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辑 生活习俗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h1&A=1&rec=434&run=13

一、衣着习惯
旧时富户人家的衣着与贫苦百姓的衣着是有明显差别的。有钱人家的男
子一般着偏大襟长袍,身长与脚脖齐;外罩大褂,大褂式样与长袍相似,多
为黑色;最外边穿对襟马褂,长二尺余,多为丝绸等优质面料。裤子长与脚
脖齐,裤腿用扎腿带扎起。其式样官与民相同,但布质有优劣之分。
平民的男服,冬季为长袍、马褂、大袄(偏襟)、小袄(对襟),棉裤
为宽裆大腰,扎腿;夏季穿汗衫、单褂(对襟布扣)、单裤(宽裆大腰);
春秋穿夹袄、夹裤,多为土布料,间或有洋布。男帽,冬季是毡帽头、火车
头式皮帽(棉帽)、风帽(老年人用),春秋多戴帽店(缎和皂布料)。
男鞋,冬季多穿自做棉鞋(两块瓦式)或苇缨编织的草鞋,稍富裕者穿
毡鞋。春夏秋穿夹鞋。有产鞋、一道脸、二道脸等式样。
女子的裙子有多种色彩,颇具针工,绣以龙凤、牡丹等图案,有定数飘
带、彩穗、银铃,长至脚面,多为富贵妇女着用。普通人家的女子冬季多穿
棉袄(偏襟)、棉裤(宽档肥腰),夏季穿偏襟布衫,春秋穿夹袄、夹裤,
多为自织棉布。无论穿单、夹、棉裤,妇女均需用带子扎腿(扎在脚脖处)。
女服颜色,老人多为老蓝色,中年多浅蓝色或月白色,青年则着自染红、绿
色的衣服。除新妇嫁期系赁裙外,一般人家妇女平时不着裙。女帽,冬季老
人戴绒帽、风帽,青壮年妇女戴缎帽或“头勒子”。
女鞋,青年妇女冬季尽是绣花棉鞋,春夏秋三季则穿绣花夹鞋。老、中
年妇女冬季多穿套鞋(软底)、靴子(木底、穿在套鞋外),其他时间穿前
头尖式的黑色夹鞋。
至民国时期,富户、乡绅等多穿大衫,戴礼帽;青年男知识界穿制服,
即当时的中山服;女学生及富绅家的妇女多穿旗袍,袜筒高至膝部。至于农
村青年妇女冬季多穿带色彩的花棉袄、棉裤。这式样一直延袭至建国前夕。
建国后,旧式衣帽渐被淘汰,以带遮檐和“耳巴”的黑色棉帽及带檐的
干部帽最为普遍;穿制服者也日益增多。到70年代人们的穿戴就出现了大的
更新局面。进入80年代后,男服以中山、国防式为主;西装亦开始流行,并
有日趋盛行的势头。男青年西装革履,衣式新颖;女青年冬着翻毛皮衣,夏
穿连衣裙,脚蹬高跟皮鞋,人们的衣着穿戴正日益接近世界潮流。
二、饮食起居
群众的饮食习惯是一日三餐(极少数一日两餐),早晨吃馍、喝粥(亦
称“糊涂”)、吃小菜;午饭吃馍,有熟菜;晚饭,亦称“喝汤”,一般吃
面条、面旗、米汤、疙瘩汤等。
主食品种繁多。本市主要是小麦和杂粮。清末至建国初期,多以大豆、
高粱、玉米为主食;逢年过节、款待亲朋或红白喜事时,佐食小麦。从1958
年至1978年间,以地瓜干为主食。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民生活提高,
始以小麦为主食,彻底改变了以往以粗粮为主再加瓜、菜带的局面。
本市住房以北屋(人称常屋)为主房,若东西有配房的称“簸箕叉”院,
若东西南北房均有的称“四合院”。住房分配的俗规是:父母长辈住堂屋,
儿和儿媳、晚辈住配房,而建房规格是堂屋要高、宽于配房。
旧时贫户住土棚子屋(土顶、土墙、无砖瓦的屋),富户住砖瓦房。那
时,凡有“功名”的人家,其门楼和堂屋脊上均装有兽禽形的陶制物和钢叉、
云燕等饰品, 取“镇宅避邪” 之意;有的屋脊上饰以花纹的砖瓦,称之为
“透花脊”;有的于房檐处饰以带花纹的“勾头滴水”,以壮观瞻。在沿黄
地段多用木撑架建房,以防汛期涨水冲塌房屋。
从60年代起,人们对住房要求渐高,砖瓦房逐日增多。进入80年代后,
由于生产力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乡间新房剧增,城市更是楼房林
立。现在建房均以砖瓦、木石、水泥为主,房式宽敞出厦,多饰以彩色水刷
石和多彩多姿的山水、人物、鸟兽、花卉形状的磁块。有的富裕户还建楼房
式“明三暗五”的厅房,全部钢筋窗棂,玻璃窗口,彻底改变了以往蓝砖小
瓦、土棚暗窄的局面。公房则以楼台高耸,大型西式建筑为主。随着生产的
发展,农村有的地方已集体规划建房式样,即所谓“排房化”,形式整齐划
一,初步显示了城乡差别的缩小,
三、生辰寿诞
一般老人的生日称作“寿诞”或“诞辰”;儿童少年叫“生辰”或“生
日”。庆祝生辰寿诞是菏泽人民的传统习惯,但方式各异,规模不一。
给老年人过生日,谓之“祝寿”或“庆寿”。一般从66岁开始,有的地
方从60岁开始(富人也有从50岁开始的)。一般上有老人的,不做大的“祝
寿”活动。建国前,富人过生日,亲友相邀,赠送寿幛、寿联、寿屏、寿盾
(一般是银质心、木框架),上写“寿比南山,福如东海”等祝词。也有送
寿画的,多画老寿星、松柏、仙鹤、寿桃等,以示吉祥。还有送点心、糖寿
桃、肉类、钱币的。有的大户人家祝寿时还要演“堂戏”。“大庆”时,有
的还请戏班,搭台演唱数日,轰动乡里。有的地方,晚辈和亲友则向老人顶
礼膜拜,以表孝心。一般人家只吃面条和煮鸡蛋,取“运转寿长”之意,或
饭菜略优于平时,以示祝贺。至于穷苦人家,则无法祝寿了。若临生日时,
只有存心自知而已。菏泽地方,老人到80岁时,称“庆八十”,这次是最隆
重的;到90岁时,也有“庆九十”的,叫做“大庆”。
少年儿童到生日时,一般吃煮鸡蛋、喝面条,借取“滚运”和长寿之意,
且形式简单。 此举不尽普遍, 但重视程度各不相同,唯独儿童到“三生”
(三周岁)时较为重视,名为“过三生”。一般人家是:至亲挚友,给孩童
买衣、帽、鞋袜、玩具等物,富者置物较多。
建国后,庆贺生辰寿诞仍很盛行。方式规模渐趋于一致,这是由于广大
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之故,一般主家盛摆酒宴,食品花样日益增加、更新,
至亲好友也多携带寿桃、高级点心、酒、烟、肉等前来祝贺。
四、嫁娶习俗
旧社会都是凭媒订婚。那时男女婚姻必须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男女不能自主。 一般的男子十五六岁, 有的十二三岁,即由父母求媒,找
“门当户对”的人家求亲,叫做“说媒”。女子大于男子二三岁,甚至五六
岁者,即谓“年龄相当”。如女方向男方求亲,叫“倒提亲”,亲上加亲叫
“爱好结亲”。有的双方父母在孩子没生下来就为他们订婚叫“指腹为媒”。
一般女方要求男方条件高些。俗称“女攀高门”。媒人将男女双方的情况互
相介绍后, 双方就暗地打听, 再找先生“查八字”,“合星相”,如没有
“冲克”即可订亲。双方满意,星信、八字又合,协议后,第一步进行“谢
恳”。为了遵重女方,羞男不羞女,先请男方表示同意,然后媒人带红毡到
女方表示恳求,这算双方口头表示同意,以后不许再有异议。有的要“换小
帖”,即将双方年庚互相交换,这是初步肯定。这项手续简单,只侯烟茶而
已,而后再择定吉日进行“传柬”,也叫换“大帖”或“传启”,俗称“恳
媒” 。 大帖的格式非常严格郑重,双方的主婚人均需具名。平辈的男方称
“忝眷弟”,女方称“姻眷弟”;若男方为晚辈称“忝煤晚”,女方为晚辈
称“姻眷晚”,即所谓“男忝”、“女姻”。大帖上男对女写“恳”,女方
对男方写“允”,即所谓“男恳”、“女允”。男方对女方要写“求聘”,
女方对男方要写“许字”。大帖对媒宾称“冰人”,需要四至六人,男女各
半,所用的帖称“执柯”。换帖的日期,由男方择定,帖请媒宾必须设丰盛
的筵席款待;若女方也要设筵,吉日要让于女方,次日再赴男方之席。传柬
后,儿女的终身大事就算定了,即所谓“乾坤定了”。由于男女婚前不见面,
媒人往往从中弄虚作假,因而造成不少婚姻悲剧。
订婚后,一般男女到十七、八岁才进行婚娶。婚娶之前,男方家长先到
女家“请庚”,俗称“要好”。一般第一、二次女方不答应,到第三次才表
示同意,把女子出生的年、月、日、时和属相开出来,男方根据男女的“星
相”择定月、日、时辰,谓之“看好”。之后.男方向女方“送好”,并附
送衣料、首饰等物。女方要为男方回敬扇子、腰巾等。另外再附一包麸子,
一包食盐,取意为“夫妇有缘”。到了婚期,根据家庭情况,富家用花轿或
轿车,一般人家用牛马车,上扎“扑楞”,盖上秫秸箔、花席或兰单子,前
口挂红毡,后挂花单子,车中坐着娶女婆(有丈夫、儿女俱全、又不在三忌
的“全换人”),还带一只公鸡,跟一个童男,称“抱打鸣鸡的”;女家回
礼要配一只母鸡,也派一童男称“挂门帘的”。双方家长互赠钱与童男,往
往男家赠钱高于女家。
新娘上轿(车)之前,先“上头”、“开脸”、谓之“成人”;新娘头
戴凤冠,顶蒙红布,身穿石榴大红袄,腰系八幅罗裙,肩披披肩,并陪送许
多嫁妆。娶回的路上若遇井、石、庙宇,要在车边用红毡遮避,点放爆竹,
以防凶邪。
到了新郎院门首,出来两位大姑娘,手端托盘,上放酒和用红纸封的进
门礼(钱) 相迎。 随着出来一位“全换”妇女,手拿火把,围着新娘的车
(轿)正、倒各转三圈,然后把火把插入阴沟里。新娘下车时,面向何方是
有规定的,下车时足不着地,坐在椅子上,由人抬到天井院内,站在红毡上
与新郎同拜天地,名为“拜堂”,后行“合卺礼”,俗称“坐帐”,即新娘
新郎同坐在一条凳子上,男的坐住女的衣襟,并喝“交心酒”。新夫妇要交
杯换盏,然后新娘从红毡上步入洞房,于房内床前或墙角处默坐,任凭人取
闹打趣。 一般取闹的是先量新娘的脚大小, 以小为美,大者为丑,俗说:
“脚大三分丑”。入夜后新郎入洞房,予先预备一壶酒几个菜,新婚夫妇喝
酒谈心,谓之“圆房”。街邻青年人在窗外窃听,叫“听房”或“闹房”。
婚后第三天早上,新娘早起走出洞房,公婆在院中预先放一把扫帚,并
故意放倒一只油瓶在地上,如果新娘能打扫院子,并把油瓶扶起来,就认为
她将来能操持家务。接着就有一位“全换”妇女“送汤”(汤用白面、大枣、
小麦和栗子做成。枣与“早”谐音,栗与“立”谐音,意即“早立子”之意),
先让新娘喝,后让新郎喝,剩下的全泼在床底下,并且嘴里念叨着“东一泼、
西一泼,小子闺女一大窝;东一淋,西一淋,闺女小子一大群”,以祝愿多
生儿女之意。早饭后,新娘先拜公婆,后拜亲族,再到外祖父家。凡受拜者,
都须赠给“磕头礼”,多少不等,但得双数,并用红纸包好,这是新娘的积
蓄。
三天或六天,至迟十二天,新郎新娘同去新娘家,俗称“回门”或“认
门”,古称“归宁父母”,后来简称“归宁”。新婿回门时,要有一人带领,
叫“帮客”。他的任务是一则免新郎失礼,二则恐闹婿过分。那天,女方家
需设厚席相待,并请乔兄弟和表兄弟相陪,称为“暖婿”。要让新婿坐首位,
独占一方。新婿到岳丈家后,要先到家谱前叩拜,后拜岳父母,然后入席。
新婿要双座、双盅、双筷。酒茶之后,继而饭菜,并送油饼四张和葱一把,
用红线缠着,“帮客”撕其中一张之一角,让新婿吃,其余带回家去。在吃
喜面条时,一人手托托盘,上放用红纸包的钱,在客屋门前一照,俗叫“缴
面礼”。新婿回门所带礼物,一般女方不折留,如收一部分,必须有更好的
东西回敬。新娘回门之后,就可以参加家庭日常劳动了。
新中国建立后,喜事新办逐渐代替了封建礼仪。迎接新娘时,自行车代
替了花轿、轿车和牛马车。在城区,婚期多选在“元旦”、“五一”、“国
庆”等节日;农村多在“春节”左右。至期,举行简单的婚礼仪式、亲朋送
礼祝贺,男方家长采用“喜酒喜糖办喜事,一杯水洒谢宾朋”,大家热闹一
天,就算结束了婚礼。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人民生活的逐步提高,
衣食住行都讲究起来,形成“吃饭讲营养,穿衣讲漂亮,住房讲宽敞,用具
讲高档”的消费观念。喜事新办的观念也随着变化。新婚夫妇把新房装饰的
井然有序,大衣橱、高低橱、书橱、写字台、新式双人床、圆桌、沙发等新
式家具应有尽有;有的还有电视机、录音机、洗衣机等高档生活用品。在城
区,一般人家则租借小汽车迎娶新娘,有的则采用旅游结婚,新婚夫妇一块
到外地旅游一趟,就算结束了婚礼。
80年代初,在城区有些单位则举行集体婚礼。一个单位或几个单位联合
举行,有若干对新婚夫妇参加,领导人主持,有关单位赠送镜匾。集体婚礼
文明、热闹、经济,是婚嫁改革的一种好形式。
五、丧葬今昔
菏泽的旧殡葬方法是土葬。人死之日,在死者口内放一银鱼或铜钱,名
曰“噙口钱”,然后穿上“送老衣”,当天成殓,棺椁都要十分讲究。三日
之内,后辈男女都要糊白穿孝,门口挂孝、门上贴白纸;死者子女都要穿重
孝,其次必须卧薪枕坯于棺旁,谓之“守灵”。停灵时间不尽相同,一般穷
苦人家1~3天,富者则在7天以上,三天内要向亲朋口头报丧,出丧之日确定
后,还要书面报丧,谓之“报丧帖”。这些都是出丧的准备。
出殡是整个丧葬中最隆重的一节。富贵人家要雇人用各色彩纸绸缎扎成
大花座罩、轿车、牛、马、楼人、金幡、进楼、摇钱树、金箔、元宝、丫环
仆女等“舍火”,搬到街上,另请吹鼓手数人,吹吹打打,并敬请“礼相”
(礼相多是当时的秀才)“喝礼”,和尚念经,以此显示威风和大方,葬埋
时将“舍火”一火焚之,名曰“随人而去”。入葬后,大摆筵席,款待吊客,
有的可摆几十席或更多,一事下来,耗费极大。由丁前来吊唁的客人中不少
是借此机会互相拉拢或搞政治交易的,他们送的财物常常超过了办丧事的费
用,所以有钱有势人家办丧事,不但没有损失,还总是有利可图的,所以群
众讽刺他们说:“家里死个老奶奶,强似在外做买卖。”
中等人家的情景就完全两样了。他们受前者影响,不得不仿效,人死后
也要制孝衣、做棺材、扎“舍火”, 以表孝心。他们学做富人的样子也要
办上十几或几十桌酒席,否则便要受到那些“知礼懂节”人的冷嘲热讽,因
此,他们不惜破产或借贷来操办丧事。因这些人家来的吊客尽是送礼不多的,
所以办丧事不仅发不了财,还往往由此而负债累累,造成生活困窘,或多年
偿债不清,给其后代留下难以医治的创伤。
在旧式丧葬中,受害最大的还是穷苦人家。这些人家平时就衣食无着,
一旦家里死了人,他们既扎不起“舍火”,又请不起吹鼓手,就是买口不象
样的棺材也要变卖自己仅有的家产或借高利贷,然后找几个穷人悄悄抬去埋
葬;有的连薄棺材也买不起的,只好“软埋”,俗称“土砸脸”。尽管这样,
事后有的也无法生活.只好携儿带女背井离乡,到处流浪,其凄景惨状,目
不忍睹。
新中国成立后,提倡丧葬改革,丧事从简。1968年,于城西北3公里处建
成了火化厂,1979年10月菏泽县发出“彻底废除土葬,实行火化”的指示,
多数大队或村庄建立了骨灰堂,清理了大批旧葬用品,旧的丧葬习俗,逐步
废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