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名人二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h1&A=1&rec=451&run=13

郭允厚
郭允厚(生卒年不详),字万舆.号默千,世居曹州(今菏泽城内),
明朝万历丁未进士。初任文安(今河北省)知县。文安常受水患,他仿行兵
部尚书王孟津的展堤法,修筑堤坝。丙寅秋大水,文安百姓幸免。后调知洛
阳。天启年间,考授兵科给事,再晋兵部左侍郎,后又提升户部尚书,并有
政绩。在明朝政治日趋腐败的情况下,他还能保持为官清廉,在朝内外很有
声望。后晋阶光禄大夫加宫保赠及四世。享年70岁。其父名堵,宇宜泽,官
至南京刑部侍郎。
范希正
范希正(生卒年不详),江苏苏州吴县人,明正统十一年任曹州知州,
是一位体恤百姓,重视教育的官员。
在他任知州时,曹州(今菏泽)初建,到处是“残垣倒壁,街道凋零,
荒草丛生,狐兔出没,沼泽遍地,几成废墟”。范希正上任后,首先发布文
告,号召原曹州外流人员回乡安家立业,“劝借富民粟万石济之,赖以活者
几千人”。编户迅速由原来的29里增加到74里。在人口增加、生产发展的基
础上,他建立学宫,并广招学员,培养人才和师资。第一次就招收廪膳生员、
增广生员以及附生、武生120多名。接着范希正又指令在菏泽城内和乡间人办
社学和私塾,发展农村教育事业,农闲时令农民子弟入学。这时菏泽的社学
发展很快,几年内发展到39处。在社学的带动下,农村私塾也迅速发展,村
村里里都有读书声。范希正在曹州治政11年,为表彰他的政绩,菏泽人民为
其勒碑留念,并写诗赞扬他说:
治教休明洽四方,曹南太守独循良。
增多户口开州域,高广宫墙立郡庠。
秩秩逗笾崇祀享,英英贤俊发科场。
文翁学校兴西蜀,今昔相仍汗简香。
马济胜
马济胜 (?~1836),今菏泽市东马垓村人,武生。青年时从军为骑兵。
清嘉庆初年,参加征讨四川、湖北“叛乱”,屡立战功,由千总升为郧阳游
击。后又擒获敌首领屠士龙等5人,击毙敌首领冉文畴等40多名,升为江南督
标中军副将。1813年(嘉庆十八年)参加征讨曹县、单县“教匪”,升为河
北镇总兵。1832年(道光十二年)台湾张丙“聚党肆扰”,官军万余人不能
胜。马济胜当时身为福建陆路提督,率兵2000渡海增援台湾。十战成功,整
个台湾战事平定。1833年(道光十三年)恩赐二等男爵世袭,赏御书“忠勇
严明”四字匾额。是年10月进京陛见,又晋升二等子爵世袭,赏紫盘城骑马,
并赏御书“福”、“寿”各1方、宝蓝缂丝蟒袍1件、缨纬2匣、大卷八丝缎2
件、大卷江油2件。1836年(道光十六年)去世,追赠太子太保,谥号“昭武”。
马新贻
马新贻 (1821~1870),字穀山,号燕门。回族。菏泽城东北西马垓村人。
他生于官宦之家,祖辈几代为清朝官吏。马新贻自幼聪明,13岁能作诗,
27岁中进土。先后任安徽建平知县、合肥知县、按察使、安徽布政使、浙江
巡抚、两江总督兼通商大臣等职。
1853年(咸丰三年)马新贻随钦差大臣袁甲三率兵镇压太平军,攻破了
太平军占领的盛家桥,三河镇等据点,接着又攻占庐州。由于镇压太平军有
“功”,被提升为知府,“赐花翎,永补庐州”。
咸丰八年,马新贻任按察使,太平军又进攻庐州,马率练勇出城迎击,
但这次被太平军击败,溃不成军,被清政府革职留任。咸丰十年由于袁甲三
的保举,马新贻复官。
1862年(同治元年),马又率兵同太平军作战,在庐州、寿州战败守城
之太平军,再加按察使衔。
同治二年,随安徽代理巡抚唐训云守蒙城,屡破太平军,因而升任安徽
布政使。同治三年再升为浙江巡抚。
同治四年,马新贻奏请减免杭、嘉、湖、金、衢、严、处7府浮收钱漕,
又请求免除漕运诸无名之费。这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民众负担。
马新贻在浙江任职期间,注意兴办各府书院和一些社会福利事业,如筑
海宁石塘,修绍兴东塘,浚通三江口。这在当时是颇得民心的。
清政府统治的江南地带,黎民百姓不堪其残酷压榨与剥削,群起反抗。
《清史》和《马新贻年谱》均称:歧海为“盗贼”聚居的地方,马新贻派兵
追捕,擒其魁。
同治七年,马新贻任两江总督兼通商人臣。他长于军事,崇尚武功。曾
奏言:“標兵虚弱,无以壮根本。请选各营兵2500人屯江宁,亲加训练。”
后编为5营,令总兵刘启发督率,用以镇压农民起义军。
马新贻在江南做官,而对故乡菏泽的乡亲,也常施些小恩小惠。他每次
回归故里,总要宴请他的“布衣之交”,以争取民心。因此,在菏泽为他修
的马家祠堂、马家牌坊,特别是马新贻的坟墓都保护得比较完好。
1870年(同治九年)7月26日,马新贻赴署右箭道校阅射箭。事毕步行还
署。刚到署门,一人突起抽出刀刺伤马新贻胁肋。刺客当场被抓获。经严刑
审讯,刺客只称是河南人名叫张汶祥,其他张一概不讲。马由于伤势过重,
第二天就死了。
马新贻遇刺身亡,皇上和群臣大震。皇上亲赐祭文、碑文,特赠太子太
保、予骑都尉兼云骑尉世袭,谥“端敏”,世称“马端敏公”。江宁、安庆、
杭州、海塘以及菏泽都为他建有专祠,有地方还规定每年春秋,官为之祭。
马新贻是清王朝的“有功”之臣,特别是在镇压太平天国运动中,为清
王朝立下了汗马功劳。
凌寿柏
凌寿柏 (1822~1883),浙江钱塘人,晚清进士。1868年任菏泽县令。他
为官清正,生活朴素、节俭,“俸银所节,必存质库”。他特别重视菏泽教
育。公元1880年(光绪六年),在他的督促下,办起9处社学(城内4处,乡
下5处),教师的工资开始时完全由他本人负担。公元1882年他又捐银500两,
“存质库而取其息一分五厘”,指定作为城内4个社学的教师工资。他60岁的
时候又主持建立了“菏泽右文书院”。为办好这所新设的书院,他将多年的
积蓄全捐献出来,共计白银1000两,存典生息补充学生的生活费用。他还对
书院亲自“督课延师,制定章程,通详立案”。并亲自给学生讲课,使当时
菏泽的教育质量“为列郡冠”。
1883年(光绪九年),由于多年积劳,疾病发作而病逝。终年61岁。身
后“囊箱如洗,惟藏书盈箧”。其长子凌锡祺遵父遗命帮助完成了《菏泽县
志》的编纂工作。为表彰其功德,人民为其建立了纪念馆和纪念碑,可惜现
在都湮没了。
郭秉钧
郭秉钧(生卒年不详),菏泽志道都(今都司乡)郭糖坊村人,生于道
光年间一个大地主家庭。清廪生。长枪会农民起义军首领。
郭秉钧身为清朝廪生,然而他却继承父亲郭养贤里长(练总)职位,搞
起了地方武装。
郭秉钧在县府里有常驻代表,其中一个叫鲁学信的曾与县官王朝翼发生
到葛被杀,引起郭秉钧与官府的矛盾与隔阂。咸丰年间正值太平天国农民革
命运动席卷全国的时候,又有北伐军到过菏泽并在郭糖坊村一带同清军作过
战。这直接震撼了郭秉钧的心。这年过春节时他曾自编对联“省事事生不如
生事,善人人欺不若欺人”贴在门上。郭还私藏了僧格林沁与太平军作战失
败溃逃时丢下的3蹲大炮作为起义的武器。当时有歌谣唱道:“郭秉钧有反
心,僧王的大炮埋3蹲。”《山东通志》也载:“菏泽团长生员焦桂昌、董
朝清、郭秉钧等则首鼠两端,伺隙而动。”
在咸丰年间,菏泽官府募长枪会群众数千人,以防捻军,名曰“练勇”。
有事率以御捻,无事可以回家,由台司动支部分廪给。“团总”以其不利于
已,胁迫官府停止“练勇”廪给。郭秉钧等人以“练勇”停止廪给为号召同
“团总”争斗。“练总”人多势众,“团总”便投靠僧格林沁大营,言长枪
会(练总)包藏祸心,亟宜征剿。僧格林沁派骑兵压境捕治。郭秉钧被迫联
合各县会众万余人,揭杆而起,树起“造反”大旗。1860年(咸丰十年),
郭秉钧等连克郓城、巨野数百寨。菏泽、定陶、曹县等县,除县城外,大小
村庄几乎全部被长枪会占领,并围攻曾州府城20余日。1861年(咸丰十一年)5
月,郭秉钧、刘前、马朋年等围攻单县城6日未克,转至成武又败北。10月,
先后与清军僧格林沁部交战十数次。郭秉钧之二弟、五弟阵亡。11月与僧军
大战于红船口,失利,郭糖坊被围。清兵久攻不下,乃以诡计诱骗郭的三弟、
四弟入寨,清军乘机而入。郭全旗遇难,家人被钉死在菏泽城门上。郭秉钧
逃人捻营。12月又与焦桂昌卷土重来,率众4000余人突奔曹州,大挫菏泽县
令王朝翼于葭密寨;与僧军激战陈家集,失利,率骑众数百南进入捻军。
庞玉璞
庞玉璞 (1850~1905),菏泽城东庞楼村人。出生于自耕农家庭。幼年读
书3年,20岁时因家乡旱灾,外出投军,在广西参加防营训练。以后辗转到广
州,由把总、都司、游击提升为新会参将、广州协镇兼任两广督标中镇府和
两广水师统巡、两广水师提督。曾随冯子材参加谅山抗法之役。他的实官是:
诰封武功将军,晋封武显将军,再晋封为建威将军。1905年因病在故乡逝世。
他任两广督标中镇府(是两广协镇中最高荣誉的头衔,略等于后来的军
区司令员)的时候,曾做过废捐减政的事。当听说上司指定增加广州所属各
县市的“花捐”(娼妓税)、“赌捐”来拨充该机关的经费时,就向上司条
陈,一方面反对增加这些不正当的捐税,变象的加深社会腐败,一方面则建
议该机关缩小编制,并另行指定正当来源的经费,这条陈虽然得到上级嘉许,
而经费来源,仍未有所变更。因而在他到任之后,大行缩小组织,尽量调所
属各机关的职员兼任必须的职务,借以减少开支。因此,一些纳税人曾赠送
“万民伞”、“万民旗”来表示感激。
约在1897年他应召进京引见,回程路过家多探亲时,曾资助家乡办学。
当时他捐了250两银兴办家塾1座。至今潘隅首他的住宅的大门上还存有“恩
被乡塾”的匾额l方,就是当年乡民赠给他的纪念品。
他还乐于助人。有一年冬季,广州气候失调,菏泽花商运到广州的牡丹
花全部毁坏,几十家花商赔损不堪,连在广州的生活费用和回程旅费都无所
出。当时他为广州协镇,得到这消息后,便派人替花商安排了住处与生活,
代定了回程的舱位,需要贷款的人还斟酌情况一一给予贷款。为他们设宴饯
行时, 拿出各人的借据, 当众焚烧。全体花商都感激不尽,联名赠他一个
“慷慨风尚”的匾额。
临终时他再三嘱咐后人:“我一生所积,一家勉可温饱。只有保持世代
耕读,才能传之久远;有一个子弟挥霍就难免有冻馁之虞。你们应特别加以
警惕。”待家人一一表示接受他的训示时,才瞑目而逝。终年55岁。
张星吉
张星吉 (1852~1911),菏泽东城张花园村人。1886年(光绪十二年)进士。
先后任广西右江道、云南迤南、迤东道等职。
他忠君爱国,不畏外寇。1900年(光绪二十六年)朝廷两宫去避难,他
是随员之一。洋人无理要求赔款多项,张星吉据理力争挽回很多主权,又顺
利护驾回京, 得到皇帝赞赏。 他多次向皇帝上书,大谈治国之道。他说:
“枢臣须用正人,一正入进,众正人俱进,国事始可有为!”他对外国不法
商人毫不客气。一次英国邮船装有私货,被张星吉发现,罚其银两一宗。在
审理积案时能一日数起,且皆明晰。在治理地方混乱,禁止云南迤南、迤东
大烟方面也卓有成绩。
1911年(宣统三年)卒于家乡菏泽。
朱允治
朱允治 (1832~1912),菏泽城西北10里朱庄人。光绪初年外科名医。精
炼丹,熟经络,以治内痈驰名城乡。其治内痈必据经络折量取穴决脓,极为
准确。如治胆痛,患者为一壮汉,令将其缚于一株树上,使人在患者前磨一
铡刀,朱在患者右肋下刺入针刀把脓排出。围观者究问其故。朱说:“因痈
在肝下胆内,使用此法可令患者肝叶上举,刺入针刀时以免伤肝,故不得不
如此。”
朱医病皆以脏腑经络辩证为准,不知者皆认其秘。他常告门人说:“欲
学好外科,必先精通经脉。《医宗金鉴》之所以把经脉编排在《外科心法》
之前,意即在此。”
朱允治1912年卒,终年80岁。村众为其立“扬名碑”以颂其术。
孙惕贞
孙惕贞 (1883~1913),字松斋,菏泽市何楼乡牛庄村人。早年丧父.性
情激烈。他于1903年考入县学堂,各课功课均优,尤其爱好数理,每次考试,
均名列前茅。
1904年冬他提前毕业,次年春任公立第一小学堂教习。经常对学生贯输
国势衰微,必须挽救,非发奋图强不可的思想。他嫉视官僚,反对迷信,很
受学生的爱戴和拥护。
1906年春,他又入普通中学堂求学。当时我国南方国民革命事业已兴起。
在学习期间他经常向同学宣传革命道理。1911年夏毕业,任本县劝学所所长。
接事后积极工作,振奋有为。以后他听到武昌起义的消息,即和一些同学去
投奔革命军,在苏北一带参加了国民革命军。
辛亥革命成功后,他留学日本,学习政治。1913年因国内宋案发生(宋
教仁被刺),第二次革命又起,他就弃学回国参加革命活动。他身带武器,
为袁世凯的走狗侦知,行抵烟台时即被捕。当地镇守使聂宪藩严加审讯,他
直言不讳,慷慨就义。时年30岁。
桑树勋
桑树勋 (1854~1921),菏泽市城东郊康庄人。其父桑九河为清道光进士,
多年在云南做官,暮年告老还乡。桑树勋自幼刻苦攻读,深受启蒙思想家严
复“世道必进,后胜于今”的思想影响。戊戍变法后,积极主张废举兴学堂,
不但办男子学堂,也要办女子学堂。他反对妇女缠足,说:“女子要放脚,
要和男子一样顶天立地。”当时桑树勋任菏泽县议事会会长。在他的倡导下,
于1909年(宣统元年)首先在菏泽城的东北隅马神庙设立了“保姆养成所”,
以树立女子教育的榜样。接着他又于1912年把自己在菏泽城内的九间楼和500
亩土地全部卖掉,折合白银1.3万两,在马神庙附近办起了一所高初两等女子
小学——桑氏女塾。
为办好桑氏小学,桑树勋又把康庄的住宅卖掉,在桑氏小学附近买了一
处简陋的房子,把全家搬到这里。他呕心沥血,聘教师,招学生,苦心管理。
不到10年,把桑氏小学办成了具有高初两等8个班的一所完全小学校。1921年
他因病去世。菏泽各界为他举行了隆重的葬礼。这所学校后由其妻继任校长。
曹 垣
曹垣(?~1926),菏泽人,清咸丰年问举入。曾任福州知府多年。善书法,
临柳贴,真、草、隶、篆均有功力,尤以正楷称世。在北京时,曾在故宫写
有楹联,著有《辞林二妙》、《四时分韵》两本书。全书正楷书写,约2.4万
字,为曹氏家族传世之宝。可惜“文化大革命”期间被付之一炬。
王鸿一
王鸿一 (1875~1930).名朝俊,字鸿一,原郓城县朱庄人。20岁中秀才。
1900年考入山东高等学堂,一年后被选送日本留学。先后入东京早稻田大学
和弘文学院深造, 并于进时加入了同盟会。1903年回国即在菏泽兴办学堂。
1903~1906年,他先后创办了菏泽县小学堂、菏泽县第一公立小学堂、菏泽
县第二公立小学堂、自新学堂、警务学堂、普通中学堂,并任曹州中学堂监
督(校长),亲自为学生讲课。他讲中国革命的现状和前途时,慷慨激昂,
催人泪下。青年学生无不敬佩。1904年秋,王鸿一发动县学堂的学生自费赴
日留学。邓仲篱、周连三、王励山、宋九含、韩锦堂、赵寿亭、朱吉峰、王
伯伦等均于这时赴日,成为菏泽市第一批出国留学生。1911年辛亥革命前夕,
他组织11县革命者在菏泽城内龙厅街成立了“尚志社”,准备在本城武装暴
动响应革命,同时鼓励青年学生分别到上海、武汉、徐州等地参军,直接参
加推翻清政府的斗争。
民国成立以后,王鸿一提升为山东提学司。他在省城任职期间不忘菏泽。
发动济南和鲁西南各地的豪绅募捐白银一宗, 全部资助山东省立六中成立
“励学社”,并在北京置房建起了“南华学舍”以招待在京读书的曹州籍学
生。他还请示省政府每年拨款10万元作为资金,在菏泽城西北角(现在西城
四完小)创办了“善后局”,组织城市无业穷苦市民,掐草帽辫、结发网、
做帽子、织毯子,以工代赈;还招集菏泽群众到绥远河套(现内蒙古自治区)
设立“垦殖局”,开垦种植,移民安家。同时自备款项于1919年资助何思源、
王近信、张会若3人赴美留学,次年又资助张含英留美。后奔走于阎锡山、
冯玉祥之间,劝他们合力对付蒋介石。由于长期奔波积劳成疾,于1930年卒
于北京协和医院。归葬济南时,前去送葬的各界人士5000余人。
田银祥
田银祥 (1850~1931),大平调文武黑脸。菏泽市安兴镇田楼村人,后迁
到本市何楼乡贾庄村落户。
田银祥自幼家贫,11岁入本县大平调双胜班学艺。13岁登台,初演文黑
脸包公。因他声音宏亮、吐字清楚、韵味圆正、富有余音,且做戏认真,能
准确把握剧中人物性格,深受观众好评,15岁就成了该戏班主要演员。
田银祥70岁才离开舞台。在他50多年的舞台生涯中,共演出了300多个剧
目。其主要剧目有《铡美案》、《铡赵王》、《铡郭怀》、《铡包勉》。在
这些剧目中,他以演包公著称,人称“活包公”。他演的武戏有《拱地下山》
中的赵公明、《大司马逼官》中的司马师、《战洛阳》、《打鞭》、《斩单
雄信》、《斩白袍》中的尉迟敬德。
田银祥一生收徒50多人。解放后大平调剧团的著名黑脸张文祥,就是他
的得意门生。至今大平调的许多黑脸和红脸,其唱腔板式和舞台步法,还师
承田银祥。
田银祥晚年归里,生活依然清贫,得病无钱医治,于1931年病故。
丛禾生
丛禾生 (1873~1938),山东文登县人。自幼勤学向上,光绪年间进为贡
生。后留学日本,入弘文学院学习。受旅日中国革命党人的影响,参加了推
翻清朝的活动,写信鼓励国内弟弟丛琬珠、丛玖珠参加革命。辛亥革命爆发,
两个弟弟均在革命中牺牲。1914年由王鸿一推举,任山东省第六中学校长。
他精心育才,勤俭治校。首先尽力扩大学校规模,由原来的4个班扩大到13个
班。教学质量居全省之冠,毕业学生遍及国内各著名大学。何思源、王近信、
张会若、张含英等著名学者,都是这时六中的学生。“五四”时期,他作学
生的坚强后盾,在明伦堂发表演说,陈词激昂,号召学生投入这场伟大的反
帝爱国运动。1926年丛禾生调任山东大学附中校长。后因不愿与军阀为伍,
遂返菏泽六中充任教师。他对古典文学造诣颇深,讲授古文可以不看课本,
能通篇背诵,而且讲得有声有色。年逾花甲仍柱着拐杖坚持上课。1937年5月,
学校为了表彰他同其他3位老师的功绩.专门立了 “四先生碑” 以作纪念
(此碑现在菏泽一中院内)。
杨履谦
杨履谦 (1898~1940),字丽庵,号更生,菏泽市王浩屯镇许寺村人。早
年毕业于山东省立六中,后又考入河北大学。毕业后任爱国将领吉鸿昌将军
随身秘书。1934年,吉鸿昌遇难,愤然提笔书曰:“鹬蚌相争,渔人得利;
大敌当前,岂先同室操戈。蒋介石国民党不御其侮反勾结日冠,毁我长城,
与卖国贼何异!日冠得寸进尺,将亡我国矣!”于是他毅然解甲归田,希图
以教育救国,先后任东明县及河南济源、洛宁等县教育局长。后不愿与附炎
趋势之辈苟同,乃弃职回家自办教育。他首先在本村创办小学一处,后又去
王浩屯创办王浩屯完小,自任校长,亲自讲课,对学生进行抗日救国教育。
1935年中共中央发表“八一宣言”,杨履谦得到这一消息后,立即向全体师
生宣讲;对红军长征胜利和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他异常高兴,组织师生开庆
祝大会。他说:“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有救了。”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
杨履谦遂即送长子杨廉阶奔赴延安参加抗日。他同其四弟、五弟,以王浩屯
完小为基地,以该校师生为骨干,成立起“抗日联庄会”,率先树起抗日救
国的旗帜。在他的号召下,附近各村纷纷响应,加入者达40余村。他自任抗
日联庄会会长。1938年秋,抗日联庄会即组成了包括王浩屯完小年龄大的学
生和青年教师在内的抗日常备队70余人。有步枪50多支。他们一边学习,一
边操练,准备迎击侵华的日军。其间,杨履谦曾和考城县长于子元(地下党
员)联合除掉了外号人称“王二响鞭”的土匪头子,缴获钢枪80余支,充实
了抗日力量。1939年春,八路军杨得志司令员率部来到鲁西南,杨履谦主动
将抗日常备队归编为冀鲁豫支队。他任四大队队长兼支队联络科长。在某部
扬得志的直接领导下,杨履谦的思想觉悟迅速提高。他典卖家产购买军械马
匹,供给部队转战于黄河南北。当时以反共著称的国民党濮阳专员丁树本,
以10万银元的悬赏,通缉杨履谦,威胁他投降;杨履谦则以20万银元的悬赏
通缉丁树本,与之针锋相对,使敌人气极败坏,而奈何他不得。1940年3月东
明县抗日县政府成立,杨履谦任东明县自卫队总队长,是年6月在与汉奸石
友三部作战中牺牲,年仅42岁。为纪念他,民主政府在鲁西南烈士陵园为其
立了卧碑。并把其家乡所在的第七区改为“更生区”。
赵润普
赵润普 (1864~1944),字名亭,清末民初名医。世居菏泽市城东赵水洼
村。赵8岁入私塾读书。自幼聪慧好学,勤于钻研。弱冠,操童子业,试府、
县,屡列前茅。16岁时,因家资衰微,生活窘迫,不得不暂居别馆教书,同
时攻习医学书籍。数年后,舍儒改医,拜曹县名医赵映斗为师,进一步深造。
赵朝夕研讨历代名医著作,废寝忘食,刻苦学习。由于聪慧敏快,文底较厚,
临床和医药理论提高很快,对常见之症有独到见地。于是名声渐露。
24岁时,在本村开设普化堂药铺。开始独立行医。他精于中医内科,尤
善于伤寒、虚痨、水鼓诸症的治疗。声名达于鄄城、巨野、定陶及曹县等地,
登门求医者络绎不绝。他师法古人而不囿于古人,用药谨慎,注重疗效,不
务虚名。他医德高尚,医病不分富贵贫贱,有时贫困之人分文不取。闻附近
村庄有病人,不论天气好坏、时间早晚,即撩衣前往,深受群众崇敬,被誉
为“神医妙手”。后授徒10余人,并在辛集开设普化生分堂,委其子经营。
赵于1944年病卒,享年77岁。1946年当地群众自发为赵润普先生树“青囊
春暖”石碑,以示怀念。石碑现存赵水洼村,碑文尚完好。
邓树屏
邓树屏 (1873~1944),字诗佣,又字时佣,菏泽城内原考棚南街人,生
前做过冯玉祥秘书。以书法颇负盛名。
他是科举考试中最后一科秀才之一,且荣获曹州府秀才第一名。废科举
后,去济南高等学堂就学,毕业后于济南中学任教,1912年返乡任菏泽县教
育科长,颇有建树,后弃教从军,在国民党49混成旅任旅部书记官。由于字
迹清秀,被冯玉祥发现,将其调到自己身边为秘书,甚得冯的重用。
由于他随军辗转,其书法也得以远扬。特别是河南郑州、河北涿县及山
东的一些地方,至今还能找到他的真迹。
他以魏书见长。其笔力遒劲,画画如刻。他备赞魏书有“十美”(见其
所著《书法心得歌》),主张练魏帖要从《张猛龙碑帖》或“二爨”碑帖开
始。尤其是晚年,他所写的是一种既有魏笔的精神,也有篆隶的余韵,行笔
圆转而有力,非楷非隶,自成一体。
邓树屏不仅有一定的实践经验,在理论上也有一定的研究和总结。他推
崇清包世臣和康南海编写的《艺舟双楫》和《广艺舟双楫》等书法论著。其
本人也根据一生实践著有《书法心得歌》一书。对于书法的沿革、流变、执
笔、运笔之法以及选购碑帖等均有论述,且系韵文,易读易记。其子孙知其
原稿下落。
李建龄
李建龄 (1888~1945),字茂之,曾用名李如柏,菏泽市何楼乡晁寺人。
国民党中的爱国将领,曾任第二集团军兵站副总监兼经理监。
李建龄自幼好学,南华单级师范班毕业后,抱着一颗爱国之心于1919年
加入冯玉祥部。先后任文书、书记、辎重营军需长、第三师军需处长等职。
1924年二次直奉大战后,李建龄坚决拥护冯玉祥电邀孙中山北上以争取国家
和平统一的主张。后因冯兵力不及段、张联合势力,未能扭转政局。在段就
职的次日,即辞去军职避居天台山。李建龄也随之解甲为民。
1927年5月,冯玉祥从苏联考察回国,在五原誓师后,就任国民党第二集
团军总司令。李建龄得知喜讯,立即动身奔赴西安,被冯任命为第二集团军
兵站中将剧总监兼经理监。他把自己的精力和全部积蓄献给了冯部将士的军
需、武器供给上,被西北军誉为“不可多得的理财官”。1930年冯举兵反蒋,
不幸失败。避居晋祠,李也拒不接受蒋的改编,再次辞官归田。山东军阀韩
复榘等电劝李再次出山,均遭拒绝。1932年,冯与共产党合作,在张家口组
织抗日同盟军并任总司令,李建龄迅速前往,任同盟军粮食局长,与爱国将
领吉鸿昌结为好友。蒋介石秘密收买冯的部将,瓦解了同盟军。冯被迫隐居
泰山,李建龄怒拒蒋的重金收买,毅然第三次归田。1933年,李闻知已是共
产党员的吉鸿昌将军被国民党杀害而悲痛欲绝,使他更清楚的认识到只有依
靠共产党,国家才有希望。日军攻进菏泽后,汉奸县长冉辑五专程到晁寺动
员李建龄出任维持会长。李严词拒绝说:“对不起祖宗、对不起国家的事,
我姓李的决不干!”日军欲抓捕他,李被迫逃亡他乡,保持了民族气节。
1945年李建龄在家中病逝。
葛象一
葛象一 (1882~1949),名锡乾,字象一,菏泽市西北18里吴店乡后葛庄
村人。生于1882年(光绪八年),5月3日。1911年(宣统三年)毕业于省立曹
州初级师范,留校充简易科教员。1913年(民国二年),官立曹州中学同私
立普通中学合并为省立第十一中学,葛先生充任第一任校长。一学期后改任
学监,直到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学校南迁。六中南迁后,葛象一先生回到
本乡继续办教育。1949年12月2日因病逝世,终年68岁。
为纪念葛象一,在山东省立第六中学(现菏泽一中)院内竖一座石碑,
上面刻有:
葛象一先生服务于本校二十五年纪念
中华民国二十六年五月建
葛象一在老“六中”工作25年。处处以校为家。那时学校没有家属宿舍,
学校一放假,师生们都回家过假期,而葛却主动留在学校护理学校。这期间,
他总要召集几个木匠把学校的门窗、桌凳重修一遍,然而他不要学校的一分
补助。
以身作则,严格要求,是葛象一教育学生的又一大特点。他平时对自己
有这样一个严格规定:晚上12点以前不睡觉,早晨5点钟一定起床。当时六中
师生5点钟上早操,葛象一总是跑在最前边。上操后他还要总结上操情况,
晚上检查学生作息情况。他平时对学生要求严格,批评教育总要讲明道理,
从不体罚学生。
由于葛象一以身作则,以学校严加管理,老“六中”的校风和教学质量
在全省名列前茅,为国家培养了许多人才。象徐鹏翥(曹州第一个党支部书
记)、田位东(曾任枣庄特委书记)等好多六中学生,后来都参加了中国共
产党。象何思源、张会若、张含英等都成了教育界和科技界有影响的人物。
葛象一对学生要求严格,但体贴入微。他常常拿出钱来资助生活条件较
差的学生或帮助后进学生补习功课。对有病的学生,时常用自己的钱为他们
请医拿药,有时彻夜守护,看学生如自己的子女。
何思源任山东省教育厅长时,第一个月工资银元800块,亲手交给葛象一,
以报答其资助和教育之恩。葛一分也没要,把这些钱全部用在学校建设及学
生的助学金上。
德高望重的葛象一,常常被当地政府邀去参与政事,但他洁身自好,从
不交结官府,也不受人请托,代人说情。就是对自己的孩子也是如此。葛象
一的三儿子葛庭芳1931年考入立达小学,1937年毕业,没有考取六中。做为
葛象一来说想让儿子进六中学习,应当是比较容易的,然而葛没有这样做。
最后他病重时,对子女说:“我可能活不长了,给你们说几句话,作为
我的遗言吧。你们要永远记住:以孝悌绵家教,以勤俭保人格,以忍让余地
步。有力要顾全大家,无力需谨守自己。以上数语,愿吾子子孙孙誓守勿忘。”
杨士文
杨士文(1899~1952),号子彬,菏泽市丹阳办事处耿庄村人。1952年4月14
日因病暴卒于家乡。
杨士文家境贫寒,没有进过学校,自幼喜爱练武。练武时,常以地瓜、
茄子、柿子充饥。
杨七八岁时,曾拜本市李庄乡李庄村李福田为师,学练梅花拳。十六七
岁时,拳脚精湛,刀枪纯熟,力气过人,常携抱200余斤方形块石绕庭院数周。
18岁时,赴济南拜师学艺,继续摔跤、散手、气硬功,集数技于一身,武功
更大增进。20年代初,赴上海开办“精武馆”。为发扬光大中华武术,在上
海大世界举办武术表演。一天,日本武士气势汹汹来到表演场,肆意挑衅,
无理提出与杨士文比武。杨士文当场答应比试。一个旱地拔葱,跳到场中间。
日本武士想速决取胜,先发制人,两个直拳急如闪电,一个右勾手,重如千
钧,连连如雨点般向杨士文打来,凶猛异常。杨镇静自若,旋展功夫,左格
右挡,下压上架,伺机反攻。几个回合过后,日本武士露出破绽,杨瞅准对
方要害部位,眼快手疾,一个“二水分中”猛地击将过去,直插对方上盘。
日本武士乱了阵脚,慌忙招架。杨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一个“俯鹰击水”,
右手直插对方裆部,连托带架,将日本武士举在空中。顿时,赛场四周围观
的群众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并大声呼喊:“摔出去!摔死他!”只见他两
手一交力,顺势就将对方从空中摔至地面。日本武士一命呜乎。
从此,杨士文在上海名声大震。
杨士文的“穿裆靠”这一招,大长了中国人的志气,大灭了洋人的威风。
因此,激怒了驻上海的日本领事馆,向中国提出了强烈的抗议,声言要严惩
杨士文。在著名武术家王子平的帮助下,他从上海安全地转移到青岛。
在青岛期间,他表演了将正在开动的小汽车后厢掂起,使汽车不能前行
一步,博得人们的喝采。
1929年在南京举行全国国术会考擂台赛,杨士文又力战群雄,膺得国术
最高荣誉的甲等奖。冯玉祥将军和国家国术馆长张之江亲赠单刀、银盾,以
示嘉奖。
南京比武后,返回家乡菏泽,创办起山东省第一个国术馆。30年代初,
又外出江西、湖南、湖北数省传武,后又在国民党马子治部任副团职国术教
官。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重返菏泽直至病逝。
岳克允
岳克允(1883~1952),字明甫,祖居菏泽市城东10里岳楼村。
岳克允幼年家贫,且父母双亡,随兄上学。19岁时一面教书,一面专心
攻读歧黄典籍(后人见其学过的医书达数百册,“文化大革命”中医籍、手
稿损失殆尽),30岁时弃教从医。
岳专长于儿科、内科。行医期间,不论贫富一视同仁;尤贫者常不收费。
他说:“术有高低,以济世救人为要。”因而名声不胫而走,每天诊病不下
五六十人次。探花刘楼村一小儿,腹胀近半年,每治愈重,他用参苓白术散,
三日而愈。晁八寨晁子谦说:“妻产后高烧月余,但思厚衣被,当地诸医不
能治,请岳就诊。他用附予、干姜二付而安。”他说:“此谓真寒假热症。”
1952年,岳克允去世时,一位农民流啼痛哭说:“你死不如我死,你死
可苦了这方百姓!”
萧之楚
萧之楚 (1896~1958),菏泽市贾坊乡萧老家村人。家埔较为贫寒。兄弟
四人,排行老大。原配夫人生一男一女,丧命。1937年前后,在北京娶陈嫚
侬为妻,生五男三女。陈现在居住美国,萧1958年卒于台湾。
萧之楚在山东省第六中学学习时,正值冯玉样在河南省招兵,未曾毕业
就投笔从戎。从军后任排长、连长各6年,后到保定军官学校短期训练班学
习。毕业后升迁很快,任团长不到一年就晋升旅长。1930年4月任国民党第44
师师长, 1933年3月任国民党第26军军长。 1935年11月后,曾任国民党西北
“剿匪”总司令部总预备队第26军军长。1938年6月,任国民党军第五战区第
26军军长。1940年5月,任国民党第11集团军副司令。1942年10月~1946年6月,
任国民党第30集团军副司令。1946年6月~1948年8月,先后任国民党第七绥靖
区副司令官。后退居台湾。
1936年前后,萧曾围剿过红军。红军第一方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萧也
曾组织围攻过陕北共产党领导的红军。
抗日战争爆发后,萧之楚的军队曾参加武汉会战、浙赣会战、长衡会战、
桂柳会战,抗击日军的侵略,但战役大多以失利而告终。
1948年下半年萧之楚退居台湾。
萧之楚聪明能干,乐于助人,治军有方,军纪比较严明。他身居高位,
自己不纳妾,亦不允许下级纳妾。
他讲究房屋修缮。每居一处,房屋必修建的考究别致。如菏泽、安陆等
地的萧家房子都是当时当地有名。
曹香谷
曹香谷 (1889~1958),名兰珍,生于郓城县汉石桥村的一个贫苦农民家
庭。6岁丧父。他先后考入曹州中学堂、济南国立山东高等师范学堂。毕业
后曾任菏泽南华小学、南华中学和五师校长等职。抗日战争爆发后奔赴四川。
1958年去世。
曹香谷青年时代,为寻求救国救民之路,积极追随孙中山先生,后加入
王鸿一组织的曹州秘密组织——“尚志社”。在任南华小学校长期间,主张
废文言,倡白话,实行男女合校、男女平等。“五四”运动爆发后,他积极
投入这场爱国运动,组织学生上街游行,查封日货,宣传反帝反封建的民主
思想。1922年他支持自己的进步学生丁培之等办起了“南华书报介绍社”,
并从外地购来许多马列主义著作和书刊。如陈独秀主编的《新青年》、蔡和
森主编的《向导》、周恩来主编的《觉悟》及《共产党宣言》等。在担任南
华中学校长期间,带头在课堂上讲授李大钊、陈独秀、鲁迅、郭沫若等人的
文章, 鼓励历史教师把历代农民起义领袖、 民族英雄作为补充教材讲授。
1924年革命导师列宁逝世,他不顾当局阻挠,公然在南华中学举行隆重的追
悼大会。总结了列宁的伟大历史功绩。1925年孙中山和1927年的李大钊遇难
时,他都组织群众开追悼会,发表演说。同时领导学生排演话剧在社会上公
演,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他治学严谨,生活朴素。在南华中学任校长期间,以“勤、俭、诚”为
校训,以身作则。除教课利教师一样外,其他如打扫卫生、锄地、种菜、垫
操场等繁重的劳动,他都干在前面。他生活上不烟不酒,节约的钱救济贫苦
学生。他曾办起一贫民夜校,专门招收失业流浪者乞儿入学。后来人们称赞
他是“踏着时代节拍走”的人。
张全臣
张全臣 (1891~1963),大平调著名花脸演员。菏泽市杜庄乡黄张村人。
排行第五,人送艺号“花脸五”。因他善演武行花脸,观众便叫他“花脸武”。
张全臣出生在平调世家。大哥张牟礼、二哥张全忠,都是当时地方上的
著名演员。张全臣8岁跟兄入菏泽大平调双胜班学艺。初学红脸,后攻花脸
成名。在鲁西南、鲁西北、豫东一带,深受群众喜爱。他唱腔板式准确,吐
字清晰,表演感情真切,能准确表现剧中人物的思想感情。
张全臣1955年被提拔为剧团团长,当选为菏泽县政协委员。1957年7月加
入中国共产党。他会戏300余本,生、旦、净、末、丑均能扮饰。他最善演的
剧目有《滚鼓山》、《白玉杯》、《海棠关》、《下河东》、《彩仙桥》、
《打西凉》等。他在《滚鼓山》中演张飞,获1954年山东省第一届戏曲观摩
演出大会演员奖;他在《白玉杯》中演严嵩,获1956年山东省第二届戏曲观
摩大会老演员奖。
刘汉晨
刘汉晨(1885~1964),医号“镜如”,菏泽市城内(祖籍濮州,现鄄
城县引马乡)人。幼读私塾,天赋聪明,勤奋好学。17岁(光绪二十八年)
参加县考,补为廪生。废科举后,考入山东省优级师范学堂。毕业后,任濮
县督学。他热心提倡新学,反对清政府腐朽统治,于宣统元年在曹州加入同
盟会组织。民国初年,曾一度弃教从政。因与时人相悖而辞职。开始自习中
医,苦心研究中医典籍。1947年(民国三十六年)夏,经国民政府考试院大
考,名列前茅,获“国医师”资格。便在南京挂牌行医,并授徒多人。后其
徒多成为南京一带中医骨干。
菏泽解放后,他回家乡继续行医并授徒。对中医经典颇有研究,对《内
经》、《伤害论》、《金匮要略》等经曲名著,能通篇熟诵,又善逐句详解。
在本市及邻县中医界有较高威望。
1953年,菏泽县卫生协会成立,他被推选为卫生协会副主任,并一直连
任至逝世。同年秋,他出席山东省中医代表会议。
1958年,菏泽县医院建立后,任县医院名誉中医师。其后数年,先后在
县中医讲习班、菏泽医学专科学校、菏泽卫生学校兼任教师,讲授《伤寒论》
等,为本市及菏泽地区中西医结合、培养中医人材做出了较大贡献。
1960年他参加编纂《菏泽市中医药验方汇编·第一辑》。
刘汉晨曾任菏泽县第一届、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政协菏泽县第一、
二届委员会委员。
1964年5月,因患心机梗塞,经抢救无效去世。
李鹤立
李鹤立 (1907~1965),名超群,菏泽城内人。李先天斜颈,人称“李
歪脖先生”。他幼工“八分隶”,善书写。因家贫,赖编写度日;其父为儿
科医生,因又习医。经苦学,李兼长儿、妇、内科,后读张锡纯《衷中参西
录》入谜,治则不离其法。如治风寒感冒,多用麻黄汤外加阿司匹林二片治
之,轻则一剂,汗出即愈,重者也不过二、三剂,因而名噪一时。
《李鹤立医案》一书,乃后人所作,未能尽言其长。
黄云芝
黄云芝 (1923~1966),两夹弦著名旦角演员,菏泽市佃户屯乡温堂村
(原籍东明县黄寨村)人。
黄云芝父亲是著名两夹弦琴师,母亲是两夹弦旦角演员。自幼受父母艺
术熏陶,6岁学唱戏,8岁登台演出,13岁就以花旦、闺门旦著称。1943年父
亲去世,依当地风俗穿孝鞋3年,又因其母艺名“大白鞋”,故她有“小白
鞋”之称。1948年菏泽解放,在人民政府的扶持下,黄云芝在《白毛女》、
《小二黑结婚》中饰演了主角喜儿和小芹,受到好评。建国后,两夹弦剧团
改为菏泽县新艺剧团。1954年和1956年她参加了山东省第一、二届戏曲观摩
演出,其主演的《站花墙》和《换亲》分别获演员奖和一等表演奖,并由上
海唱片厂灌制了唱片,同时还出席了全国群英会。1959年,二夹弦改为菏泽
专区二夹弦剧团。同年9月在济南为毛泽东主席主演了《三拉房》。1960年又
参加了山东省赴京汇报演出团,受到了刘少奇、朱德、陈毅、郭沫若等国家
领导同志的亲切接见,并合影留念。1960年,被选为山东省政协委员,并出
任该团团艮,并加入中国戏剧家协会。
“文化大革命”中,黄云芝因受迫害自缢而死。
王玉兴
王玉兴(1897~1966),菏泽县高庄镇高庄村人。民间评词艺人,人送
艺号“万年通”。
王玉兴自幼读书,1914年因家境败落,于菏泽六中辍学。同年他参加冯
玉祥的西北军。在军中他以“拉呱”(讲故事)著称。1917年,所在部队在
战争中败北,王玉兴流落济南,跟菏泽人郭藏书学“说书”。他本人也阅读
了大量的武侠小说。 不久他同到岢泽, 开始了说书生涯。起初在游击衙门
(即现在的三完小)前,后又挪到何家祠堂后边的水坑边搭地摊。1958年加
入菏泽曲艺队,曾任该队队长。
王玉兴说书只有一个竹板,他凭这简单的道具,说了10几部大书,给听
众留下近百个生动的艺术形象。其代表作品有:《四侠传》、《五子七侠》、
《友中义》、《冠三杰》等。他说的新书有:《林海雪原》、《平原枪声》、
《烈火金刚》等。
王玉兴善于在矛盾冲突中塑造人物。加上王玉兴口齿清楚、干脆,从不
拖泥带水。其表演注重神似,做到点到为是,装谁象谁,每个人物都有自己
的语言。一付竹板,打起来是乐器,耍起来是兵器;握在手里当镖打,扛在
肩上是担子,真正做到一具多用。以准确的表、白、念、打突出人物性格,
是王玉兴塑造艺术形象的主要手法。
王玉兴说书十分注意“扣子”。他常说:“说书不留扣,听众留不住。”
所以他总是采取欲解先结扣的手法。
王玉兴说书有三忌:即伤风败俗、低级下流的不说;宣传封建迷信的不
说;卖国求荣的不说。这也是深受群众欢迎的原因之一。
1966年夏,“文化大革命”一开始,王玉兴就被加上“宣扬帝王将相、
才子佳人”的罪名而惨遭批斗。他积怨成疾,于当年秋病故。
王者俊
王者俊(1895~1967),字秀卿,菏泽市杜庄乡王家庙村人。16岁跟菏泽北
关老中医白先生学徒。五年后出师,在家开设王家庙药店,坐堂行医。他精
读深钻古典医药书籍,数年不懈,医术日趋精熟,声名渐露。
建国后历任杜庄区卫生所中医、菏泽县人民医院中医科负责人、菏泽政
协委员、政协副主席、菏泽地区中医学会常务理事、菏泽县中医学会理事长
等职。
王者俊对瘟病、鼓症、胎前产后、脾胃、肝胆等疾患,有丰富的实践经
验。外地慕名求医者每日不断,是菏泽名中医之一。
王者俊一生医德高尚,重视人材的培养。诊治病人不论贫富、贵贱、亲
疏,一视同仁。他曾对门徒说:“医者,仁术也。不为良相必为良医”,并
要求奉为座右铭。他曾授徒30余人,成材者20余人,大都在本市基层卫生单
位任主治医师和骨干医师,有的还担任了地(市)中医学会理事、中医院院
长等职务,为菏泽的卫生事业做出了贡献。
王作贤
王作贤(1918~1971),字文章,菏泽市王浩屯镇王秀生村人。生前任菏泽
县人民医院中医正骨科医师。
王作贤出牛于医道之家。祖父王守矩、父亲王新荣均系正骨先生。他自
幼受到良好的家庭熏陶,13岁即随父奔波四乡行医,亲得妙方真传。于是他
决心当一名“妙手回春”、解除病人痛苦的骨伤科医生。由于他聪颖好学,
重临床实践,十六七岁时就能治疗常见骨科伤症;且胆大心细,技术提高很
快。20岁时已能独立工作。之后,他亲手治愈很多重症、危症病人,医疗技
术颇有独到之处,名声亦日益增高。一次,河南考城附近有一剧团在乡下演
戏。一花脸武生唱打中不慎从台上摔下,双胯脱位,观众惊呼,场内大乱,
戏也被迫中断,适逢王作贤在场,遂上前为其治疗。轻一运手,顷刻胯骨复
位,疼痛即止,武生登台继续演戏。自此,王作贤声誉大振,人称之为“神
医妙手”,登门求医者洛绎不绝。定陶、曹县、东明、巨野、考城、商丘等
地的患者无不慕名而来。
他行医治病,从不卖药索钱。不论贫富贵贱、天气好坏、路程远近,随
请随到,而且全靠步行,车、轿一概拒之。他常对后辈讲:“不能把专技特
长用来发家致富,要以解除病者痛苦为己任。”对远道求医者,帮助安排食
宿,有时慷慨解囊,资助路费。良好的技术,高尚的医德,赢得了患者和群
众的信赖和敬仰。
建国后,他怀着把医术献给人民的真诚愿望,带头到人民医院工作,任
正骨科医师。他忠于职守,工作认真,技术精益求精,对病人耐心周到,使
就诊者有“宾至如归”之感。有时下班后,他还要诊治远道登门求医的患者。
由于工作强度大,他积劳成疾,患肝癌久治无效,于1971年病逝,终年53岁。
李汉三
李汉三(1904~1972),菏泽市吕陵镇吕陵村人。李在山东省第七师范学校
(曲阜)学习时就参加了国民党。毕业后回菏泽,在第一完全小学任教,后
升任该校校长。不久,通过何思源的关系调往济南。1927年从济南回菏泽办
理国民党党务,筹备菏泽县县党部。后调往曹县任县教育局长。不久,又调
往潍县任县教育局长。抗日战争爆发前,任蒙阴县县长。1937年组织国民党
游击队在鲁南一带进行抗日活动。1942年左右转鲁西南活动,因与八路军制
造摩擦,在鄄城县被八路军俘虏。释放后,又去重庆,后被委任为普西南行
署主任。日本投降后,任山东省党部委员。1947年竞选为国民党立法委员,
即赴南京任职。在南京固反对美国的援助被国民党中央记大过一次。1948年
底去广西, 1949年七八月份去台湾。后在台湾台北大学兼职教授《易经》。
1972年在台湾病逝。
李元贞
李元贞(1882~1973),字象乾,菏泽城内中学西街人。名医李继昌之子。
李元贞初从其姑爷朱允治习外科,又得其父内、妇、儿科之家传,故通晓各
科。精经络,善方脉。李喜用单验秘方为人治病,把“节富家药,治贫家病”
作为医德之本。平常勤于采集本地中草药,亲自加工炮制,作为施药来源。
光绪年间,菏泽霍乱流行。其父李继昌为奋力抢救病人,曾倾产、募捐
甚至借债以配制“夺命丹”施舍防治。事后为债主所逼,“闯关东”三年,
始还清宿债。其父因家境所迫,只好将诸子托寄于亲戚家暂住。
1937年秋,菏泽又一次霍乱流行。李元贞承父志,仍照样募捐施药,曾
赴菏泽城西南水牛李一带抢治疫病,又令其子李全治亲入疫地送药,群众深
感其德。1949年,李元贞加入菏泽城关区医药联合会。1973年病逝。
邵仰华
邵仰华(1890~1974),字景顺,鄄城县扈屯人。邵幼读私塾,后拜师学医,
昼勤于习,夜苦于读,对《内经》、《外科金鉴》等可熟背。16岁即能独立
行医,20岁已稍有名气,尤以中医外科见精,运近求医者络绎不绝。
1937年日军侵华,民族处于危亡之中。邵即毅然从戎,加入冯玉祥部。
在抗日将领赵登禹手下任少校军医。以技术精湛,医德高尚倍受赞誉。菏泽
各界百余人曾赠“功高和缓”匾额以颂之。
1945年抗战胜利后,邵来菏泽操医业,在城内合泰公药房坐堂行医。除
本市外,东明、鄄城、郓城、定陶、曹县、巨野等县慕名求医者也不绝如缕。
1949年入菏泽县医药总站(后改为县医院)任中医师,1954年调城关卫
生所,同年,当选为省“人大”代表和县政协委员。历任山东省第一、二、
三、四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菏泽县第一、二、三、四届政协委员。
邵先生临床60余载,处方严谨、细心,治疗经验丰富。曾撰写《疑难病
案体会》,约5万余字。祖传医籍盈室,“文化大革命”中均付之一炬,深
为可惜。
邵仰华于1974年7月病逝,终年84岁。
田竹桥
田竹桥(1902~1974),名修溪,字竹桥,菏泽城内清平街人。先后就读于
菏泽县立高等小学堂和菏泽山东省立第六中学。1919年考入北京大学英语系。
毕业后,先后在绥远省第二中学、山东省菏泽南华中学、山东曲阜师范任英
语教师。1928年被任命为山东省立六中教育主任。1934年提升为省立六中校
长。1937年日军侵华,12月六中奉命南迁,辗转河南、湖北、陕西等省,1939
年1月到达四州省绵阳,任国立六中第三分校校长。1941年第三分校停办,又
先后在陕西省凤翔县中学和西北高职机械学校任教师,兼教英语、国文、历
史、 地理多科。 1945年被派往第一战区失学失业青年辅导处任国文教师。
1946年在西安市中正中学任教育主任。1949年5月,西安市解放,他任西安市
私立东南中学英语教师。1951年,回菏泽任菏泽一中英语、俄语教师。
田竹桥从事教育工作近半个世纪,不论任校长还是当教师,他都勤勤恳
恳。特别是解放后,他更加精神焕发,加倍努力。以菏泽一中任教12年,身
兼英、俄两门外语课,都是严谨施教,一丝不苟。他在外语教学上经验丰富,
造诣颇深,教学质量遐迩闻名,为国家输送了大批人材;同时还对青年教师
无私地传、帮、带,培养了不步青年外语教师。
他酷爱学习。本来他的英语、俄语水平已经很高,但他高瞻远瞩,50岁
又自学法语,还准备学德语。他说:“新中国搞经济建设,外语的用处大着
呢!”他个人生活俭朴,在吃、穿、用、住方面,不及一般市民家庭,将节
约的钱,大部分买成了书籍。他家里其他用具不多,然而住房内里间外闻的
藏书却满满7架,近万册。他曾风趣地说:“在治家上我是个贫农,论书籍
的占有我得算个大地主了。”为了培养人才,后来他将这些书全部无偿地赠
送给了菏泽一中。
田竹桥擅长书法,写一手行、草好字,是菏泽知名的书法家。他的作品
在日本也颇有声誉。他不吸烟,不喝酒。读书、写字是他的唯一的爱好。
1962年,田竹桥已逾花甲。由于他教学成绩卓著,山东省教育厅调任他
到烟台师专任英语讲师。他接到调令后,立即收拾好简单的行李,独自一人
毅然赴任。他到烟台师专后,从事英语教学研究,不顾年老体衰,写了许多
有关英语教学的论著。他在烟台师专任教12年,可家属仍在菏泽,寒暑假他
很少回菏泽探亲。1973年,他已经73岁高龄,这年寒假,远路的师生都回家
过春节去了,住在学校的老师也都忙着过年,唯有他仍在自己的小屋子里准
备明年的课程,并为住校的老师写了很多春联。是年腊月29日晚上,各家团
聚,欢度春节。可这位年过古稀的老人在自己的书桌上伏案备课时,突然心
脏病发作,倒于桌前。人们急忙将他送医院抢救,但因心力衰竭,多方医治
无效,于1974年农历正月初四日与世长辞,终年74岁。
李眉川
李眉川(1902~1975),菏泽市东门单人。山水画家,尤以竹、兰见长。
其祖父李继先是扎纸匠人,故幼年的李眉川就受到前辈之墨纸熏陶,渐
渐爱上了书画艺术。16岁时,父亲就让其专攻美术,18岁去济南学习绘画。
其间他阅读了大量美术理论,研摩了众多名人宇画,对郑板桥的竹子、兰草
尤为崇拜,
1934年他从济南回菏泽,更加快了自己的笔耕。此时,他的竹子、兰草
已声震菏泽,名扬日本、美国。
建国后,李眉川先后在菏泽一中、菏泽县文化馆、山东美术研究所工作。
1953年他创作的大型(8米长、1米宽)组画《今昔菏泽》,在山东省举办的
美术作品展览中获一等奖。1958年他的竹子、兰草被选送到中国美术馆,名
扬美术界。著名美术家刘开渠等人亲自和他切磋技艺。60年代,他的《虚心
友石》、《溪畔竹兰》、《山涧瘦竹》、《远眺》、《草丛三友》等竹子兰
草山水画多次参加广州出口商品交易会,出口美国、日本、新加坡、马来西
亚、菲律宾、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家2500余幅。直到70年代李眉川在家养
病期间,外商还给签订购画合同。
张金生
张金生(1929~1975),菏泽市丹阳张庄村人。贫农出身,1951年8月参加铁
路工作,1966年11月入党。历任巡路工、养路工等职。在党的教育下,严格
要求自己,对工作极端负责任,创连续8300多公里安全生产成绩,多次被评
为“红旃手”和先进工作者,曾先后15次临危不惧,抢险护路,保证铁路畅
通无阻。1975年4月9日,在抢救72次客车时献出了宝贵生命。时年46岁。死后
追记“特等功”和“优秀共产党员”的光荣称号。
曹兰峰
曹兰峰(1903~1976),字秀岭,菏泽市城东南25里吴店村人。家庭贫寒,
仅读书5年即随父拼耘。其叔曹明显,字子彰,精岐黄,擅内、妇两科,藏
书甚多。他拜叔为师,初习喉科,攻《喉科指掌》。昼耕夜读,寒暑无间。
18岁开始应诊,治愈率颇高,两年后声誉渐隆。23岁时,随国民党骑兵第一
师师长王恩义任随军医官。所到之处,闻有名医即登门求教,搜集内、外、
妇、儿诸科药方数册,并有多种丸、散、膏、丹的配制方法。退伍后,在菏
泽南门里开设“惜生堂”药铺,仍以治喉科为主。时城西范庄有一患者名范
左,头痛如裂,多次求医投救无效,水浆不入已两天。闻知曹新设诊所,遂
登门求治。他观病人头面颈项赤肿,扪之烙手,目不得开,痰声如拉锯。遂
略思片刻,制巴豆油纸燃熏患者口鼻。少顷,浓液夺口而出,呼吸少平。撅
口视之,见蒂丁之后生一大痈,堵塞气道,妨碍呼吸,影响进食。他取利刃
刺之,浓液溅出约半茶杯。少顷,病人渐安,呼吸渐畅,渐渐入睡。遂嘱家
属备稀粥半碗,冷至寒热适中,唤醒患者一饮而尽,众人无不惊喜万状。后
经汤、散并进,月余而愈。患家为表感激之情,绣“起死回生”缎匾一面,
自带乐队,吹吹打打登门道谢。自此,他在菏泽名声大振。
曹本业喉科,名噪一时,但其他各科病患者亦接踵而至。先生之技难应
诸病之变,迫使他走“实践——理论——实践”之路。即白天看乐一些无把
握之病,夜间即翻阅与这些疾病有关的书籍,以达复诊时心中有数。长此以
往,诊治内科诸杂疰逐日增多。1938年之后,渐弃喉科而业内、妇两科。.之
后,他又在合泰公、济东药房任坐堂医生。后困战乱不已,又转至菏泽城东
打渔店、羊庄、大张集为坐堂医生。
建国后,于1951年初加入菏泽县卫生院(现菏泽市人民医院)工作,直
至终年。
他强调先议病,后遗药;治疗上师其法而不泥其方;用经方少时方多,
土单验方齐上阵。他善长“攻邪”,推崇“邪去正自安”之说。临症治咳喘,
常开小青龙汤;理堵气常分二十四味流气饮;治便血常出土方樗椿皮;治胃
腕痛常用人参九痛丸;其经验之多,阅历之广,愈疾之众,当时少有过于他
的。
他爱好广泛,说、拉、弹、唱皆通。他待前来就诊者和蔼可亲,贫富一
视同仁。
由于病人盈门,无暇整理医疗经验,故曹无著作。其长子曹传书经商废
医,次子传孝精水利而弃医药,唯宗侄曹星如为其徒,承其技。今曹星如为
菏泽地区中医院主治中医师,亦为菏泽名医。
徐鹏翥
徐鹏翥(1902~1976),字云轩,今成武县城关镇东门里人。17岁入菏泽山
东省立六中学习,1922年入济南省林斋(农林专科学校),1923年考入上海
大学社会学系,1927年入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武汉分校学习。
他先后任中共曹州支部书记、国民军少校团副、西北民族事务委员会总
务科长、中共陕西省委统战部办公室主任。
他两次来菏,宣传马列主义,秘密发展中共党员和共青团员,建立中共
曹州第一个支部。1925年,徐鹏翥受中共山东省委的委托到鲁西作青运工作。
他住在母校菏泽六中南院,很快把在六中学习的田位东、许保琦、孔庆嘉等
一大批进步学生团结在周围。他们一边积极宣传共产党领导革命在全国发展
的大好形势,一面从先进青年中秘密吸收入团,迅速发展共青团员30余名。
从而为菏泽的革命斗争播下了火种,也为全区党组织的建立和发展奠定了基
础。1926年11月,徐鹏翥经中共山东省委负责人介绍见到刘少奇,并由其帮
助考入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武汉分校。1927年7月徐鹏翥受恽代英的指示回鲁西
发展党组织。他第二次来到菏泽城里,与在曹州坚持工作的共青团员田位东
接上了关系。他们经常在城里刘仰月、田位东家开秘密会议,汇集情况,研
究工作。不久,经徐鹏翥、刘仰月介绍,郑尔拙、丁培之、李道一先后转为
中共党员。十月初,正式建立了中共曹州支部。党员10余名,徐鹏翥为支部
书记。1928年3月他们正准备建立“农民协会”,曹州支部遭到国民党特务的
破坏,郑尔拙被捕,徐鹏翥家被搜。从此,徐鹏翥被迫离开菏泽去外地寻找
党组织。
解放后,他终于找到了组织关系,并为党积极工作。1976年2月,徐鹧翥
在西安去世。其骨灰安放在西安南郊革命公墓。
庞镜塘
庞镜塘(1900—1977),原名庞孝勤,别名(笔名)黑园。菏泽城东郊
庞楼村人。1900年11月生于广州。其祖父庞玉璞曾为清朝两广中镇府(相当
于后来的广州警备司令)兼两广水师提督(相当于后来的海军舰队司令)。
其父庞士云为清监生、候补知县。1908年,其祖父携儿孙告老还乡。回籍后,
其父曾出任菏泽县参议会议长。庞镜塘弟妹11人(弟4人,妹6人),他年最
长。
1921年,他毕业于省立菏泽六中,并于是年考入北京大学文学系,后转
入山西大学政治经济系。 1925年毕业后南下广州,参加了国民革命,办过杂
志,作过政治工作。1927年春,任黄埔军校政治教官。1928年代理国民革命
军第八路右翼军政治部主任。1929年秋,任黄埔军校武汉分校政治教官兼国
民党汉口市党部整理委员(常委)。1932年,调任北平市国民党党部整理委
员兼北平农学院讲师。 1934年夏,任浙江省台州行政督察专员兼临海县长。
193 7年秋,任国民党中央组织部秘书长。1943年,任国民政府参政会参政员。
1946年,任国民党山东省党部主任委员并被选为“国大”代表。曾娶妻牛氏,
生三子(庞然、庞礼、庞祯)。1928年,又与杨宝琳结婚。杨现为台湾立法
委员。生二女:长女庞禔,在台湾;次女庞祎,现住世界画会理事,定居加
拿大。1976年,又与妻妹杨萃文结婚。
1948年10月9日,在山东省临城被解放军俘虏,后去华东军区解放军官训
练团改造学习。在学习改造期间,努力学习党的理论、方针、政策,认真进
行思想改造,积极带动其他军政人员转变思想。深感今是而昨非,认清了蒋
家王朝的黑暗与腐朽,明白了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够救中国。1960年11月28日
第二批被特赦。他响应党的号召到沈阳定居,任沈阳市政协专员,从事文史
工作。
庞镜塘非常感谢党给的温暖和关怀,拥护党的方针政策,敬佩老一辈无
产阶级革命家。在广州和重庆时就和周恩来总理相识。特赦后,周总理在百
忙中还邀他到家中作客,进行启发教育。他深受感动,引以为荣,津津乐道。
周总理逝世时,他悲痛万分,并赋词《满江红》以表达悼念之情。原词是:
巨星骤殒,亿万众,泪涌如泉。最堪忆,穗城创校,政教领先。两次征东歼
逆虏,运筹帷幄挽狂澜。建伟业,三军齐奋起,出赣南。万隆会,策万全。
亚非拉,团结坚。溯第三世界,举世腾欢,功高不居拥领袖,鞠躬尽瘁壮河
山。寄西风,泪尽情难尽,恸人寰。
他写了不少有价值的文史资料,并在全国政协出版的文史资料专辑上公
开发表,深刻揭露了国民党的组织工作和国民党CC派的内幕。
他怀念在台湾的亲友故旧,呼吁在台的军政人员,要为和平解放台湾统
一祖国大业作出贡献。他曾给在台的妻子和定居加拿大的女儿去信,希望她
们都回大陆来。他的次女庞祎克服重重困难曾两次回国探亲。1977年3月3日,
他致台湾旧友函稿中写道:“……我愿忠告身在台湾的老一辈的军政人员和
一般的公务人员,你们应该认清形势,辨明方向,只有走爱国的道路,为解
放台湾,统一祖国作出力所能及的贡献,才有光明的前途。”“我自解放以
来,一直受到毛主席和共产党无微不至的关怀,我深感到社会主义大家庭的
无限温暖和幸福。中共的一贯政策是爱国一家,爱国不分先后。你们不应该
再有任何疑虑了。如果一时还不能回来,先来探亲、访友也好,人民政府一
定保证来去自由和安全。”
1970年至1974年,他在新民县大柳屯农村插队期间,诚恳地接受贫下中
农再教育,通过劳动锻炼,与广大群众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他用自己仅有的
3000元积蓄,支援农村办电。
庞镜塘平生最突出的爱好是藏书。自他参加工作直至解放前的20余年中,
收藏的名人古书多达9 万余册(仅济南一处就有万余册,已捐献国家)。由
其子庞祯代为保存的名书法家赵子谦手迹隶书四幅屏也于特赦后献给全国政
协。
1977年5月12日,他在辽宁省沈阳市政协召开的学习会上发言后,突发心
肌梗塞症去世。
王星楼
王星楼(1895~1979),郓城郑营人。一生从事教育工作。
1919年省立菏泽六中毕业后,考入北京师范大学。1923年大学毕业后,
回山东省立菏泽六中任教,1936年转入菏泽师范教书。教书期间,他认真备
课,特别是化学方面娴熟过人,当时师生们管叫他“王化学”。
“七?七”事变后,他隐居乡里。1943年被迫到郓城师范任教。1945年他
主动离开郓城师范,二次归田。1948年投奔解放区,在冀鲁豫边区一中任教,
受到全体师生的热烈欢迎。菏泽解放后,边区一中搬到菏泽改为菏泽一中,
他任副教导主任,后任副校长,直至去世。
王星楼到边区一中后,以校为家,兢兢业业,热心帮助青年教师提高业
务水平。建国后曾被评为模范教师,当选为第一、二、三届山东省人大代表。
在第三届省人代会上, 他作了书面发言。1963年他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在
60年代初生活紧张时,他拿出200多元支援家乡生产队买机器,得到大队干部
和群众好评,并回信感谢。
何思源
何思源(1895~1982),字仙槎,菏泽市城内西当典街人。少年时代家境贫
寒。民国初年考入山东省立十一中。在校期间,因生活困难,曾退学到济南
当新闻记者,后又返校学习。1915年考入京师大学堂,毕业后,曾留学美、
德、法等国7年。在法留学期间,利用课余时间给一家餐馆洗刷碗盘。由此
赢得了餐馆经理及其女儿的同情和好感,并与经理之女结婚。为了祖国的富
强,1926年毅然回国,1927年加入国民觉,并出任中山大学教授和法学院院
长。 1928年任山东省教育厅厅长。在其任教育厅厅长时,把第一个月的工资
800元(银元)资助给了曾培育过他的菏泽省立六中。抗日战争爆发后,他到
鲁北组织部队与日军作战。1944年12月出任山东省政府主席,1946年10月改任
北平市市长。1949年北平解放前夕,他为北平的解放积极奔走,因此,遭到
了国民党特务的暗害,寓所被炸,他和他的夫人受伤,小女儿不幸牺牲。但
他不畏强暴,不畏特务跟踪,忍痛带伤,坚定地与其他代表同到前线与中共
洽谈,对北平的和平解放作出了重要贡献,受到了人民的赞扬。毛主席说他
这次是“真正代表了民意”。
建国后,何思源历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二、三、四、五届全国委
员会委员、中国国民党革俞委员会委员等职。他坚决拥护中共的领导,走社
会主义道路,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积极参加国家政治生活。
何思源生前极为怀念在台湾的亲友故旧,殷切期望台湾早日回归祖国,
完成统一大业,并为此而积极努力地勤奋工作。
何思源生前曾嘱咐子女,在他逝世后,丧事要“一切从简不举行遗体告
别仪式,不举行追悼会”。他的这种移风易俗,提倡社会新风尚的精神是非
常可贵的。1982年4月28日在北京逝世,终年87岁。
在何思源患病期间,政协全国委员会、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共中
央统战部的负责人和生前友好刘澜涛、钱昌照、平杰三、屈武、彭友令、郑
洞国、甘祠森、吴茂荪等曾到医院看望或慰问他的亲属。
何思源同志的骨灰盒安放在八宝山革命公墓骨灰堂。
龚献斌
龚献斌(1913~1982),菏泽市何楼乡龚庄人。出身贫农。1937年9月加入中
国共产党,1941年5月参加革命工作。
在抗日战争时期,龚献斌在菏泽县离明区做地下工作。后历任区联合会
副主任、区委组织委员、区委书记。解放战争开始后,他历任菏泽县委组织
部副部长、部长,积极带领党员和群众参加民主革命斗争,发展生产,支援
战争,作出了一定的贡献。在革命斗争的艰苦岁月里,他出生入死,奋不顾
身,坚持与敌人打游击,曾荣立一等功。
全国解放后,龚献斌任菏泽县委副书记、书记,地委监委书记、地专机
关肝炎医院党支部书记等职。对工作认真负责,坚持原则,平易近人。
1982年8月3日在菏泽病逝,终年69岁。
岳美中
岳美中(1900—1982),原名岳钟秀,号锄云。原籍河北滦县小岳各庄人。
他出生在一个农民的家庭里,幼读私塾8年,16岁考进滦县师范讲习所,17岁
当小学教员。他边教书,边研读“二十四史”,攻读古诗文词。1925年,他
患了严重肺病,在朋友裴雪峰的规劝下,萌发了学医念头,购买了《衷中参
西录》、《汤头歌诀》、《药性赋》、《伤寒论》等,苦心攻读。1928年秋,
在好友昊绍先的力劝下,凑钱开了一个“锄云药社”,开始了他的医务生涯。
1935年,他经朋友介绍到菏泽县医院(院址在现在龙厅街烟厂内)任门
诊主任并挂牌行医。
在菏泽行医期间,无论军政要员还是穷苦百姓,均一视同仁。还经常为
穷人垫付药费。为培养菏泽中医人材,他亲自拟题,组织全县中医进行理论
和实践考核。今本市主治中医师赵富岭等,当年都曾聆听教诲,接受考核。
他一面为菏泽培育人材,一面自学深造。在菏泽任门诊部主任期间参加
了上海陆渊雷先生所办的“遥从”(函授)部学习,认真研讨张仲景的《伤
寒论》、《金匮要略》,以及唐代的《千金方》等医典。自此,学业大进。
1938年日军侵占菏泽之前,他几经辗转至唐山,1982年5月12日与世长辞。
岳美中一生留下了《锄云医话》 、 《锄云医案》、《诊断学辑要》、
《实验中药学》等近200万字的手稿和1000多首诗词。仅解放后他就发表学术
论文100多篇,著有《岳美中医案集》、《岳美中论医集》、《岳美中老中医
治疗青年病的经验》、《岳美中医话集》、《中国麻风病学辑要》等。
岳美中生前曾任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五届“人大”常委会委员、政协全国
委员会医药卫生组副组长、中华医学会副会长、中医研究院中医研究生班班
主任,中医教授等职务。
展 征
展征(1923~1983),原名祁万寿,菏泽县王浩屯镇孙化屯人。中央军委办
公厅副主任。少年时代,正值日军侵华,他满怀救国热情,毅然参加家乡抗
日话剧团,深入农村进行抗日宣传活动。1938年3月,他奔赴革命圣地延安,
参加了八路军。同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展征历任抗大
一大队技术书记、队列干事,中央军委副官处队列科科员,总政治部锄奸部
三科科员,延安联防军军法处审判员。解放战争时期,历任东北民主联军总
政治部保卫部副科长,东北军区政治部保卫部副科长。建国后,历任东北军
区政治部保卫部科长、敌工部副部长,沈阳军区军事检察院副检察长、检察
长,陆军第六十四军政治部主任,新疆军区政治部副主任,军委工程兵政治
部副主任,1980年任军委办公厅副主任。1955年被授予上校军衔,获三级自
由独立勋章和三级解放勋章,1964年被授予大校军衔。
展征长期从事保卫工作,业务熟悉,有魄力,好学习,富有创造性,善
于从实践中总结经验。在新疆工作期间,他安心边疆,热爱边疆,模范地遵
守民族政策,经常深入边防第一线调查研究,指导对敌斗争。“文化大革命”
中,展征对林彪、“四人帮”的倒行逆施怀有强烈的义愤,进行了坚决抵制
和斗争。他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刻苦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直至临终
前一天,还听读《邓小平文选》。他参加工作四十多年,勤勤恳恳,艰苦奋
斗,全心全意献身于中国人民的解放和建设事业。1983年7月因病逝世,终年
60岁。
胡景灿
胡景灿(1896~1984),菏泽市胡集乡胡集村人。出身贫农。在旧社会一家
有6口人被饥饿夺去了生命。1935年因黄河决口,胡景灿用一根扁担挑着破铺
盖卷,带着孩子老婆讨饭到胶东蓬莱县下薛家村住下。1940年10月参加中国
共产党。1950年3月回到故乡胡集,担任大队党支部书记。后被评为华东劳动
模范,出席了中共第九、十、十一届全国代表大会。1984年因病去世。
几十年来,他带领干部群众营造防风林带20道、林荫路24条,总长达120
多华里,造林面积达3500多亩,植树120多万棵。大片果树已开花结果,每年
收水果几十万斤。
胡景灿又带领干部群众打机井250多眼,挖深5米、宽17米、长6里的大干
渠一条,修支渠16条,建涵洞56个。形成了旱能浇,涝能排,旱涝保丰收的
农、林、牧、副齐发展的林海绿洲。
他还领导党支部为鳏寡孤独老人建立了敬老院,先后有104名老人入院。
他本人还收养了6名孤儿。如邻村陈楼的陈继玉,因父母残废,生活困难,
胡景灿就自己出钱供他上学。在他的抚养下,陈继玉已高中毕业,成为大队
的民办教师。几十年来先后得到胡景灿接济的就有50多户。
他的3个儿子都是军官,全家有15人工作,收入是不少的,可是胡景灿从
不讲阔气、论吃穿,经常对子孙进行艰苦奋斗的革命传统教育。几十年来,
他出外开会从没要过大队一分补助,还把国家发给他的误工补助如数交给大
队。有时到县里开会,县领导为了照顾他年龄大,行动不方便,就派车接他,
但他坚决不坐,总是骑自行车到城里开会。
几十年来在胡景灿的带领下,现在胡集大队已有汽车、拖拉机10台,公
房450间,成材树木20万棵、果园700亩。有面粉厂、砖瓦厂、木器加工厂等10
多个队办副业,公共积累达300多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