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条 黄淮海平原农业开发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h2&A=2&rec=176&run=13

1988年起,分七期实施国家黄淮海平原农业开发项目。至2009年,全县累计完成
投资16496万元,共增产粮食69410吨,棉花1731.5吨,肉、蛋、奶280吨,果品600吨,
油料160吨, 蔬菜120吨, 其他农产品384吨, 增加产值24577.15万元。第一期开发
1988~1990年实施。项目区涉及曹城镇、郑庄、阎店楼、梁堤头、朱洪庙、青岗集、
申楼、王集、侯集等9处乡镇。总投资1470万元(其中中央和省拨款501万元,县配套
441万元,贷款454万元,农民自筹含劳务折资74万元),改造中低产田4800公顷,建
良种基地1333.34公顷;新打机井1064眼,修复旧井601眼,配套机井91眼,修建桥涵
闸143座,扩大改善灌溉面积4800公顷;新建果园528公顷,改造老果园133.33公顷,
营造农田林网4800公顷, 共植树50万株;建青贮氨化池300个;开挖鱼塘10公顷,扩
大植藕面积16.67公顷, 改造库塘涝洼地66.67公顷;购买拖拉机8台,秸秆还田机30
台, 土壤测试仪8台, 深翻改土800公顷;购买种子精选机、扬场机、脱粒机共18台
(套),建晒场1000平方米,良种仓库520平方米。共增产粮食12960吨,棉花35吨,
果品100吨,肉类62吨,鱼75吨,增加产值3150万元。第二期开发 1991~1993年实施。
项目区涉及王集、侯集、郑庄、阎店楼、朱洪庙等5处乡镇。总投资588万元(其中中
央和省拨款219万元,县配套122万元,贷款155万元,农民自筹含劳务折资92万元),
改造中低产田2000公顷,建棉花良种基地1000公顷,小麦、棉花技术开发1333.3公顷;
新打机井272眼, 配套机井130眼,建井房530间,埋设地下管道33.6公里,塑料软管
21.1公里; 开挖截碱沟5公里,动土80万立方米;新建果园133.33公顷,改造老果园
33.33公顷, 营造农田林网2200公顷, 共植树18.7万株;开挖鱼塘49.32公顷,植藕
110公顷; 购置拖拉机7台, 收割机2部, 秸秆还田机8台,土壤化验仪器设备263台
(件),种子加工设备3台;培训技术人员1500人次,印发技术资料5万份。共增产粮
食5000吨,棉花150吨,果品500吨,肉类98吨,增加产值1764万元。第三期开发1994
~1996年实施。 项目区涉及曹城镇、普连集、古营集、莘冢集、倪集、常乐集等6处
乡镇。总投资2494万元(其中中央和省拨款735万元,地区配套39万元,县配套123万
元, 贷款900万元,农民自筹含劳务折资697万元),改造中低产田3673.27公顷,作
物增产技术开发1000公顷;新建桥涵闸75座,新打机井320眼,配套机井150眼,建井
房280间,埋设地下节水管道15公里,开挖沟渠25公里;新建农田林网2666.67公顷,
补植林网1866.63公顷, 新建果园133.4公顷,扩建花卉基地33.33公顷,建日光温室
7.99公顷; 扩建畜牧养殖场5处,配套畜牧防疫冷配设备10台(套),建青贮氨化池
50个,改造扩建畜牧良种场1处;完善配套乡农技服务站1处,建化验室80平方米,购
置化验仪器20台(件) ,技术培训1300人次,印刷科技资料7万份。共增产粮食7545
吨, 棉花305吨,蔬菜1123吨,肉类205吨,新增产值3095万元。第四期开发 1997~
2000年实施。项目区涉及曹城镇、倪集、砖庙、常乐集、普连集、青岗集等6处乡镇。
总投资3697万元(其中中央和省拨款1857万元,地区配套124万元,县配套269万元,
农民自筹含劳务折资1447万元),改造中低产田7466.67公顷,新建科技示范基地2处,
完成作物增产技术开发3800公顷, 秸秆还田333.33公顷;新建桥涵闸340座,新打机
井1057眼, 新上移动式喷灌机100台(套),新增固定式喷灌20公顷,半固定式喷灌
100公顷, 新挖沟渠212公里, 新修道路238.6公里,修防渗渠5公里;新建农田林网
5466.63公顷, 植树52万株,建桑园333.33公顷;开展技术培训6200人次,印刷科技
资料3万份。 共增产粮食20160吨,棉花495吨,油料75吨,增加产值5592万元。第五
期开发 2001~2005年实施。 项目区涉及曹城镇、普连集、青岗集、古营集、苏集、
孙老家等6处乡镇, 总投资2441万元(其中中央和省拨款1673万元,市配套93万元,
县配套180万元, 农民自筹含劳务折资495万元),改造中低产田4866.67公顷,购置
耕地深翻机8台,秸秆还田机4台,深翻整平土地3066.67公顷,配方施肥833.33公顷,
秸秆还田933.33公顷; 新建桥涵闸158座,新打机井474眼,修复旧井120眼,新上移
动式喷灌机60台(套),埋设地下管道49公里,发展节水灌溉面积3600公顷,新修道
路26条, 长78公里,开挖疏浚沟渠65条,长293公里,动土53万立方米;新建农田林
网4033.33公顷, 植树42万株; 建立花生良种基地33.33公顷, 优质小麦示范基地
733.33公顷,玉米基地1133.33公顷,桑园基地333.33公顷,杂果基地66.67公顷,芦
笋基地333.33公顷,朝天椒基地200公顷,西红柿基地133.33公顷;举办培训班20期,
培训农民技术员6500人次, 印刷科技资料6万份。共增产粮食10135吨,棉花268吨,
油料45吨, 增加产值5019万元。第六期开发 2006~2008年实施,项目区涉及桃源、
仵楼、 梁堤头、青堌集、苏集、侯集等6处乡镇。总投资3054万元(其中中央、省拨
款2076万元, 市、 县配套368万元,农民自筹含劳务折资610万元),改造中低产田
3666.67公顷,改良土壤3666.67公顷,示范推广小麦、玉米、芦笋等增产技术12项,
面积467公顷, 购置仪器设备3台(套);新打机井482眼,修复旧井30眼,开挖疏浚
沟渠167.22公里, 埋设地下管道214公里,新建桥涵闸420座,新修道路201公里;新
建农田林网3666.67公顷, 植树38万株,种植杞柳条48万墩;开展技术培训26期,培
训人员1万人次, 建农民合作社2处,农民用水者协会2个。共增产粮食8446吨,棉花
337.5吨,油料40吨,增加产值4314万元。第七期开发 2009年,实施农业综合开发中
低产田改造和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工程建设项目, 涉及桃源集、韩集、苏集等3处乡
镇。 总投资2752万元(其中中央、省拨款2204万元,市配套资金116万元,农民自筹
资金432万元),在桃源集镇、韩集镇改造中低产田1333.33公顷,增产粮食3520吨,
棉花141吨,其他农产品384吨,新增种植业总产值1275万元;在苏集镇建设高标准农
田733.33公顷,植树5万株,新打机井121眼,购置潜水泵121台,智能灌溉系统121套,
给水栓992个,埋设节水管道74.8公里,建设渠系建筑物410座,开挖疏浚沟渠88.3公
里,新修机耕路44.15公里,改良土壤733.33公顷,增产粮食1644吨,蔬菜120吨,新
增种植业总产值368.15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