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条 机构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h2&A=1&rec=184&run=13

邮驿明代,曹县设邮驿,南通考城,北达定陶。据光绪十年本《曹县志》载:明
弘治年间,县内有“急递铺”11处,铺设铺司1名,铺兵3名。总铺在县衙前街西,有
正厅3间,邮亭1间,左右厢房6间,厦房10间,大门1间。宋家铺在县城东10里,双铺
集在县城东20里,田鲍铺在县城东30里,景山铺在县城东40里,化生铺在县城西10里
,春墓铺在县城西北20里,吕钟铺在县城北10里,隆华铺在县城北20里,大黄铺在县
城北30里,冉铺在县城东北60里。驿路亦是交通运输要道,当时骆驼为远途运输工
具,今东关小北关路西骆驼站旧址犹存。
清代后期,邮驿逐步废弃,到1919年曹县驿铺全部裁撤。
民信局邮驿通信历来都是官办的,只传递官府文书和军事情报,百姓传递书信,
一般是靠经商和探亲访友者捎转的。明永乐年间,民办的民信局开始兴起,便利了民
众的通信。曹县“大有恒”茶叶店(后改为聚丰德布庄,解放后邮政局设于此),曾收
寄商号和民间信件,去向是徐州、开封、曹州各线,清朝,境内有私人邮政机构,后
被官府收回改为邮政代办所。
邮政局1904年,曹县邮政局建立,归山东邮界济南邮务总局管辖,地点在今县府
前东街路北处。1936年移至县府前西街70米处路北,初有局房6间,后为11间。有局
长(邮务员)一人,信差五人,邮差五人,封发(邮务佐)一人。辖19处邮政代办所,2
6处邮政信柜。
抗日战争爆发后,曹县沦陷,县邮政局受日本人控制。1945年9月18日,冀鲁豫
军区部队和地方武装解放县城,冀鲁豫区邮政五分局派员接管县中华邮政。1946年下
半年,国民党军进攻解放区,县形成双方交互进退的“拉踞”局面,县邮政局暂行关
闭,只留下信差、邮差各1人维持局务。1948年8月,县城最后一次解放,旧邮政局空
无一人,八路军战时邮政局即行接管,名为冀鲁豫区曹县邮政局,对外开放营业。平
原省成立后,县邮政局随新行政区划改名为平原省曹县邮政局。建国后局址迁到东大
街路北(即现邮电局处)。1952年底平原省撤销,县邮政局随县划归山东省邮电管理局
领导。
电报局清光绪十二年(1886),曹县建立了电报局,局址在今县府西街70米处路北
,有房11间,设局长1人,职员18人。日军侵占曹县后,电报局关闭。
长途电话分局电话事务所电话站1928年曹县成立分电处。1930年曹县长途电话分
局创立。1932年分电处改为电话事务所。1939年初,长途电话局与电话事务所合并,
名为曹县电话站。日军侵占曹县后,曹县电话站随国民党曹县县政府撤离县城,日伪
又组成曹县电话事务所。抗战胜利后,国民党县政府接管了日伪电话事务所,仍称电
话站。1948年8月,曹县最后一次解放,原电话站工作人员走散,人民政府重组人员
,建立了曹县电话站。1953年1月,曹县电话站与邮政局合并。
战时邮局抗日战争时期,曹县抗日根据地建有邮政机构,名为交通局。曹县交通
局经常有干部、交通员10余人。大杨湖、万庄交通联络站,有站长、交通员3人,交
通局、站的主要任务是沟通联系,安全准确地传递文件、信件和报刊宣传品,护送干
部。1943年8月,曹县划分为齐滨、曹(南)和成曹3个县,各县均设交通局。1945年1
0月,曹县交通局改名为邮政局。1948年8月,曹县战时邮政局随军进驻曹县。
邮电局1953年1月,曹县邮政局与曹县电话站合并,建立了山东省曹县邮电局,
有职员24人。1956年3月,复程县撤销,其邮电局并入曹县,职工增至43人。1970年
1月,邮、电分家,成立了邮政局和电信局,分别由县革委、武装部领导。邮政局下
设邮运投递、修配、内勤3个组;电信局下设报务、话务、机线3个组。1973年8月,
邮、电合并,仍称曹县邮电局,有职工164人,其中女职工36人。
1985年,曹县邮电局已有人员279人(包括合同制和计划外用工29人),其中女职
工89人。内设营业、封发、邮运、修配、投递、报务、话务、机线、行管9个班组。
下辖梁堤头、倪集、砖庙、韩集、庄寨、常乐集、楼庄、魏湾、邵庄、阎店楼、安蔡
楼、孙老家、青集、苏集、侯集、普连集、古营集、青岗集18处邮电支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