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辑 农民生活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h1&A=1&rec=405&run=13

1941年,全市人均占有粮食不足300斤,而大部分土地又被地主所占有。
80%以上的农民无地或仅有少量土地。这些农民常年只能出卖劳力,给地主
当长工、打短工,过着衣不蔽体,食不饱腹的生活。因此被迫卖儿卖女、逃
荒要饭、离井背乡者比比皆是。农民往房全部为土木结构,绝大部分无砖瓦、
简陋、狭窄、阴暗、潮湿。
建国后,农民分到了土地,生产积极性大为提高,1 952年全市粮食增加
到2.709119亿斤,人均口粮提高到456斤。五十年代后期,由于推行“左”的
错误路线,挫伤了农民生产积极性,又加之十年“文化大革命”,农业生产
水平徘徊不前,农民的温饱问题一直未能解决。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全市农村推行农业生产承包责任制,农业生产迅速
发展。1980年全市粮食总产达5.231973亿斤,人均占有粮食565斤。至1985年,
粮食总产提高到6.55998亿斤,人均占有粮达655斤;年人均纯收入达291.6
元,比1949年增长 20倍,比1978年增加2倍。农民的温饱问题基本得到解决。
据1985年5个乡(镇)10个自然村100户545人的调查,全年收入24.0645万
元,人均收入441元。其中生活现金支出为14.0965万元,人均258元(食品支
出8.0359万元,人均147.4元;衣着支出1.6618万元,人均30.5 元;修建
住房支出1.3769万元,人均25.2元;日用品1.0991万元,人均20.1元;书
报费442元,人均0.8元;文化娱乐费768元,人均1.4元;副食品1.6453万
元,人均30元);其他为家庭经营性支出。另据1985年牡丹乡何寨村10户农
民47人生活状况调查,人均占有口粮553斤,人均收入423.85元,人均住房面
积17平方米,并拥有自行车14辆、手表8只、收录机1台、沙发3件、大衣柜12
件。
全市农民住房条件有了较大改善。据1985年统计,全市农民已有住房43
.8052万栋131.4157万间,建筑面积216.8395万平方米,每人平均占有25.9
平方米,而且绝大部分是砖木结构。农民住阴暗、低矮草房的历史已基本结
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