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条 侯集回族镇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h2&A=2&rec=824&run=13

境域 侯集回族镇位于曹县城东17.6公里。 镇政府驻侯集村。北邻古营集镇,西
和王集镇相连,南接孙老家镇,东界苏集镇,东北部与成武县九女集镇接壤,总面积
57.52平方公里。四干沟由南至北流经西部边境,五支沟、六支沟与迎春河平行东流,
可灌溉面积2200公顷。古(营集)仵(楼)公路、许(河)单(店)公路纵横贯穿全
境。境内的梁堌堆遗址,即《诗经·商颂》中的景山,夏代为楚人所居,故又称楚丘;
商汤灭夏前,曾在此会盟诸侯;清代的“景山夕翠”为曹县八景之一;今为省级文物
保护单位。 建置 元末明初,时称绥宁集。明正统十一年(1446),时设绥宁都,曹
州属地。清康熙十三年(1674),仍称绥宁集。康熙五十五年(1717),称侯家集。
清代现境分属曹县景山里、向善里。1943年前分属曹县第五区(古营集区)和菏泽县
属区。 1943年8月至1945年9月,属成曹县五区(侯集)。1945年9月,为复程县第四
区(侯集区)。1947年7月,为复程县十一区(侯集区)。1956年3月,改属曹县孙老
家区。1957年撤区并乡,属侯集乡。1958年设立火箭人民公社;同年,公社驻地迁王
集, 称王集人民公社,1962年再迁侯集,称侯集人民公社。1979年1月,将西部的王
集、季集、张店、双铺、邵庄、韩楼、刘菜园、梁庄、丁庄、苏楼、袁白庄11个大队、
47个自然村划归王集人民公社, 将北部的陈集、大李庄、缪庄、张破钟4个大队划归
安仁集乡。 1984年1月,改称建侯集镇,将西南部曹白庄大队划归东李集乡。1984年
11月,更名为侯集回族镇,辖33个行政村。1986年,辖36个行政村,有居民7025户,
人口32982人。 1988年12月,曹白庄归属。1993年,黄庄行政村并入西赵庄行政村,
大赵庄行政村并入东赵庄行政村。2001年12月14日,何楼、霍庄、刘庄户三行政村合
并成三联行政村。 2009年末,全镇33个行政村,99个自然村。有居民11449户,总人
口43818人。其中男性22697人,女性21121人;人口密度为761.79人/平方公里;年龄
结构,18岁以下人口10064人,18~60岁人口28173人,60岁以上5581人,其中过百岁
的老人1人。 有汉、回、苗3个民族,其中回族8152人,苗族3人。分布在侯集、北沙
楼、 西沙楼3个行政村。 乡村从业人员25884人, 其中第一产业16239人,第二产业
4996人, 第三产业4649人。农业 1986年,全镇有耕地面积3259.1公顷,农业总产值
1135万元。 1990年, 耕地面积3318公顷,农业总产值2617万元。1995年,耕地面积
3307公顷,农业总产值5750万元。2000年,耕地面积3300公顷,农业总产值7559万元。
2005年,耕地面积3666.7公顷,农业总产值13125万元。2009年,耕地面积3481.60公
顷,农业总产值13721万元。以新红将军和太平洋嘎啦为主的优质苹果面积发展到200
公顷,辣椒种植面积发展到666.7公顷。1986年,全镇粮食作物播种面积4087.1公顷,
总产13212吨; 棉花播种面积970.8公顷,总产937吨。1990年,粮食作物面积3795公
顷,总产13517吨;棉花面积1168.3公顷,总产1585吨。1995年,实施“井灌、河灌、
沟灌”工程,全镇有3266.7公顷粮田,水浇地3133.3公顷,粮食作物面积3897公顷,
总产5083吨; 棉花面积1533公顷,总产717吨。2000年,粮食作物面积3851公顷,总
产24904吨; 棉花面积593公顷,总产651吨。2009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6215公顷,
总产33235.8吨; 棉花面积115.5公顷,总产156.2吨。油料作物种植面积57.4公顷,
总产281.6吨, 蔬菜(含菜用瓜)面积75.4公顷,总产5037.6吨,瓜类(果用瓜)面
积9.7公顷, 总产478吨。林业 1986年,全镇桐粮间作面积1666.7公顷,农田林网面
积2000公顷, 四旁植树10万棵。 1988年, 营造丰产林面积200公顷,农田林网面积
266.7公顷, 发展果园面积66.7公顷,四旁植树12万棵。2000年,全镇以栽植速生杨
树为主,大力发展农田林网和丰产林。至2009年,全镇农田林网达到2000公顷,丰产
林面积1000公顷,林业产值1600万元。畜牧业 1986年,全镇年末存栏大牲畜5170头,
羊15216只, 猪4231头,家禽120000只,产蛋1500吨。1990年始,畜牧业向规模养殖
发展。1994年,推广黄牛改良、青贮氨化养牛技术。1995年,建成规模养殖场22处,
畜牧业总产值3436万元。 1998年,利用中国农业发展银行贷款资金520万元,建黄牛
改良繁育养殖场1处。 1999年,推广冻精颗粒人工授精技术。2002年,与浙江横店集
团畜牧产业公司合作, 发展出口活牛。2003年,建小尾寒羊养殖场1处。2009年,全
镇年末存栏大牲畜2289头, 羊40807只,猪2251头,家禽116873只,产蛋1065吨,规
模养殖场达200余家, 畜牧业总产值348.99万元。农田水利 1986年,全镇有机井546
眼, 沟渠11条,配套灌溉机械140套。1993年,利用黄淮海农业综合开发和世界银行
贷款资金,总投资100万元,埋设地下管道20000米,新打机井100眼,配套机井100眼,
盖机井房100间,节水灌溉面积达350公顷。1995年,新挖沟渠9条,总长10000米,动
土方16000立方米。 1996年,清淤五支沟、六支沟。2002年,清淤许单路沟(西张楼
—东张楼) ,建石桥6座。1988~2005年,总投资200万元,共新打机井620眼,新建
桥涵闸52座。2008年,实施万亩中低产田改造项目,开挖疏浚排水沟30公里,整修机
耕路30公里。 2009年,疏通沟渠30公里,打井160眼,修桥涵192座。农业机械 1986
年起, 全镇年末农机总动力5010千瓦。1990年,农机总动力12870千瓦。1995年,农
机总动力15213千瓦。2000年,有农用拖拉机310台,农用汽车10辆;农业运输车1000
辆,联合收割机15台,农机总动力22700千瓦。2009年,全镇有农用拖拉机450台,农
用汽车26辆; 联合收割机50台, 农用运输车1750辆, 农机总动力10650千瓦。工业
1986年,有镇办保温厂、农具制修厂(中心厂)、条编厂、面粉厂、窑厂等10家企业,
拥有固定资产250万元,从业人员950人。其中农具制修厂生产的制砖机、制瓦机销往
全国各地。有村办户营、联办侯集地毯厂、毛纺厂、皮革厂、清真冷库等12家企业,
手工纯羊毛地毯出口美国、 加拿大、伊朗、中东等国家和地区。拥有固定资产300万
元, 从业人员420人。1990年,镇保温厂、中心厂、面粉厂破产倒闭。1993年,镇条
编厂破产倒闭,镇窑厂承包给宋堂村。1994年,侯集村皮革厂破产倒闭。1999年,侯
集村地毯厂由集体改制为民营, 成立曹县民族工业有限公司。2000年8月,引资1000
万元,建立曹县曹临特种灯饰有限公司。2001年,引资1100万元,建立曹县苏氏灯业
有限公司。 2002年,引资1200万元,建立菏泽久久灯饰有限公司;引资300万元,建
立曹县星星灯饰有限公司。2003年,引资1500万元,建立曹县永高精细化工有限公司。
2005年,引资1000万元,建立菏泽林森家庭用品有限公司。2000~2005年,民营经济
得到快速发展,先后建立山东辉煌电力设备制造有限公司、庆亮工艺品加工厂、昌盛
皮业有限公司、诚辉皮毛经贸有限公司、纬河毛纺制品有限公司、东达皮革制品有限
公司、 东侯皮业有限公司、 恒哲工艺品有限公司等20家企业,总投资达5000万元。
2005年,全镇工业形成畜产品加工、灯饰加工、林木加工三大支柱产业,从业人员达
到4000人, 工业销售收入9亿元,实现工商税收1200万元,其中年产值过千万元、税
收过百万元的有6家。2007年8月,山东辉煌电力设备制造有限公司迁往曹县经济开发
区。2008年8月,在曹县毛纺园区建立曹县远方毛纺有限公司。2009年,全镇企业574
家, 规模以上企业9家,固定资产投入2.8亿元,企业总产值25.8亿元,出口创汇300
万美元,从业人员9025人,实现利税2848万元。交通 1986年,境内仅有1条柏油路—
许单路,主要交通工具是自行车。1995年,改造许单路侯集段(西张楼—东张楼),
1999年,修建古南路(古营集—南园)侯集段。2000年,主要交通工具除自行车外,
摩托车在农村开始普及。2003年,修建侯陈路(侯集—陈集)、张梁路(东张楼—梁
堌堆)。2004年,修建梁阎路(梁堌堆—阎庄)。2005年,修建孟曹路(郜黄庄孟庄
—曹白庄)、三八路(孟庄—许单路)。2006年,修建侯冉路(侯集—冉楼)。2007
年,修建侯周路(侯集—周庄)。2008年,修建都李路(邢庙都庄—李双庙)。全镇
主干道路形成5纵3横的框架结构,柏油路总里程60公里,实现村村通柏油路的目标。
2009年,修建殷赵路(东张楼殷庄—大赵庄)7公里,姜邢路(侯集姜庄—邢庙)4公
里,西张楼4公里,李苏路(南李双庙—苏集)2公里。摩托车、电动车在农村普及,
部分富裕家庭开始拥有小汽车。邮电 1986年,镇驻地设有邮电支局1处,全镇共有电
话15部。 1993年,安装程控电话交换机,固定电话用户发展到150部。1998年,邮政
电信分开,分别成立邮政支局、电信支局,邮政支局开办储蓄业务,电信支局程控电
话交换机开始扩容。 2002年, 电信支局改名为网通公司侯集营业部,建成营业楼。
2001~2003年,铺设通信光缆,电话初装费降低,安装固定电话3800部。2004年,部
分单位、企业、行政村开始安装宽带。2008年,宽带网覆盖全镇各村。2009年,全镇
有固定电话8865部, 移动电话1万余部,电脑宽带用户300余户。商业贸易 1986年,
境内设有镇供销社,各村设有代销点,个体商店65家,主要经营粮油、棉花、禽畜产
品、水产品、农资、交电、百货、副食等产品,第三产业从业人员1500人。有侯集、
梁堌堆2处集贸市场,商业、服务业年总收入104万元。1990年,有个体工商户160户,
从业人员2000余人。 1995年,有个体工商户289户,从业人员2500人。2000年,有个
体工商户435户,从业人员3000余人。2009年,有个体工商户629户,从业人员2516人,
年营业额1700万元。小城镇建设 1985年,在镇驻地侯集村西新开东西、南北大街各1
条,长1500米,宽20米,柏油路面宽16米。1999~2008年,镇驻地新开街、老街相继
进行开发改造,共硬化街道4000米,街道两侧统一建成两层以上商业楼房,建筑面积
15000平方米。安装了路灯、自来水、有线电视,修砌了下水道,并新开1条东街至邱
冉路, 镇驻地道路形成两纵两横的井字型框架。2008年,投入150万元,铺设自来水
管网50公里, 覆盖5个行政村,16个自然村,3000多户、9000多人受益。2009年,投
入220万元, 又铺设自来水管网50公里, 覆盖5个行政村,16个自然村,3000多户、
9000多人受益。基础教育 1986年,全镇有小学33所,幼儿园33所,中学3所(曹县第
二十中学为县管) 。在校小学生4154人,入学率99%;学前儿童入园1825人,入园率
79%;在校中学生2260人。有教师298人(不包括曹县第二十中学教师),其中民师58
人。1987年,曹县第二十中学下放乡镇管理,改称曹县侯集回族镇中学。1996年,通
过省级“普九达标” 验收。2002年,中小学校布局调整,合并为2所中学(侯集回族
镇中学和侯集回族镇回民中学) ,22所小学,4个小学教学点。2003年,小学由原来
的5年制改为6年制。2005年,镇教委撤销,改为中心学校,管理全镇小学,镇中和回
中两处中学在业务上归县教育局直接管理。 2006年8月,调整中小学布局,校长、老
师实行竞聘上岗。 调整后有中学2所,小学12所,幼儿园12所,在校学生,中学1500
人,小学3718人,幼儿园儿童1200人。中学教师78人,合格率100%,小学教师186人,
合格率100%,待岗培训7人。其中民族中小学5处,在校学生1908人,回族1385人;民
族中小学教师92人,回族44人。1998年,由香港陈廷华基金会捐资20万元、镇政府投
资40万元,在侯集村共同建成侯集回族镇福和希望小学,占地面积8004平方米,教学
楼建筑面积1602平方米。1999年,由省民委扶持资金10万元、县政府扶持资金5万元、
镇政府扶持3万元、北沙楼村委会投资8万元、群众和社会各界集资14万元,总投资40
万元, 修建北沙楼小学,占地面积6667平方米,教学楼建筑面积700平方米。2002~
2006年, 投资250万元进行中小学危房改造,新建校舍5000平方米,改造危房6000平
方米。其中,2005年,由台湾威刚公司董事长陈立白捐资20万元,西张楼村支部书记
刘志杰捐资10万元,村委会主任卢彦东捐资2万元,社会各界捐资2万元,总投资34万
元,在西张楼村修建侯集回族镇威刚爱心小学,教学楼建筑面积660平方米。2006年,
山东省经贸厅资助30万元,建侯集回民小学教学楼1幢,建筑面积600平方米。2007年,
投入168万元完成校舍改造面积3500平方米, 其中教学楼面积3000平方米,标准化廊
房面积500平方米。 2008年,投入66万元完成校舍改造面积1100平方米,其中教学楼
面积600平方米, 标准化廊房面积500平方米。2009年,有中学2所,小学12所,幼儿
园26所, 在校学生,中学860人,小学4000人,幼儿园儿童2080人。中学教师48人,
小学教师230人,合格率均达100%。文化 1986年,镇设有文化站、广播站,干部职工
共12人。文化设施有图书室、阅览室、影剧院等。每逢佳节或农闲,群众组织唱大戏、
演电影、跑竹马、放烟火等娱乐活动。1994年,建立侯集回族镇电视差转台,全镇各
村普及电视。 2002年,镇电视差转台撤销。2008年,镇文化站、广播站共有8人。全
镇有文化娱乐场所2处,文化活动室10处,老年活动室10处。同年,建综合文化站1处,
楼房建筑面积500平方米,院落为文化广场,面积600平方米,总投资70万元。楼层设
立综合展示厅、多功能厅、图书阅览室、电子阅览室、培训室、少儿老年活动室、体
育健身室等。 2009年,新建文化大院、文化书屋6个。境内梁堌堆遗址,为省级文物
保护单位。 伊斯兰文化 2000年后,侯集、北沙楼、西沙楼3个回族村共投资600多万
元,改建3坊清真寺,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穆斯林群众集聚在镇政府驻地周围经商、
生活,形成独具民族特色的伊斯兰文化。卫生 1986年,侯集回族镇有中心卫生院1所,
设有外科、内科、妇产科、儿科、五官科等10多个科室,有病床40张,干部职工51人。
村级卫生室10个,乡村医生30人。1998年,开展农村合作医疗,解决群众就医难题;
开展职工医疗保险,减轻职工大病医疗费用负担。2002年,成功防治非典型性肺炎。
2005年,中心卫生院有干部职工76人。有村级卫生室17个,乡村医生42人。2006年,
投资90万元新建门诊及病房楼1500平方米,其中国家拨款20万元、省政府拨款40万元、
香港“应善良” 基金会捐助30万元。 2008年,投入65万元,改造、新建乡村卫生室
1300平方米。 2009年,业务总收入300万元,达历史最高水平;购置价值30万元的彩
色B超,价值15万元的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在原侯集武校改建分院1所,投资40万元建
670平方米病房楼1幢。计划生育 1986年,镇设有计划生育办公室,有正式干部职工2
人, 聘任临时计划生育网长12名。 1988年12月,统一招考录用12名计划生育人员。
1990年,建立计划生育服务站,对全镇育龄妇女实行建档管理,计划生育率100%,节
育率、 晚婚晚育率100%。 1991年, 新建计划生育办公楼420平方米。1994年,投资
8000元,配备B超等器材。1997年,投资1万元,配备微机等器材。2000年起,对育龄
妇女开展生殖保健服务。2005年,投资3万元,购置微波治疗仪、乳腺检测仪等仪器,
人口自然增长率6.38‰。 2008年,投入40万元,新建计划生育服务楼及服务大厅650
平方米。 2009年,投资78万元,新建1幢1100平方米的计划生育服务站。设计划生育
服务站和计划生育办公室, 在编人员20人。体育 1986~1990年,全镇中小学建有篮
球场、乒乓球台等体育设施,每年春秋季节举行学生运动会。1990年,建有庆磊武校。
1997年,改为侯集武校,同时开设文化课和武术课,2002年,武校因生源少而倒闭。
此后体育活动场所增加较快,至2009年,全镇有体育活动场所20处,其中篮球场14块,
足球场1块,旱冰场1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