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辑 农田水利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h1&A=1&rec=52&run=13

一、灌溉
197年(东汉建安二年),济阴太守夏侯惇为恢复旱、蝗灾后的农业生产,
曾筑渠引灌,并从南方运来稻种,将济阴很多旱田改成了水田。这是菏泽市
最早的农田灌溉记载。以后直至建国前,大面积灌溉农田的记载不曾见到。
到1949年统计,全市仅有1200眼砖井,能浇菜园地3500亩。新中国成立后,农
田灌溉才逐渐发展起来。至1985年,菏泽市灌溉类型有5种:引黄自流灌溉、
扬水站灌溉、河沟灌溉、机井灌溉、喷灌。
引黄自流灌溉:1956年,首次用虹吸管引黄灌溉。1960年改用引黄闸灌
溉。灌区辖10个公社,土地111.2309万亩。是年又开辟了南灌区(太行堤水库
灌区),辖5个公社,土地56.3736万亩。后因管理不当,用水无度,造成大
面积涝灾,1962年国务院命令停止灌溉。1965年大旱,始引黄复灌清淤,但
因引黄闸出故障,影响了引黄效果。1979年,刘庄引黄闸建成,进行小面积
灌溉,逐年扩大,运用至今。它设计灌溉面积24万亩,有效灌溉面积16万亩,
最大灌溉面积达到17.8万亩,另外,自李庄分水闸通过圈头倒虹吸至城东仓
库挖抗旱沟一条,利用黄河水解决灌区外和下游兄弟县用水,同时发展了大
面积的扬水站灌区和河灌区。1985年统计,利用黄河水灌溉面积达67.84万亩。
占灌溉总面积的74.9%。由于发挥了引黄灌溉优势,农业逐年增产。1981年是
60年来未发生过的特大干旱,可是全市取得了粮食单产679斤的收成。
用黄河水灌溉有矿化度低、发苗快、投资少、效益高等优点。但也有潜
在不利因素:一是造成人们依赖黄河水的思想,影响了机井建设;二是大量
引用黄河水,加大了对地下水的补给,抬高了水位,如灌区内的李村、高庄,
地下水位多年平均埋深只有1.67米,比全市浅1.1米。地下水位升高,易次生
盐碱;三是对排水河道大量淤积,如淤积最重的徐河,最深达1.l米。因此,
在引黄灌溉中,应以地下水为信息,科学引用。
扬水站灌溉:引黄灌区以外的乡、镇用水,多通过抗旱沟和河道输水,
再提水灌溉。后逐步发展为扬水站。
1956年6月在赵王河北岸的都司区尹楼村兴建了第一座扬水站,灌溉面积
2000亩。后在节制闸的上游,建了大量的机电扬水站。至1985年底,共兴建
大小扬水站135处,其中40马力以上的固定机电扬水站灌区69处,总装机106台
9397马力,其中电动机21台240千瓦。扬水站总控制面积达32.49万亩,有效灌
溉面积17.56万亩。
扬水站因灌排分设,灌溉和除涝效益大,改碱效果好;只是一次性投资
大,年内运用时间短,占用耕地多,在水源可靠的地方值得发展。如佃户屯
乡后崔楼扬水站,1974年在东鱼河北支南岸马庄节制闸上游建站,能灌溉39
个自然村的3.1万亩耕地,水源可靠;到1985年,装机7台460千瓦,扬程5.6米,
提水能力为5立方米/秒。按照旱、涝、碱综合治理,沟、路、渠统一规划,
有排有灌,有路有林,配套工程完备,确保了农业丰收,曾获山东省水利厅
荣誉奖。
河沟灌溉:在内河节制闸的上游,利用深沟远引,于沟旁用小型机械带
25时轴流水泵提水灌溉,称河沟灌溉(或深沟远引)。这样浇地快,耗费少,
不需建固定的建筑物,便于管理。是农民最喜欢的一种灌溉方式。1981年,
全市用这种方式灌溉农田22.67万亩,占总灌溉面积的28%。
井灌:据1949年统计,菏泽仅有菜园砖井1200眼,井灌面积3500亩。
1951年冬,地区水利局在菏泽师范打成第一眼水车井,下木制管40米、
人工推,每小时出水3~5立方米。1953年有砖井2782眼,下泉70眼,安装解放
牌水车326部,简易水具618件,灌溉面积达到5800亩。
1954年在专署门前打成第一眼压水井(俗称洋井);1956年在今北城刘
庄打成第一眼机井,下木制管240米,可供12马力柴油机抽水。
1958年县水利局创造制成“跃进式”打井锥头,为机井建设开创了新局
面。后又采用半机械化和机械化打井作业,提高了打井速度,机井建设得到
迅速发展。至1981年,全市机井发展到6454眼,保有量5653眼(包括农用深机
井16眼),总控制灌溉面积达41.6万亩,有效灌溉面积29.05万亩,占总有效
灌溉面积的34.6%。平均每眼机井负担225亩耕地,机井密度4.6眼/平方公里。
因长期大量引用黄河水,机井利用率较低,机井建设发展缓慢,全市有
22.1%的村、队机井没有利用。近些年,虽然全市每年打新井200眼,可是损
耗(多是淤积)数超过新打数,机井数量不断下降。1985年实有机井4880眼,
比1981年少773眼,损耗率达14.7%。因此,为保证农业丰收稳产,机井建设
和管理亟待加强。
喷灌:喷灌是新发展的一种灌溉方式。有省水、不破坏土壤肥力,能适
应各种地形、各种土地和农作物的优点。菏泽市喷灌剐刚始试点,至1980年
仅有49台,喷灌面积只有2400亩,主要分布在皇镇、王浩屯和曹州牡丹园。
随着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建立与完善,农民经济日趋富裕,喷灌面积逐步扩大。
二、防汛排涝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各级政府十分重视防汛排涝。菏泽市每年均采取多
种方式,尽力做到黄河不决口,内涝不成灾。30多年来,战胜和避免了一次
次的洪涝灾害。
防汛准备:每进入汛期(6~9月份)前,市就建立起防汛机构和防汛队伍。
防汛机构一般为黄河、内河防汛指挥部,由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人参加并
具体负责,各公社(乡、
镇)、管区、大队也分别建立防汛大队、分队或小组;防汛队伍为有组织地
沿河两岸群众性的防汛队和预备队,做到闻汛即到,不误抢险。汛前检查水
利设施,对河道障碍、堤防险工、缺口、闸坝失修以及尾工、路隔不通等进
行及时清理、整修与加固。另外,备足备好物料,培训抢险技术人员,加强
水情和雨情预测、预报工作,以掌握防汛斗争的主动权。
除涝防渍措施:建国后,在疏浚扩大治理境内25条干、支流河道的基础
上,采取支流配套,开挖中、小型排水沟和洼地沟洫、畦田、台田、条田等
田间工程进行防涝防渍。
1953年,试点搞洼地沟洫畦田。1956年全县投入劳力9.7万多名,一个多
月时间,搞沟洫畦田27万亩,做土方271万立方米。截止1960年,计搞沟洫畦
田56万亩。一般雨情下,对除涝防渍起到一定作用。为提高抗涝能力,在沟
洫畦田基础上, 又开挖台、 条田。台田面宽30~40米,沟深1.5米,底宽1~
1.5米,边坡1:1,挖土摊在台田面上,可抬高0.2~0.3米;条田面宽50~70米,
沟深0.5~1米,
底宽0.5米,边坡1:1,出土摊在条田面上。截止1966年,全县搞台、条田76万
余亩,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除涝防渍作用。为有效抗御涝渍灾害,随着干、
支流河道的开挖治理,相应开挖了中、小型排水沟98条,长330 .5公里,土
方364万立米;路沟308条,长1231公里,土方456万立方米;田间沟4415条,
长约3950公里。这样,洼地积水由田间沟输入路沟,再通过排水沟排入河道。
从而取代了条田、台田工程。
附:部分防洪排涝纪实
(一)1949年曹战洪水
入汛后,黄河洪峰连续出现,7月6日至11月中旬,洪水连续上涨7次。其
中前2次为花园口站,实测洪峰流量1.17万立方米/秒和2300立方米/秒。随
后的4次涨水时间持续61天。10月30日又发生第7次险情。上午第30坝跨角下蛰
入水3米,27、29坝也相继开始下蛰,接着全坝埽动势,险情紧急。这时,处、
段和政府立即总动员,进行抢险、加料、抛柳后,险情少缓,而16坝又出现
跨角下蛰等险情。接着14、I5、17、25等坝全部掉蛰,1、2、3、5坝也均入水,
险情万分紧急。大坝处抢险者人山人海,大堤上大车小辆络绎不绝;尤其是
夜间,灯笼火把使大堤成为红堤。至11
月4日大溜直冲第10、11、12三个石坝,第10、30两坝紧靠大溜。5日,第10、
12坝前头入水l米,下午3时第7坝又被冲塌9米,下跨掉蛰10米。6日晨,第8、
9坝相继告急,下午第5、7坝又出险情。后经10几天的日夜抢险,领导和群众
齐心协力,才终于战胜了黄河归故(道)后的首次洪水。
(二)1907年的排涝
7月,大暴雨到来,降雨中心点日降雨150毫米。至7月底总降雨量达657.8
毫米。由于排水不畅和上游客水过大,全市一片汪洋,平地行舟。过水面积
105万亩,各河道漫溢决口,仅赵王河就决口漫溢74处。冲毁大型桥涵19座,
双河公路大桥被冲断,菏济线交通继绝;水井下蛰4100眼,水围村庄1074个,
进水村庄79个(其中水深3米以上的19个村),计倒房8.5917万间,伤242人,
死亡54人。城内72条街道均有不同程度积水,深者1米至2米,1500户600 0余
人失去住所。县委、县政府及防汛指挥部连夜电话通知各区,提出以防汛排
涝为压倒一切的中心工作,及时调运大批物资供应灾区,并抽调机关干部40
名奔赴各区、乡参加防汛排涝。各区组织870名干部,与群众一起疏水排涝,
抢救安置灾民。抢险中出现了不少英雄模范人物。转业军人李洪举,为抢堵
赵王河险工英勇牺牲。 疏水排涝中,因阻水而扒干渠25处、支渠51处、斗渠
174处,总长675米。发生的排水纠纷149起中,当即解决134起。经20多天日夜
奋战,大片积水,基本排除。继而及时转向抢救残存作物和备耕各种,开展
生产自救活动。中央对灾区极为关怀,用飞机空投荞麦种进行支援,大大加
快了恢复生产的进度。
(三)1959年抗御特大洪水的胜利
1959年,汛期出现12次洪峰,最大洪峰流量接近1958年。刘庄险工段50米
长的土坝被冲走,主溜南移,距堤脚只有56米,第30、31、29、28坝,先后下
蛰入水。8月26日,省水利厅副厅长王国华、菏泽地委副书记李润之、专署副
专员程勉、黄委会田浮萍先后闻讯赶到工地和菏泽县委书记张金举、副县长
尚铎一起分析了险情,研究了措施,决定设立临时抢险指挥部,由雷朝卿任
指挥长,李景新、尚铎、省河务局梁宗允任副指挥长,县委书记张金举任政
委。下设办公室、政上、工程、财务等科室。参加抢险的菏、鄄两个县8个
乡,均分别成立了临时抢险指挥机构,组织5个抢险大队。菏泽县的高庄、
小留、杜庄、吕陵4个区全力以赴,计参加抢险的干部49人,民工5.7592万人
(内有妇女1.16 26万人);后方参加送料的干部226人,调用汽车19部、拖拉
机1台、马车33辆、地排车1109辆、太平车71辆、帆船30只,其他工具1071件。
仅8月31日一夜间就运送柳40万公斤,满足了抢险要求,使刘庄险工化险为夷。
国务院副总理邓子恢代表中共中央、国务院发来慰问电。
(四)1960年防汛斗争
7月以来,连降暴雨7次,中雨8次,平均641.7毫米,最大881毫米。7月2
日上午5个小时即降雨212毫米,27、29日暴雨中心4小时内降雨224毫米,最大
测点320毫米,比1957年暴雨还大54.3毫米。全市一片汪洋,成为泽国。过水
面积130万亩,积水面积92.97万亩,其中水深1.5米者5.8万亩,1米左右的10.7
万亩,0.5米左右者74.8万亩;水围村庄1225个,进水村庄552个,倒房6565间,
砸伤261人,砸死55人,淹死40人,砸死大牲畜537头,伤241头。
造成严重灾害的原因,除暴雨集中、持续时间较长外,就是水利工程不
配套、排泄不及和上游客水倾泄大大超过菏泽集水面所致。据查,上游东明
来水约达315个流量,超过往年6倍以上。
市委、市人委和防汛指挥部组织市直机关干部897人、公社干部2081人、
大小队干部1.1074万人、群众16.7万余人,市5位正副书记、3名市长带领干部
群众一起抢险排涝。采用利、疏、挖、合的4个字办法,苦战月余,排去积
水76.2万亩,并结合整修河道险工决口200处,长2.9253万米,做土方19.6万立
方米;堵复渠口(扒或冲开)78处,长4093米,做土方2.1952万立方米;用船
筏抢救灾民3.8248万户9.0507万人。用于灾区群众生活和生产粮食63.94万斤,
使之重建家园,恢复水灾创伤。
(五)1982年防汛抢险斗争
8月2日高村站出现5550立方米/秒洪峰,刘庄水位高达61.29米。4~8日
根石发生走失,石台坍塌。于是立即进行抢护坝片4道6坝次,用石方600立方
米、铅丝1188公斤,计投资2.4589万元。对第24、30、31坝进行抛散石、下铅
丝笼等以固根基后,险情得到控制。
8月3日~13日,洪水漫滩,扒生产堤口7处,自然决口10处。水深1~2米,
淹地2.8万亩,占滩地的95%。损失粮食918万斤。倒房925间,受灾人口2560人,
伤亡5人。冲毁桥梁8座、涵16处、扬水站1处,县政府组织沿黄两公社干部、
民工2411人、解放军指战员102人,组成7个抢险队180个基干班,奋斗在30华
里的大堤上。经19个昼夜与洪水的斗争,使花园口站1.53万立方米/秒洪水
安然流过菏泽境内。
三、放淤改土
刘庄灌区地处黄河背河洼地,全灌区24万亩耕地中有11.5万亩盐碱地、4
万亩涝洼地、2万亩沙薄地。自1965年复灌以来,在发展引黄灌溉的同时,因
地制宜地采取了放淤改土、泥沙淤改相结合的措施。至1984年,用沉沙淤改
和围堰淤改两种方式,淤改面积达27.25万亩。全灌区粮食产量由196斤/亩
提高到800斤/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