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条 戏剧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h2&A=1&rec=319&run=13

剧种与演出团体曹县剧种颇多,素有“戏剧之乡”的美称。曾先后在曹县流行的
剧种有梆子、柳子、弦子、二夹弦、花鼓丁响、皮影戏、京剧、评剧、四平调、豫剧
等。
柳子戏系弦索系统剧种,源于明代的小曲“山坡羊”、“耍孩儿”、“罗江怨”
、“银纽缓”等唱调,盛于清代和民国时期。约于清代中叶传入县境,最早盛行于青
集一带。民国年间,曹东南温楼大地主曾礼堂为管主建立第一个柳子戏班,聘老艺
人游老师为教师,参加学戏的主要有张春雷、王春荣、王运德等。这个窝班学成后,
曾礼堂又成立了第二个窝班,参加学戏的有秋凤、秋娥、秋桃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
争时期,柳子戏班相继散去,部分优秀学员在建国后加入省柳子剧团。柳子戏的传统
剧目有二十余出,主要剧目有《打登州》、《斩窦娥》、《孙安动本》等。建国前,
柳子戏常用的曲牌有二百余支,唱腔曲折委婉,曹县人常用“九腔十八调,七十二哎
哎”来形容。因之深受听众的欢迎。
大弦子戏其唱腔粗犷奔放,多用打击乐器。如扮李逵、张飞、武松等角色时多裸
上身或裸腹而唱。传统剧目很多,有《三开膛》、《九节庙》、《水浒》等,唱腔多
保存了高腔、青阳、罗罗、勾儿腔、石牌腔等古老腔调。每个曲牌分为高、中、塌3
种唱法,最常用的是“山坡羊”、“桂枝香”、“镇南枝”等。仅“山坡羊”一曲,
就有23种不同的唱法。
1932年初,曹县成立了2个弦子戏窝班,一是由党自修、高二肥、贾妮等为教师
的窝班,二是由李合修、陈贯满为教师的窝班,参加两窝班学戏的有二十余人。著名
艺人有大红脸党自修、黑脸高二肥、旦角贾妮等。
梆子戏曹县流行的梆子戏有两种,即为高调梆子和平调梆子。这两种梆子都是由
秦腔结合本地小调演化而成的。据传曹县一带的梆子戏是明末清初由一位蒋姓艺人传
入,曹县一姓秦的艺人在蒋调基础上又进一步发展、演化而形成其独特的风格。因此
,曹县的梆子戏有蒋、秦两派之分。梆子戏常用的词牌有:“苦衷乐”、“步步登高
”、“煞急”、“七撇”等。传统剧目有三百余出,以四大征(《穆桂英征东》、《
秦英征西》、《姚刚征南》、《雷振海征北》),老十八本(《两狼山》、《春秋配》
、《龙门阵》等)最为流行。高调梆子有不少名演员,唱旦角的有刘群、喜凤、花袜
子、花戏楼、白菜心、桂花、雪花膏、花露水、二红、金蜜蜂、火车头、蛤蟆嘴等。
唱红脸的有红脸二、红脸娃、张柱、常路、李文智、舍命王等。唱黑花脸的有花脸狗
、花脸兴、刘进、大镜、丁山、庞桂林等。唱旦角的有胡传海、段西河、黄金玉、程
广田、汪少先等。
山东梆子又名高调梆子。该戏在曹县窝班最多,分别是王堤圈窝班、火神台窝班
、小李集窝班、曾新庄窝班、曾樊庄窝班、红庙寨窝班、张楼窝班、马集窝班、李新
集窝班、孙老家窝班、高新庄窝班、白集窝班、武魁庄窝班、城关南门里窝班、朱集
窝班、姚万楼窝班、曹县文明戏班、城关南关窝班、城关北门里窝班计19个。
大平调又称“平调”或“大油梆”,由于其唱腔、定弦都比高调梆子低平,因而
称之为“平调。”平调传统剧目有300余出,常上演的有《沙陀国搬兵》、《鸡爪山
搬兵》、《铡美》、《铡赵王》、《困河东》、《赵匡胤哭头》、《哭红堂》、《跪
寒堡》等。
平调男女角色过去都用真嗓挂“呕”,后有的小生和旦角改用假嗓演唱,大部分
生角仍用原有唱法,并以假腔翻高的“立嗓”演唱。唱腔丰富,花腔甚多。
平调梆子的名艺人也很多,唱旦角的有包牙,唱红脸的有银宝,唱黑花脸的有明
雷、一根棍、八里嗡、十成、花脸蛋,唱丑的有秃丑。平调梆子有袁楼2个窝班、王
坤集窝班等。
河北梆子河北梆子因唱腔落音时翻高,故曹县称之为翻调,戏班又多坤角,又名
女翻调。民国初期传入曹县,嗣后曹县南门里窝班成立,先后学习成名的有王合银、
金马驹子三妮、合青、合连等。
两夹弦其唱腔委婉优柔。约于清后期传入曹县。在当时最负盛名的有后韩二夹弦
板凳头演唱队。后来赵楼村和南门里相继建立了2个窝班,每班约10~20人。1890年
,王玉华在曹县马楼组成“洪兴社”,为两夹弦走上职业化道路奠定了基础。其传统
剧目不多,经常上演的有《梁山伯与祝英台》、《蓝桥会》、《别窑》、《扛大旗》
、《王林休妻》、《王定保借当》、《大闹花家滩》、《站花墙》、《三开膛》等。
成名的演员有程青云、麻红脸、赵金花(女)、三金牙、二金牙、王二保等。
丁响曹县的丁响分为两种:一是花鼓丁响,一二人打鼓就地演唱,化装也极简单
;二是由十余人组成戏班在舞台上演出。丁响唱词多而宾白极少,常是连唱二三百句
而不停。曹县丁响以城南陈楼寨窝班演出历史最长,剧目也最多。
豫剧原名河南梆子,1949年由曹县人李新河等艺人首建豫剧科班,名为大众剧社
,后编入曹县大众剧社第一组。1950年5月,黄儒秀率领河南省商丘市吼声剧社40余
人来到曹县,组建为曹县大众剧社第一组,同时,又将原河南省柳河寺豫剧科班改建
为曹县大众剧社第二组。6月,孙金山带领河南商丘部分豫剧演员来到曹县,编为曹
县大众剧社第三组。1952年8月,商丘“醒狮豫剧团”由鲍贵银、秦宝田带领来到曹
县,与大众剧社第三组合并。是年,大众剧社共有150余人。次年,曹县大众剧社一
、二、三组又分别改称为曹县豫剧一团、曹县豫剧二团和曹县豫剧三团,其著名演员
有生角黄儒秀、刘君秋、李玉兰,旦角张爱花、晋秀兰、张玉霞、杨秀荣、王桂芝、
鲍素花、张桂兰、邱爱仙,红白脸有张文修、李万荣、王玉成、李文智,黑脸有庞洪
德,丑角有胡传海、汪少先、杨玉堂等。1959年曹县豫剧二团调归菏泽地区。次年曹
县豫剧一团、三团合并为曹县豫剧团,共有演员70余人。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
后,除留部分演员和四平调剧团部分演员组成曹县文工团外,其余人员下放做工或务
农。不久,文工团改为乌兰牧骑宣传队。次年,曹县豫团恢复(四平调演员在内)。1
968年豫团再次被解散。1969年5月,由部分演职员组建了毛泽东思想宣传队。1971年
,又恢复曹县豫剧团。1978年,豫剧团有演职员70余人。1979年,由县戏剧培训班培
养的豫剧演员建立了曹县豫剧二团,原豫剧团改称为豫剧一团。豫剧传统剧目较多,
其主要有《穆桂英挂帅》、《红楼梦》、《对花枪》、《花木兰》、《打金枝》、《
梁山泊与祝英台》、《桃李梅》、《大祭桩》、《秦雪梅》、《白蛇传》等,其中《
红楼梦》曾在菏泽地区轰动一时。现代剧有《秋瑾》、《红旗谱》、《啼笑姻缘》、
《党的女儿》、《江姐》、《红四姐》、《红灯记》、《洪湖赤卫队》、《白毛女》
等。
四平调以花鼓为主,吸收了豫剧、评剧、京剧调的曲调,故名“四拼”调,后称
之为四平调。其前身为申楼柳子戏班,1944年归属齐滨县抗日县政府管理,名为“新
声剧社”。1953年,改建为四平调剧团,也称曹县第四团。其主要演员有花旦李桂荣
,青衣刘素真,丑旦石国英、刘金花,小生程爱珠,须生赵学建、曹爱敏等。1966年
剧团撤销。1979年10月,又恢复四平调剧团。
皮影戏约于17世纪初传入曹县。“皮影”,群众也叫它“驴皮影”,因早期皮影
戏的造影用物是用驴皮制作的。皮影戏的节目以《封神演义》、《西游记》、《东游
记》等神话为主,也常演其它剧目。皮影戏组织规模小,有的只有2至3人,多的也不
过10人,唱腔以平调梆子和高调梆子为主。该剧种在“文化大革命”中被淘汰。
演出场所建国前演戏多用活动舞台,未有固定演出场所。大的庙宇建有戏楼,演
戏亦为祭神。曹县城隍庙中就建有1座戏楼。民间多有木制舞台出租,供亮台演出使
用。1930年,李灵芝、王金环在县城东关朱家老店用苇席搭成1座露天戏园,只售站
票。几个月后,该戏园又迁往城隍庙内,辟有200多人的座位,并设茶水房。1931年
,李进刚、王洪谋又在县城东道人院建600余平方米的戏园。该戏园以竹竿木柱为骨
架,上苫以谷草遮蔽阳光风雨,设有座位400余个。戏园还设有茶水房、办公室等。
1933年,李灵芝、王金环又在鼓楼街北建新民会场,占地约800平方米,造型与城隍
庙戏园大体相同。1950年,孙守义、李金海在县城东关建起戏园1座,面积约500平方
米。1953年5月,在曹县南门里建砖木结构的曹县大礼堂1座,建筑面积1062平方米,
设600余个座位,成为全县大型会议中心和供演戏用的中心剧院。1966年曹县大礼堂
被重建为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曹县剧院,院内设有停车场、茶水房、食堂、烟酒门市部
等,另外建有演员宿舍26间,职工宿舍20间。
戏剧人才培养建国前,演戏窝班或剧团组建后,即着手招收部分青少年随团学习
,作为后备力量。因之,曹县各剧种都培养了不少戏剧人才,后成为专业剧团的顶梁
柱,以至蜚声国内,享有较高的声誉。建国后,戏剧工作者又将开设专门培训班作为
重点,培养后起之秀。1963年,在城乡建有部分戏剧宣传队,作为培养戏剧人才的地
方。1977年,曹县梁堤头农业中学设立戏剧专业班,至1985年先后培训学员4期,共
计320名,其中设有豫剧班、四平调班、枣梆班,学制2年。4期专业班共为专业文艺
团体输送人才62名。
1978年6月,曹县文教局举办了曹县豫剧培训班,到1979年7月,历时一年余,共
招收学员45名,后由部分学员组成了曹县豫剧二团。
演出活动从清末到抗日战争前夕,曹县的戏剧活动多带有季节性,大都集中于各
处庙会和春节期间,俗称庙会戏、祭神戏。而乡村每逢吉庆节日或麦后、秋后亦纷纷
聘请板凳头演唱队演唱。板凳头就是不化装、不走场,坐在凳子上演唱,行当、角色
、乐器均齐全,有唱、念、白等。从清末至民国初年,曹县有名的板凳头演唱队为后
韩村的二夹弦,陈楼寨的丁响,缪堤圈的大平调,赵庙的大弦子,刘岗、白茅等的高
调梆子。30年代初,由于县民众教育馆与部分知识分子的提倡和组织,新兴的话剧、
歌舞剧开始登上戏剧舞台。在曹县最早演出的主题是提倡男女平等、婚姻自主、剪辫
子、识字和反对封建迷信等。1937年,县动员委员会组织巡回剧团,经常到集市和村
庄进行抗日救国宣传,曾演出过《放下你的鞭子》等歌剧。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解放区建有巡回剧团和文工团,较大的区、村亦组织
文化团体,演出革命话剧、歌剧、活报剧和秧歌剧,向群众进行革命教育。1944年,
抗日县政府曾接管柳子戏义胜班,改名为新声剧社,有效地配合了各项中心工作。建
国初期,曹县剧团、剧社有84个,演员曾达1560余人,其中职业剧团4个,有演员23
7人,民间业余剧团80个,演员1228人。1958年,全县剧团发展到160个,有演员476
1人,其中县职业剧团4个。豫剧一团和二团曾被山东省评为甲级剧团,主演黄儒秀亦
被省授予优秀演员称号。这个时期,剧团对传统历史节目有批判地加以继承,并排演
了一批革命现代戏,如《罗汉钱》、《小二黑结婚》、《小女婿》、《野火春风斗古
城》、《李双双》、《钢铁姑娘》、《金沙江畔》、《红旗谱》、《芦荡火种》、《
江姐》等。1960~1963年,大多数剧团停办。到1965年,全县业余剧团有所发展,达
到40余个,演出人员1300余人。是时为配合学习雷锋,向群众进行阶级斗争教育,县
举办了全县业余剧团大会演和民兵文艺会演大会。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业
余剧团全部停办,各单位和造反组织及村、队纷纷组建宣传队,排演革命“样板戏”
。1978年,被禁锢十年之久的一批传统剧目开始重现舞台,县豫剧团演员大部分返回
单位演出。各公社亦先后恢复重建业余剧团64个,同时还有100余支活跃在农村的半
农半艺团体,继承了过去板凳头的传统,每当复种秋收之后,在场院、村头演出。其
中以邵庄乡的王集所办二夹弦业余剧团规模较大,在县颇有影响。他们共有演员47人
,其中女演员16人,有乐队11人。上演主要剧目有《龙凤镯》、《风雪配》、《杨排
凤挂帅》、《三进士》、《姊妹易嫁》等50余出。该团还经常到河南省民权、虞城、
商丘、杞县、兰考,江苏的沛县,安徽的涡阳及省内菏泽地区10余县演出。因此,1
982年和1983年分别被评为菏泽地区、山东省文化系统先进集体,还被菏泽地区文化
局命名为“花中王”。1985年曹县豫剧团和四平调剧团主演的《洛阳桥》、《对花枪
》、《拷红》、《抬花轿》、《女儿情》等由山东省电视台拍录,向全省观众播放。

马金凤饰演的穆桂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