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名人一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h1&A=1&rec=450&run=13

冉 雍
冉雍(前531年~?),字仲弓,茶堌(今菏泽张什店)人。配曾氏(曾
皙之女, 曾参之妹) 。为孔子弟子。与冉耕(伯牛)、冉求(子有)世号
“一门三贤”。
冉雍乃少昊之裔,周文王之后。曹叔振铎数传至冉离,世居“菏泽之阳”。
家贫,以牧为业,人称“犁牛氏”。故孔子有“犁牛之氏骍且角,虽欲无用,
山川岂舍诸”之说。离娶颜氏,生长耕、次雍。颜氏死,又娶公西氏,生求。
后公西氏闻孔于设教阙里,“命三子往从学焉。”
冉雍曾做过季氏私邑的长官,问政于孔子。孔子以“赦小过,举贤才”
告之。他请教孔子施教的方法说:“雍闻,至刑无所用政,至政无所用刑…
…信乎?”孔子说:“圣人之治化也,必刑、政相参焉,太上以德化民而以
礼齐之,以政导民,以刑柰之。化之弗变,导之弗从,伤义以败俗,于是乎
用刑也。”仲弓深以为然,说:“诚哉是言,有王者起,必从是斯语也。”
他为政“居敬行简”,主张“以德化民”。但是,在季氏“仕三月,虽待以
礼貌,而谏不能尽行,言不能尽听,遂辞去,复从孔子。居则以处,行则以
游,师文终身。”
冉雍在孔门弟子中以德行著称,孔子对其有“雍也可使南面”之誉。这
是孔子对其他弟子从来没有过的最高评价。这不仅承认冉雍“德行”出众,
而且承认他是个德才兼备的非凡人物,孔子还在临死时在弟子们面前夸奖他
说:“……贤哉雍也,过人远也。”所以,后世对冉雍的评价甚高。如荀子
在他的《儒效篇》中,就把冉雍与孔子相提并论,说:“通则一天下,穷则
独立贵名,天不能死,地不能埋,桀跖之世不能污,非大儒莫之能立,仲尼
子弓是也。”
及孔子卒,恐失圣道之传,他与闵子诸贤,共著“论语”20篇。又独著
书6篇,谓之《敬简集》。自经秦火,书已不存。卒,葬于曹州东南60里冉堌,
与伯牛、子有台祠,在其故里曹州(今山东菏泽)东南15里茶堌(后改冉贤
集、冉村集,今称张什店)建祠专祀。
因儒家在政治上主张“德政”,历代封建皇帝非常重视孔予思想对维护
他们封建统治秩序的作用,所在在尊孔、祭孔的同时也对冉雍等诸弟子加以
尊崇和封赐,加追谥号。汉高祖过鲁以太牢祀孔子,祀奉冉雍为陶子,元帝
加封为陶侯,唐太宗贞观二十二年封鲁侯,玄宗开元二十七年封薛侯,宋真
宗祥符二年增封下邳公,度宗咸淳三年封薛公,明嘉靖九年改称先贤冉子。
清康熙间赐先贤嫡派为翰林院五经博士,世袭奉祀。
汲 黯
汲黯(?~前112年),字长儒,西汉濮阳(今菏泽白虎乡汲堂村)人。
景帝时官洗马。武帝即位,为谒者(官名)。一次,他奉旨至河内(汉时黄
河以北地区)视察时,以皇帝的名义开仓放粮,赈济饥民。回朝后请求武帝
以假传圣旨而治他的罪。武帝赞扬了他的做法并宽恕了他。后来,因屡次向
皇帝提意见而被调出朝庭,贬为东海太守。不几年,东海郡大治,又召为主
爵都尉。这时,天子正招试文学(官名。汉置宋废),常说:“我想怎么样
怎么样”。汲黯对皇帝坦率地说:“陛下这样做不行。你内心多欲,只是表
面施以仁义,怎能效法唐尧虞舜之治呢!”武帝很恼火,退朝后,对人说:
“汲黯真戆呀!”
大将军卫青在宫中值班时,武帝有时坐在床上见他(这是不礼貌的举动);
丞柏公孙弘在公余进见时,皇上有时连帽子也不戴(衣冠不整为不礼貌)就
接见他。到汲黯时,皇上不衣冠整齐,他就不去进见。
他直言敢谏,不畏权势。后来,卫青的权势益重,人人畏惧,但汲黯却
敢与他抗礼。他骂廷尉、御史大夫张汤为刀笔吏,不能做公卿;斥责丞相公
孙弘内心奸诈,只会逢迎取悦皇上。结果遭到张汤、公孙弘的忌恨,连皇上
也不太高兴。淮南王谋反时,非常害怕汲黯,说:“这个人直言敢谏,是个
宁死不屈的人;至于公孙弘等只不过像个刚发蒙的小儿,是容易对付的。”
他极力反对汉武帝反击匈奴贵族的战争。当匈奴浑邪王来降时,他又屡
次提出与皇上不同的意见,但均遭武帝拒绝。不久,因犯小错而被免官。几
年后,又起为淮阳太守。十年后卒于淮阳。
汲黯去世后,皇上怀念他的功劳,官其弟汲仁至九卿(朝内的高级官员),
子汲偃至诸侯相(辅佐诸侯的官)。
卞 壶
卞壶 (281~328),字望之,济阴冤句(今菏泽丹阳办事处卞庄)人。官
至宰相,是晋代一个较为著名的政治家。
卞壶出身官宦之家,祖父卞统曾任琅琊内史,父亲卞粹兄弟六人“并登
宰府”,世称“卞氏六龙”。怀帝永嘉初年,卞壶袭父爵。318年被召入朝,
任命为从事中郎,负责官员的选拔提升,深为晋元帝所庞信。不久卞壶又被
选为皇太子司马绍的老师,受到皇室的尊重。322年王敦在武昌起兵反晋,晋
元帝忧愤而死。太子司马绍继承皇位,这就是晋明帝。卞壶升为吏部尚书。
324年,晋明帝乘王敦病重,发兵讨伐王敦,加封卞壶为中军将军,率军征战,
将王敦击败。卞壶因战功被封为建兴县公。不久,又被提升为领军将军,拜
丞相。
325年,明帝去世。卞壶与王导、庾亮一起为顾命大臣,辅幼主晋成帝执
掌朝政,并加封他为右将军加给事中尚书令。
卞壹为人正直,秉公办事,不畏权势,敢仗义执言。就连王导这样的重
臣,他也不姑息迁就。在晋成帝继位举行登基大典那天,群臣都来朝贺,只
有王导称病不来。卞壶认为他太傲慢了,便在朝廷之上厉声说:“王公难道
不是国家大臣吗?先帝刚殡,嗣皇未立,怎能称病不上朝呢!”王导听说后,
只得带病前来参加庆典。成帝年幼,皇太后临朝称制,外戚庾亮当权,横行
霸道。卞壶对庾亮毫不屈膝退让。有一次皇太后下令,命南阳乐谟为郡中正,
颖川庾怡为廷尉评,二人凭仗与庾亮的特殊关系,拒不就职。卞壶十分气愤,
毫不顾及庾亮的脸面,上朝奏上一本,说:“无论任何官吏,不得以私废公,
凡是朝廷已定之事,谁也不能改动。”在卞壶的坚持下,乐谟、庾怡不得不
去就职。卞壶刚直不阿的行动,使举朝震肃,无不为他秉公断事的人格所折
服。
卞壶为官清廉,虽然作了朝廷重臣,仍然过着俭朴的生活,住着旧房,
粗茶淡饭,如同普通百姓。皇帝也知道卞壶廉洁,没有积蓄,在他儿子结婚
时,下诏特意赐钱50万,但卞壶坚决不受。
327年,历阳(今安徽和县)镇将苏峻以诛讨庾亮为名起兵进攻京城建康,
众大臣纷纷出逃。卞壶也知道无法抵挡叛军,但他一面给平南将军温峤写信,
要他火速来救援京师,一面作好死战的准备。328年2月皇帝任命卞壶为宰相、
右将军领右卫将军,率兵保卫京城。卞壶总督兵马在东陵口与苏峻展开大战,
被苏峻战败。他且战且退,一直退到皇宫。卞壶虽知大势已去,仍奋力死战。
身上已多处受伤,仍拒不逃避,直至战死。这时他年仅48岁。他的两个儿子
卞眕、卞盱也都随父亲对叛军作战。他们见父亲战死,忍着悲痛,拼死痛杀
叛军,相继战死。幸亏平南将军温峤和陶侃起兵救援,329年击破苏峻,消灭
了叛军。晋成帝赠卞壶侍中骠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谥“忠贞”,祠以太
牢。赠卞眕散骑侍郎,卞盱奉车都尉。世人称赞说:“父为忠臣,子为孝子,
忠孝之道,荟于一门。”晋安帝时,以钱十万为卞壶修了一座坟墓,以示嘉
奖。
温子升
温子升 (495~547),济阴冤句(今菏泽王浩屯一带)人,是北魏著名的
文学家,官至中军大将军。
他是晋朝将军温峤的后人。父亲温晖,曾任兖州左将军长史,行济阴郡
事。温子升生活在优裕的环境里,幼小就博览百家诗文。十几岁文章就写得
清丽婉约。北魏孝明帝初,在全国选拔辞人补充御史之职时,他在800人的应
考中名列榜首,一举成名,补为御史。那时年仅22岁。
他的诗文与当时的文学家邢邵齐名,时称“温邢”。温、邢与魏收被誉
为“北地三才”。其诗文风格清俊、词义贞刚。现存其诗11首,其中《捣衣
诗》写得最好。
长安城中秋夜长,佳人锦石捣流黄。香杵纹砧知近远,传声递响何凄凉。
七夕长河烂,中秋明月光。蟻嗡塞边绝候雁,鸳鸯楼上望天狼。
此诗表达了捣衣女子希望战争结束征人得归的感情,开了唐代闺怨诗的
先河。他的文章胜于诗,写得质朴,多据事直书,不假典实,具有魏文章的
风格。他的诗文影响很大,当时的济阴王元晖赞扬温子升的诗文超过宋朝的
谢灵运、粱朝沈约的作品。梁武帝也大加称赞他说;“曹植、陆机复生于北
土。”温死后其友宋游道曾集其诗文35卷,均已亡佚。明人辑有《温侍读集》
(因他曾当过侍读)。
温子升在军事上也有战绩,曾得到孝庄帝及上党王天穆的赏识,加封为
伏波将军,为行台郎中。孝武帝时令温任侍读兼舍人、金紫光禄大夫、散骑
常侍、中军大将军。
李 勣
李勣 (594~669),唐朝大将。本姓徐,名世勣,字懋功,离狐(今菏泽
李庄集)人。家富有,初从翟让起义,参加瓦岗军,因功封东海郡公。瓦岗
军失败后降唐,任右武侯大将军,封曹国公,赐姓李。因避太宗讳,单名勣。
到长安后,从李世民镇压窦建德、刘黑闼等起义军。629年(贞观三年)与李
靖出击突厥,因功封英国公,守并州16年。高宗时官至司空。
黄 巢
黄巢(? ~884年).曹州冤句(今菏泽王浩屯一带)人。出身于一个世
代贩私盐的富裕商人家庭。兄弟8人,他排行老二。因科场不第以贩盐为业。
他曾和唐末另一位农民起义领袖濮州(今山东鄄城县北)人王仙芝共同贩过
私盐。
黄巢年青时就写下了《题菊花》、《赋菊》(见《附录》编)两首著名
诗篇以抒发变革现实夺取政权的伟大抱负。874年王仙芝自称“天补平均大将
军兼海内诸豪都统”,率众3000人首先在长垣起义。翌年,黄巢在冤句起兵
响应,率领数千农民武装挺进曹州和王仙芝胜利会师。这年曹州发生虫灾,
百姓饥饿难忍,不几日,投军者数千人。
起义军使唐王朝统治者惊恐万状,立即调五路大军合击义军。义军放弃
曹州,包围沂州,直取淄州(今山东淄川)、青州,进而挥师河南,接连打
下阳翟(今禹城)、郏城(今郏县)、汝州(今临汝)。为避免与唐军主力
硬拼,义军又挺进湖北、安徽,接连攻下10个州县。起义军横扫千里,所向
披靡。
公元876年兵临蕲刑(今湖北蕲春)城下,王仙芝欲接受招安,黄巢非常
愤怒,一拳把王仙芝打得鼻青脸肿,毅然与他决裂,单独带领2000人马,又
打回山东。878年,王仙芝在安徽黄梅被围,兵败战死。其大将尚让率领余部
赶到亳州投奔黄巢。从此起义军便以黄巢为统帅,称“黄王”,号“冲天太
保均平大将军”,自定年号为“王霸”。待唐军主力慌忙集结洛阳一线时,
他又杀出河南,进入安徽,渡过长江。战江西、取浙江、进福建、下广州,
势如破竹。每到一地,惩贪官,杀豪强,开仓济贫,深受百姓拥护。百姓纷
纷参加义军,队伍很快发展到五六十万人。此时唐王朝更惊恐不已,诱使黄
巢招安,并把“率府率”(皇太子的侍卫长)的委任状送到他面前。黄巢严
辞拒绝。879年10月,黄巢发布文告,兴师北伐,挺进中原,矛头直指长安。
为阻止黄巢渡江北进,淮南节度使高骈率精锐部队“围剿”义军,同时,唐
政府各路援军也从四面八方向义军包围,形势相当危急。黄巢假装投降,突
然出击,全部歼灭了高骈的精锐部队。880年8月,黄巢挥师从采石矶(今安
徽当涂县西北)横渡长江天险,9月率兵渡过淮河顺利北上,大军直抵长安
的门户潼关。黄巢骑着骏马亲临前线指挥,全军欢呼雷动。黄巢突破潼关的
消息似晴天霹雳,唐僖宗逃出长安,唐朝几十名文武官员向黄巢投降。
881年初,黄巢进入长安城,百姓夹道欢迎。黄巢一面向百姓散发财物,
一面张贴告示:“黄王起军本为百姓,非如李氏(李唐王)不爱汝曹,汝曹
但安居无恐。”1月16日黄巢在含元殿即皇帝位,定名为“承天应运启圣睿文
宣武皇帝”,国号“大齐”,改年号为“金统”。大齐政权发布文告,号令
天下,任命各级官吏,严厉镇压罪大恶极的皇族和官僚地主。同时还宣布唐
朝三品官以上的官吏一律免职,四品官以下的暂时留用,各部门的领导权基
本上控制在起义军将领的手里。
但是,黄巢起义军长期流动作战,所到之地,弃而不守,没有建立巩固
的根据地,唐军仍在各地武装割据。883年4月,唐军攻破咸阳,渡过渭水,
杀向长安。黄巢15万农民军被迫撤出长安,重返河南、山东。不幸遭陈州刺
史带重兵偷袭,先头部队全军覆没,先锋孟楷被杀。黄巢异常恼怒,决心攻
下陈州,结果用10个月的时间,始终没攻下。这一疲劳战,使义军受损非浅,
黄巢不得已引兵北上。正当渡河之际又遭唐骑兵突袭,义军伤亡数万,主将
尚让投降。
黄巢带领千余官兵突出重围,向山东撤退,经曹州、究州,到泰沂山区,
一路上连遭追兵掩杀。884年7月13日,黄巢和兄弟黄邺、黄揆、外甥林言等
数十人在泰山狼虎谷(今山东省莱芜县境内),被唐军包围,最后黄巢拔剑
自刎(据(《辞海》)。另据《曹南文献》载;黄巢兵败后为僧,有诗为证:
记得当年草上飞,
铁衣著尽著僧衣,
天津桥上无人识,
独倚栏杆看落晖。
以上说法有待考证。
郭子兴
郭子兴 (?~l355),原籍曹州(今菏泽市)人,江淮地区红巾军首领。
是继黄巢之后,曹州产生的又一著名农民起义领袖。
郭子兴父亲叫郭翁,很穷,靠算命为生。后移居定远(今安徽定远县),
家境稍富。元朝末年郭子兴加入了反元的秘密组织“弥勒教”。他散财结交
天下好汉,准备起事。
1351年,北方爆发了韩林儿、刘福通领导的红巾军大起义。翌年2月27日,
郭子兴带领几千人,趁夜偷袭濠州(今安徽省凤阳县),杀了州官。经红巾
军首领杜遵道同意,郭子兴、孙德崖,还有俞、曾、潘5个头目,都称濠州
节制元帅。他们杀富济贫影响甚大。当时郭子兴的九夫长、贴身侍卫朱元璋
精明能干,郭就把自己的义女嫁给了他。
1355年3月郭子兴因病身亡。他的大儿子郭无叔被刘福通封为都元帅,妇
弟和上门女婿朱元璋被封为副元帅。
朱元璋建立明朝后,郭子兴被追封为滁阳王。
何应瑞
何应瑞 (?~l644),曹州(今菏泽城内)人。字圣符,号大赢,是大理
丞何尔健的儿子。明万历三十八年中进士。其父死后,服丧三年,授户部主
事职,在河西掌管钞税。不久,其母又死,母丧期满,仍居前官。任职期内,
尽量减少苛捐杂税,商民都感恩戴德。考课官吏,评为最优,被推荐做了常
州知府。当时,余山率众起义于山东,大江南北的饥民也纷纷响应,一日间
数次报警。何应瑞处之镇静,筹兵计饷,谋划策略,无人敢犯他所管辖之地。
后又督学河南,他力杜请托,不循私情,提拔有真才实学的寒微之士。崇祯
四年,召对文华殿,受到皇帝的称赞,晋升为副都御史。巡抚河南期间,因
为没有很好贯彻朝廷意图,停止升迁。他曾五次上疏请求辞官,都没有被批
准。不久,曹州绅士列状上请,朝野内外都写奏章举荐他,后又起用他作广
西左布政使,历南京太常卿、尚书。甲申年,李自成攻入北京城。崇祯帝死
于煤山。何应瑞“悲痛”万分,遂绝食七日而死。
何应瑞从小就聪颖异常,善诗文,工于书法。曾在曹州兴办义学,购置
土地供穷人埋坟。他著有《江藩政论》、《抚江奏牍》。他的儿子觐,是丁
未年进士,官居中书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