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条 节日习俗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h2&A=2&rec=778&run=13

农历节日春节 正月初一是春节, 俗称“过年”。是人们一年中最隆重的传统节
日。进入腊月,人们就忙着置办年货,家家做馒头、蒸花糕,购买鸡鸭鱼肉。二十三
日被称为“小年”,这天晚上,人们都要祭灶,送灶王爷上天,并祈求灶王爷“上天
言好事,下界保平安”。为了避免灶王爷上天说坏话,人们就给灶王爷供祭灶糖,用
以粘灶王爷的嘴。小月二十九,大月三十贴春联(直系长辈去世后,晚辈三年不贴春
联),上坟祭祖。除夕夜大家都要守岁,吃团圆饭,长辈给晚辈压岁钱。初一午夜一
过,人们即可起床,放鞭炮、吃水饺。饭后大家出门互相拜年。年初二开始走亲访友,
一直持续到正月十五。城里及以西的地方,人们正月初三不走亲戚,只有亲属死去不
满三年的在这一天去烧纸。20世纪80年代,除夕之夜全家人一般观看中央电视台春节
联欢晚会。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时兴团体拜年。进入21世纪,亲友之间开始发电子
邮件和短信互相祝福,打电话拜年也时兴开来,不少城里人把除夕夜的团圆饭订在饭
店。 元宵节 正月十五日为元宵节,又名上元节。民间在正月十四晚上开始挂灯笼,
放烟花。各式灯笼千姿百态,人们晚上争相观灯。人们组织高跷、竹马、旱船、狮子、
龙灯、秧歌、武术等表演队到各村去演出,县城则组织大型烟花晚会,使节日的狂欢
达到高潮。20世纪80年代,在元宵节到来之际,“元宵”食品风行城乡,吃元宵成为
人们的时尚。 二月二 二月初二,俗称“龙抬头”。也称仲春。这一天,人们将石磨
的上扇用砖垫起来,因为磨的上扇有龙形浮雕,以示龙抬头。这天所有的刀剪都要封
起来,忌讳动刀,认为动刀斩掉龙头,不吉利。在农村二月二这天还有围囤的风俗,
用草木灰在院里围成大小三个套在一起的圆圈,再画上梯子,就成为粮囤,在囤中间
埋下五谷杂粮, 预示今年五谷丰登。清明节 此日人们都到先人坟前烧纸,并在坟上
覆以新土,谓之“添坟”。这一天,人们在门旁、神像前摆放柳枝。解放后,机关、
学校等团体多在清明节这一天组织干部职工、学生到烈士陵园为烈士扫墓,缅怀先烈
事迹, 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端午节 五月初五为端午节,也叫“端阳节”。这一天家
家插艾草, 用以避免害虫的侵袭,有“吃粽子、吃糖糕”的习俗。中秋节 八月十五
日为中秋节,也称团圆节,是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节日。一进入八月,人们就互相馈
送月饼、烧鸡、石榴等礼物。一直持续到十五日。此日晚上,明月高悬,人们在院子
里摆上月饼、水果祭月,以求团圆。老人节 九月九日为“老年节”(从1988年开始,
每年重阳节为山东省老人节),又称老人节。是社会尊老、爱老、敬老、助老的节日。
每年老人节期间,有关部门组织离退休干部、职工开展门球、台球、象棋、书画、秧
歌、舞蹈比赛和游艺活动,各级领导走访慰问老干部、老职工及农村孤寡老人,同时
在城镇、 农村广泛开展弘扬中华民族尊老爱老优良传统的宣传活动。十月初一 这天
称为“鬼节” ,是人们到坟上烧纸祭祖先的日子。冬至 是一年二十四个节气中的第
二十二个节气。 这一天,家家吃水饺,认为不吃水饺就会冻掉耳朵。腊八 十二月初
八为腊八节。早晨,家家煮红枣粘米粥,名为“腊八粥”。腊八过后,人们开始准备
过年的东西, 故有“腊八插花, 祭灶年下” 的谚语。公历节日元旦 1月1日,俗称
“阳历年”。古时以农历正月为元,初一为旦,为一年之始。辛亥革命后,中国采用
世界通用的公历, 全国统一以公历1月1日为新年。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
商会议第一次会议通过使用“公元纪年法”,并正式规定阳历1月1日为元旦。这一天,
全县机关、团体、学校、企事业单位有在门前张挂“欢度新年”、“庆祝元旦”大字
标语(灯笼)的习惯,并举行升国旗仪式和举办各种文艺活动。20世纪90年代后期始,
人们还于元旦之前互寄贺年卡,送上新年的祝福。境内农村对此节日不是特别重视。
国际劳动妇女节 3月8日, 为“国际劳动妇女节”,俗称“三八节”。1949年,中央
人民政府政务院将3月8日定为中国妇女节。全县各级妇联以多种方式庆祝自己的节日,
对各条战线的妇女模范人物进行表彰,诸如“三八红旗手”、“模范妻子”、“英雄
母亲”,向她们发放慰问品。植树节 3月12日,为全国植树节。1979年,全国人大常
委会决定, 每年3月12日为中国的植树节。每逢这一天,全县的机关干部、工人、农
民、 学校师生都开展义务植树活动,绿化、美化环境。国际劳动节 5月1日,为“国
际劳动节”。1889年7月,恩格斯领导下的第二国际在巴黎召开代表大会,通过决议,
把5月1日定为国际劳动节。全县的劳动者举办各种文艺活动纪念自己的节日。中国青
年节 5月4日, 为中国青年节。1949年12月,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正式宣布5月4日为
中国青年节。此节日为纪念1919年5月4日北京的学生爱国运动,这天,全县青年都举
办各种活动,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激励广大青年继承和发扬“五四”运动的光荣传统。
国际护士节 5月12日,为国际护士节。1912年,国际护士理事会将南丁格尔的诞生日
5月12日定为国际护士节, 此节日是为纪念南丁格尔而设立。县卫生部门及医疗机构
在这天都举办护士知识竞赛、技术比武等活动,对做出优异成绩的护士进行表彰。国
际儿童节 6月1日, 为“国际儿童节”。1949年12月23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规定
“六一”国际儿童节为中国儿童的节日。节日期间全县少年儿童团体和小学、幼儿园
都举办纪念活动。 中国共产党成立纪念日 7月1日,是中国共产党成立纪念日,简称
为“党的生日”或“建党节”。这天,全县各级党组织举行庆祝活动,回顾党的历史,
进行革命传统教育,举行新党员入党仪式、组织党员学习党的基本知识。期间还要表
彰一批先进党组织和模范共产党员。 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节 8月1日,为中国人民解
放军建军节,简称“八一”建军节。每逢“八一”,县党政领导带领县武装部、县民
政局负责人看望慰问当地驻军,并举办座谈会、军民联欢会,开展拥军优属活动。教
师节 1985年1月21日, 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每年9月10日为“中国教师节”。这天,
城乡教育机关、各中小学都开大会,庆祝教师节,表彰优秀教师,颁发奖品、慰问品。
各级党政领导亲临慰问看望教师,开展尊师重教活动。国庆节 10月1日,为中华人民
共和国“国庆节”。这天,全县党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企业学校等单位升国旗,挂横
幅标语,召开庆祝会,组织文艺演出,表达对祖国的热爱之情。20世纪90年代后期,
形成国庆黄金周,许多人在这期间外出旅游。因该节正值农村中秋农忙,境内农民过
节气氛不浓厚。 穆民节日圣纪日 是先知穆罕默德的诞辰纪念日,据记载:穆罕默德
生于阿拉伯太阳历象年(公元570年)3月12日,于伊斯兰教历11年(公元632年)3月
12日逝世,因此“圣纪”又称为“圣忌”、“圣祭”或“圣会”。国外穆斯林在这一
天一般是庆祝穆罕默德的诞辰,而中国穆斯林则习惯把“圣纪”和“圣忌”合起来办,
称“圣会”。这一天在清真寺举行各种形式的聚会,由阿訇诵经、赞圣,讲解穆圣的
历史功绩及高尚品格等。有些地方的穆斯林还做油香,熬羊肉、鸡肉粥,并邀请好友
亲朋聚会就餐纪念。登霄节 是阿语“米尔拉吉”的意译,原意是“阶梯”和“上升”,
所以登霄节也称升霄节。 据记载,穆圣在52岁那年的7月27日夜,由天使陪同乘仙马
登霄遨游第七重天,是夜他亲眼看见了真主的迹象和奥秘,会见了古代列圣,也把传
教对象由麦加人、麦地那人扩大到整个阿拉伯半岛的居民,在伊斯兰教历史上有重大
意义。因此,伊斯兰教把此夜定为登霄节,穆斯林都要聚集在清真寺举行礼拜、祈祷
等活动, 以示纪念。开斋节 是穆斯林庆祝斋功胜利完成的日子,是伊斯兰教最盛大
的节日。斋功是伊斯兰教五大功课(念、礼、斋、课、朝)之一,斋功(封斋)可以
使穆斯林赎罪, 又可使斋戒者清心寡欲、 磨炼意志。伊斯兰教规规定:健康的成年
(女9岁, 男12岁)穆斯林都享有封斋的权利义务,期限一个月(称斋月),斋戒者
每天在太阳出来前一个半小时一直到当天的太阳落下的期间不吃不喝,戒除一切邪念,
一心向主,斋月最后一天结束后,第二天即为开斋节。教法规定,开斋节这一天,穆
斯林要交付一定数额的开斋税,举行开斋节的拜功。穆斯林在晨礼后吃一点食物,沐
浴,用美香,穿最洁美的衣服,去清真寺念赞词,上午到清真寺参加会礼,互祝节日
愉快。开斋节会礼前,有条件的穆斯林家庭要向贫穷穆斯林发放“开斋捐”和油香、
馓子等食品。每年的开斋节县及有关部门的领导都会到清真寺,向穆民祝贺开斋节。
古尔邦节 又叫宰牲节, 是阿语“尔德·古尔巴尼”的音译。据传说,教历12月10日
这天,古先知易卜拉欣夜梦安拉命其宰杀其子易司马义作献祭,易卜拉欣遵从安拉之
命,在准备举刀时,安拉知其虔诚,即派天使送一只黑头白绵羊作替身,以示安拉慈
悯一切行善虔诚之人。为纪念易卜拉欣及其子为安拉献身的精神和感谢安拉,伊斯兰
教法规定这天为宰牲节,即古尔邦节,全世界穆斯林有条件的要宰牛、羊等牲畜,并
到清真寺举行会礼等宗教活动。舶来节日改革开放后,与国外的文化交流日益增多,
西方国家的一些节日随之传入境内,主要有:情人节 公历2月14日是情人节。年轻人
较为重视。朋友、夫妻、恋人互赠鲜花、工艺品、贺卡、巧克力等以示情思,并以约
会、 请吃饭等形式倾诉衷肠,联络感情。愚人节 公历4月1日为愚人节。此日青少年
往往开愚弄人的玩笑或搞一些善意的恶作剧。母亲节 公历5月第二个星期日为母亲节。
近年为母亲过节者渐增。儿女为母亲摆酒宴或送钱、衣物、鲜花、礼品庆祝,以表示
晚辈对母亲的尊敬热爱,报答母亲的养育之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