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条 果园 桑园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h2&A=2&rec=215&run=13

果园 1949年前, 境内有木瓜、柿子、核桃、石榴、红枣、梨、杏、桃等果园,
但规模小、产量低、品种质量差。1970年始,果园发展逐步加快。1975年,全县果园
面积620公顷,果品产量237.3吨。1981年,果园面积1220公顷,产量9100吨。1986年,
果园面积达2335.4公顷,果品总产4061吨。其中,苹果园1958.8公顷,产量2727吨;
梨园93.2公顷,产量283吨;葡萄园57.4公顷,产量85吨;桃园213公顷,产量75吨。
1987年始,以发展枣、桃、杏、葡萄、梨、柿子、木瓜等杂果为主,重点在黄河故道
沿线乡镇兴建围村果园。 1989年,新建果园592.4公顷。其中,朱洪庙乡杨堂村栽植
各种果树100余公顷。1990年始,苹果市场价格上升,苹果园建设步伐加快。1991年,
县委、 县政府调整产业结构,提出“八五”期间发展果园面积40万亩、人均3分果的
目标。在曹县人民广播电台、曹县电视台开辟专题栏目,张贴、悬挂宣传标语,推行
县乡村三级领导责任制。当年,新建果园1020公顷。1992年,县政府下发《关于保证
建园质量的若干规定》 ,要求严把苗木、建园质量关。1993年2月,曹县在全省林业
工作会议上,作题为《瞄准市场调整结构,加速发展高效林果业》的典型发言。1995
年,果园总面积达到18490公顷,万亩果园乡镇13个,实现人均3分果目标的乡镇13个,
发放建园以奖代补资金100万元。 1996年,曹城镇五里墩村投入资金60万元,建温室
大棚6.7公顷, 栽植油桃、樱桃、葡萄、李子、杏等优质果树,成为全区第一个反季
节果品生产基地,被定为省长高科技示范园。同年,曹县被省林业厅定为全省优质苹
果基地;孙老家镇被定为省长优质苹果示范园。1997~1998年,转向发展名特优杂果。
朱洪庙、 安蔡楼、 王集等乡镇先后引进凯特杏、 金太阳杏等6万株优良品种,建园
66.67公顷;水晶梨8万株,建园100公顷;乌克兰大樱桃3000株,建园33.33公顷;新
川中岛桃、 美国布郎李、冬枣、冬桃等4万余株,建园48公顷。1999年始,苹果市场
价格下降,果园管理技术跟不上,效益不佳,出现砍树毁园的现象,果园面积、产量
大幅度减少。2000年,果园面积3332公顷,果品产量48919吨。2004年4月,曹县果树
站完成《大棚桃高效无公害栽培研究》项目,荣获菏泽市科技进步二等奖。2005年,
朱洪庙、 砖庙、 安蔡楼等乡镇开始推广果品套袋技术, 效益提高, 果品套袋面积
26.67公顷,产量783吨,套袋果品收入142万元。2009年,果品套袋面积扩大到500公
顷, 产量10209吨,年套袋果品收入增加到3062.7万元。当年,果园面积1359公顷,
果品产量25000吨。其中,苹果面积455公顷,产量11014吨;梨146公顷,产量2300吨;
桃268公顷,产量5541吨;葡萄12公顷,产量252吨;杏31公顷,产量613吨。桑园 20
世纪70~80年代, 境内桑园面积较大。 1977年, 桑园800公顷;1981年,桑园面积
1460公顷。1986~1990年,因植桑效益下降,桑园面积减少到24公顷,主要分布在阎
店楼镇张洼村和郑庄乡孔庄村。1999年始,蚕茧市场价格上扬,植桑效益提高,面积
回升。2000年,青岗集乡开始种植大叶桑,种植面积达666.67公顷,从事桑蚕养殖户
达4000户,亩效益在2000元~3000元。2003年始,农村外出务工人员不断增加,桑蚕
养殖人员大量外出, 桑园面积再次减少。2009年,桑园面积仅有202公顷,主要分布
在仵楼、青岗集等乡镇,蚕茧产量631.76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