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辑 水产养殖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h1&A=2&rec=142&run=13

1986~2005年,牡丹区水产养殖生产由单一的集体养殖逐步承包到户、到人,
养殖形式有集体养殖、联营生产养殖、家庭承包、多户承包和个人承包生产责任
制,水产养殖业得到迅猛发展。一是水产养殖面积不断扩大,1986年全区水产养
殖面积为633.34公顷,1991年达到706.67公顷。到1997年水产养殖面积已达1878
公顷,比1986年翻了一番多。2000年以后,随着水产特种养殖生产的发展,水产
生产也逐步发展成为农村一大产业,成为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到2005年,全区
水产养殖面积已达2040公顷。二是养殖单产和总产得到较大幅度地提高。20世纪
80年代, 全区农村养鱼坑塘90%设备不配套,一无渔业机械,二无排污设施,养
殖品种单一,投放鱼种规格较小,采用传统的"人放天养"、"粗放粗养"养殖方式,
产量一直不高。 1986年全区水产养殖产量800吨,养殖面积633.34公顷,平均单
产84.21千克/亩。1988年以后,水产养殖生产不断深化改革,区水产技术推广站
4名技术人员与7个单位签订了10份承包合同,实行有偿技术服务,同时随着《新
坑塘开挖、旧坑塘建造标准》的施行,进一步完善坑塘配套设施的建设,使坑塘
及改造有规可依, 高产塘越来越多。到1992年,养殖面积740公顷,水产养殖产
量达1620吨,平均亩产145.95千克/亩。2000年以后,由于名优品种的不断引进,
饲养结构逐步得到优化,特别是鲫鱼、胡子鲶鱼等精殖高产塘的增加,使养殖产
量进一步提高。2005年,牡丹区水产养殖面积2040公顷,养殖产量达到9710吨,
平均单产317.32千克/亩,比1986年翻了近二番。
河道养殖 20世纪80年代后, 分布在东城、辛集、岳程、皇镇、庞王等沿
老赵王河乡镇的部分村庄中,进行河道养殖比较成功的有东城的双河集,辛集的
西南圩,庞王的大高桥、吴庄、大闫庄等,这一带水资源丰富,藕、苇、蒲较少,
非常适宜养殖。 1986年,河道养殖面积曾达到100公顷,总产达到75万吨。20世
纪90年代后,随着黄河水资源的减少,部分河道阶段水位下降甚至干涸,基本上
无河道养鱼。
河蟹养殖 1986年,原菏泽市畜牧渔业局从日照购进蟹苗0.5公斤,在辛集
西南圩至庞王大高桥老王河道内试养,由于管理不善,到秋季大部分已被沿岸居
民捕捞, 个体如鸡蛋大小。1996年,杜庄乡从东营市购进扣蟹1万多只,养殖面
积0.2公顷, 坑塘底部铺设塑料布,坑塘周围用玻璃围设防逃墙,因技术有限,
连续2年养殖产量很低,至2005年牡丹区无一处养殖。
中华鳖养殖 1986年前后,由于自然甲鱼数量急减,市场价格骤升,牡丹区
价格最高曾达520元/千克,极高的经济效益很快在全区掀起了养鳖热,养殖面积
由1986年的0.13公顷发展到2005年的20多公顷,年产量达到150吨。
渔业劳动力 牡丹区渔业劳动力,分为养殖和捕捞劳动力,在养殖和捕捞劳
动力中又分为专业和兼业劳动力。专业养殖劳动力所占比重较小,是以养殖收入
为主要经济来源;专业捕捞劳动力,主要靠娴熟的捕鱼技术和捕鱼器具,平时给
养殖场或养殖承包户捕鱼获得一定报酬。兼业养殖和捕捞劳动力所占渔业劳动力
中的比重较大,在养殖生产中临时打工,主要时间改作其它行业。在渔业劳动力
中,男劳力占有绝对比重。随着养殖技术的大力推广和一些精养高产塘的出现,
养殖专业劳动力中大部分都掌握一定的养殖技术。1986年,共有渔业劳动力2030
人, 其中专业人员230人,兼职1800人。到2005年,渔业劳动力达到8690人,其
中,专业人员2250人,兼职644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