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条 生产习俗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h2&A=2&rec=775&run=13

农业曹县属传统农业县。境内农民自古以务农为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一年
的生产活动,一般是过了正月十五就开始忙活。“春天不忙,秋后无粮”。俗语“庄
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一开冻,家家户户就忙着出粪、运粪,然后按农时适时耕
种。“春打六九头,遍地走耕牛”、“谷雨前后,种瓜种豆”,反映出全县农村春耕
春种的大忙景象。立夏时节,家家忙春地苗田管理,户户轧单场准备麦收。“一麦赶
三秋”、“蚕老一时,麦熟一晌”,“九成熟,十成收;十成熟,一成丢”,农民都
把麦收称作“抢收”。麦收期间,天长活重,往往早饭、午饭都送到地里吃。收麦时,
多数村习惯用镰割麦,少数村习惯用手拔麦,或用铲抢麦。麦收后,种玉米、种豆子、
种棉花、耩谷子、点花生等。春苗生长旺盛,农民天天忙于田间管理,锄地施肥。俗
语“锄头赛龙王,越锄苗越旺”,“谷子锄八遍,给米也不换”,“棉花锄八遍,结
的桃子赛蒜辫”。夏锄过后,多数农户沤制绿肥。秋收是一年中仅次于麦收的第二个
农忙时节。农民忙于割谷收豆掰“棒子”(玉米),拾棉花倒花生砍高粱出地瓜,倒
茬种麦,抢收抢种,不误农时。进入冬季后,人们开始对留有的春地耕翻晾墒;对麦
田进行肥水管理,以确保来年有个好收成。20世纪50年代后,农村实行生产集体化,
改变了传统的生产习俗。每天队长统一安排劳力上工、下工和生产。80年代初,农业
生产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得到空前提高,上工、下工和生产
一般不用再作统一安排,人们习惯于早出工,晚收工,生产活动自行掌握。90年代,
耕种、施肥、浇水、治虫较多采用机械化和现代科学技术,粮食连年大丰收。许多农
民利用塑料大棚种植反季节蔬菜、瓜果,有的农民不种庄稼种花木。进入21世纪,传
统的农业生产习俗正发生着根本变化。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国家各项惠农政策的落
实,境内农民种地以市场为导向,适时调整种植结构,因地、因户制宜,“八仙过海,
各显其能”。高产优质小麦、优质棉花、无公害蔬菜、芦笋、药材、双孢菇均有种植,
同时既种植又加工的生产模式不断出现,特色农业、订单农业、土地规模化经营、集
约经营、种植加工销售一体化的现代化农业格局逐步呈现,种粮大户、种棉大户、种
菜大户、农产品加工大户等不断涌现。手工业境内历史上传统的手工业有丝织、棉织、
染布、打铁、榨油、酿造、做豆腐、编条货、做木工活等。人们称手工业者为“手艺
人”。各行各业的手工业者,在各自的生产活动中,形成各自的习俗。木匠的工具很
多, 外出干活, 备有工具箱子,最忌人乱动此箱。铁匠营业的地方称“铁匠铺”、
“铁匠炉” 、 “红炉”,铁匠特别珍惜自己的手艺,所制产品一般都打上印记,如
“王记” 、 “李记”、“张记”等。另外,还有锔盆锔碗的锔匠,修锁、配钥匙的
“小炉匠” , 戗菜刀、磨剪子的磨刀匠和扎纸匠、补鞋匠、皮匠及打制铁桶铁壶的
“白铁匠”等等。至20世纪50~60年代,这些手工业者以其传统的精湛技艺活跃在全
县城乡。70年代后,随着社会的进步,锔匠、染匠、磨刀匠越来越少。80年代中后期,
政府鼓励、支持家庭手工业发展,从事条编、木业、泥瓦业、磨豆腐、做粉皮、粉条、
榨油、轧花、五金制作、缝纫者大增。90年代起,部分手工业逐步向机械化发展,技
术含量增加, 产品档次提高, 生产经营方式由个体分散生产经营向规模化发展,由
“一户一品”发展为“一村一乡一品一业”。进入21世纪,党和政府实行优惠政策,
优化发展环境,放手发展民营经济,“手艺人”有了更多的用武之地,不少手工业者
办起大企业,当上厂长、经理,成为企业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