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类 杂记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h2&A=1&rec=381&run=13

济阴郡县兴废述略
王灵波
济阴郡、县因在济水之南故名济阴。其治所据俞正燮考证(见《癸巳类稿·左山考》
)在今曹县西北申楼乡堤上范村一带,今将其郡、县兴废起讫志于后。
一、济阴郡西汉景帝中元六年(公元前144年)将梁国北部诸县划出建一济阴国,
治所在今定陶县。汉宣帝甘露二年(公元前52年)改济阴国为定陶国,治所不变。后又
改定陶国为济阴郡,治所仍旧。济阴郡下辖定陶、冤句(今曹县西北,菏泽西南,东
明东南)、吕都(今东明县与菏泽市交界处)、葭(音家)密(今菏泽市西北有葭密寨即古
葭密县)、成阳(今菏泽市东北)、鄄城(今鄄城县北)、句阳(今菏泽市北偏西)、(音
妒)县(成武县西北)、乘氏(今巨野县西南、北魏时迁至今菏泽市)等九县。
东汉,济阴郡仍治定陶,辖有定陶(郡之郭下县)、冤句、成阳、乘氏、句阳、鄄
城、离狐(今东明县北)、廪丘(今郓城县西偏北)、单父(今单县)、成武、己氏(治所
在今曹县安蔡楼乡楚天集)等十一县。
晋朝,济阴郡(《晋书·地理志》为济阳郡,盖济阴之误。)治所在定陶,辖定陶
(郭下县)乘氏、句阳、离狐、宛句,己氏、成武、单父、城阳等九县。
北魏,孝明帝孝昌三年(527)置西兖州,州治定陶,后迁左城(今曹县西北申楼乡
堤上范村一带)。西兖州辖沛、济阴二郡。济阴郡辖定陶、离狐、冤句,乘氏(原在钜
野西南,北魏时迁今菏泽市)四县。
北周武帝宣政元年(578)改西兖州为曹州,州治所未变。
隋,炀帝大业三年(607)改曹州为济阴郡。郡治左城辖济阴(郡之郭下县,济阴县
自此始)、外黄(河南省杞县东60里)、济阳(今曹县西南50里处)、成武、冤句、乘氏
(今菏泽市)、定陶、单父、金乡等九县。
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平定孟海公后,复改济阴郡为曹州,治左城,辖七县,
是年置普阳,年内即废去,按《元和郡县志》、《通典》实则辖六县,即:济阴、考
城(今河南民权老北关乡南)、冤句、乘氏、南华(今东明县北)、成武。玄宗天宝元年
(742)又改曹州为济阴郡,其治所及辖县均未变。肃宗乾元元年(758)复改济阴郡为曹
州,济阴郡自此废止。
二、济阴县隋文帝开皇六年(586)于曹州郭下置济阴县,其辖境约今曹县城以北
及西北。唐太宗贞观六年(632)省定陶县将其辖区并入济阴县后,其辖境南至今曹县
城,北至今菏泽市南境。五代时均为曹州附郭县,治所不变。宋崇宁元年(1102)升曹
州为兴仁府,济阴仍为府之郭下县。太平兴国四年(979)复置定陶县,济阴县辖境北
至定陶县南境。金朝太宗天会七年(1129),改兴仁府为曹州,济阴仍为州之郭下县。
世宗大定八年(1168)曹州为河水湮没,治所迁至古乘氏县(今菏泽市)。济阴县治所随
州迁乘氏,仍为州之附郭县。
明朝,太祖洪武元年(1368),废济阴县。

曹州变迁述略
王灵波
北魏孝明帝孝昌三年(527)于今定陶县置西兖州,后徙左城。北周宣政元年(578)改西
兖州为曹州。曹州之名自此始。隋炀帝大业三年(607)改曹州为济阴郡,郡辖县九:
济阴(郡附郭县)、外黄、济阳、成武、冤句、乘氏、定陶、单父、金乡。唐高祖武德
四年(621)改济阴郡为曹州,辖济阴(郭下县)、定陶、冤句、离狐、乘氏、蒙泽、普
阳等七县,其年省普阳县,武德五年(622)以废梁州之考城来属,太宗贞观元年(627
)省定陶、蒙泽二县并入济阴县。贞观十七年(643)以废戴州之成武县来属。玄宗天宝
元年(742)改曹州为济阴郡。肃宗乾元元年(758)复为曹州,辖济阴、考城、冤句、乘
氏、南华、成武六县。五代因之。宋徽宗崇宁元年(1102),改曹州为兴仁府,辖济阴
、宛亭(哲宗元六年改冤句县为宛亭县)、乘氏、南华四县。据清俞正燮《癸巳类稿
·卷九·左山考》,及实地考察,宋之兴仁府及其郭下济阴县均在左山西南五六里处
,即今曹县北申楼乡堤上范村一带。
金代,太宗天会七年(1129)改兴仁府为曹州,州治仍设于济阴县,辖济阴、定陶
、东明三县及濮水一镇。大定八年(1168),曹州城为水湮没,随将州治及其郭下济阴
县迁至古乘氏县,即今菏泽市。
元代,曹州及其郭下济阴县仍居乘氏(今菏泽市)。州辖济阴、成武、定陶、禹城
、楚丘等五县。
明代,太祖洪武元年(1368)将济阴县并入曹州,不久,因水患将州治由乘氏(今
菏泽市)迁至曹县西北安陵集(今属菏泽市)。洪武二年(1369),又因水患将曹州治由
安陵集迁至盘石镇,即今曹县城,并将盘石镇东南的楚丘县(治所在今曹县安蔡楼乡
的楚天集)并入曹州。洪武四年(1371)降曹州为曹县。明英宗正统十一年(1446),于
乘氏旧地(今菏泽市)复设曹州,辖曹县、定陶两县。
清代,世宗雍正十三年(1735)升曹州为曹州府,下辖菏泽(府治所)、曹县、定陶
、单县、成武、钜野、郓城、范县、观城、朝城十县和濮州一州。1912年民国建立后
,废除州府制,先置曹濮道后改置专员公署,治所均在今菏泽市,曹州之名亦不复存
矣。

以“曹”名地纵横谈
徐子红
经查,以曹命名的古今行政区有曹邑、曹城、曹国、曹州、曹县、曹州府,实际上可
概称为大河之曹与济水之曹。
大河之曹在今河南滑县城东二十余里,得名于夏初。《左传》载:鲁闵公二年十
二月,狄人入卫,卫人败,齐桓公逆诸河,立戴公以庐于曹,使公子无亏帅车三百乘
,甲士三千人以戍曹。即其地。曹僖公二年春,齐桓公率诸侯城楚丘以封卫文公。《
诗经》:“定之方中,作于楚宫……升彼墟矣,以望楚矣。”即咏其事。墟指古曹邑
,楚即在古曹邑之东的楚丘。
济水之曹位于今山东定陶城西南十里陶丘,得名于商初,后世屡有变迁。周初在
古曹城置曹国;北魏于古曹城西之左山置西兖州;北周改称曹州;隋时州治南迁六里
居今曹县北边境堤上范一带;金大定八年,因水患迁曹州于北魏乘氏城(今菏泽城);
明洪武二年,因水患迁曹州于楚丘县盘石镇(今曹县城);四年降曹州为曹县;正统十
年因曹县地广饥民归附者众,于黄河北乘氏故城复置曹州;清雍正十三年升州为府,
设附郭县菏泽;1914年撤曹州府。曹州(府)在菏泽存667年,自始建已827年。而曹县
本因曹州迁徙,仅二年即降州为县,它与曹州是继承替代关系,有彼无此,有此无彼
。曹县地既非商之曹城地,也非周之曹国地。正统十年恢复曹州,曹县就失去了命名
依据,理应去曹而更名,但却意外地保留下来,至今624年。究其原因是在曹县当了
23年知县又定居于曹的范希正复置曹州时升为知州,因他偏爱曹县不愿更曹县之名,
结果曹县与曹州两地重名并存290年,至雍正十三年,曹州地改称菏泽县,方仅存一
曹之名。曹县、曹州并非一地而重名并存是不符合地名命名惯例的憾事,曹县应更名
而未更,这是历史的错案。
古济水之曹因何得名?曹县旧志以为:“曹县、曹州皆因曹国得名。”考之史实
乃大谬不然。《史记·管蔡世家》载:“武王已克殷纣,封叔振铎于曹。”由此可知
曹地之名并非周初曹国始,也非因曹国得名。始于何时因于何事呢?查清乾隆二十一
年大学士刘藻修《曹州府志》之《古迹·定陶县·古曹城》,下注:“即三国。《
汉书》曰:‘汤伐三,更其国曰曹。’周武王封叔振铎于此,为曹伯。”有时间、
地点、人物、事件,清楚地指出周初曹国的封地是商汤改三为曹城的地方,令人无
可置疑。但经查核,《汉书》、《后汉书》并无“更其国曰曹”字句。推断可能引自
《续汉书》,而标以《汉书》之名。《续汉书》有多种,且不入二十五史,实难以稽
查。《史记》记其事作“汤遂伐三,俘厥宝玉、义伯、仲伯作《典宝》”。《后汉
书》载:“定陶有三亭。”下注:“汤伐三,孔安国曰今定陶。”《〈尚书〉序
》云:“汤与桀战于鸣条,败之,保三,汤从之,遂伐三。”由上可知,汤所伐
三在定陶,但并无“更其国曰曹”之文。经查商代甲骨卜辞,多次提到曹地,如:
“壬寅卜,在曹贞,王步于□亡灾。”(前25.5)有人推测□为亳字,曹与亳仅一天路
程,曹在亳之北。
《竹书纪年》载:“商会诸侯于景亳。”《尚书·汤诰》载:“王归自克夏,至
于亳,诞告万方……昭告上天神后。”《左传》载:“商汤有景亳之命。”《诗经》
有“景员维河,殷受命咸宜”。“商邑翼翼,四方之极”。《国语》有“商之兴也,
杌次于丕山”。丕山即指今曹县东之景山,为商汤即位祭天之所。甲骨卜辞、金文
、先秦文献、司马迁、魏晋考据家均认定商汤建都的景亳地当今曹县南,王国维证之
,翦伯赞、郭沫若、吕振羽、范文澜、谭其骧、施之勉、白寿彝、徐中舒、吴泽、安
作璋等现当代史学大家一致认定亳都在此。
定陶正是济水之曹城、夏时三国所在。又查商代金文有“天父癸”爵(三代
16、30、6),即曹。商代君主无名癸者,倒是夏末君主桀名履癸,省称癸。这爵只
能是桀的儿子制作,意为“上天疏解、分散了我父癸”(的基业)。由上推知,汤伐三
,俘夏王室宝器,不让其回旧都复国,令其在三安身,并更三为曹。《曹州府
志》引文并非编者臆造,必有原本为据;这条材料有甲骨卜辞和金文相佐证,因而是
能够成立的。
大河之曹又因何得名呢?史籍云:古时江河济淮四水相通,洪水汤汤,民不宁居
。禹受命治水,其活动应多在中原之河济,尤以大河为主。大河在古滑地离开山谷沿
平地滑行,故滑从水,从骨,地因事得名。禹接受鲧治水只筑堤而不能束水的教训,
以浚为主,使河入漕,分流九派,故得成功。大河有曹邑,其西有浚邑,皆夏初得名
,应是因禹挖河成漕得名。《禹贡》有“道河积石……至于大陆,北播为九河,同为
逆河,入于海。”“九河既道……浮于济、漯,大于河”。曹邑正是大河分流九派入
漕东行之地。曹,甲骨文作,林义光考证:曹从二东,东即束,本义为偶;从口,
象物形,两束相经象偶形。清楚地揭示出,禹治水是挖浚,在岸边密排木桩,夹以盛
土物的袋子作堰以束水东流入海。袋子里装物,用一横表示,故两束又可写作两东;
下部之口为入漕之河。耐人寻味的是隶定为曹,由九个口组成,正为大河由曹地
分流九派之义。故曹本为分解、疏散、驯服大河所挖浚筑堰的河沟之形,因形得义低
下、分散、疏解、驯服。汤更三为曹既有纪念大禹治济入漕之功绩,又有夏王室安
顺、驯服之义。大河之曹在古滑地之东,商时已为墟,以后未再设行政区,正是因商
汤于济水分流之地设曹,为避重名之故。曹名虽移,其义正从大河之曹得之。曹字古
代尚有转生义:①偶、组,如分曹并进;②群、众、小,如侍曹;③辈、类,如尔曹
、吾曹;④分科办事的部门,如户曹;⑤言词理狱,如两曹指官司的原告和被告;⑥
腐烂。这几种转生义现代汉语已不再使用,其生命力的弱化以至消亡,证明了汉语言
使用过程中忌小避贬。曹的本义为与以后命名的曹城区别,加水旁作漕表示,组成漕
运、入漕、漕河等词;加木旁为糟,表示两边高起,中间凹下的物体;加口旁为嘈,
表示如水分流下倾的细碎声;加虫旁为螬,表示腹面弯曲的金龟子幼虫;加舟旁为艚
,表示载货小船;加米旁为糟,指酒渣,转生烂、坏义;加示旁为,表示微薄的供
品;加辶旁为遭,指回、次,转生遇到(与不好的事物相连)义。从以上曹加形旁所成
新字亦可看出曹的本义。

释宋
徐子红
《史记》载周成王“以微子开代殷后,国于宋”。公元前286年,宋国为齐、楚、魏
三国所灭。隋开皇十六年于此置宋州,直到五代后唐时,才改称归德军。后周时,赵
匡胤任归德军节度使,西进御汉发动陈桥兵变,当了皇帝。他因发迹之地旧名宋,所
建王朝也称作宋。近年甲骨卜辞研究证实,早在殷王武丁时,其子子宋就被封于宋地
,称宋伯歪。由此可见宋地之名甚古。然而其地何以名宋,从未有人解说。十几年来
,余研读《史记》、《汉书》和古地理时有所发现。去年悟出宋朝、宋州、宋国之名
皆由宋地得来;宋之族姓,则由宋国灭亡后宋人以国为姓而得;宋本为地名,后为国
名、州名、朝代名及族姓,此外无他义。自思地名多因地理实体或异事得名,宋地也
许如此。既然微子封于宋在周初,武丁之子子宋为宋伯在商后期之初,则宋地得名至
迟也应在商中期。又苦思数日,忽然想到此地于商前期末的太戊年间发生过一件闻名
千古载入史籍的异事,而且出现了一个地理实体:亳廷桑谷。
《史记·殷本纪》载:“帝太戊立伊陟为相。亳有祥桑谷共生于朝,一暮大拱。
帝太戊惧,问伊陟,伊陟曰:‘臣闻妖不胜德,帝之政其有阙欤?帝其修德。’太戊
从之,而祥桑谷枯死而去。伊陟赞言于巫咸,巫咸治王家有成,作《咸艾》,作《太
戊》。帝太戊赞伊陟于庙,言弗臣,伊陟让,作《原命》。殷复兴,诸侯归之。”孔
安国注:“祥,妖怪也。二木合生,不恭之罚。”郑玄曰:“两手之曰拱。”
《汉书·郊祀志》载:“帝太戊时有桑谷生于廷,一暮大拱,惧,伊陟曰:‘妖
不胜德。’太戊修德桑谷死。”师古曰:“谷即今之楮树也。”《汉书·五行志》载
《书·序》:“‘伊陟相太戊,亳有祥桑谷共生。’《传》曰:‘俱生乎朝,七日而
大拱,伊陟戒以修德而木枯。’”师古曰:“《商书·咸艾》之序也,其书亡……亳
,殷所都也。”班固议之曰:“一日野木生朝而暴长,小人将暴在大臣之位,危亡国
家,象朝将为虚之应也。野木生朝……败亡之异也。”《汉书·艺文志》载:“桑谷
共生,太戊以兴;雉登鼎,武丁为宗。”师古注曰:“说在郊祀、五行志。”
从以上引文看,亳廷桑谷之事《史记》载之,《汉书》之《郊祀》、《五行》、
《艺文》三志皆载之,班固还特加评说。且《汉书》又摘引了《尚书》记这件事的文
字,不同的只是《尚书》记作“七日而大拱”。《汉书·艺文志》还把亳廷桑谷和
雉登鼎并列为殷代两件大事,两个帝王因异事修德而避祸致祥。殷人迷信,故认为亳
廷生桑谷,一暮而大拱是上天示警,朝野震惊。桑谷二木合生于亳廷,这是个特异的
地理实体。依会意字造字规律,亳廷即商王宫殿,象形从宀;桑谷二木合生,从木,
宀与木合之为宋。商代为汉字创造及成型时代,故造宋字记异标实以名其地,日久俗
成,作为地名传世。武丁时,殷道复兴,他常去大邑商祭祀成汤,封于宋地的儿子子
宋即宋伯歪均参与,甲骨卜辞可证,《尚书》、《诗经》等古籍亦有记载。
确定宋之义后,又查《汉语大字典》915页,“宋”字条下载:“《说文》:‘
宋,居也,从宀,从木。’林义光《文源》:‘木者,床几之属,人所依以尻也。’
”林氏以木为床几之属云云,和许慎“居也”义一样。许、林二说均不能服人,有史
以来,宋哪里用过“居”义呢?南朝刘宋的徐铉等注《说文解字》“宋”字曰:“木
者,所以成室以居人也。”解木为房料,虽不同于林义光以木为床几之属,但也是赞
同许慎“居也”说,亦无道理。《汉语大字典》引了清代训诂大家段玉裁注:(居也
)“此义未见经传”,短短六字彻底否定了许慎。再查宋之其他义项国名、州名、朝
代名皆因宋地之名而来;宋作族姓义项下载:“《通志·氏族略二》:‘宋氏,子姓
,商之裔也。’《广韵·宋韵》:‘宋,姓。取微子之所封遂为氏……’”所引二书
直说宋姓是商人之后,是以宋国为姓。此外,宋字无其他义项。联系段玉裁古地名义
见经传的说法,完全可以确认宋地得名于亳廷桑谷之义。
宋义既源于亳廷桑谷,则商王太戊时之亳廷必在后之名宋地者。宋地,大体相当
于今豫东、鲁西南,而绝不是偃师、郑州之地,所以商朝自成汤至太戊,亳都既不在
偃师,也不会在郑州,而只能在周朝之宋国地。

旧志编修述略
王灵波姚少华
曹县志始修于明弘治年间,由曹县知县江津人邹鲁主持修纂,次修于明嘉靖十八年己
亥(1539),由知县霸州人隆文良主持;三修于明万历十八年庚寅(1590),由知县常熟
人钱达道主持;四修于明崇祯十三年庚辰(1640),由知县关中人郭万象主持;五修于
清康熙十一年壬子(1672),由知县三韩人门可荣主持;六修于清康熙二十四年乙丑(
1685),由知县云间人朱琦主持;七修于清康熙五十五年丙申(1716),由知县闾山人
郭道生主持。七修后,由于黄河水患频繁,志书长时失修,直至清光绪十年(1884)方
进行第八次续修。这次续修由知县何式珍倡导,调署曹县知县秀水人陈嗣良总修;居
敬书院主讲、丙子科举人、济宁人孟广来,曹县教谕、乙亥恩科举人、历城人贾乃延
纂修;曹县训导禀贡生茌平人崔继之,曹县分理刘家口县丞清河人马名立参阅;曹县
典史盐山人冯耀南赞修;恩贡生曹县人张子宜,拔贡曹县人王公奖纂校;禀生曹县人
傅如恒、徐亮俦,拔贡曹县人张君铭,附生曹县人姚汝江编校;贡生曹县人李锦荣,
附生曹县人王玉洁督梓。1934年(民国二十三年)进行第九次续修,由县长魏汉章倡导
,由袁同枚字翊才、徐奉、姜孺卿等人纂修。志书稿成,未及付印而“七七”事变
爆发,志稿散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