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条 气象工作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h2&A=2&rec=685&run=13

气象测报天气预报 1986年前, 短期(24~48小时)天气预报主要收听省台预报
和转发菏泽地区气象台天气预报;长期(旬、月)天气趋势主要依据地区台预报意见,
结合本站历史气象资料,通过绘制、分析三线图(温度、降水、气压)等方式进行预
报; 中长期预报主要采取数理统计和MOS方法制做。1986年后,增设气象传真机,通
过分析接收到的传真天气图做预报。1995年,通过地—县微机远程终端接收地区台发
来的天气图等资料做预报。2001年,通过气象卫星单收站接收的卫星云图、天气图及
有关资料综合分析,做短、中、长期天气预报(主要是以市局预报为依据做订正预报)。
2005年,建成市县宽带通信网络天气预报电视会商系统。至2009年,各类天气预报以
转发市气象台预报为主。 大气探测 境内气象探测为地面探测。1986年,曹县气象站
为地面测报一般站。配有福丁式水银气压表、DYJ1型空盒气压计、苏式大小百叶箱、
套管式干湿表、套管式最高、最低温度表、DWJ1型温度计、DHJ1型湿度计、EL型风向
风速计、20CM口径雨量器、虹吸式雨量计、量雪尺、称雪器、乔唐式日照计、小型蒸
发器、套管式地面温度表、套管式地面最高与最低温度表、达尼林冻土器、蒸发台秤、
EN-1型测风仪等探测仪器。 1998年2月,报表由手抄改为微机打印。2000年,增加观
测用486微机1台。2001年,增置联想P3微机1台。2003年,增置P4微机1台。2004年,
启用地面观测新规范,扩充部分观测要素的测量范围;新建地面自动遥测气象站,将
观测数据由人工站的每日3次加密到每日24次, 并每小时上传自动站观测资料,开始
实时气象要素的自动观测、收集和传输;大气探测进入地面气象人工观测与自动观测
并行时期。2006年7~12月,分别在全县24个乡镇安装6个四要素(风向、风速、温度、
降水)、18个二要素(降水、温度)自动气象区域站。2006年,安装安全监控系统,
保护气象仪器设备安全。 2008年1月,升级为国家气象观测一级站。2009年12月,恢
复为一般气象站,基本业务不变。1986~2009年,地面气象观测项目和业务有:云、
能见度、天气现象、气压、温度、湿度、风、降水、日照、蒸发、雪深、雪压、冻土、
地温(0、5、10、15、20厘米)等。定期定时向省台编发地面观测旬、月报、降水量
报、航危报(预约)、台风加密报、重要天气报、人工增雨重要天气报、天气加密报
及地面测报月、 年报表。2007年8月,安装总辐射表和净全辐射表,增加辐射观测项
目。 农业气象 1986年,县气象站为省农业气象基本站,开展对当地主要农作物(小
麦、棉花、玉米、花生)的农业气象观测,进行土壤湿度测定、发报和非固定地段土
壤温度测定、发报。1990年,升格为国家农业气象基本站。1991年,增加物候观测项
目12个, 其中,草本植物蒲公英、苍耳、车前子3种;木本植物榆树、刺槐、枣树、
国槐、楝树5种;鸟、昆虫有家燕、青蛙、蚱蝉、蟋蟀4种。1996年,承担气象卫星遥
感试验作物长势对比观测,1997年停止。1986~2009年,其他农业气象业务无增减。
气象通信 1987年, 县气象站装设无线对讲机(高频电话),与市气象局定期会商天
气。1995年,通过地至县微机远程终端接收地区台发至县局的气象资料。2000年,建
成气象卫星单收站,通过气象卫星接收云图、天气图等气象资料和信息,结束电报、
电话传输气象资料和信息的历史。同时,通过气象卫星实施气象远程教育,增强气象
人员业务能力。2005年,建成市至县宽带通信网。至2009年,天气预报、地面测报资
料都通过宽带通信网传输。气象服务1986年,开展专业、专项(根据用户的生产特点
和需要) 气象服务;每月印发《曹县气象》和《气象简报》各1期,为各级领导指挥
生产、防灾减灾、发展经济提供决策服务。1992~1995年,完成全县气象警报服务网
建设, 城内部分企、事业单位和18个乡镇的行政村布设500余部气象警报接收机,每
天定时发布天气预报、 警报和有关情报。1996年,开通“121”气象信息服务自动答
询电话。1998年4月,购置电视天气预报制作系统,于7月份在曹县电视台开设电视天
气预报栏目,每天在曹县新闻后播放。同时,开展各农时关键季节(小麦收获期、作
物生长期及各季播种期等)和重要天气(雷雨、暴雨、大风、旱涝多发期)的天气预
报及气象情报服务。1990年,增加墒情、温情、雨情和灾情等农业气象情报服务。每
年春播、秋播期间编写印发春、秋季适宜播种期(小麦、棉花)的分析及预报意见。
每月发布墒情简报,年初对上年度气候状况及对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影响做出年
度气候评价,印发给县领导和各有关部门。1997~2000年,开展气象卫星遥感信息服
务,定期将遥感图及苗情分析预测意见呈送政府领导。2001年,《曹县气象》和《气
象简报》改为网上发布,服务范围更加广泛。2004年,创建曹县兴农网,在网上发布
市场行情、 供求信息、实用技术、气象兴农、天气预报等信息。2005年,“121”气
象信息服务自动答询电话升位为“12121” ,服务内容不变。2007年11月,在县城三
个主要路口安装3个电子显示屏, 定时发布天气预报等信息,为群众提供气象服务。
防灾减灾防雷减灾 1995年5月起,在全县开展建筑工程防雷电设施检测和避雷装置安
装工作。1997年,县政府成立防雷安全管理办公室。2000年,县气象局建立防雷中心,
负责境内雷电灾害监测预警、防雷设施技术服务、大型工程雷电风险评估、中小学校
防雷、防雷科技宣传等。2002年,县政府下发《关于贯彻落实〈山东省防御和减轻雷
电灾害管理规定〉的通知》。2004年,县政府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防雷减灾工作的
通知》,要求:新建、改建、扩建的建筑物都应有防雷设施,新建项目的防雷图纸应
进行审核和竣工验收;建筑物的防雷设施实行定期检测。县防雷中心按照国家防雷规
范,每年都对全县防雷设施进行检测。2008年、2009年,每年对全县146所中小学校、
11家化工企业、90家加油站、21家液化气站进行检测,发现防雷设施不合格单位,及
时提出整改意见。 同时,利用新闻媒体开展防雷安全知识宣传。人工影响天气 1997
年,成立曹县人工增雨防雹办公室,选配指挥人员1人,作业人员3人,经培训后,持
证上岗。同年,县政府拨款20万元购置气象火箭发射系统,开始人工增雨、防雹等人
工影响天气工作。1998年10月13日,首次在王集乡张店行政村团结河桥实施人工增雨
作业,发射火箭弹4枚,增雨效果明显。2000年春,全县发生旱灾,从1月至4月31日,
降水量仅50.1毫米,比常年同期偏少4成。5月8日20时至9日11时,实施人工增雨作业,
发射火箭弹5枚, 几分钟后,显见雨势增强,全县大部分乡镇下了中雨,气象站实测
降水量23.8毫米, 全县平均降雨10毫米以上, 增水约150万吨, 使旱情得以缓解。
2002年前, 租用拖拉机牵引火箭发射架,进行增雨作业。2002年,购吉普车1辆,牵
引发射架。2008年,市气象局配发皮卡车1辆,安装新的车载发射架。1998~2009年,
共进行人工增雨作业42次, 累计增雨1000余万吨, 经济效益达6000万元。气象科技
1986~2009年,县气象局专业人员多次参与省市开展的气象科研活动。1986年,参加
菏泽地区麦棉两作物气候分析。1987年,参加棉花气象条件研究。1988年,参加山东
省冬小麦产量预报方法研究。1997年,参加麦棉双增双扩最新技术气象条件研究。上
述研究,均列第四位研究人员,获得山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