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辑 林木病虫害防治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h1&A=2&rec=175&run=13

榆兰金花虫防治
1986年前,榆树是牡丹区主栽树种之一。1986年榆兰金花虫发生严重,每株
达337.5万头,受灾树150万株。林业部门采用涂环法防治11万株,埋呋喃丹法防
治6.7万株。1987年进行了灭幼脲防治榆兰金花虫实验,取得了很好的防治效果。
到1989年,榆兰金花虫已基本控制在有虫不成灾的程度。
大袋蛾防治
泡桐是牡丹区20世纪80~90年代的主树种,栽植量逐年增加,大袋蛾的发生
也日益严重。1988~1992年,大袋蛾发生最为严重。在防治中,前两年以冬季摘
袋为主,随着森保站化学防治实验的成功,后来多采用打孔注甲胺磷防治,防治
率高达90%以上, 有效地控制了大袋蛾的发生。1990年调查人员在调查中发现了
大袋蛾幼虫被寄生,经鉴定为四斑尼尔寄蝇,在全国属首次发现。通过多年的观
察,摸清了四斑尼尔寄蝇的生物学特性及发生、发展、控制大袋蛾的规律,并利
用此规律防治大袋蛾,有效地控制了大袋蛾的发生,到1993年大袋蛾已很少见到
活虫。2004年一些乡镇的个别地方又发现了大袋蛾,首先在紫叶李上发现,多危
害刺槐、泡桐、三倍体毛白杨,由于呈点片发生,及时采取了摘袋防治,当年摘
袋3000多株。2005年摘袋4000多株,使大袋蛾危害得到有效控制。
泡桐丛枝病防治
1986年前多采用夏季修剪,从1986年开始采用"春环剥,秋修枝"技术。1987
秋修枝866.67公顷,1988年修枝1400公顷。从1990年开始推广脱毒泡桐苗,有效
地控制了泡桐丛枝病的发生。
锈色粒肩天牛防治
1987年在城区聂庄村国槐树上首次发现锈色粒肩天牛,随着虫害的逐步扩大,
起初采用磷化铝堵塞虫孔和注射30倍液的方法防治。1998年组织专业队、施用磷
化铝进行防治。2000年试验推广新型农药"绿色威雷"喷雾,并进行人工除卵,防
治效果显著, 成虫死亡率达95%以上。2000年后公路和园林部门一直采取此法进
行防治。
柿绒蚧、龟蜡蚧防治
这两种蚧危害柿树严重, 群众防治不易掌握时机,常使柿树落果80%以上,
而且多采用氧化乐果、 甲胺磷等剧毒农药防治, 有农药残留,影响果品质量。
2002年,牡丹区林业部门进行了以生物农药为主的防治试验,采用阿维菌素类及
蚧死净等农药防治第一代初孵若虫, 并获得成功,试验用1.8 %爱福丁1000倍液
喷雾, 防治效果达90%以上,使虫害发生呈逐年下降趋势,同时实现了无公害防
治。
杨尺蛾防治
2000年在高庄镇朱庄村局部发生,有近千株杨树叶被吃光。牡丹区林业部门
采取烟雾机药剂灭虫的方式,进行了有效防治。2002年,共防治杨树46万株,折
合面积580公顷。 2003年,防治杨树190万株,0.25万公顷,防治率达91%。2004
年,完成防治面积0.29万公顷,213.9万株,防治率94.4%。2005年防治面积0.14
万公顷,把杨尺蠖的危害降低到了最低程限度。
杨树黑斑病防治
2003年由于气候因素,杨树黑斑病大流行,特别是中林46杨,造成早期落叶,
并有二次发叶现象,发生普遍且面积较大。林业部门研制并推广用8%百菌清烟雾
剂和2.5%氟硅唑热雾剂进行防治,防治面积84公顷,防治区内杨树黑斑病得到有
效控制。
杨树溃疡病防治
在杨树溃疡病的防治中,牡丹区林业部门一方面实验新型药物,一方面通过
各种形式向群众推广防治技术,广泛开展群众性防治。2003年在黄河段防治杨树
溃疡病5600株。2004年防治121万株。确保了杨树幼树没有受到较大侵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