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h1&A=2&rec=3&run=13

牡丹区前身为菏泽市(县级),2001年1月撤市设区后,遂改为
牡丹区, 是菏泽市委、市政府所在地。位于山东省西南部,北纬
35°02′~35°28′,东经115°11′~15°47′。北邻鄄城县,
东接郓城县、巨野县,南与定陶县、曹县接壤,西与东明县相连,
西北一隅濒临黄河,与河南省濮阳市隔河相望。辖21个乡镇和街
道办事处(其中14个乡镇),南北纵距48公里,东西横距55.5公里,
总面积1249平方公里,总人口104万人,是著名的牡丹之乡、书画
之乡、戏曲之乡、武术之乡。
牡丹区的历史源远流长,据安邱固堆出土文物考证,远在龙
山文化时期,就有祖先在这里繁衍生息,且是尧舜活动的主要地
区之一。郑康为的《诗·曹风集说》中记有“昔尧尝游成阳,舜
渔雷泽,民俗始化”的文载。据牡丹区胡集乡(古成阳城)尧王
寺村出土的文物和有关专家考证证实,尧及其母死后就葬在胡集
乡尧王寺村。秦汉以来,先后于本境置吕都、冤句、成阳、离狐、
葭密、句阳、济阴、乘氏、南华、宛亭、雷泽、曹州、安陵、临
泽、郓巨等(州)县,且自明朝正统年间始一直是州、府、专署驻
地,是菏泽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历来是鲁西南重镇,自古
为兵家必争之地。生擒庞涓的“桂陵之战”,捻军击斩僧格林沁
的“曹州之役”,解放战争时期的“大杨湖战役”、“沙土战役”,
都发生在这里。
牡丹区区位优越,交通发达。北依黄河,南临陇海,东连齐
鲁,西接中原。京九铁路和新欧亚大陆桥、日东高速和济郑高速、
德商高速在市区双十字交汇。220、327国道贯穿全境,各条干支
公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距此200公里的济南、郑州国际机场,
可通航全国各大中城市和世界各地。
这里地处黄河冲积平原,沃野千里,气候宜人,水资源丰富。
全境气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热量丰富,温差较大,累年平均
气温为13.6℃,日照时数年平均为2579小时,平均年降雨量680.8
毫米,无霜期年平均达212天。这些都为农林牧渔等各业的发展提
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是我国重要的粮、棉、油生产基地,是黄
淮海经济协作区,“国家级生态农业试点县区”,也是“三大”
国宝鲁西黄牛、 小尾寒羊、 青山羊的发源地和育种基地。特产
“曹州耿饼”和木瓜曾作为贡品,更是享誉已久。
牡丹是本地一大特色产业,栽培历史已有千年之久,现栽培
面积8万多亩,品种达1000多个,是世界上面积最大、品种最多、
花色最全的牡丹生产、科研、出口基地和观赏旅游基地,并通过
了国家牡丹原产地注册, 使菏泽牡丹拥有了自己的国际身份。
“中国1999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上,菏泽牡丹一举夺得了2个世
界大奖和79枚金银铜奖,获奖数占评奖总数的73.2%。
牡丹种苗、 鲜切花不但远销日本、美国、荷兰、澳大利亚等
70多个国家和地区,而且根植海外,由牡丹区提供的种苗在日本
岛根县、美国和加拿大安家落户,建设了“中华牡丹园”。菏泽
牡丹走出国门,走向世界,赢得了“菏泽牡丹甲天下,天下牡丹
出菏泽”的美誉。
花乡人依托国花牡丹,“文化搭台、经贸唱戏、以花为媒、
广交朋友”,截止2007年成功举办了十六届国际牡丹花会。每值
花期到来,万朵牡丹,竞相怒放,观者如潮,十里飘香,吸引了
大批海内外游人客商观光旅游、投资兴业,为牡丹区经济发展注
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境内水资源充沛,地下蕴藏丰富。黄河流经西北部边境,境
内长14.82公里。除黄河外,还有流域面积在3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
道25条,总长431.2公里。牡丹区有地下水7500万立方米,水资源
总量为4.03亿立方米,人均占有水资源429.9立方米。市境西北部
地层含有丰富的石油,蕴藏量达2亿吨,天然气储量约120亿立方
米,牡丹区境内煤炭的蕴藏量达22亿吨。
此地人才济济,英杰辈出。古代有东晋政治家卞壸、北魏文
学家温子升、唐代军事家徐懋功、农民起义军领袖郭子兴、明朝
尚书何应瑞、郭允厚等;近代有清朝两江总督兼通商大臣马新贻、
民国时期国民党立法 委员李汉三、山东省政府主席何思源等。
牡丹籍的革命烈士有中共枣庄特委书记田位东、抗日名将赵
登禹、姜玉贞、菏泽县独立营营长王登伦等。先辈们可歌可泣的
事迹昭日月而泣鬼神,动天地而垂青史。
从建国至1985年,牡丹区人民经过30余年的艰苦奋斗,经济
和各项社会事业有了较大发展,广大农民温饱问题得到基本解决,
生产生活条件有明显改善,全区人民满怀信心地向富裕道路迈进。
改革开放变旧貌,莺歌起舞换新颜。1986年到2005年,是政
治体制和经济体制重大变革时期,也是牡丹区加快发展步伐,城
乡面貌发生翻天覆地巨大变化的时期。期间,人们经历着计划经
济向市场经济过渡,农业结构调整,企业深化改革,对外扩大开
放,撤市设区,撤乡并镇等一系列经济战略转移和行政体制转型。
牡丹区人民在历届党委、政府的领导下,理清思路,抓住机遇,
努力拼搏,经过20年的艰苦奋斗,区内经济、社会事业、基础设
施、人文环境等各方面都展现出蓬勃新姿。
牡丹区立足于“四乡”文化、以建设秀美的“花城水邑林海
商都”为目标,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城
市面貌日新月异,创业居住环境不断优化。使牡丹区形成了城在
林中、楼在树中、人在绿中,文化底蕴浓厚的城市生态环境。素
有艺术长卷之称的中华路、曹州路,处处绿荫浓郁、繁花似锦;
昔日的污水沟成为风景优美的环城公园、赵王河公园。
引黄供水、污水处理、管道天然气、热电联供等大型基础设
施不断完善;国际程控电话、信息宽带网设施先进,通讯便捷;
海关、商检、口岸及集装箱站全面配套运营;星级宾馆、文化娱
乐等公共服务设施日臻完善,一应俱全。
撤市设区后,牡丹区提出了“重点带动、园区带动、外向带
动战略”,园区建设初具规模,以12.1平方公里起步的园区基本
实现“七通一平”,一大批项目入园投产,特别是医药产业正朝
集群方向发展,成为拉动牡丹区经济发展的重要链条;重点产业
优势凸现,医药化工、机械制造、食品加工、纺织服装、林木加
工等优势产业规模扩大,形成了睿鹰制药、青菏啤酒、广源铜带、
步长制药等一批骨干企业;第三产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势头强
劲,城市建设和商贸物流基地建设水平明显提高;农业结构逐趋
科学,主导产业份额突出,果蔬、花卉苗木、瓜菜等农产品生产
规模不断壮大,标准化基地建设进一步加强。
特别是外资的大量涌入,激活了区内资本,民营企业如雨后
春笋、蓬勃发展。裘革加工、皮革制品,已形成了自己的品牌,
在国际市场上具有很强的竞争力。牡丹、芦笋、蔬果汁、脱水蔬
菜,在东南亚市场深受欢迎。
2004年山东省委为加快菏泽的经济发展,实施了“突破菏泽”
战略。牡丹区乘着“突破菏泽”的春风,不断加大招商力度,加
大资本投入,加快经济发展。
短短20年,牡丹区人民取得的各项成就令世人瞩目!
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增强。2005年牡丹区生产总值达到53.81亿
元。 其中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达到16.23亿元、 19.32亿元和
18.26亿元,三次产业比由1985年的58:23:19优化为2005年的30:
36:34,二三产业占GDP的比重达到70%,实现了由一、三、二向
二、三、一的历史性转变。2005年实现地方财政收入2.41亿元,
比1985年增加6.8倍。
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2005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99家,
实现工业增加值11.36亿元,实现销售收入42亿元,利税3.32亿元,
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到152.4%,工业增加值所占比重达到80%以上。
第三产业繁荣活跃。区域性商贸物流基地建设步伐不断加快,
牡丹商业广场、汇丰农贸城、中信干鲜果等大型专业批发市场建
成营业,康庄乐园、鲁西南建材五金等市场改扩建顺利实施,初
步形成了以20处城乡大型专业批发市场为龙头、97处集贸市场全
面发展的商贸流通体系。2005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8.15亿
元,比1985年年均增长14%。
农村经济稳步发展。2005年粮食总产达到45.9万吨,农业结
构进一步优化。 经济作物面积突破100万亩, 有林地面积发展到
39.5万亩,其中花卉面积11.5万亩;瓜菜面积达到63万亩,其中
绿色无公害农产品基地35万亩;畜牧业比较效益增加,大牲畜存
栏量达到9.1万头。
重点建设成效显著。 2005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0.38亿元,
1986年至2005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98亿元,实施重点基本建
设和技术改造项目149个。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突破,日东高速
投入运营,菏关高速、济菏高速开工建设,华润电厂已列入国家
和省2006年至2010年重点项目建设规划。特别是牡丹区工业园从
无到有,由小到大,累计完成基础设施建设投入6.7 亿元,完成
项目建设投入27.6亿元。
对外开放迈出新步伐。2005年实际利用内资30.6亿元,直接
利用外资444万美元, 实现进出口总值1.1亿美元,比1985年增加
16.3倍。2001年至2005年累计引进内资80多亿元,外资6500万美
元,实现进出口总值3.6亿美元。民营经济发展加快,2005年新发
展民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2985户,新增注册资金1.36亿元,上交
税金1.96亿元,民营经济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达到80%。
城乡面貌发生巨大变化。 城镇化水平由1985年的13%提高到
2005年的30%,先后实施了怡海花园、南平花园、中富·奥斯卡春
城等28处小区开发,小区面积达到245万平方米;新建了昆明路、
重庆路等十横六纵16条道路,拓宽改造了牡丹路、黄河路等10余
条城区主要道路,新增道路面积325万平方米。
社会事业全面繁荣。科技进步对经济发展的贡献能力不断提
高,共取得重要科技成果147项,注册各类专利450余件,创省级
名牌产品6个,培育省级高新技术企业13家。教育事业健康发展,
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初步形成,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的成果更
加巩固,职业技术教育蓬勃发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广泛开展,
“文化大区”建设步伐加快。
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2005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
入达到7342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135元,比1985年分别增加5980
元和2815元, 累计新增城镇就业18.5万人,输出农村剩余劳动力
97万人次。
2001年至2005年相继荣获全国优质粮生产先进区、全国生态
农业模范区、全国劳务输出示范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区和全省
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区、全省平安建设先进区、全省农村教育先进
区、全省就业再就业先进区、全省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区、全省社
区建设示范区和全省“双拥”模范城等称号。
站在新起点,实现新突破。有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有全
区人民的努力奋斗,一个以工业发达、农业昌盛、文化活跃、百
姓富裕、社会稳定崭新面貌的牡丹区将屹立在神州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