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辑 农业生产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h1&A=1&rec=38&run=13

一、作物
作物种类:菏泽市主要粮食作物有小麦、高粱、大豆、谷子、地瓜、大
麦、稻谷,另有豌豆、扁豆、小豆、黍子、豇豆、绿豆等小杂粮。
主要经济作物有棉花、芝麻、花生、油菜、黄红麻、大麻、茼麻、牡丹、
白芍等。其他有蔬菜、瓜果。
作物结构: 1949年粮食作物种植面积204.3638万亩, 经济作物播种面积
14.1191万亩, 其他作物播种面积5.6040万亩,所占比重分别为91.2%、6.3%、
2.5%。
1985年粮食作物面积为152.5953万亩,经济作物种植面积为54.2176万亩,
其他作物种植面积为9.4266万亩,所占比重分别为71%、25%、4%。
粮食作物之间的比重,1949年,小麦、大豆、玉米、高粱、谷子、小杂
粮分别占粮播面积的37.45%、 17.46%、13. 67%、12.12%、11.31%和3.29%;至
1985年,小麦、大豆、玉米、高粱、谷子、稻谷、地瓜、小杂粮分别占粮播
总面积的60%、9%、20%、1%、1.5%、2.5%、4.9%,1.1%。
经济作物之间的比重,1985年棉花、花生、油菜、芝麻、黄红麻、大麻、
茼麻、药材、其他经济作物分别占总播面积的74.13%、l4.1%、0.06%、0.5%、
5.9%、0.05%、0.08%、0.08%、4.38%。
其他作物的比重,1985年,蔬菜占63. 7%,瓜果占36.3%。
作物布局:建国前与建国初期,小麦、大豆、玉米、高梁、谷子、地瓜
及小杂粮在全市普遍种植。随着生产技术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市境内作
物分布也发生了变化。1985年,小麦、玉米、谷子、高梁、地瓜、棉花等在
市境内分布较匀。大豆主要分布于西北部的高庄、白虎、李村3个乡镇;城
区主要种植蔬菜;稻谷多种植于杜庄乡和西城办事处;牡丹、芍药则以牡丹
多为首;新兴乡、沙土镇盛产桃尖西瓜;西南部的解元集、马岭岗、王浩屯、
黄集各乡镇则是本市花生和油菜基地。
粮食作物的种植情况:市境内粮食作物品种繁多,这里主要记述小麦、
玉米、地瓜、稻子、大豆等7种。
小麦。1933年,全市种植面积84.6万亩,亩产98斤;1949年,单产79斤;
1954年增至123斤。六十年代,小麦单产一直徘徊在100斤左右。从七十年代始,
由于农田基本建设逐步发挥效益,生产技术发展较快,单产逐年提高。1983
年,单产达529斤,总产为4.35亿斤,分别是1949年的6.7倍和7.2倍。总产占全
年粮食总产的70%以上。
玉米。1933年种植面积5.4750万亩,平均单产72斤,总产394.2万斤。1949
年至1961年,单产一直在100斤左右;1962年起,引进部分杂交品种,单产始
有提高。但因扩种地瓜,压缩了玉米播种面积,总产排在小麦、地瓜、大豆
之后。1965年播种面积扩大,并且推广了杂交(双交)种,
1966年种植42.3722万亩, 单产168斤。自1967年至1974年,单产在200斤左右;
1975年推广单交种, 试行麦田套种, 单产突破300斤。 1976年面积扩大到
34.9306万亩,单产337斤,产量跃居秋粮作物之首。1978年以来,单产直线上
升,突破400斤,并且出现了部分高产地块。如1982年牡丹乡于洼行政村2.4亩
春玉米,经地市科委、农业局验收,单产达1462斤。
谷子。1933年,种植18.9375万亩,1949年种植19.3万亩,单产均在200斤
上下。60年代一般种植5.8万亩左右,单产114斤,被认为是低产作物。至八
十年代,每亩单产虽达到387斤,但播种面积只有4.3万亩。
地瓜。建国前,全市种植面积约5万亩,全是夏栽,作为调节食物。建
国后面积逐渐扩大。1956年后开始种植春地瓜,到六十年代末,全市春、夏
地瓜种植面积达到30万亩,单产瓜干360斤,成为主要粮食作物之一。瓜千成
为人们的主食。八十年代初下降到10万亩,单产折瓜干505斤。地瓜仍作为调
节食物,瓜干则多作为饲料。
稻谷。明、清以来,菏泽市没有种植稻谷的记载。1954年开始引进糯米
稻种,利用旱直播的方式,只在低洼地块零星种植。全市种植面积一二千亩。
1957年始学习安徽种稻经验,种植水稻,在高庄、李村等沿黄地带推广,面
积约八九千亩,单产百余斤。主要是夏稻。1959年停种。1964年又开始种植,
面积约1.8万亩,1966年又停种。1972年随着水利建设的发展,灌溉面积的扩
大,全市种水稻面积达9万亩,各公社均有种植,是本市历史上种稻最多的
一年。单产一般300~600斤,高产地块达800余斤。1973年后面积又大大下降。
80年代,全市种植面积一般在3万亩左右,主要分布于杜庄、吕陵、吴店、西
城几个乡、镇、办事处。
高粱。1933年全市种植高粱12.6250万亩,单产240斤,总产303万斤,为我
市主要粮食作物之一。1953年种植37. 2022万亩,为种植高峰,后逐渐减少。
1960年降至5.0358万亩。1964年至1973年种植杂交高粱,终因品质差、难食用
而被淘汰。至1985年,种植面积1.4693万亩,仅占粮播面积的1%。此时高梁
巳不是主食,只是作为酿造原料和调剂生活之用。
大豆。1933年,全市播种面积70.0555万亩,单产111斤。在当时种植面积
之大,产量之高,仅次于小麦。1949年至1957年.种植面积在48万亩左右,单
产100斤上下。1958年面积有所减少,约32万亩,单产74斤。1966年到1975年大
豆面积大幅度下降,十年平均播种面积24万亩,单产仍是100斤左右。1976年
大豆面积仅10.6万亩,是历史上播种最少的一年。1979年后,面积又有所增
加,单产突破200斤。1985年播种14万亩,出现了不少300~500斤的地块。
经济作物种植情况:菏泽市的经济作物主要是花生、芝麻、棉花等。
花生。1920年以前,种植面积甚小,后迅速增加。1933年,全市种植面
积达6.3152万亩,单产250斤左右。建国初期一直稳定在2万亩,单产100斤左
右。1956年至1958年大面积扩种,面积达5万亩,单产提高到200斤以上。60年
代一直控制在万亩左右,单产又降至100斤上下。70年代面积进一步减少,直
至1984年,常在三四千亩,均是小面积零星种植,特别是1977年,全市花生
面积只有627亩,单产89斤。1985年,花生种植面积猛增至7.6355万亩,单产
达300斤。
芝麻。芝麻为本市古老的传统作物,每年皆有种植。1933年,全市种植
面积4.2927万亩,单产50斤,总产214.64万斤。建国前后种植2万亩左右,因
产量低,种植面积越来越少。到六十年代种植面积往往是几千亩,种植方式
多在田边、地头,或在其他植株较矮的作物中点种。1985年,全市芝麻种植
面积只有2526亩。单产104斤。
棉花。建国前,菏泽市棉花种植面积和产量长期徘徊不前,且很不稳定。
1914年,全市种植面积3万亩.1930年至1932年种植27万亩以上,平均单产总
在20~35斤。虽全市境均有分布,但除黄堽、沙土、马岭岗、小留、安兴等
区种植较集中外,其他区多是零星种植。1950年,全市棉花播种面积12.2388
万亩,单产26斤;1957年,播种面积猛增到22.6763万亩,单产达到39斤。总
产由1950年的238.42万斤增至1957年的587.81万斤。
1958年~1963年,由于受“共产风”和自然灾害影响,种植面积从1958年
的12.4916万亩下降到1963年的9.8492万亩;单产由1958年的28斤降至9斤;总产
由350万斤降至92.28万斤。
1964年至1979年,因“文化大革命”造成的政治经济形势不稳,棉花种
植面积和产量虽较前稍有提高,但进展十分缓慢。种植面积在10~17万亩之
间,单位面积产量也在24~52斤之间徘徊。
1980年至1985年,由于贯彻了党中央的富民政策,落实了生产责任制。
菏泽市棉花生产获得迅速发展,单产、总产大幅度上升。1980年棉花种植面
积22.7085万亩,平均单产106斤,总产2405万斤,比1979年单产26斤增加4.5倍,
总产增加5.2倍。1981年植棉增加到32万亩,在早、涝、晚霜冻等严重灾害影
响下,仍夺得丰收,平均单产85斤,总产3045万斤。1984年种植面积增至53.9
万亩,平均单产109斤,总产5857万斤,创历史最高纪录。
蔬菜种植情况:菏泽市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量集中,土壤肥沃,适
于各种蔬菜生长。春季和初夏雨量少,空气干燥,光照充足,蔬菜种类较多,
尤以瓜和茄果类生长良好,产量高,品种好。秋季降雨适中,空气比较湿润,
昼夜温差大,光照充足,适于叶菜类、根菜类、豆菜类以及葱、辣椒的生长。
冬季严寒时间较短,耐寒性蔬菜稍加保护即可露地安全越冬;冬季光照时间
较长,是发展保护地下栽培的有利条件。菏泽市东城区、北城区一带的风障
阳畦就有近百年的历史。
菏泽市蔬菜栽培历史悠久,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创造了很多
优良品种,积累了宝贵的栽培经验。
建国前,由于农业生产的落后,劳动人民过着“半年糠菜半年粮”的生
活,蔬菜生产得不到发展。到1949年全市蔬菜面积仅1000亩。建国后,随着
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蔬菜种植的面积、产量及栽培技术等方面得到发
展。 1956年,农业生产合作社将村边近地、园田作为自留地分给社员种菜。
1959年至1961年的经济困难时期,推行“十边” “四旁”大种瓜、豆、菜,
以解决社员生活实际问题。1962年贯彻《农村六十条》,实行三级所有,队
为基础,生产队建立菜园集体种菜,井把集体耕地的5~7%分给社员作为自
留地种菜种粮,收效显著。“文化大革命”期间,把种自留地和种菜作为资
本主义批判,蔬菜生产遭到破坏。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普遍实行
联产承包责任制,种菜面积迅速扩大,品种增多,产量提高,一大批种菜专
业户似雨后春笋在全市出现。到1985年,全市蔬菜面积发展到6.005万亩,总
产值达1797万元。
菏泽市蔬菜种类多,品种资源丰富。栽培的蔬菜可分为根牙类、薯芋类、
葱蒜类、白菜类、瓜菜类、茄果类、豆菜类、水生菜类等9大类40余种。如菏
泽大包头白菜中的大糙、二糙、大青叶、狮子头,菏泽粘鱼胡葱,菏泽大刺
黄瓜,菏泽大紫茄、大青茄等,品质优良,各具独特风味,深受群众欢迎。
菏泽市种植最广泛的蔬菜有大白菜、甘兰、花椰菜、萝卜、胡萝卜、菠
菜、芹菜、莴苣、芫荽、韭菜、大蒜、大葱、圆葱、黄瓜、南瓜、荀瓜、西
葫芦、 瓠瓜、 番茄、 茄子、辣椒、芸豆、豆角、莲藕、马铃薯、山药等。
1975年始,本市又相继从外地引进了一大批蔬菜新品种,通过试种,也逐渐
进行推广。
二、种子
良种引进与推广:菏泽群众历来对作物优良品种都很重视。“好种出好
苗”、“种大子肥”等农谚广泛流传。但是,在建国前由于反动政府不重视
农业生产,农民不得不沿用当地农家品种,混杂、退化现象十分严重。建国
后,人民政府重视种子工作。1956年,由种子部门从外地引进部分新品种,
并传授繁育技术。1958年,开始贯彻“四自一辅”(自选、自繁、自留、自
用,辅之以必要的调剂)的种子方针。由国家拨专款,对引进、试验、示范、
良种繁育和杂交制种等实行财政补贴。经营良种免交工商税。并对种子引进、
生产、经营等实行低息贷款和优质优价等政策,推动了种子的引进与推广。
1978年,又提出种子生产专业化、种子质量标准化、种子加工机械化、品种
布局区域化和以县(市)为单位统一供种的种子工作方针,为种子工作指明
了方向。1981年11月,菏泽市又增加了蔬菜种子的繁育和推广。建国以来,
菏泽市引进与推广的作物良种主要有小麦、玉米、高粱、水稻、棉花、大豆、
花生等。
小麦。建国以来,小麦品种进行了6次更新。50年代中期,以平原五〇、
四三八、黄县大粒半芒代替了当地的小红芒、小白芒等品种。使小麦单产由
1949年的79斤上升到1955年的113斤。50年代后期引进并推广了碧玛一号、碧
玛四号和蚰子麦,小麦单产达到123斤。60年代中期引进济南2号、济南4号、
济南6号、济南9号等品种,因受“文革”干扰,无力推广普及,产量一直徘
徊不前。70年代引进推广了蚰包2411和泰山一号、泰山四号、泰山五号,小
麦亩产达到293.4斤。80年代引进幅63、济南13号、鲁麦1号、城幅752等良种,
使小麦产量大幅度提高。1985年单产达541斤,比1949年增长6.8倍。
玉米。从1961年以来,相继引进了双跃80、双跃85、中杂44、烟三6号,
烟三10号、鲁原单4号、丹玉6号、中单2号、丹玉11号等杂交种。1981年全市
种植玉米28.4万亩,平均单产451斤,为1949年单产77斤的5.86倍。
高梁。1964年引进遗杂5号、遗杂7号,1971年引进原杂10号,1972年菏泽
市制种面积达1.4万亩,种植面积30万亩,单产500斤,但终因杂交高粱品质
差而被淘汰。
水稻。70年代初引进常规品种,70年代末期引进杂交水稻,以后每年配
制杂交水稻种200余亩,种植面积占总稻田面积的70%,单产一般700斤,比常
规稻种增产20%以上。
棉花。菏泽市历史上棉花品种多为草棉(柴花)。1930年开始引进洋棉
花,50年代引进斯字棉2B、斯字棉5A, 1960年引进岱字15号,70年代末期全部
采用鲁棉1号,1982年又引进中棉所10号,1985年引进并推广了鲁棉6号、冀棉
8号等品种。
大豆。50年代推广牛毛黄、铁角黄、红花糙;60年代初引进了益都半顶
黄,复壮牛毛黄、铁角黄,全市普及“三黄”大豆;60年代末引进莒选23号;
70年代初推广跃进2号、 跃进4号; 70年代中期大量种植跃进4号、跃进5号。
1981年调查,全市种植大豆面积27.9万亩,跃进4号、跃进5号品种占80%,平
均单产215斤,比1949年单产79斤增长1.72倍。
花生。 60年代中期引进伏花生、杂选4号和白沙1016;70年代初引进了花
27、半站秧。70年代后期推广临花1号。80年代初引进徐州68-4,1985年又引
进了海花1号、海花17、鲁花4号等品种。1985年花生种植面积8.6万亩,平均
单产411斤,比1949年单产110斤提高3.7倍。
良种繁育:建国前,种子繁育靠农民自繁、自留。建国初期,仅有市棉
花原种场能够繁育良种,且数量有限。60年代以后,良种繁育出现了新的起
色。1961年至1967年,县种子站在杜庄乡张家庙大队设置了1000亩种子田,每
年繁殖小麦良种20万斤;1967年1979年在原吕陵公社贾坊大队、郭西堂大队,
都司公社杜庙大队,安兴公社张楼大队、龙凤大队,辛集公社张海大队等6
处公社10个大队的75个生产队建立良种繁育基地3500亩,主要繁育杂交高粱、
杂交玉米、小麦、棉花等作物良种和少量亲本。每年向县种子站交售良种60
余万斤。1980年至1985年在牡丹乡的于洼、何寨,丹阳办事处的胡屯,佃户
屯乡的邵楼,辛集镇的三里河,安兴镇的安兴,胡集乡的张庄等建立良种基
地4000亩,主要繁育玉米杂交种、甘兰、大白菜、章丘大葱等良种。几年来,
共繁育玉米杂交种200万斤,各样蔬菜种子100万斤。良种基地的建设,加速
了良种的繁育推广进程,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三、肥料
农家肥:农家肥为菏泽市传统肥料。主要包括:①人粪尿;②牲畜家禽
粪便、草木灰;③饼肥;④绿肥;⑤旧房士、墙士、锅台、坑泥。1951年以
前,本市全部施用农家肥,既作底肥,也作追肥。60年代,施用农家肥占施
肥总量的80%,70年代占60%,80年代占20%,为提高土壤有机质,近年来,
提倡多施农家肥。
化肥: 1952年,菏泽市开始施用硫酸铵、氯化铵化肥、全年本市共施用
23吨,后逐年增加。1960年施用化肥1722吨,1970年施用8209吨,随着科学技
术的不断发展,施用的化肥种类逐渐增多,1985年菏泽市施用的化肥数量达7.
5605万吨。主要有碳酸氢铵、尿素、钙镁磷、复合肥、磷酸二铵等。
菌肥:六十年代末期,菏泽市生产和使用5406菌肥曾风行一时,后因收
效不显著而停止使用。
附:①秸杆还田
70年代以前,由于作物产量低,所产秸杆也不多,加上农村饲草、燃料
也相当缺乏,所以只有个别地方豆叶直接还田。70年代末期,秸杆还田面积
迅速扩大。主要方法有直接还田和经沤制后还田2种。现在提倡兴办沼气和
发展畜牧业,通过加工或过腹还田的方法也日渐兴起。
②种植绿肥
菏泽市种植绿肥的主要品种有红叶苕子、田菁、绿豆、紫穗槐等。一般
为零星种植。建国前及建国初期,种植制度为二年三熟,利用土地休闲时间
种植绿豆等绿肥作物者较多。70年代初,引进了红苕子、阳菁等绿肥作物,
种植面积稍有扩大,进入80年代,在沟路河渠的旁边栽种紫穗槐有所发展。
四、农具
耕耙农具:建国前,菏泽市多沿用古代耕耙农具,如铁辕犁、钉齿耙、
铁锨、倒铲、铁耙子、镐头等。其中,钉齿耙、铁锨、铁耙子等至今使用,
其他一些传统农具则逐渐被新式农机具取而代之。
1950年4月从北京引进了铁辕7寸步犁。1951年又先后引进了5寸、8于、10
寸步犁和一六六粘土犁、双铧犁、12片圆盘耙等。经试用,8 寸步犁得以推
广,广泛沿用至今。1954年引进机引犁2部、机引耙l部。到1965年发展到机引
犁65部、机引耙38部、1985年全市有机引犁1159部;因机引耙不适应小块责任
田作业,由1981年的82部下降到1985年的20部。1981年开始引进的旋耕机,至
1985年全市达200多部,年旋耕面积几十万亩,几乎代替了传统犁。
播种农具:传统播种农具有木3腿耧和木2腿耧。这些农具迄今仍普遍使
用。1954年曾从国外引进24行播种机;1956年引进10行播种机。因当时土地分
散,地块较小,加上畜力不足,没能推广。1965年全县有棉花播种机30部、
谷物播种机12部,播种面积3.1万亩。后引进与泰山-25拖拉机配套的9行播
种机。到1985年全市播种机保有量33台,但全部闲置不用。
中耕农具:锄头为主要中耕农具,至今普遍应用。抓钩、铁铲有时也用
于中耕。60年代有了耘锄.畜力牵引,目前使用较普遍。
植保农具:植保农具在建国前是个空白。50年代始使用喷粉器、压缩喷
雾器以防治虫害。压缩喷雾器适应性强,价格低,只是生产效率低,劳动强
度大,后引进泰山-18机动弥雾器,生产效率高,能进行喷雾、弥雾、喷粉等
多种作业,适应性好;但因使用劳动强度大,价格高,以致发展缓慢,1981
年仅13台,1985年才309台。1982年引进的手持式超低量静电弥雾器,生产效
率高,劳动强度低,作业质量好,只是适应性差,1985年发展到近千台。目
前菏泽市使用最多的仍是压缩式喷雾器,至1985年已发展到10.6453万台。作
业面积占全年植保面积的90%以上。
收获农具:传统收获农具有镰刀、绰干(钐镰)、板镢等。建国后,绰
子被淘汰,镰刀、板镢广泛使用至今。1956年引进苏联产马拉摇臂式收割机,
但没有推广开。1958年和1961年又分别引进牵引式联合收割机4台、割晒机1台,
终因无用武之地,先后调出。到1973年,开始引进本省自产的1.7米和1.4米割
晒机,1978年发展到90台,机收6900亩。后逐渐减少。1985年收割机几乎无存。
运输农具:传统运输农具有手推车、红车子、太平车、拖车、大车(马
车)等,建国后先后淘汰。1954年推广使用地排车。1957年有与拖拉机配套
的大小挂车3部。1980年发展到2536部,个别村和个人运用了农用汽车和机动
三轮车。
场上农具:主要有杈子、扫帚、木锨、棒槌、筢子、排扠、沙把、风车、
筛子,石磙、耢石等。除风车已淘汰外,其余农具从古至今一直沿用。1954
年引进脱粒机,1956年发展到12台,都是大型一次清选式的。到1966年仅剩1
台。1970年后又开始引进和制造1500筒式和500筒式脱粒机,1975年发展到631
台,1979年为2094台。至1985年全市有脱粒机4513台,作业量为7.1406万吨。
排灌农具:50年代以前,一直沿用古代提水农具,如戽斗、辘轳、吊杆
子等。1950年开始从北京引进了解放式水车。后又相继引进手摇水车和52型、
53型、55型、56型4种水车,其中53型适合本市使用,得以推广。60年代,这
些53型水车部分被改为电动水车。70年代末,所有水车被水泵取代。
加工农具:传统农产品加工工具有石臼、石磨、石碾、轧车、弹花弓、
纺车、织布机等。1958年从外地引进手摇地瓜切片机,但因破碎率高,瓜片
厚薄不匀,没能推广开。60年代引进手摇玉米脱粒机,至今沿用。从60年代
开始,农副产品加工机械发展较快,至1980年,全市有轧花机687部、碾米机
1004部、磨面机2547部、榨油机274部、饲料粉碎机2364部,实现了农产品加
工全部机械化。
农用动力机械:菏泽市的农用动力机械在建国前是一无所有,从1954年
开始才先后有了拖拉机、柴油机、电动机、农用汽车等。
拖拉机。1954年8月国家分配菏泽县拖拉机2台。一台是苏联纳齐-54,
另一台是匈牙利齐(斯)-35。当年耕地1200亩,耙地300亩,从此结束了本
市农田作业全靠人畜力的历史。1955年全县拖拉机发展到32台,分链轨式和
轮式2种,系苏联、波兰、捷克及英国产品。由于损坏时修理困难及与农具
不配套, 保有量日趋减少。1960年开始使用国产东方红-54链轨式和铁牛—
40轮式拖拉机,使用和修理都很方便。1971年开始使用泰山系列拖拉机,农
机事业进一步得到发展。 到1981年全市拖拉机已发展到1545台, 其中大中型
1024台、小型1021台,共4.2907万马力。这些拖拉机属全民所有的4台,占全
市拖拉机总数的0.26%;社营195台,占全市拖拉机总数的l2.6%;大队、生产
趴1027台,占全市拖拉机总数的62.8%;联户的190台,占全市的12.3%;个
体户6台,占全市的0.39%。
至1985年底,全市拖拉机发展到2646台6.3919万马力。其中大中型1428台4.
9299万马力,小型1218台1.4620万马力。这些拖拉机属全民所有的8台353马力,
占全市台数的0.3%;集体所有的442台1.7375万马力,占全市台数的16.7%;联
户所有的981台2.0719万马力, 占全市总台数的37.1%; 个体户所有的1215台
2.5476万马力,古全市总台数的40.9%。
柴油机。1956年,菏泽市农业开始引进1140型柴油机和青岛10马力立式、
卧式柴油机。沈阳10马力30马力柴油机用于抽水,效果良好。后又引进X195、
X295、X495、S195等柴油机,1981年发展到7385台,计9.0186万马力;1985年
全市有柴油机9392台,计12.0454万马力。柴油机开始是由国家调拨,集体所
有,后发展为大队、生产队所有。自实行生产责任制后,柴油机属个体或联
户所有。
电动机。菏泽市农业自60年代使用电动机。开始主要用于粮食加工,后
来发展到农田排灌、 脱粒和农副产品加工等。1980年全市农用电动机发展到
3155台3.0808万马力。到1985年全市有农用电动机6034台6.7036万马力。主要机
型有J系列、JO系列和JO2系列。小者几百瓦,大者100千瓦以上。
农用汽车。1964年国家调拨到菏泽市2辆农用汽车。至1981年全市共有农
用汽车135辆。1985年全市农用汽车发展到239辆,其中国营5辆、集体107辆、
联户49辆、个体户78辆。这些汽车大部分用于运输。
其他动力机械有蒸汽机,也叫锅驼机,是以煤炭或本材作原料的一种动
力机械。50年代初开始在菏泽市使用,由于使用不便,效率较低,使用时间
不长就被淘汰了。汽油机油耗高,修理不便,在菏泽市使用不广泛;今多用
于机械植保和农用汽车上。农用机动三轮车是最近几年才发展起来的新的运
输工具,1985年全市农用机动三轮车已发展到30台157马力。
五、农田建设
菏泽市土壤类型较多,历年来影响农业生产较为严重的有盐碱和涝洼。
改造盐碱地:盐碱地的成因大部分是由于引黄灌溉或积涝成灾抬高了地
下水位所形成, 个别因为耕作粗放,长期不施肥而形成“饿碱”。1949年至
1955年,全市盐碱地面积一直在7万亩左右;盐碱地最多的1961年面积达34.11
万亩。从1964年至1974年一直在18万亩左右,1975~1980年又上升到27.2万亩。
1985年下降为12万亩。受气候、水文、地貌影响,这些盐碱地在全市均有分
布。50年代主要分布在沙土、杜庄、安兴等乡镇,60年代至70年代中期,主
要分布在沙土、 杜庄、 马岭岗、 王浩屯、佃户屯、李村、小留等乡镇。据
1980年全市第二次土壤普查,盐碱地的分布可概括为三线、一弧、两片。
三线。第一条线西起李村镇李堌堆,沿徐河两岸呈片状分布。第二条线
西起贾坊乡的大桑庄,沿安兴河南侧,经杜庄乡北部、牡丹乡的康庄、辛集
镇中部、安乡镇南部到新兴乡中部止。第三条线从佃户屯乡的长堽集沿河滩
高地的南侧到皇镇乡和沙土镇的中南部止。
一弧。指沿引黄灌区的东部、东南部和南部,包括小留镇的北部和西部,
吴店乡的东北部和西南部,吕陵镇、贾坊乡的北部,呈弧状分布。
两片。指分布在马岭岗镇西部、王浩屯镇西北部一片,何楼乡南部、佃
户屯乡东部的一片。
对盐碱地的治理,在建国前及建国初期,没有成功的经验,后进行挖淘
截碱、蓄淡压碱、灌水压碱,虽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改碱效果不够巩固。
70年代后,注重了水利措旅和农业措施并用的方法。一方面通过增施有机肥,
大搞秸杆还田,增施磷肥;另一方面充分利用黄河水资源进行灌淤改良,种
稻压碱。大部分盐碱地得到改造。80年代,随着农村责任制的实行,盐碱地
的改造取得可喜成果。如历史上有名的重碱区杜庄乡,通过种稻,实行稻麦
轮作、淡水压碱、洗碱增施有机肥料,基本消除了盐碱危害。昔日不毛之地,
而今全年单产粮食近千斤。佃户屯乡旱、涝、碱综合治理,大搞沟、路、渠
农田基本建设,水利条件优越,全乡盐碱地面积和碱化程度大幅度下降。再
如高庄镇、白虎乡,通过引黄淤灌改良,现已成为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
改造涝洼地:1964年前全市洼地面积为44.09万亩,1973年下降到31万亩,
1985年大约有20万亩。主要分布在几个大洼内。它们是西起吕陵镇的陈集洼,
向东穿过杜庄乡的冯庄洼、刘寨乡的王庄洼、牡丹乡的于洼、庞王庄乡的北
大洼,一直到安兴镇的郭庄洼。几个大洼基本上相连,形成一个低洼地带。
随着排灌系统、土地整平、深翻改土等农田基本建设的逐步完善,除个别地
方时有积水外,基本消除了涝灾危害。原来的涝洼地大都变成了丰产区。
六、病虫害防冶
虫害防治:菏泽市历史上共发现害虫115种,其中危害最大的是蝗虫、古
命蚜、棉铃虫、粘虫、玉米螟、谷子钻心虫、高粱条螟、蝼蛄、蛴螬、大豆
造桥虫、 棉花红蜘蛛等。全市每年发生虫害面积200~460万亩次,损失粮食
1000万斤,最高年份达3000多万斤。每年损失皮棉约200万斤。据记载,1840
~1949年发生3次严重蝗灾,作物绝产;1895年粘虫大灾,全县大部分农作物
被毁;1952年连续发生蛴螬、豆虫、蝗虫、蚜虫灾害,为害面积达94.3161万
亩;1963年的玉米螟虫害达10万亩,造成严重减产。对虫害的防治,建国前
只靠人工捉拿捕打,效果甚微。建国后,随着科学
事业的发展, 化学农药的大量使用, 虫害在很大程度上被控制。 1962年、
1963年用飞机空撒农药灭蝗后,至1985年的20多年间再未发生蝗灾。
病害防治:菏泽市农作物病害有90多种,其中小麦三锈、地瓜黑斑病、
棉花枯萎病、棉花黄萎病、谷子黑穗病、小麦赤霉、小麦黄矮病、小麦丛矮
病等危害最重。1958年小麦三锈(叶锈、条锈、杆锈)并发,千粒重只有15
~17克,减少50%,1985年5月10日~20日连续阴天、多雨、低温,
小麦赤霉病迅速发展,病穗率高达98%~100%,全市小麦减产36%。这些作物
病虫害的防治办法除用农药外,地瓜黑斑可用大屋窖高温贮藏,火炕育苗;
棉花枯萎病和黄萎病较好的办法是棉粮换茬。
附:鼠害防治
菏泽市害鼠有6种:大仓鼠、黑线仓鼠、黑线姬鼠、大家鼠、小家鼠、
屋顶鼠。其中以大仓鼠、黑线仓鼠数量居多,占83%,危害最大。不少地方
害鼠已开始袭击人和牲畜、家禽。当前“流行性出血热”日趋增多,即属老
鼠污染食物所致。1977年沙土公社赵庄大队前赵庄村有一7个月的小孩被老鼠
咬掉一只耳朵;是年中赵庄村集体耕牛夜间被老鼠咬得鲜血淋漓;是年秋季,
东赵庄村集体饲养的一头母猪,头部两耳间被老鼠咬伤,数日不愈。1979年
皇镇刘平坊大队有3亩玉米被老鼠咬食一遍,减产50~70%。1983年吕睦镇算
王大队3亩西瓜几乎每瓜被咬一洞,基本绝产。
菏泽市历来重视养猫捕鼠。建国后由于剧毒农药的普遍使用,特别是专
门防治老鼠的氟乙酰胺的使用,也造成老鼠的天敌——黄鼠狼、猫头鹰、猫、
蛇等大量死亡,以致害鼠大量繁殖。近些年来,政府重视灭鼠工作,养猫户
逐渐增多,加上1984年、1985年两年连续秋涝,大田积水,抑制了鼠类的生
殖繁衍。
七、耕作制度
1956年以前,菏泽市耕作制度以二年三作为主,占耕地面积的73.2%,作
物安排为高粱——小麦——大豆。一年两作的占19.2%。一年一作的主要是棉
花,一年多作的则不多见。由于多年战争影响,根据当时生产水平和物质条
件,这种耕作制度是合理的。
1956年到1978年以一年两作的耕作制度为主。作物安排为小麦——玉米
——小麦——玉米或小麦——地瓜——小麦——地瓜。棉花多为年一作。受
“左倾思想”影响,执行“纪律种田”,片面强调粮食生产,忽视了土壤的
用、养结合,不顾地力强弱,造成种植业内部结构不合理。长达22年的时间
粮食平均单产只增加12斤,广大群众的温饱同题始终得不到解决。
1979年到1985年,以一年两作的耕作制度为主。由于农村实行联产承包
责任制,农村各项经济政策进一步落实,农民有了自主权,生产积极性被调
动起来,他们调整了作物内部结构,改变生产条件。同是一年两作,粮食单
产由1978年的501斤增至1985年的945斤,平均每年增产63.4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