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条 生活习俗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h2&A=1&rec=346&run=13

起居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是曹县人固有习惯。麦秋大忙季节,则早起晚归,早午
送饭田间。农妇早起晨炊,白日下田,晚间纺纱织布,常至夜半方息。工匠受雇于人
,黎明即起,夜深乃止。商店学徒未明即起床,先为掌柜服务,再去洒扫营业,至晚
关店,待掌柜上床后,方能休息。
地主豪绅之家,养尊处优,起晚睡早,有鸦片烟瘾者常卧床抽至夜半。
服饰冠清末人多戴帽垫子,富人为炫耀门第,虽无功名也随满俗戴红缨帽子。夏
季,一般人戴尖顶草帽,富人戴红缨凉帽。民国时期,富人夏戴呢式草帽,冬戴风帽
、呢帽或帽垫;一般人冬戴风帽、帽垫、猴帽(针织帽)、三块瓦帽等,夏季仍为尖顶
草帽。女子在清末、民国时,老年人戴大风帽,中、青年妇女着青色绣花勒子,曹东
南多蒙手帕或戴虼蚤窝帽子;夏不戴帽,多以斗纹花巾蒙头。建国后,干部、工人、
农民、学生等均喜戴解放帽,夏季多戴尖顶草帽和麦秸辫编织的平顶草帽。妇女冬季
用方巾蒙头,其他季节既不戴帽,也不围巾。
发式清末,男子依满俗,只在顶部留一圆形发,俗称沙锅盖,分三绺编成辫,并
以辫长为美,常在辫中搭以假发。幼童于囟门留一长方形短发,俗称“歇乎”。有的
娇儿在后脑勺留一撮长发,辫一小辫子,俗称“八十毛”,意恐夭折。民国建立后,
成年男子皆剃光头。市民、教师、学生、公务员、商人多留短发,发型较多,有正分
头、偏分头、背头、平头等式,俗称“洋头”。清末诸生、乡耆较顽固者,虽不再蓄
发辫,但顶部仍留“砂锅盖”,或剪长发,人称“鹌鹑尾”。
清末,老年妇女向后梳发,绾馒头状的鬏子,若发少,鬏子太小,则在鬏子上戴
一“硬壳子”。少妇发型正分或偏分,盘元宝纂于脑后,戴网,并簪以银钗。姑娘剪
发两绺垂于耳前,额前剪刘海,长发向后梳,用红绿头绳先扎把子,再辫发辫。小姑
娘,多是发分两边,扎两个道角。民国末年,城市青年妇女和女学生多剪短发,俗称
“剪发头”。
建国后,男子除老年人剃光头外,中青年及学生都留短发,有平头、分头等,样
式繁多。80年代后有烫发的,以城市妇女为多。农村老年妇女尚绾“鬏子”,其余妇
女均剪短发。青年妇女有留双辫的,有留散长发披背后与两肩的,有留长发束于脑后
而不结辫的。
衣着清末民国年间,中老年男人不论贫富,均着长袍马褂,只是在质料和形式、
针线的工巧上有差别。富家夏穿绫罗,冬着轻裘。贫民冬夏均着粗棉布衣,有的鹑衣
百结,甚至衣不蔽体。贫家青年冬季多穿棉袄。贫人穿长袍或棉袄多不扣扭扣,用衣
带(俗称战带)束腰,劳动时将棉袍大襟挽掖在衣带上。夏季富人穿长衫,劳动人民只
穿对襟布扣短褂或汗夹。裤子的形式,贫富大致相同,都是裆大而肥,只是质料不同
,老年男人冬春多穿岔裤(有两条棉裤腿,上无腰,分别系在腰带上)。公教人员多穿
“中山服”,学生则穿三兜学生服。
清末,妇女穿宽长的偏襟布衫,袖特别肥,青年妇女的布衫上多压花边,布衫襟
向右。扣子种类繁多,有铜扣、布扣、玛瑙扣、玻璃扣、桃核扣等。衣服的颜色,老
年人多穿黑色,中年人多穿蓝色,青年妇女则为红绿等颜色鲜艳的。新妇穿裙子披披
肩。一般人不系裙。民国年间,中青年妇女,上衣讲究瘦而可体,城市有知识的妇女
及学生均着“旗袍”和过膝的长筒袜。
建国后,男工作人员上衣均为中山服,颜色多半是深蓝色和灰色,下着西式裤。
夏季多穿西式裤头和半截袖短衬衫和背心,工人、农民仍穿对襟褂。农村妇女仍穿可
体的偏襟短衫,后渐改穿翻领对襟衫。机关女职员、学校女教师仍穿“旗袍”,后改
穿翻领列宁服,及翻领对襟褂,下着西式裤。80年代,男子穿西装的渐多,女子多穿
翻领短褂,腰系各色各式裙子,下着过膝长袜,以后穿连衣裙的渐多,学生改穿运动
服、夹克衫。
鞋清末,富人多穿靴和镶鞋,一般人多穿“铲鞋”。镶鞋上多纳云纹花,铲鞋上
多纳枣花。民国初,富人多穿呢布面皮底鞋,式样有方口、浅圆口、松紧口、圆口等
。穷人穿双脸布鞋。冬季,富人穿棉靴或皮棉靴,穷人穿棉靴或芦花编的草鞋。贫富
均穿布袜或针织袜。民国后期,城市穿皮鞋的渐多,民间仍以铲鞋、圆口布鞋为主。
清末,曹县妇女因缠足多穿软鞋和硬鞋两种,夜间睡觉时除用布条将脚缠紧外,
还要换上软鞋。硬鞋尖而窄,鞋口多压花边。老年人穿鞋不绣花,中、青年妇女多穿
红、绿或蓝色的绣花鞋,其底为木制。民国时,缠足陋习禁而不止,一般是缠足后,
罩上针织线袜,鞋由尖头改为无尖,木底改为布底,绣花不再压金线。清末,妇女多
用花裤腿蒙覆脚面,裤腿上面有用色线挑制的各种图案花纹,蒙上裤腿后,再缠上扎
腿带,带子缠的较高。民国间,脚面不再蒙裤腿、扎腿带子。
建国后,男子仍穿方口、圆口布鞋,干部、学生也有穿皮鞋的。随着国民经济的
发展,家庭妇女多不再做鞋,男女老少穿鞋多从市上买。穿绣花鞋的越来越少。80年
代,城市青年妇女穿高跟皮鞋已蔚成风气,农村妇女穿高跟皮鞋的也为数不少。
饮食从解放前至60年代中期,农民一般是一日两餐,农闲时不吃晚饭,只喝开水
吃馍。农忙时一日三餐,早为馍与稀饭,佐以咸菜;午常为面条,有时炒菜,如只吃
馒头不喝稀饭或面条不算吃饭,如现蒸馍则喝小米汤,吃咸菜或炒菜。农忙时晚饭多
吃面条或粥。晚饭也叫喝汤。馍的种类很多,主要有窝窝头、蒸馍(馒头)、卷子、锅
饼、烙馍、煎饼、花糕、包子、团子、角子、馏饼子、水搭饼等。饭、菜花样颇多,
随季节而有变化。曹县人以面食为主,也喜吃蔬菜,贫寒之家常采野菜吃。过节时吃
水饺,平时只用于待客。农家常腌制各种小菜,有盐水腌、醋泡、酱腌、蜜渍等方法
,盐腌为主。常做的有酱豆、豆腐乳、腌鸡蛋、腌萝卜、腌疙瘩、腌蒜、腌黄瓜、腌
良姜、蒜闷茄妞等。豪绅与富商,饮食较讲究,一年四季均吃细粮,每餐必有菜肴,
少则四样,多则八九样,鱼肉不断。
曹县东南与西北的群众食性不同,东南群众喜吃酱,夏季每户都晒一缸酱,作为
烹炒的调料;西北群众喜食醋,凡是加盐的饭菜都加醋,有时做大肉也加醋。饭菜的
质量,东南与西北也有差别,东南重质,样多量少;西北重量,样少量多。西北盛饭
菜满盘满碗,常上重样菜;东南则盛八成碗,盘菜尤少,绝不上重样菜,曹县人好客
,客来必须特别准备饭菜,通常以四个盘待客,春节及待贵客时更丰盛。宴席种类很
多,通常是十大碗四大件,十大碗是指酒菜外有十个饭菜,十个饭菜中第一个和最后
一个都是汤。第一个汤定宴席的性质。如果汤里有海参,称“海菜席”;如果是“洋
宴”(一种加工的海菜)则称为“洋宴席”;如果汤里只有粉条则称作“青菜席”。十
个饭菜中如有四个蒸菜,称“四道蒸”。最末一个汤必须是鸡蛋汤,吃了这碗汤就散
席了,称之为“打散汤”。吃十大碗前,先喝酒,酒菜必成双。十个饭菜中第五碗是
猪肉,上猪肉碗时上馒头。四大件就是四个贵重的菜,每个大菜附带四个小碗,四个
大件中必须有一个是鱼。大菜小碗吃过后,就是行碗,行碗少则六个,多则十二个。
平时不设大件席,只有请媒人或重要聚会时才设。宴席用的餐具,县东南、西北也不
尽相同,东南吃汤上汤匙,西北不上汤匙,个别地方用筷子夹酒杯代匙。东南讲究美
观,西北讲究丰满。
曹县人爱吃酒,除宴会、待客、祭祀、婚嫁、丧事用酒外,大的节日也吃酒。中
秋节朋友、同事、邻家互相请酒。赶集、赶会,人们也常去酒铺吃酒。曹县不但集镇
有酒铺,较大的村庄也有卖酒的。曹县人爱吃大葱、大蒜、姜、辣椒。
蹲在街头上聚食是曹县中老年男人的习惯。聚的地点是自然形成的,夏季多在树
荫下,冬季多在背风向阳处,一面吃,一面闲谈。
建国初期,人们以高粱、小米、大豆为主食,逢年过节,才吃白面。1959~196
2年,以红薯干为主食,粮不足,瓜菜代,吃粗,吃稀。1964年后,温饱问题得到解
决。1979年,曹县在全区率先实行了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借田到户,分田到户,生产
积极性提高,小麦产量剧增,农民始以小麦为主粮。
民居曹县以北屋(也称堂屋)为主房。东西屋为配房,前有门楼,称之为“四合院
”。富家常是三进院落。房屋使用上,长辈住主房,晚辈住配房,饲养牲畜的牛屋和
客室均在重门外。重门以内为内宅,非亲非故和男性亲友,均不得擅入内宅。曹县人
喜燕子、鸽子居屋,堂屋当门二檩上常有燕子垒窝,主人则在下吊一圆拍子接土草、
粪便,认为燕子居家是家安富足征兆。堂屋外梁窝处常设木板等供鸽子居住。堂前,
多植石榴树,绝不植杨、柳。富家建高门楼,上有兽头、狮子、海马、鱼等饰物,名
“插花门楼”。贫寒人家住草屋,也分有主房、配房,房屋使用次序亦如富家。厨房
设一厢,门左或右多有垃圾坑。卧室在住房暗间,内多有床无帐。主房明间为客房和
祭祖、祀神之所。配房明间为纺纱织布房,粮囤多设在配房暗间。富户粮囤则多设院
内,称“明囤”。厕所为露天,女厕设内宅角落,男厕多设大门外。
住房不论主房、配房,多是二至三间一座,大户建主房也有五间一座的,当中三
间带厦,两头为暗间,称“明三暗五”大厅。曹县人建房砖基要高,房子要低,墙根
要宽,房屋跨度要窄。横跨度是明九暗丈一,即明间檩长九尺,暗间檩长一丈一。墙
壁多用坯砌,只有墙基和梁墩用砖。贫家草房有的没有砖基,俗称“土里崴”,有砖
基的层数也少,或三层或五层。砖基层数均为奇数,富家多以高为固,有高达十七层
的。无论草房、瓦房,房顶起架都较高,富户有重梁起架的,贫户草房无梁仅用叉手
架于墙上。富户多用方砖铺地、盖顶。
建国后,瓦房逐年增多。1958年和“文化大革命”中号召盖排房。80年代后,市
民多盖楼房或出厦砖瓦房,农民多建高门楼四合院,房为砖瓦结构,大门里建迎门墙
,正面为壁画。
行清末民国,农民外出均步行。一人行路,为清除寂寞,常边走边唱,俗谓“喊
路戏”。夜间行路喊路戏的更多。尤其是看夜戏回来。地主绅士出门,不是骑马就是
乘车,最讲究的是骡马驾的二轮轿车。农村有不少独轮人力平车,人称“小车子”,
请医生或老年人和妇女走亲戚、看病多坐这种车子。用于生产的四木轮“太平车”,
冬闲时间也往往为代步的工具。娶新妇,青年妇女走亲戚,看戏必须在太平车上搭拱
型车棚,俗谓“篷笼子车”。另外有赶集赶会的经纪人(牙侩)和个别富裕人家则以驴
代步。驴不仅配鞍,颈上还挂串铜铃,跑起来叮叮地响。60年代后自行车渐多。80年
代后,不少人出门骑摩托车、坐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