”,
乃嘉庆御笔。正殿塑有张翼德神像,像上悬一匾,上书“威镇回澜”,乃刘墉所书。
当地人每年古历8月23日, 都要在这里举行庙会,赶会者成群结队。传说谁能挤进庙
院,将香投进香池,谁就是有福之人。民国年间在庙内办一处小学,直到新中国成立
初期。1962年,学校扩建,张飞庙被拆除。

马千总的传说

马千总,不知何处人,清嘉庆年间,驻守曹县东南王堤圈东鸭子圈,以防黄河决
口。鸭子圈堤防,虽然坚固,毕竟是段险工。一次,上游水势迅猛,河水暴涨,且风
雨交加,眼看洪水就要漫过大堤,情况万分紧急。人虽拼命加固,仍不济事。马千总
想:堤防一旦决口,上对不起朝廷,下不能为人民解忧,何以为官?遂将其冠抛入河
中,以示与防地共存亡。转瞬间,水随冠下落三尺,但冠沉没,水又暴涨。千总随又
将官服抛入河中,水又下落,但官服沉没,水又暴涨。千总想,冠服投入河中,水即
降落,若以身投河,水将大落,这样险情就会解除,于是便奋身跳人河内,浪卷人沉,
不幸殉职。马千总投河的壮举,激励了千万民夫万众一心,奋力抢险,鸭子圈终于脱
险。当地群众为纪念马千总抢险的业绩,在鸭子圈西给他建了一座庙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