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条 礼仪习俗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h2&A=2&rec=777&run=13

婚嫁20世纪80年代,境内男婚女嫁,大都由媒人介绍。即便是男女双方自由恋爱,
也要委托熟人做介绍人,以求名正言顺。乡村有专职媒人,以说媒为生计,一旦说成
媒事,就要求男女双方家庭摆“媒红席”,宴席的头一道菜即为红烧大鲤鱼,故“吃
鱼”成为说媒的隐语。也有的媒人不吃席,说成媒后,索取一定的现金和衣物,名为
“干折”。这些媒人建有自己的“网络”和“资料库”,对周围村庄未婚男女的情况
了如指掌,他们整天走东家,串西家,为未婚男女牵线搭桥。这部分人在社会生活中
成为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城里的媒人多为亲戚朋友。后又出现婚姻介绍所,专门从事
婚姻介绍工作。男女双方未见面之前,媒人已将男女双方的年龄、家庭经济状况向对
方做了详细介绍,为了增加成功率,有的媒人在介绍双方的情况时夸大其词。听取媒
人的介绍之后,多数男女双方家庭还要到对方村庄(或单位)暗访,或托人打听,增
加对对方情况的了解,进行全面权衡,认为大体般配,就在媒人的安排下,选择时间
和地点,男女双方第一次见面,谓之“小见面”。在见面时,如男方看上女方,就给
女方一些钱,女方收钱则视为同意,如果不收钱,则说明女方不同意。如果双方都初
步同意,双方家长将各自意见反馈给媒人,媒人和双方家长协商“大见面”,即定婚
仪式。大见面的地点一般选在集市上的饭店,男女双方的亲朋好友都参加。大见面时,
男方要给女方见面礼。 80年代, 礼金一般为500元~1000元, 90年代起为1000元~
6000元, 一些条件好的男方礼金增加到6600元,8800元,还有的送礼金10001元(寓
意万里挑一)。除见面礼之外,农村的还要给女方买衣料、化妆品等,城里的给女方
买“三金”(金戒指、金项链、金耳环),通过大见面,双方的亲事就算订下来了。
男女双方都要改口,以结婚后的关系称呼对方的父母亲。最后大家一齐入席,宴席都
是男方操办,女方则象征性的带些烟酒,但男方却不会用女方的东西,宴席结束时,
除如数把女方的东西加倍奉还外,还要送给女方些烟酒、水果、糖块、点心等,供其
回家散发给亲戚邻居。这种订婚方式,也叫“会亲家”。进入21世纪,一些农村订婚
的方式有所改变,不在集市饭店举办宴席。而是选择某日的下午,男方的亲朋好友,
带着烟酒、糖茶、水果、点心,到女方家中会面。女方家中不需准备酒席,只准备一
些茶水、糖果、瓜子,大家在一起喝茶、抽烟。男方送出礼金,留下礼物就返回了,
订婚仪式简单、节俭。男女双方结婚前,要凭户口本和身份证等有关材料到民政部门
登记,领取结婚证,成为合法夫妻。女方要购置嫁妆,有的让男方出资购买组合家具、
摩托车、电动车、洗衣机、电风扇、电视机、冰箱;更有甚者,要男方买农用三轮车、
汽车,这些东西买来后先送到女家,结婚当天再由女方出人送到男家以显风光阔气。
另外,农村女方常要求男家建好独门独院,城里女方则要求男方有房子,这些要求得
不到满足,那女方就将婚期一拖再拖。因此,一些人为了结婚,常花光多年的积蓄,
有的还要借债。为了选择良辰吉日结婚,男方要派人到女方讨取生辰八字,谓之“讨
好”。“讨好”一般都要两三次,女方就是同意,也不会第一次把“八字”讨给男方,
以显示自己尊贵。男方经过两三次的努力恳讨,女方才把生辰八字写给男方,男方拿
着女方的生辰八字,找人查取嫁娶同堂,确定结婚的黄道吉日,然后再把结婚日期送
给女方,谓之“送好”。一旦定下结婚的日子,就不再轻易改动,无论刮风下雨,还
是天寒下雪,结婚必须在此日举行。城里的人们也有选择在五一、元旦、国庆节结婚,
还有的参加单位举办的集体婚礼。20世纪80年代,农村结婚大都用农用机动车或畜力
车,城镇居民结婚以双排座汽车居多。进入21世纪,结婚用车多以轿车为主,新娘所
乘轿车还要扎成花车。结婚所用车辆,一般为四辆或六辆,有的人为了讲排场,结婚
的车辆多达二三十部。结婚车辆都是出东门,进西门,忌讳出西门。忌走“回头路”,
即来回走同一条道。沿途遇有桥梁、路口、水井都要放鞭炮驱邪。娶亲的人,要有儿
有女,谓之“全人”,后来娶亲的人多为年轻的女性。女方也要派出几名女青年伴送。
娶亲车队到女方家后,女方家用烟、茶、糖简单招待娶亲的人,也有的设酒席款待,
若用酒,酒不得超过一壶。经娶亲人多次催请后,新娘身着红衣或婚纱上车,有的地
方还要给新娘上车钱。车队到男家后,由事先选好的女性把新娘接下车,进入院内,
鞭炮齐鸣,结婚典礼开始,新郎、新娘先向长辈行礼,然后对拜,证婚人讲话,然后
新娘、新郎进洞房,整个结婚典礼有司仪主持,不少人还请人将整个结婚过程和结婚
典礼的盛况录像、刻成光盘用以纪念。当天,男方盛宴招待女方送亲客人与贺喜亲友。
城镇多在酒店宴请。新郎、新娘要向赴宴亲友逐一敬酒。晚上,新郎、新娘就寝后,
要有人来听房。没有人听房,男方家长在房檐下放把扫帚,用以代替听房的人。三天
后,新娘娘家兄弟来请新娘回娘家。七天后,新娘由娘家兄弟送回婆家,整个结婚仪
式结束。丧葬20世纪80年代,全县实行殡葬改革,推行火化,但在农村人死后,仍然
沿袭守灵、吊丧、出殡、祭祀等旧风俗,即使火化后,骨灰也要装入棺材,实行土葬。
只是程序比过去简单了。老人去世后,由子女为死者净面、净身、穿寿衣,把死者放
在灵床上,蒙上被单,停放在正房当门。然后摆上供品,上香,点长明灯,晚辈穿孝
服,门上贴白纸,讣告众亲友。得到讣讯的街坊邻居、亲朋好友一般要带上箔纸来吊
唁。死者一般在家停留三至七天,停丧期间,死者子女都要在丧房守灵,每天早上、
中午、晚上三次哭祭。死者亡故三天后,子女要给其扎纸轿、扎替身,穿戴上死者的
衣帽,抬到大路口一齐烧掉,称烧“纸骨垛”,祝祷死者的灵魂升入天堂。火化那天,
子女都披麻戴孝,乘灵车护送死者到火化场。火化后,骨灰有的装入骨灰盒,有的用
红布兜盛。城里的人们多把骨灰盒存放在纪念堂,农村的人则把骨灰装入棺材,进行
土葬。国家机关干部病故后,多由单位发讣告,举行追悼仪式,亲属戴黑纱、白花,
单位和友人、同事多送花圈、挽帐,向死者致哀,遗体告别后火化,骨灰装入骨灰盒,
回老家安葬或放进骨灰堂。整个丧葬过程比较简单。农村人殡葬后三天,子女要到墓
地祭奠,添土,谓之圆坟。从去世之日算起,每七天为一祭,圆坟后,五“七”、十
“七”及百天子女及亲属都要去死者坟前烧纸祭奠。死者家中三年内不贴红门对。每
年的清明节、七月十五、十月初一、除夕,死者的子女都要去死者坟前祭拜。死者去
世后,子女要给死者过周年,一、二周年较为简单,三周年最为隆重,俗称“半喜半
忧”,届时子女大摆宴席,请响器,扎纸屋、纸马、金山、银山、摇钱树、聚宝盆。
为了跟上时代的发展,有的子女还给死去的父母扎纸电视机、冰箱、小轿车、麻将桌
等。亲朋来齐后,在上午12点前,一齐到坟地祭奠,烧化冥物,祭奠结束后,大家回
来开宴。宴席的档次和数量不等,经济条件好的人家宴席档次就高些。但也有攀比之
风,为了不丢面子,不少人家借债也要把宴席办的好些。三周年一过,死者的大事就
算办完了。为了提倡婚、丧事简办,不少村都成立红白理事会,对全村的婚丧大事进
行统一安排,既节省财物开支,也提高现代文明程度。境内回民归真后,其子女至亲
在身边守候、默祷,素服低泣。出殡前,脱去亡人衣服,用白布遮体,洗涤亡人,洗
后为亡人穿“克凡”布(殓衣、裹尸布),仰卧面向右侧,放入经匣(灵柩)。由阿
訇引领乡老、子女、至亲和众穆斯林为亡人举行祈祷仪式,仪式结束后,其子前顶经
匣送亡人出门,用殡葬车辆送至坟地,妇女留在家中。伊斯兰教规定的丧葬基本原则
是土葬、速葬和薄葬。土葬,就是挖一个宽约一米、长约二米、深约三米的土坑,在
坑朝向克尔白(天房)方向一侧挖一小窑洞,将亡人遗体放入洞内,用土坯或砖块堵
住洞口,即可填土封坟。现大多用木板或石板在坑内围成一长方体,底部禁用木板、
石板、铁板等非土质品垫底。上口盖上木板,再填土封坟。墓冢一般为南北方向,成
鱼脊或棱台状。速葬,穆斯林亡人一般丧期不超过三天,以体现亡人入土为安,早日
归真之意。薄葬,伊斯兰教提倡薄葬,主张葬必从简,不讲究任何排场,不用殉葬品,
亡故的穆斯林不论贫富贵贱或职位高低,皆用清水洗浴,用白布包裹(男用三块,女
用五块)入殓,入殓后的遗体放在担架或公用的“埋体匣”(灵柩)中,然后为亡人
举行殡礼。 1989年1月,东关东村、东关南村在县有关部门的协调下,在侯集回族镇
西沙楼村征地37.06亩, 作为回民公共墓地。人事交往曹县人注重礼仪,尊老爱幼,
待人热情,诚恳周到。见到亲朋好友,总是先问“吃了吗?”、“喝水吗?”这种最
朴实的问候来自远古,因为在远古时代,水和食物是维持生命最根本的物质,也是人
生的第一需要。如果客人没吃饭或正口渴,曹县人会很爽快地给客人做饭、烧水进行
款待。在集市上遇到熟人,总是问“花着钱了不?”如需用钱,他们会慷慨解囊相助。
设酒宴 曹县人十分注重和讲究酒宴的礼数。 在农村,人们摆酒席多用“八仙桌”,
以冲着门的座位为上首,两旁为中座,与上首对应的为下首,上首一般都由年长的和
有身份的客人入座,两旁为陪客和其他客人坐之,下首由小字辈入座,并负责接菜、
斟酒、倒茶。菜肴上桌后,上首的客人先动筷,其他人才能动筷,喝酒时也是上首的
人先端盅,其他人随之,敬酒也是从上首客人开始,其他依次敬之。敬酒的杯数一定
是双数,要么两杯,要么四杯、六杯、八杯,也有敬一打的(十二杯),绝不能敬单
数。被敬酒的人根据自己的酒量,可以全部喝干,也可以喝一点,但敬的酒必须接下,
不然敬酒的人就感觉没面子。20世纪80年代后期,不少人在酒店待客,用的多为大圆
桌,按照主宾、副主宾和主陪、副主陪的新法排座次。主人作为主陪坐在对门居中的
位置,右面主宾,左为副主宾,其他客人依次而坐,副主陪与主陪相对而坐。酒席的
礼数和原来大同小异。酒席间,香烟和茶水是必供的,不能断档,一旦没了香烟和茶
水,主人则认为是很丢面子的事。有的主人在酒席结束后,还给会抽烟的人发包香烟。
祝寿 20世纪80年代,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给老人过生日的逐渐多起来,老年
人生日早饭必须吃面条,谓之“长寿面”,另外要煮鸡蛋,并在身上滚动,谓之“滚
运”,即由孬运滚到好运。在老人六十六岁生日时,子女要送一块肉,重六十六两,
民俗曰“六十六,割块肉”。老人七十三岁生日时,子女要买一条大鲤鱼,并从房梁
上撂过,谓之“七十三,买条鲤鱼窜一窜”,即跨过被认为不吉利的七十三岁的坎。
亲友祝寿一般要带肉、鱼、鸡、蛋、点心、挂面、烟、酒之类的礼物,也有人带寿糕
的。90年代后,祝寿的形式逐渐多样化,许多城镇居民到酒楼设宴为老人祝寿,有的
子女还在电视台为老人点歌祝贺,有的人为老人摄影录相以示留念,还有的人带老人
外出旅游。 为老年人过生日不能间断,若间断则为“断头生”,不吉利。送粥米 婴
儿降生后,男方要向岳父家报喜。生男谓之大喜,亦称“弄璋之喜”;生女谓之小喜,
亦称“弄瓦之喜”。如生男孩,报喜的拜匣内装一本书,如生女孩,报喜的拜匣内则
装一朵花,岳父家打开拜匣一看便知生男生女,无需问话。如果是男孩,岳父家则在
男孩出生后的第五日送粥米,喻之男孩五大三粗,生长强壮;如果是女孩,岳父家则
在女孩出生后第七日送粥米,喻之“乞巧”,希冀女孩长得心灵手巧。送粥米主要是
鸡蛋、红糖、小米、芝麻盐和新生儿衣帽等。有的还送婴儿车。原来送粥米仅限岳父
家人,后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送粥米的人也多起来,除了岳父家,还有男女
双方的姑家、姨家、舅家及亲属,送的东西也比过去多得多,客人看新生婴儿要拿看
钱。男方则在家设宴款待客人,有的在酒店摆酒席进行招待。新生儿十二天,岳父家
还要去人看望。 称谓 人与人之间的称谓,也是社会政治经济发展变化的反映。20世
纪80年代,“同志”这种称呼还是通用的,无论是机关干部,还是农民、工人皆可称
“同志”,“同志”一词显得庄重,大方,正派。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同志”这
一称呼逐渐淡化,除了党政机关的干部和领导在讲话时使用,社会交际中使用“同志”
的日趋减少。工商业的兴起和发展,“老板”、“老总”、“经理”由时髦变成通称。
有的对机关部门的领导也称“老板”。外来务工者和临时工被称为“打工仔”,经济
富有者被称为“大款”。女秘书被戏称为“小蜜”,在外养女人称“包二奶”。销声
数十年的“太太”、“小姐”等重又时兴。“小姐”一词成为对年轻女性的习称,后
因与“三陪小姐”等称呼相牵连而降温。“先生”一词得以广泛使用。官职向来是称
呼的组成部分, 除原用姓氏加官职外, 还时兴用简称,如“张科(长)”、“王局
(长)”、“李部(长)”、“赵检(检察长)”、“刘队(长)”。原来的“女士”
称呼也被在多种礼仪场合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