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条 苏 集 镇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h2&A=2&rec=825&run=13

境域 苏集镇位于曹县城东23.4公里。 镇政府驻苏集村。北邻成武县天宫庙镇,
西连侯集镇、孙老家镇,南接青堌集镇,东与单县高老家乡接壤。总面积117.34平方
公里。东有胜利河,西有五干沟,均以东北流向贯穿全境,其支流密布,可灌溉面积
4万亩。许(河)单(店)公路自西向东横贯中部,德(州)商(丘)254省道自北而
南纵穿东部。 建置 明洪武间,苏氏于山西洪洞县迁此,建村成集而得名。清雍正十
三年(1735),现境分属万春里、乐亭里、黄岗里。1945年前,属曹县第七区(黄岗
里),1945年9月改属复程县第五区(苏集区)。1956年3月改为曹县苏集区。1958年
设立卫星人民公社, 同年底更名为苏集人民公社,时辖51个大队。1979年1月,将南
部魏庄等10个大队划归龚楼人民公社, 将东南部的3个大队划归青堌集人民公社,同
时将所辖的38个大队调整为48个大队。 1984年1月建镇,将南部的朱老家划归红庙庄
乡,将北部的西岩里等28个自然村划归孟楼乡。1986年,全镇共有行政村26个,5321
户,26397人,其中,男13357人,女13040人,男女性别比102.43,农业人口25666人,
非农业人口731人。1988年12月,原孟楼乡撤销,整体并入苏集镇。原红庙庄乡撤销,
朱老家村并入苏集镇。 1989年12月,朱老家行政村归属青堌集镇。2001年2月,原龚
楼乡撤销,整体并入苏集镇。2004年6月,该镇武海、安辛庄、袁新楼、梁庄4村划入
安蔡楼镇。 2009年,全镇辖72个行政村,自然村172个,23136户,85222人;其中,
男性46872人,女性38350人。人口密度726.28人/平方公里;农业人口79313人,非农
业人口5909人;年龄结构,18岁以下人口17044人,18~60岁人口55395人,60岁以上
12783人,其中过百岁老人9人。有少数民族8个,147人,其中蒙古族35人,满族87人,
其他少数民族25人。乡村从业人员48975人,其中第一产业31150人,第二产业4623人,
第三产业13202人。 农业 1986年, 全镇有耕地面积3626.7公顷, 农村经济总收入
1188.4万元。 2000年,耕地面积4506公顷,农村经济总收入23800万元。2005年,耕
地面积7196公顷,农村经济总收入33800万元。2009年,耕地面积7036.47公顷,农村
经济总收入54187万元。1986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2933.2公顷,总产10085吨;棉花
播种面积723.5公顷,总产578吨。1990年,粮食作物面积4685.1公顷,总产18261吨;
棉花面积2362.3公顷,总产2312吨。1995年,粮食作物面积4959公顷,总产25597吨;
棉花面积730公顷,总产935吨。1997年始,大力发展芦笋生产。2000年,粮食作物面
积3371公顷, 总产18140吨;棉花面积269公顷,总产295吨。2001年始,发展双孢菇
种植,加工企业与种植农户签订保护价收购合同。2005年,粮食作物面积8400.1公顷,
总产49225吨; 棉花面积1686.5公顷,总产1282吨。芦笋面积2666.7公顷,其中33.3
公顷以上的专业村35个,形成以李仙堂、柳窑、尚洼等行政村为中心,以聊商路、孙
龚路为轴线的有机化无公害芦笋产业基地,成为全国最大无公害芦笋生产专业镇,年
收入达3.5亿元。 同时,形成以梁堂村为中心,以高英楼、康庄村等为推广点的双孢
菇立体种植基地。 2009年,耕地面积7196公顷。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2165.2公顷,总
产62763.6吨;棉花面积639.2公顷,总产1146.93吨;花生面积45.7公顷,总产205.3
吨; 农业总产值21245万元;芦笋面积2000公顷,总产3.2万吨,产值15000万元;双
孢菇面积30.96万平方米, 大棚360个(棚场面积860平方米),总产4650吨,总产值
2790万元。 林业 1986年,全镇桐粮间作面积133.3公顷,农田林网面积200公顷,四
旁植树5万棵。 1988年,营造丰产林166.7公顷,农田林网面积133.3公顷,发展果园
200公顷, 四旁植树8 万棵。2000年始,以栽植速生杨树为主,大力发展农田林网和
丰产林。 2005年,农田林网266.7公顷,丰产林1000公顷,林业产值1600万元。2009
年, 农田林网达到1000公顷,丰产林1333.3公顷,林业产值3000万元。畜牧业 1986
年,全镇年末存栏大牲畜3483头,羊9053只,猪2345头,家禽400000只,产蛋3500吨。
1990年始, 畜牧业向规模养殖发展。 1995年,建成规模养殖场36处,畜牧业总产值
3400 万元。2005年,存栏大牲畜16160头,羊78400 只,猪23850头,家禽460000只,
产蛋2294吨, 规模养殖场达600家,畜牧业总产值4500万元。2009年,全镇年末存栏
大牲畜980头,羊13253只,猪19532头,家禽58668只,产蛋1527.9吨,规模养殖场57
家, 畜牧业总产值990万元。农田水利 1986年,全镇有机井180眼,沟渠11条,配套
灌溉机械40套。 1992年,清淤挖河9000米,其中聊商路沟5000米,用工日2万个,动
土方2.1万立方米。1995年,新挖沟渠9条,总长10000米,动土方1.6万立方米。1988
~2005年,总投资200万元,共新打机井620眼,新建桥涵闸16座。2006~2008年,全
镇新打机井600眼,新建桥涵86座。2009年,投资1452万元,开挖沟渠20条、7700米,
打深水灌溉井21眼, 埋设地下节水灌溉管道6.7万米, 修建桥涵410座。 农业机械
1986年,全镇农机总动力11290千瓦。1990年,农机总动力13450千瓦。1995年,农机
总动力15262千瓦。2000年,有农用拖拉机660台,农用汽车70辆;农业运输车8900辆,
联合收割机13台,农机总动力29370千瓦。2005年,农机总动力32990千瓦。2009年,
有农用拖拉机1320台,农用汽车432辆,联合收割机62台,农用运输车1.3万辆,农机
总动力89362千瓦。工业 1986年,镇办工业主要有红庙庄窑厂、大庙陈窑厂、苏集农
机厂、金庄面粉厂、龚楼农机厂、龚楼面粉厂。村办工业有:郭楼火碱厂、苏集食品
厂、董庄地毯厂、祝楼地毯厂、万庄面粉厂,年上缴税费20余万元。1988年,红庙庄
窑厂停产。1994年,金庄面粉厂停产。1997年,苏集农机厂停产,龚楼农机厂、郭楼
火碱厂、董庄地毯厂、祝楼地毯厂、万庄面粉厂也相继停产。2000年,新建菏泽巨鑫
源食品有限公司。2001年,曹县紫山罐头食品有限公司投产运营。2002年,新建菏泽
市格林食品有限公司。2004年,新建曹县东泰木业有限公司。2005年,全镇有较大私
营企业10家,其中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企业4家。有从事预制件生产的企业10家,
食品加工业115家, 砖瓦制造业4家,家具制造业15家,板材加工厂265家。形成芦笋
加工、粉条加工、翻砂铸造、桐木工艺、中高档食品加工、硫酸软骨素加工、特种猪
养殖七大民营经济产业群体,其中粉条加工年产值过亿元,翻砂铸造年产值5000万元。
芦笋加工年产值2亿元。 从业人员近万人。2009年,全镇企业102家,规模以上企业5
家, 固定资产投入1.3亿元, 企业总产值4.2亿元。出口创汇4000万美元。从业人员
16000人,实现利税5000万元。交通 1986年,有许单路和德商路过境,总长10公里。
1994年,许单路由原来的6米拓宽到9米,德商路由原来的10米拓宽到15米。同年,开
通苏集至曹县的6辆班车。 1995年,新建孙老家至德商路龚楼段、许单路至水牛陈苏
集段两条柏油路。 2002年,许单路由原来的9米拓宽到15米。至2005年,全镇72个行
政村实现“村村通”柏油公路的目标。德商路由原来的15米拓宽至20米。有客车和运
输车58辆, 出租车28辆。2006~2008年全镇新增客车和运输车126辆,出租车19辆。
2009年,新修凯凯公路,约2公里。当年,全镇客车和运输车共计162辆,出租车25辆。
商业贸易 1986年,全镇有个体商店25家,商业饮食摊点215个,从业人员1260人,主
要经营粮油、 畜禽产品、水产品、农资、家电、百货、副食等,年贸易额800万元。
集贸市场有苏集、 龚楼、白集3处。1995年,建立金庄集贸市场。1996年,建立郭楼
集贸市场。苏集逢集人数6000人,龚楼4000人。2005年,全镇商业网点1249个,从业
人员4120人,年贸易额8500万元。2006~2008年,新增工商户1462户,从业人员5200
人, 年交易额达到1.2亿元。2009年,有工商户2094户,从业人员4120人,年交易额
10500万元, 实现工商税收310万元。邮电 1986年,全镇有电话36部。1993年,苏集
邮电局安装程控交换机,拥有固定电话200余部。1998年9月,成立苏集邮政支局、电
信支局。程控交换机扩容,话费开始微机管理。1999年,移动电话业务从电信支局析
出。2000年,设立中国移动苏集营业厅。2003年,安装固定电话7000余部,实现“村
村通”电话的目标。2004年,电话初装费取消,部分村开始安装宽带。2005年,开通
国内外直拨电话8000门,电脑宽带60户,宽带网覆盖到各村。2008年中国网通苏集营
业部更名中国联通苏集营业部。 2009年,全镇固定电话6223部,移动电话17539部,
电脑宽带357户。小城镇建设 1986年,镇驻地有2条主街道,临街商店800间,皆为平
房。 1996年,制定苏集小城镇建设规划,规划占地67公顷,人口规模20000人,街道
两旁统一建成两层标准式样商住楼, 建筑面积80000平方米。道路规划3纵3横。2005
年, 小城镇建设初具规模,水电配套齐全,基础设施较为完善。区内有2座35千伏变
电站,电力充足,保证供应。2008年10月,梁堂新农村建设初具规模,建成可容纳24
户的居民楼2幢;高胡楼村开工建设新农村试点居民楼1幢,全镇新农村建设试点村达
到8个。 2009年,投资700万元,建设苏集社区和龚楼社区。基础教育 1986年,全镇
有中学7所,小学54所,幼儿园3所,教职工630人,在校生18000人,其中初中生6300
人, 小学生11700人。1992年,菏泽地区行署授予龚楼农技中“菏泽地区农村成人教
育先进单位”称号。1993年,地区农民成人教育现场会在苏集镇农技中举行。2000年,
新建教学楼9幢,购置微机210台,镇中、龚楼中学、中心小学教学仪器达到国家二类
配备标准。投入专项危改资金2300万元,重建、维修校舍11万平方米。拥有专科以上
学历的在职教师189人, 学历达标率由原来的不足50%提高到94%。九年义务教育得到
普及,顺利通过省级“普九”验收。2005年,有中学4所,小学26所,教职工545人,
在校中学生2780人,小学生4210人,入学率、入园率均为100%。2006年,撤销白集中
学,全镇中学有镇中、孟楼中学、龚楼中学3所。镇中建成单元面积为145平方米的教
师宿舍楼。 2009年,有中学3所,小学22所,幼儿园24所。在校学生,中学1942人,
小学5118人, 幼儿园儿童1500人。中学教师146人,合格率99%,小学教师275人,合
格率100%。 文化艺术 1986年,镇建文化站1处,有工作人员1人。主要流行戏曲有梆
子戏(高调梆子和大平调)、柳子戏、弦子戏、二夹弦、洛阳曲子、四平调、京剧、
豫剧。保留下来的段子有《上河调》、《下河调》、《大金钱》、《小金钱》、《剪
断花》、《寒问垛》、《四股绳》等,其中苏集村的琴书艺人高世真,发音高亢、婉
转,唱调有许多创新,曾在全区会演中获演唱二等奖。杂耍主要有狮子舞、高跷、花
船等,其中刘堂村的舞狮艺人李爱永,演技绝佳,每逢春节在龚楼大街及各村演出,
演出节目主要有《老虎三出洞》、《回头望月》、《双手擎铃》等;苏集村的高跷是
本地的一种大型集体舞,除每年在本镇演出以外,还多次进县城参加演出;花船也是
本地流传较广的大型舞蹈,它主要以《白蛇传》为题材,一般多表演“游湖”一节,
有的也表演“水漫金山”;龚楼村的柳椽舞、打花棒锤是全县民间仅存的民间舞蹈。
另外,民间故事、民谚、民歌也相当丰富,仅龚楼就有120个民间故事,200多首民歌,
200多条民间谚语入选山东《民间文学》。2005年,镇文化站有干部职工4人,镇文化
中心站配套完备,有影剧院、体育场、电影队、图书室、阅览室、科普室等文化娱乐
设施。并成立文学创作组、美术书法组、唢呐队、民间艺术演出队等文艺队伍,经常
开展各类文艺演出活动。村村有文化大院。卫生 1986年,镇卫生院设有内科、外科、
妇产科、中医科、儿科、五官科、预防保健科等职能科室,干部职工有41人,其中中
级职称4人, 初级职称33人,非技术人员4人,病床28张,日接诊230人次,年收入38
万元。村卫生室22处,医务人员45人。2001年,龚楼乡卫生院并入镇卫生院。2002年,
镇卫生院投资近80万元, 征地6666平方米,建楼房1幢594平方米,平房360平方米,
购置心电图、 B超机等医疗设备,年收入140万元。2005年,镇卫生院有干部职工107
人, 其中高级职称2人,中级11人,初级82人,非技术人员12人,年门诊1829人次;
2008年10月,投资96万元的镇卫生院综合楼开工建设。村卫生室56个,村医务人员76
人。 2009年,有卫生院3所,即苏集卫生院、龚楼卫生院、金庄卫生院(隶属于苏集
卫生院) 。有干部职工113人,其中,医护人员99人,非技术人员11人。年诊121857
人次。 同年,结合新农村合作医疗,整合村卫生室25处。村医务人员共有162人。计
划生育 1986年, 镇设有计划生育办公室,有干部职工6人。1990年3月,建立计划生
育服务站, 对全镇育龄妇女实行建档管理,计划生育率98%,节育率100%,晚婚晚育
率98%,人口自然增长率7‰。1996年,投资1.5万元,配备微机、B超等器材。2002年
起,对育龄妇女开展生殖保健服务。2005年,投资30万元,购置微波治疗仪、乳腺检
测仪等仪器。 人口自然增长率6‰。2006年,对育龄妇女实行合同化管理,已婚育龄
妇女计划生育合同签订率98.5%。2008年,镇计生部门投资40万元,新增电脑3台、指
纹识别仪4台、 身份证识别仪1套、医疗器械1宗及其他办公用品。2009年,人口出生
率10%; 人口自然增长率6‰。体育 1986~1990年,全镇中小学建有篮球场、乒乓球
台等体育设施,每年春秋季节举行学生运动会。2005年,有体育活动场所86处,其中
篮球场16块,足球场3块。2009年,有体育活动场所91块,其中篮球场21块、足球场3
块、 其他体育活动场所67块。 2006~2009年期间共举办体育活动24次。附:龚楼乡
1979年1月,成立龚楼人民公社。1984年1月,改为龚楼乡,位于曹县城东,乡政府驻
龚楼村,辖19个行政村,有居民18351人,土地总面积40.5平方公里。2001年2月撤销。
孟楼乡 1984年1月成立, 位于曹县城东, 乡政府驻孟楼村,辖22个行政村,有居民
17663人, 土地总面积36.2平方公里。1988年12月撤销。红庙庄乡 1984年1月成立,
位于曹县城东,乡政府驻红庙庄村,辖15个行政村(红庙庄、朱老家、朱牌坊、朱小
楼、赵双楼、杜庄、北张楼、车庄、魏庄、尚洼、李堤口、柳窑、鲁楼、袁庄、柳楼),
有居民14662人,土地总面积22.6平方公里。1988年12月撤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