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条 古 史 书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h2&A=2&rec=727&run=13

《逸周书》“天乙在亳,诸侯襁负归德”;《殷祝解》“汤放桀而复薄,三千诸
侯大会。”《尚书》《尚书·太甲中》:“伊尹以冕服,奉嗣王归于亳”。《尚书·
说命下》 : (高宗武丁追溯自己)“遯于荒野,入宅于河。自河徂亳”。《书序》
“伊尹去亳适夏,既丑有夏,复归于亳”;“汤归自克夏,至于大坰,仲虺作诰。”
“汤既黜夏命,复归于亳,作《汤诰》。”“盘庚五迁,将治亳殷。”《诗经》《诗
经·商颂·烈祖》:“景员维河,殷受命咸宜。”《诗经·商颂·玄鸟》:“天命玄
鸟,降而生商,宅殷土芒芒。古帝命武汤,正域彼四方。”《诗经·商颂·殷武》:
“天命多辟,设都于禹之绩”、“陟彼景山,松柏丸丸。”《左传·昭公四年》“商
汤有景亳之命。 ” 《墨子》“古者,汤封于亳,绝长继短,方地百里。”《孟子》
“汤居亳, 与葛为邻……汤使亳众往为之耕, 老弱馈食……童子以黍肉饷……。”
“汤始征,自葛载,十一征而无敌于天下。”“伊尹耕于有莘之野,而乐尧舜之道焉。”
《孟子·万章》引《伊训》:“天诛造攻自牧宫,朕哉自亳。”《楚辞·天问》“成
汤东巡,有莘爰极,何乞彼小臣?唯吉妃是得。”《管子·轻重甲》“夫汤以七十里
之薄,兼桀天下。”《今本竹书纪年》“夏桀二十八年……商会诸侯于景亳。”“汤
在亳, 能修其德, 伊挚梦乘船过日月之傍。”“(汤)十八年癸亥,王即位于亳”
《荀子》《荀子·正论》:“汤居亳,武王居鄗(镐),皆百里之地也。”《荀子·
议兵》“古者汤以薄,文王以滈(镐),皆百里之地也,天下为一”。《战国策·楚
策四》“汤以亳,武王以镐,皆不过百里以有天下……”《吕氏春秋·慎大》“伊尹
奔夏,三年,反报于亳,曰:桀迷惑于末(妺)嬉,好彼琬、琰,不恤其众,众志不
堪, 上下相疾, 民心积怨,皆曰‘上天弗恤,夏命其卒’。”《淮南子·泰族训》
“故汤处亳七十里,文王处丰百里,皆令行禁止于天下。”《史记》《史记·殷本纪》:
“汤始居亳,从先王居,作《帝诰》。”“伊尹去汤适夏。既丑有夏,复归于亳。”
“汤归至于泰卷陶,仲虺作诰。既绌夏命,还亳,作《汤诰》:‘维三月,王自至于
东郊。告诸侯群后:毋不有功于民,勤力乃事。予乃大罚殛女,毋予怨。曰:古禹、
皋陶久劳于外,其有功乎民,民乃有安。东为江,北为济,西为河,南为淮,四渎已
修,万民乃有居。……。”“帝沃丁之时,伊尹卒,既葬伊尹于亳,咎单遂训伊尹事,
作《沃丁》。”“帝太戊立伊陟为相。亳有祥桑谷共生于朝,一暮大拱。”“盘庚渡
河南,复居成汤之故居,……乃遂涉河南,治亳,行汤之政,然后百姓由宁,殷道复
兴。”“帝武丁祭成汤,明日,有飞雉登鼎耳而呴,武丁惧,……”《史记·六国年
表序》:“或曰‘东方物所始生,西方物之成孰’。夫作事者必于东南,收功实者常
于西北。故禹兴于西羌,汤起于亳……。”《史记·宋微子世家》:“(南宫)万有
力,病此言,遂以局杀愍公于蒙泽。……诸公子奔萧,公子御说奔亳。万弟南宫牛将
兵围亳。”“于是楚执宋襄公以伐宋。冬,会于亳,以释宋公。”《史记·货殖列传》:
“夫自鸿沟以东,芒砀以北,属巨野,此梁宋也。陶、睢阳亦一都会也。昔尧作于成
阳,舜渔于雷泽,汤止于亳。其俗犹有先王遗风,重厚多君子……。”《汉书》《汉
书·地理志》:“宋地,房心之分野也……昔尧作游成阳,舜渔雷泽,汤止于亳,故
其民犹有先王遗风。”《汉书·郊祀志》:“帝太戊有祥桑谷生于廷,一暮大拱,惧,
伊陟曰:‘妖不胜德’桑谷死。”《后汉书·郡国志》梁国·九城条下:“薄,故属
山阳,汤所都。”三国魏《皇览》“汤冢在济阴亳县北东郭,去县三里。冢四方,方
各十步,高七尺,上平,处平地。汉建平元年大司空使郤长卿按行水灾,因行汤冢。”
“伊尹冢在济阴己氏平利乡,亳近己氏。”晋《北征记》“望蒙、亳间,成汤、伊尹、
箕子之冢,今为丘墟也。”杜预《春秋左氏经传解》“梁国蒙县西北有薄伐[故]城,
城中有汤冢,其西有箕子冢。”唐《括地志》“宋州北五十里大蒙城为景亳,汤所盟
地,因景山为名。”宋《舆地胜记》“曹州”条载:“盘庚村,在济阴东南,旧有盘
庚祠。”“箕子冢在宋城县北四十一里二十步古蒙城内。”宋《太平寰宇记》“伊尹
坟在楚丘县西北十四里。”清《续山东考古录》“莘国故城,在曹县北十八里,今莘
仲(冢)集。《孟子》伊尹耕于有莘之野;《春秋》城濮之战,晋侯登有莘之墟;又,
晋师陈于莘北均在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