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条 棉 花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h2&A=2&rec=156&run=13

1986年, 由于上年全国性棉花压库,棉花加价比例下调10%,棉花面积由1984年
的7.08万公顷下降到2.39万公顷,亩产42.4公斤,总产1.52万吨。1990~1991年,县
委、 县政府提出“粮棉一起抓,重点抓棉花”的工作思路,棉花面积和总产连续2年
创历史新高,成为全国第二、江北第一家总产超百万担皮棉县。被国家授予“全国棉
花生产先进县”、“全国优质棉生产基地先进县”、“全国科技植棉先进单位”称号。
1992年后,受棉铃虫灾害等因素影响,棉花面积减少,产量下滑。1995年后,推广抗
虫棉,单产提高,平均60余公斤。2001年后,随着种植业结构调整,棉花种植向植棉
能手、植棉大户集中,呈现出区域化、规模化趋势,总面积不断减少。2009年,全县
棉花面积7777.5公顷,总产皮棉1.04万吨。

棉花品种 1986~1988年, 全县春棉、麦套棉主要推广结铃性强、抗早衰、衣分
高、 品质好、产量高的鲁棉6号;夏棉主要推广早熟、丰产、优质的中棉所10号。示
范种植主要有柯字304、中331、鲁棉2号、中657、冀棉8号、辽棉9号、中521等品种,
淘汰鲁棉1号品种。 但缺少中熟偏早、 抗枯萎病、 抗黄萎病等间作套种类型品种。
1989年,引进抗病、丰产、优质中棉12号新品种,在枯萎病、黄萎病发生严重的区域
推广种植。1990年,引进抗枯萎病、耐黄萎病,适宜麦田套种中早熟类型的中棉所17
和鲁棉115等新品种。夏棉(麦套夏棉)主要推广中棉14,病区主要推广高抗枯萎病、
耐黄萎病、早熟、丰产新品系中375。同年,安排中16和中17良种繁育田2666.67公顷。
1991年, 初步形成春棉以中12、 麦套棉以中17、夏棉以中16为主的棉花生产布局。
1992年、1993年,全县棉铃虫大爆发,棉农“谈虫色变”,生产积极性受挫。1994年,
引进转基因抗虫棉鲁棉13。1995~1998年,菏棉1号、菏棉3号、新棉33B、99B等转基
因抗虫棉品种被广泛推广。2000年始,引进中29、中30等转基因抗虫杂交棉新品种。
2001~2004年,推广抗虫棉主要有杂交抗虫棉鲁棉研15、中棉所38、抗虫棉鲁棉研16、
鲁棉研18、 冀668、中棉所41、中棉所40、丰抗棉6号、GK-12等。2005年后,先后引
进鲁棉研21、 鲁棉研17等新品种。至2009年,全县主要推广鲁棉研28、山农圣棉1、
冀棉958、晋棉38等高产优质品种。种植技术 1986前,棉花种植普遍推广抗旱防涝、
整地保墒、开沟躲碱、增肥养地、保种保纯、营养钵育苗、全苗保苗、合理密植、中
耕除草、 病虫防治、 壮苗早发、整枝打杈、增蕾保桃、促早熟防早衰等常规技术。
1986年后,棉花种植技术不断改进,品种更新加快,实行四二式(四行小麦幅宽60厘
米;两行棉花、预留行1米~1.1米)、三二式(三行小麦,幅宽40厘米;两行棉花、
预留行1米~1.1米)、三一式(三行小麦,幅宽40厘米;一行棉花,预留棉行40厘米
~50厘米)、二一式(两行小麦,幅宽30厘米;一行棉花,预留棉行40厘米~50厘米)
等一麦一棉两作制。种植技术主要有追施花铃盖顶肥、推广营养钵育苗和地膜覆盖技
术、使用矮壮素控制旺长、秋前打顶心、及时掐边心等。1990年起,地膜覆盖技术得
到广泛应用,棉种泡沫酸脱绒包衣、测土配方施肥、化学药剂调控、春棉麦后大苗移
栽等新技术逐渐推广。2000年后,转基因常规抗虫棉配套栽培技术、转基因杂交抗虫
棉栽培技术、菜(瓜)棉立体种植高产优质栽培技术、化学药剂调控技术等全面推广。
至2009年,初步形成以地膜覆盖、配方施肥、合理密植、麦后棉苗及时管理、适时化
控、 病虫害综合防治等措施为主要内容的栽培技术体系。百万担皮棉县建设 20世纪
80年代末,全国棉花资源紧缺,市场供需矛盾加剧。1990年,县委、县政府制定棉花
生产发展战略,提出“粮棉一起抓,重点抓棉花”,实现棉花总产一百万担的目标。
下发《关于棉花生产的五项奖惩规定》,要求对棉花生产实行奖惩制度,严格落实领
导责任制。完成棉花种植和收购任务的乡镇,奖现金33000元,每超交一担皮棉奖励2
元; 完不成任务的乡镇,每少交一担皮棉罚款2元。农业技术部门开展技术培训,聘
请棉花专家讲课; 印发植棉工作手册和棉花技术知识大奖赛300题,棉花技术指导意
见21期、 1.5万份,培训技术骨干1万余人,农民20万余人次,接待棉农技术咨询2万
人次;推广麦棉间套技术,麦棉套4.83万公顷;建立孙老家棉花良种繁育区133.33公
顷,推广优质、抗病、中早熟、适合麦棉套栽的棉花中17新品种,面积2.26万公顷;
推广棉花平衡施肥技术,实施面积2.33万公顷;推广弥雾机防治病虫害技术,投入50
万元,购买泰山-18弥雾机1200多部,组建机防队120多个,机防面积2400公顷。当年,
棉花面积5.2万公顷,亩产64.9公斤,总产达5.06万吨,实现100万担皮棉县建设目标。
国务院副总理田纪云到曹县视察,对曹县棉花生产做了充分肯定。1991年,战胜旱、
涝、 风、雹、病、虫等6种灾害,棉花面积达到6.02万公顷,亩产67.1公斤,总产达
6.06万吨。 连续2年棉花总产超过100万担,棉花产值4.46亿元,农民人均增收356.8
元。菏泽地委、行署下发《关于学习曹县植棉经验实现棉花生产新突破的意见》,要
求全区推广曹县植棉经验,走好“一麦一棉”的路子,实现粮棉双增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