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条 桃源集镇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h2&A=2&rec=819&run=13

境域 桃源集镇位于曹县西北34公里。 镇政府驻桃源集村。北至东鱼河与牡丹区
大黄集镇相望,东南与楼庄乡接壤,西南与河南省兰考县南彰镇相连,东与韩集镇、
常乐集乡搭界,西与庄寨镇为邻。总面积80.44平方公里。东鱼河沿北边境自西东流,
新冲小河东西贯穿全境, 长达6.5公里, 另有阎寨沟、 纸坊沟等沟渠纵横交错。庄
(寨)青(堌集)公路横穿其中部;日(照)南(阳)高速公路从镇西北境斜穿而过。
建置 清乾隆元年(1736) ,曹州府督捕同知署设此,后改建为桃源镇,相继设立桃
源营守备府与飞虎厅,时辖三省七县期界讼狱,1914年撤销。清末及民国初期分属夏
侯里、 辛安里。1930年,属曹县第三区(区公所设此)。1943年8月,属齐滨县第三
区。 1949年8月,改属曹县第七区(区公所设此)。1958年10月,设宇宙人民公社,
年底改称桃源集人民公社。 1960年2月,改为庄寨人民公社。1979年,析庄寨公社东
半部, 成立桃源集人民公社。1981年1月建桃源集乡。1986年,有50个行政村。1996
年12月改镇。 2001年3月,撤销大寨乡,有21个行政村并入桃源集镇(大杨口、前杨
口、张庄、马庄、大寨东街、大寨西街、大寨南街、前王庄、前集、界牌、徐堤圈、
张堤圈东、张堤圈西、扈高庄、高庄、后耿寺、王举人庄、冯庄、马楼、东赵沟、西
赵沟) 。 2009年, 桃源集镇共有71个行政村,74个自然村。年末总户数18173户,
70583人。其中男性36398人,女性34185人。年龄结构,18岁以下人口15462人,18~
60岁人口47764人,60岁以上7357人。人口密度877.46人/平方公里。有少数民族2个,
4人,其中,蒙古族、土家族各2人。乡村从业人员36398人,其中,第一产业14269人,
第二产业18503人,第三产业3626人。农业 1986年,耕地面积4800公顷,农业总产值
2880万元。 1990年, 耕地面积4800公顷,农业总产值3240万元。1995年,耕地面积
5000公顷,农业总产值3800万元。2005年,耕地面积5200公顷,农业总产值8500万元。
全镇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面积比例为6∶4。2009年,耕地面积4419公顷,农业总产值
14815万元。 全镇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面积比例为8∶2。桃源集镇土地多为沙壤地,
北部易旱,以井灌为主;南部易涝,以引黄河水灌溉为主。1986年,粮食作物播种面
积为2666.7公顷, 总产量为7150吨。 1990年,粮食作物面积3666.7公顷,总产量为
8200吨。1995年,粮食作物面积3866.7公顷,总产量为8250吨;2000年,粮食作物面
积4000公顷,总产量为8300吨;2005年,粮食作物面积4200公顷,总产量为9000吨。
2008年,在大杨口、前杨口、大寨西街、大寨东街、大寨南街、前集、前王庄、耿寺、
王举人庄、扈高庄等10个村,由县农业局牵头,实施现代农业项目,小麦平均亩产达
到670公斤, 单产、 总产创桃源新高。 2009年, 粮食种植面积9644.5公顷, 产量
51949.5吨; 经济作物种植面积233.3公顷,产量6300吨。林业 1986年,桐粮间作面
积800公顷, 农田林网面积1533.3公顷,四旁植树12万棵。1996年,以发展桐树、杨
树、苹果树为主,有21个苹果专业村,另有梁集红提、黑提葡萄生产基地。苹果面积
700公顷。此后,因缺乏管理技术,果园减少。至2005年,全镇林网面积4133.3公顷,
丰产林面积1533.3公顷,杞条面积33.3公顷,葡萄面积13.3公顷,林业产值3000万元。
2006~2008年,完成绿色通道造林面积300公顷。新增林网面积400公顷,新增丰产林
面积333.3公顷。 2009年,全镇林地面积2000公顷。林业产业化形成规模,林木加工
企业发展到95家、林业加工从业人员18137人、林业产值2.4亿元,占整个经济总量的
68%。畜牧业 1986年,畜牧业以家庭养殖为主,牲畜以牛、羊、猪为主,禽类以鸡、
鸭为主。其中羊和猪养殖数量较多,享誉盛名的鲁西南青山羊逐渐减少,波尔山羊等
品种增加。年末存栏大牲畜5240头,羊31400只,猪18000头,家禽240000只。1990年
开始,畜牧业向规模化发展。至2005年,全镇有规模养殖场56处,主要是养鸡场和养
猪场。其中,大寨东街养牛场,存栏量达150头。全镇大牲畜存栏3900头,羊12000只,
生猪6000头, 家禽120000只。 2009年,全镇年末存栏大牲畜662头,羊11517只,猪
18130头,家禽119000只,产蛋2053吨,规模养殖场达113家,畜牧业总产值4500万元。
农田水利 1986年, 有机井106眼,沟渠13条、长25000米,配套灌溉设施62套。1988
年起,大搞农田水利建设。至2005年,清淤挖河32000米,用工4.8万个,动土方10万
立方米。 开挖沟渠11条,动土方1.9万立方米;投资300万元,新打机井700眼,新建
桥涵24座,埋设节能灌溉管15000米。2006~2008年,投资300万元,新修桥涵28座,
新打机井40眼,清淤河道10公里。2009年,投资100万元,开挖沟渠10条,长15000米,
打深水灌溉井3眼,修建桥涵28座。农业机械 1986年,农机总动力为8200千瓦,拥有
农用拖拉机130台, 柴油机185台, 汽车35辆。 1990年,农机总动力为11000千瓦。
1995年, 农机总动力为15000千瓦。2000年起,政府实施购置大型农机补贴政策。至
2005年,农机总动力为58980千瓦。2006~2008年,新购大型农机具40台套。2009年,
全镇有农用拖拉机480台,农用汽车260辆;联合收割机80台,农业运输车8600辆,农
机总动力89650千瓦。工业 1986年,有窑厂7家,属股份制,固定资产600万元,从业
人员240人; 有木材加工业5家, 笔刷厂1家,固定资产1900万元,从业人员820人。
1990年,有民营工业企业11家,固定资产2700万元。随后,木材加工个体户迅速膨胀,
木材加工业成为桃源镇的主导产业,至2005年底,全镇拥有个体加工户6400户,民营
企业96家, 其中拥有进出口权企业18家,规模以上企业14家,台湾独资企业4家,从
业人员达到3.5万人, 年加工木材200万立方米。主要生产桐木ABC板、家具配件、工
艺品、胶合板、细木工板、墙壁板等40个花色品种,出口美国、日本、韩国等10多个
国家并销往台湾地区,全镇工业产值完成20亿元。2008年,创办民营工业园,当年,
入驻企业20家。 2009年,全镇拥有工业企业126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15家,固定
资产投入6.3亿元, 企业总产值37.8亿元,出口创汇1685万美元,从业人员4152人,
实现利税24000万元。交通 1986年,境内有220国道(菏泽—兰考段)、107省道(庄
寨—青堌集)公路。1995年,庄青公路重新翻修,路面由6米拓宽到9米。1991年,原
大寨乡修通大寨—曹县城公路。2007年,先后铺修长碱路、马阎路、青年路,重修大
寨至曹县城路面,实现村村通柏油路目标。2008年,建成日南高速公路上下道口(曹
县西)至庄青公路的连接线,线路宽24米、长5100米,命名为“富民大道”。2009年,
投资300.4万元, 加宽庄青路,完成青年南路改造,新修东葛寨—西葛寨、马楼—徐
圈路。邮电 1986年,有电话6部。1993年,桃源集镇邮电局安装程控交换机,拥有固
定电话36部。1998年开始,电信支局话费开始微机管理。2001年,安装固定电话5600
部,实现村村通电话的目标。2003年,设立中国移动桃源集镇营业厅。2004年,电话
初装费取消,部分村开始安装宽带。2005年,固定电话7200部,移动电话5000部,电
脑宽带用户110户, 宽带网覆盖到全镇各村。2009年,安装宽带500部,移动电话800
部,固定电话4400部,小灵通150部,全镇各村均安装光缆。商业贸易 1986年,有个
体工商户24户,主要经营粮油、棉花、禽畜产品、水产品、农资、交电、百货、副食
品等产品, 从事第三产业人口达2000余人。有集贸市场2处,即桃源集、梁集,年贸
易额120万元。1998年,有个体工商户950户,从业人员2400人。2005年,有个体工商
户1076户, 从业人员4000人,年营业额1300万元。2009年,全镇集贸市场5处,个体
工商户2318户,市场交易额5000万元。小城镇建设 1986年,镇政府驻地有1条南北主
街道, 临街商店100间,皆为平房。1996年,制订第一个五年规划,规划从梁集到桃
源集沿庄青路两侧4公里为开发区, 路两旁统一建成两层标准式样的商住楼,建筑面
积7000平方米; 长岗庙北街划为工业园区。2007年,长岗庙中街、东街完成沿220国
道两侧的开发,建商住楼60幢,建筑面积8500平方米。2008年,完成庄青路南侧的开
发, 同时,镇政府确定桃源前东街、陈寨等3个村为新农村建设试点村。2009年,镇
政府确定桃源前东街、张庄、碱厂3个村为新农村建设试点村。教育 1986年,全镇有
小学31所, 在校生5200人,入学率86%,教师310人,其中,民师156人。同年中心校
改成教委,有中学1所,在校生1120人,教职工120人。1988年,内招教师92人,并通
过“达标”验收。1997年,镇中新建教学楼2幢。2005年,大寨中学在校生760人,教
学班12个, 教职工243人;镇中有教学班12人,在校生760人,教职工51人,教室686
间。2006年,在校中学生1350人,小学生5780人,幼儿园儿童670人,中学教师93人,
合格率100%。 2007~2008年,镇政府对马寨、东三张、李寨3所学校进行升级改造,
建标准教学楼3幢。 投资20万元,购买健身器材,分配到大寨中学和桃源镇中。2009
年,全镇有小学16所,初级中学2所,在校学生6120人。教师428人,教师学历达标率
100%。卫生 1986年,有卫生院1所,干部职工38人。2002年,卫生院搬迁至庄青路北
侧, 占地面积2.5公顷,建筑面积4200平方米,开设床位50张,设有24个科室。2005
年,有干部职工46人,其中医疗人员14人,护理人员6人,防疫8人,其他18人,专业
人员占84%,其中副高级1人,中级2人。全镇有卫生室61个,卫生防保站1个,卫生防
保人员8人。 2007年, 新上大型进口螺旋CT1部, 新建病房楼1幢,新增床位60张。
2008年, 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达到95%以上。2009年,镇卫生院医疗人员增至20人,
农民参加合作医疗率达97%。5月,与开封眼科医院纵向联合,开展各类眼科手术。投
资5万元购BC—1800全自动血球分析仪、 双目显微镜,投资近万元绿化医院环境,23
个一体化卫生室按上级统一要求全部验收合格。文化 1986年,设有文化站和广播站。
文化设施有图书室、阅览室等;有业余电影队、秧歌队、业余剧团、民间艺术队等组
织;主要流行戏剧有豫剧、二夹弦、大平调、四平调等。每逢节日或农闲,群众组织
开展唱大戏,演电影、踩高跷、放烟火等娱乐活动。同年,全镇各村普及电视。2008
年, 镇投资60万元建成桃源镇综合文化大院,同时在前东街、梁集、郭寨3个村建起
农家书屋,随后,农家书屋相继在各村建起。2009年,桃源花供被评为省级非物质文
化遗产。 计划生育 1986年,设有计划生育办公室。1990年,建立计划生育服务站,
对育龄妇女实行建档管理, 计划生育率98%,晚婚晚育率98%,人口自然增长率7‰。
1996年,投资3万元,配备微机、B超机等器材。2002年始,对育龄妇女开展生殖保健
服务。2007年10月,镇新建计划生育服务站(国家级标准服务中心)大楼落成。2009
年, 建立计划生育微机档案,配备指纹机2台,对全镇育龄妇女进行指纹采集,并签
订计划生育合同,计划生育实行规范化、科学化管理。附:大寨集乡 1979年1月成立
大寨集人民公社。1984年1月改为大寨乡。位于曹县城西北31公里。乡政府驻大寨集。
总面积24.8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596公顷,4749户,20737人,辖21个行政村,24个
自然村。2001年2月撤销,并入桃源集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