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条 演变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h2&A=1&rec=12&run=13

曹县城,地理座标北纬34°49′,东经115°32′,为元代盘石镇旧址。
元代曹州于楚丘、济阴两县交界处置盘石镇。因黄河支流径其地,故成运输通道。
有驿站,又设有巡检、税课等官署。大德、延年间,于此建学宫,渐成重镇。
明洪武二年(1369) ,州判阎本将曹州治自安陵(今县西北60里安陵集,现属菏泽
市) 迁至盘石镇。洪武四年(1371),降曹州为曹县。正统十一年(1446),知县范希正
奉令又于乘氏(今菏泽市) 旧地复置曹州。继任曹县知县陈常始筑城凿池。城周长4.5
公里,有四门,东门名望岳,南门名阜民,西门名镇川,北门名迎恩。成化年间 (14
65~1487) ,知县王肃又加修整。弘治六年(1493),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刘大夏奉命治
河,于次年筑成一条自胙城经长垣、东明至丰县南境长达200余公里的堤防(即今城南
太行堤) 遏制黄河,使之东南流,由徐州过淮(河)入海,曹县境内方少水患。弘治十
二年(1499),知县邹鲁又于城墙上建置城楼。
明正德四年(1509),黄河决口,曹县城被水围,仅露数尺。六年,知县易谟乘冬
季水涸,筑堤护城。次年黄河复决口,护城堤荡然无存,城仍受淹。因淤沙积高几与
城平,故四门不通,行人出入多由城上。城内卑湿不堪居住,人多迁至高处。八年,
知县赵景鸾以县城当河流之冲,本非建城之地,为长久计,欲迁徙县城,与同僚、士
绅磋商,众人皆认为徙城难救燃眉之急,不如筑堤修城。复调集民工,为时两月,工
程告竣。城墙高出原先丈余,厚度加倍。又于靠近原城门处新建四门,门名依旧,上
面建成城楼。城外里许建护城堤,周长7.5公里,宽30步,高丈余,外下桩橛如雁行,
以防风浪蚀土坏堤。堤内植杨柳,纵横成行,以防堤土坍塌。堤外建铺舍,使夫役看
守。是年七至九月,黄河涨水四五次,均至堤而止。嘉靖二十六年(1547),黄河暴涨,
城墙又被冲决。后屡经修补,又加黄河南移,离城渐远,城、堤遂免水患。隆庆二年
(1568),知县蔡壁复加增修,城垛口改用砖砌。万历十二年(1584),知县刘不溢增建
角楼四座。十八年,知县钱达道又增筑之。天启二年(1622),为防备白莲教义军攻城,
又于四关建敌楼四座,并围以垣墙。崇祯十二年(1639),知县霍达奉旨修城,改土城
为砖城。后知县郭万象又将四座直门改为“扭头门”,南门外城门向东,北门外城门
向西,东西外城门皆向南。瓮城、门楼、角楼、戍铺均用砖砌成,并加深加宽护城河,
于城周设牛马墙。 南门瓮城内有石碑一座,镌有“孔子过化之地”6个大字,乃万历
年间知县钱达道所立。
清咸丰八年(1858)八月,捻军围攻县城,东城门南侧城墙有数丈缺口,捻军由此
攻入。后知县茅篪率众修补缺处。
光绪八至十年(1882~1884)间,除修补城墙外,还先后在东南城角上建魁星楼;
在东城门南侧城墙上建文峰塔,西门北侧城墙上建武峰塔,二塔均高七层,遥相对峙。
至此,曹县城池建筑历400年后臻于完备。
1927年12月5日,北伐军孙良诚部吉鸿昌师围攻县城,至翌年1月31日将城攻破,
城楼、魁星楼及文峰、武峰二塔悉毁于炮火,城墙亦残破不堪。北伐军为防匪,又对
城墙进行修补。
1938年10月,日军侵占曹县城后亦修补城墙,并加深加宽护城河,河外设置鹿角
寨,吊桥两旁架起三角架铁丝网,又在原城门楼处建平房3间。
1945年9月11日, 中共冀鲁豫军区部队与地方武装包围县城,经苦战于19日将城
攻克,后发动民众将城墙拆除。
1946年9月, 国民党孙性斋部进驻曹县城后,又驱使百姓修整城垣,一月后城垣
高厚如故。
1947年1月,解放军三野一纵一旅攻克县城,又将城墙拆除。
1958年,中共曹县县委提出建设城墙规划:“外栽柳,里栽杨,中间栽上果木行;
葡萄路,玫瑰墙,牡丹、芍药栽两旁。”规划实施后,城墙上果木茂密成林,葡萄夹
道成行, 鲜花盛开清香扑鼻。 果品既满足了人们的生活需求,又增加了社会财富。
1972年,其经营单位乐园大队卖苹果、梨、葡萄等收入达29400元。
后来,城墙上建工厂、民居者日渐增多,果木逐渐被砍掉,旧城墙荡然无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