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 停蓄改造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h2&A=1&rec=133&run=13

太行堤水库运用后,暴露出工程存在的问题,由于水库施工采取边设计边施工的
方法仓促上阵,急于求成,对工程质量没有严格要求,蓄水后出现倒闸、塌方。四隔
堤节制闸于1958年10月6日被水冲倒, 其它四闸上下游护底均有轻重不同的冲刷和断
裂现象,给蓄水运用造成很大困难。堤脚风浪冲刷严重。北堤一般冲刷0.5至1.0米的
陡坎,最严重的五、六两隔堤上游堤坡冲成2米的陡坎。
缺乏截渗工程。水库蓄水动用后,水位高出北岸地面3至4米,侧渗严重,致使水
库周围地下水位大幅度上升, 造成土壤泛碱和沼泽化。据1960年6月25日观察测定,
水库测渗影响范围一般1000~1200米,远者1500米。
灌区工程不配套。由于灌区只有骨干工程,没有田间工程;只有灌水工程,没有
排水工程,加之大水漫灌,来水多,出水少,地下水位上升,土地大面积盐碱化。全
县碱地面积猛增14万亩。新修渠道打乱了原有排水系统,又无配套工程,致使涝灾加
重,水利矛盾增多。加之水库占地面积大,灌溉增产部分抵补不了库区占地正常生产
的产量。
这些问题,严重损害了水库的使用价值,经请示上级批准,1962年停蓄还耕。
太行堤水库停蓄后,汛期河南客水仍注入水库,给库区群众生产、生活造成很大
困难。1964年春,开始对太行堤水库进行改造,除杨河流归故道外,将上游来水集中
在三库滞蓄,在一、三库南部修建导流堤,把客水引入三库。导流堤西起一库康口,
东至二隔堤张营水闸, 全长13.7公里,平均筑堤高2.2米,底宽22.3米。并在一、二
隔堤南端扒口两处,各300米;一隔堤北端扒排水口1处,底宽5米,建漫水桥3座。国
家投资60万元,补助粮食49.5万公斤。1964年6月27日竣工,共做土方72.9万立方米,
用工50万个,解决了一、二库四万亩土地的涝灾,与河南省排水矛盾也得到了缓和。
1971年秋,为扩大三库蓄水量,对兴建太行堤水库留下的土塘进行了加宽加深,
西起魏湾镇的吕庄, 东至阎店楼镇何楼村南的胜利河口,全长36.7公里,流经6节水
库,与白花河、三干沟、团结河、胜利河等骨干河道接连起来,形成一个水网。旱时
把库内蓄水引入各河道,由河道送入排水沟,节节拦蓄,提水灌溉,补充地下水。汛
期提闸,排除库内积水。1971年黄河阎潭闸落成,对曹县发展引黄提供了有利条件。
是年, 在东鱼河南支和贺李河汇流处修建了王占乾闸,共15孔,闸水高度4.4米。建
闸投资115万元,是曹县引黄调水的咽喉工程,旱时引水灌溉,涝时提闸排洪。
太行堤水库经多次改造,以引黄干线和北堤土塘引蓄水,做到了排灌结合,发展
养殖, 综合利用, 逐步改善生产条件。 1985年一次蓄水8000万立方米, 灌溉面积
29.85万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