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条 家畜饲养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h2&A=2&rec=230&run=13

牛 养牛一直是曹县畜牧业发展的重点。 1980年后,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
制,养牛业发展加快。1986年,牛存栏量10.78万头,主要品种是鲁西黄牛,占88%。
以农户散养为主。当年,推广黄牛改良技术,曹县被列为国家鲁西黄牛改良区,年改
良培育杂交牛0.26万头。1987年始,为提高养牛效益,全县推广人工植牛黄技术,年
植黄牛0.11万头。后因牛黄市场价格不稳定,1990年中断人工植牛黄工作。1992年,
曹县被评为全国秸秆养牛示范县, 重点推广青贮氨化等先进技术,促进养牛业向规模
化发展。 全县养殖规模在100头以上的养牛场发展到36处,50头~100头的养牛场122
处,10头~50头的养牛专业户1800余个。1994年,股份制养牛企业兴起,先后建立年
出栏1.2万头的横店集团侯集活牛供港基地和年存栏0.2万头的银香伟业集团奶牛肉牛
养殖基地。1995年,大集乡投资100万元,建成存栏350头、年出栏1000头的规模养殖
场。 1996年始,鲁西黄牛改良进程加快,改良率达到34%。1997年,在胚胎移植项目
研究的基础上, 山东银香伟业集团公司建立优良种公牛站,年产种公牛精液冷冻颗粒
500多万枚。 全县建冷冻精液配种站16处。当年,县畜牧局承担的“鲁西黄牛育肥综
合配套技术开发项目研究”获菏泽地区科技一等奖。1995、1996、1998年三年,曹县
均被评为全国秸秆养牛十佳示范县。1999年,银香伟业集团公司推广应用“高产奶牛
胚胎移植技术”试验获得成功。2000年始,因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增多,养牛数量增长
缓慢。 2005年,全县养牛25.27万头,比2001年仅增加0.45万头,增长1.8%。2006年
始,肉牛数量减少,奶牛数量上升,奶牛养殖场发展到12处。2008年,养牛总量继续
下降。2009年,全县牛存栏17.67万头(其中:肉牛13.95万头,奶牛3.69万头,役用
牛0.0349万头);出栏16.75万头。全县规模养牛场14处。马、驴、骡 境内饲养的马
多为蒙古马和新疆马,驴多为当地毛驴,少数为德州驴,骡多为当地的马骡和驴骡。
主要以使役为主。1986年,全县养马3222匹,生产马仔312匹;驴20298头,生产驴仔
3406头; 骡3513匹。1990年,马存栏1900匹,驴26200头,骡3700匹。2000年,马存
栏2202匹, 驴10745头,骡3436匹。2005年后,农业机械化程度提高,役畜饲养量逐
渐减少。 至2009年底,马、驴、骡存栏量分别降至30匹、1164头、119匹,出栏分别
为18匹、 2134头、1341匹。猪 1985年前,全县养猪以家庭散养为主,品种多为蒲莲
黑猪,少数为引进的长白猪、大约克猪、杜洛克猪、北京黑猪等。1986年始,饲养量
渐多,品种更新较快,引进金猪、内江猪与本地猪杂交改良,形成杂交猪群,猪的瘦
肉率提高,纯种蒲莲黑猪随之绝迹。当年,生猪存栏17.6万头。1988年,养猪业开始
向规模化饲养发展,全县发展200头以上养猪场4处,50头以上的养猪专业户82个,当
年,生猪年末存栏18万头。1990年,生猪存栏19.09万头(其中:肉猪16.98万头,能
繁母猪2.11万头)。随着市场行情好转和瘦肉型猪的推广,养猪效益提高,饲养量逐
年增加,1991年,生猪存栏25.91万头(其中:肉猪23.45万头,能繁母猪2.46万头)。
1994年,生猪存栏39.36万头(其中:肉猪34.01万头,能繁母猪5.35万头)。1999年,
县政府投入资金50万元,推广配合饲料、青贮氨化、疫病防治、暖圈养畜、短期快速
育肥等新技术, 进一步促进养猪业发展。2002年,全县有200头以上的养猪场22处,
50头以上的养猪专业户1887个,养猪专业村48个,年末存栏47.45万头,出栏58万头。
2004年, 曹城镇西关村率先在林下养殖小区建养猪场7处,饲养生猪0.46万头,带动
全县林下生猪养殖技术的推广。2007年,受市场、疫病等多因素影响,生猪存栏量减
少,国家及时采取对能繁母猪每头补贴50元的政策进行适时调控,生猪饲养量渐趋稳
定。 2008年,国家加大对养猪业的补贴力度,对每头能繁母猪补贴增加到100元,同
时启动生猪规模养殖场标准化改造项目,年底存栏43.03万头,出栏64.55万头。2009
年, 继续对母猪实行补贴,全年补贴母猪43876头,发放补贴资金总额438.76万元,
全县能繁母猪存栏量跃居全省第一。年底,生猪存栏43.15万头,出栏64.73万头,规
模养猪场发展到110处。羊 20世纪70年代,曹县青山羊养殖闻名全国,经验在全国农
牧区推广。进入80年代,养羊数量猛增,曹县成为青山羊主产地。后因青猾皮出口减
少,再因青山羊个体小、生长慢、屠宰率低等原因,青山羊饲养量略有下降。1986年,
羊存栏39.26万只, 主要品种为青山羊和小尾寒羊,分别有30.26万只、9万只,多为
家庭散养。当年,有养羊专业户276个,规模饲养场1处。1987年后,羊饲养量逐步增
加。 1990年, 羊存栏125.28万只,其中:青山羊102.88万只,小尾寒羊22.4万只。
1995年,引进波尔山羊(种公羊)与当地青山羊、白山羊进行二元杂交,改良当地青
山羊、白山羊。在曹城、倪集、砖庙、桃源集、王集、郑庄等乡镇建立起12处波尔山
羊配种站。年底,改良青山羊32万只。1996年,存栏达到302.62万只,创曹县历史上
养羊数量新高。 1998年,青山羊改良率52%。发展养羊专业村28个、专业户1200个,
规模养殖场9处。2002年,良种羊覆盖率70%以上。砖庙镇农场养羊场、王集镇三利养
羊场、郭庄养羊场、倪集乡王堂养羊场等一批规模养殖场带动养羊业发展。当年,共
有规模饲养场12处,养羊专业村160个,专业户2200余个。羊存栏123.9万只。2003年
始, 全县推广林下养羊经验。当年,利用林地面积100多公顷,发展林下养羊0.32万
只。2005年,利用林地面积550公顷,建规模养殖场10余处,养羊2万只。年底,羊存
栏140.65万只。随着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增加,养羊数量下降较快,2007年,存栏仅有
88.51万只。 2009年,羊存栏85.38万只,出栏175.11万只,规模养羊场11处。兔 20
世纪80年代前,全县养兔数量较少,主要以皮肉兼用家兔品种为主。进入80年代,引
进西德长毛兔,以生产兔毛为主,全县一度出现“养兔热”,养兔成为农民发家致富
的重要途径。 1986年始, 因兔毛市场价格不稳, 养兔数量骤增骤减。 当年,存栏
29.27万只,年产兔毛45.2吨。1990年,存栏15.47万只。1998年,肉食兔饲养量开始
增加。2000年,兔存栏56万只。2004年,建立砖庙镇韩震种兔场和王集镇田园兔业基
地,两个养殖场分别存栏肉食兔1000只以上。2005年,因兔毛、兔肉市场价格走低,
养兔效益下降,数量减少,年底,兔存栏下降到12.11万只(其中:长毛兔8.86万只,
肉食兔3.25万只) 。2006年,存栏11.14万只(其中:长毛兔6.82万只,肉食兔4.32
万只) 。 2007年, 养兔数量开始回升。2008年,存栏12.09万只。2009年,兔存栏
11.49万只,出栏5.70万只,年产兔毛89.57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