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辑 私塾、县学、书院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h2&A=1&rec=300&run=13

曹县是文化教育兴盛之地。官办学校和私人办学校源远流长。自隋代实行科举制度后
,域内进学中举者不胜枚举。宋初,楚丘人戚同文在应天府(今商丘市睢阳区)创办睢
阳学舍,至其孙戚舜宾时,扩大校舍,改称应天书院,成为当时有名的四大书院之一
,登科第者达五六十人。宋金时期,本籍人邢、柴成务、商衡三人中状元,宋代李
氏三代十几人中进士,明代王父子五人中进士。
私塾明清时,县内有五种办学形式:
一是由一村或数村富裕人家联合请师教育子弟的村塾,办学目的多半不是为了博
取功名,而是为了让自己的子弟能识字记帐,以便从事文牍工作。二是家塾,富家一
户请师设塾,目的是让子弟取得功名,光宗耀祖。三是门馆,由塾师自设塾馆,学生
到其家就学,求学者多半是小康之家子弟。四是家学,由家族长出面,以祭田收入作
束,以祠堂为学校请师教育本族子弟,本族子弟免费,外族子弟需交学费,或拒收
外姓子弟。五是义学,由私人捐款建校,负担塾师束,入学者免费,清末县内仅有
桃源集一处。
时曹县学校大多数是村塾、门馆,家塾为数甚少。私塾教学分为两个阶段:一是
启蒙阶段,先教以《三字经》、《千字文》、《百家姓》、《日用杂字》,再增读“
四书”、“五经”。二是准备参加科举考试,通读经书,弄清文义,此外还要读《古
文观止》、《古唐诗合解》、《古文释义》、《东莱博议》等书籍。塾师对学生常处
以体罚。
清末,县内大村镇都有私塾,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清廷诏令废科举,兴学堂
。民国初,虽学堂兴起,但发展迟缓,到1917年,境内仍有私塾173处。“七·七”
事变后,曹县各类学校停办,青少年无处读书,私塾又随之兴起,直到40年代中期,
私塾才彻底绝迹。
县学曹县县学于明洪武年间置,设教谕、训导各一人。教谕、训导并不对生员授
课,只是举行月课季考。童生考取生员后,便算是县学的学生。清制,选拔生员的院
试,三年举行一次,每次录取十余人。录取的生员在县学学习一年左右,至下届院试
后的新生员入学时结业。教官对新旧生员平日的行为学业有管理、教育和考核的责任
,按时举行月课、季考。除考《四书》之外,兼试策论。召集诸生于县学明伦堂,诵
《训饬士子文》及卧碑诸条。诸生除父母丧事、患病、游学、有事故外,不应月课三
次者戒饬,无故终年不应者黜革。试卷送学政查复。县学的学生再经乡试,可考取举
人,举人经会试、殿试可考取进士。明清两代,曹县共考中进士35人。清嘉庆以后,
上述制度逐渐废驰,至清末完全废止。废科举后,裁撤教谕、训导,县学不复存在。
书院明嘉靖年间(1522~1566),知县陈珊创建五经书院,地址在今曹县人民影院
东。传说只要书院井底生莲,曹县就会有数人在科举考试时名列前茅,因此改五经书
院为井莲书院。清道光十四年(1834)取“黍苗雨膏”之义,又改为雨膏书院。道光十
六年将书院迁县署西(今教育局处)。清光绪五年(1879)县令周涛对书院进行翻修。因
曹县是三冉故里,又将雨膏书院改为居敬书院。
书院初建时规模很小,仅能容纳学生百余人,招收应考童生、生员复习功课,延
师辅导。教学采取独立钻研,相互问答,集中讲解相结合的方法。清光绪三十年(19
04)废止科举制度,在书院基础上创建居敬小学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