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类 歇后语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h1&A=1&rec=443&run=13

歇后语是劳动人民在日常生活中提炼和创造的示义性最强的一种习惯用
语,它具有形象逼真、幽默诙谐的特点。
上鞋不用锥子——那是针(真)管。
鏊子底下骑驴——抬不起头来。
半夜里摸帽子——早着哩。
枣核儿解板——没几锯(句)。
抱着元宝跳井——舍命不舍财。
鼻涕流到嘴里——自家吃自家的。
布袋里装牛梭——内里有弯。
裁缝丢了剪子——光落个尺(吃)了。
唱戏的胡子——假的。
扛着喇叭下乡——找事。
买个麻花不吃——看“劲”吧。
黄鼠狼吃鸡毛——啥东西都衬数。
老公公穿儿媳妇的鞋——前(钱)头子紧。
穿着坎肩子作揖——想露两手哩。
打绳的摆手——到劲了。
豆腐渣贴门神——不粘板。
屎坑里的石头——又臭又硬。
狗皮挂到南墙上——不象画(话)。
擀面仗吹火——一窍不通。
高粱棵里打“耳” ——满挡。
狗吃糖稀——拖着不断。
狗打哈哈——没人味。
狗头上长角——出洋(羊)相。
狗舔磨盘——打圈子转。
老寡妇哭儿——没望了。
光腚打铁——偎不上摊子。
喝凉水栽跟头——装晕。
大闺女上轿——头一回。
槐树狼子将老鼠儿——一窝不抵一窝儿。
老牛掉到井里——有劲没处使。
哑吧吃饺子——心里有数。
哑吧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
黄河里尿泡——随大溜。
鸡蛋掉到油篓里——滑蛋一个。
懒婆娘的裹脚条——又臭又长。
老鸹飞到猪身上——光看到人家黑。
剃头的挑子——一头热。
依着石碑烤火—— 一边热。
六个指头挠痒痒——多一道子。
聋子的耳朵——摆设。
铁匠打铁——看火色。
砍倒树捉老鸹——拿稳的。
腊月里萝卜——冻(动)心了。
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
罗锅腰趟水——湿脸了。
杆草里包老头——丢大人了。
脑末勺子戴眼睛——往后看。
圈嘴胡子吹猪——毛包毛。
屎克螂推粪车——滚蛋。
剃头的使锥子——一十师傅一个传授。
兔子的尾巴——长不了。
网包子抬猪——露蹄爪了。
瞎子打灯笼——白搭一支腊。
瞎子吃芥茉——白瞪眼。
小葱拌豆腐——一清二白。
鞋壳里长草——荒(慌)脚了。
要饭的不走——是个门。
要饭的牵猴——玩心不退。
周瑜打黄盖——愿打愿挨。
打个盘子锯个碗——茬口不对。
鞋后跟抹屎——没法提。
小小虫跟着夜猫子飞——有熬的眼,没捞的食。
火车头冒烟——白气。
羊屎蛋钻天——能豆一个。
竹篮打水——一场空。
猪八戒照镜子——没人形。
嘴上抹石灰——白说。
做梦娶媳妇——净想好事。
“小小虫”(麻雀)吃黄豆——猛一“努”。
失火挨板子——双倒霉。
墙上画饼——不当饥。
老虎吃天——无处下嘴。
小老鼠钻到风箱里——两头受气。
秃子打伞——无发(法)无天。
高射炮打蚊子——大材小用。
墙头上骑马——回不过头来。
老鼠咬牛——想干大的。
肉包子打狗——有去没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