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类 科技成果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h1&A=1&rec=358&run=13

菏泽市的科学研究工作自60年代开始被提到议事日程上来,农业上作物
新品种的引进、盐碱薄洼地的改造、农业的革新;工业上小氮肥的生产、新
技术的引进、生产工具的改革等都进行了科学研究,到70年代就出现了一批
科技成果。如全自动烘茧机、科学保粮等项目向全国科技大会献了礼;豆王
鲜酱油曾获国家银质奖、YNH125连续扩容器获国家发明四等奖。到1985年底,
全市重大科技成果已达70余 0项。其中达到国家级水平的5项,达到省级水平
的11项,受到地区以上科技成果奖励的7项。
氧化铁红 沙土化工厂研制成功。1979年经过省鉴定而纳入省生产计划,
年产量300吨。该产品在色光、三氧化二铁含量、水溶物、筛汆物、吸油量、
遮盖力、油度等指标均达到国家要求。经化工部鉴定属优质产品,被评为全
国第三名。其中制漆沉淀被评为全国第一名,受到化工部、山东省石油化工
厅的通报表扬和奖励。
HT—79—1双列翻网烘茧机
沙土供销社研制。它填补了我国烘茧事业机械化的空白。1977年11月通
过省鉴定。该机主要特点是工效高、省劳力、耗煤低,可连续作业24小时,
烘鲜茧10000斤。整个操作过程简便、安全,工效提高5倍,耗煤量可节约57%,
费用节约54%,质量可提高20%左右。
桐木远红外干燥工艺 菏泽市木器厂研制成功。它设备先进、密封好、
操作维修方便,缩短了干燥周期,降低了成本;干燥质量好,生产安全,为
我省桐木及其它木材干燥工艺开辟了新途径。1982年,该产品已通过山东省
二轻厅组织的鉴定。
菏泽市浅层岩性普查成果 菏泽市水利局1982年7月完成全市浅层岩性普
查工作。该成果通过省、地业务部门审查。1983年5月被省水利厅评为科技成
果二等奖。
83—3型二次风蜂窝煤炉 该产品为城关炉具厂研制。具有热功率高,保
温效果好的优点。主要经济指标符合要求,八项技术经济指标以总分第一名
于1983年12月26日通过山东省二轻厅组织的鉴定,被评为优型煤炉。
松鹤牌X3S—1老年幸福车 菏泽城关五金电器厂研制。它结构简单,美
观大方,操作灵活,维修方便,为老年人提供了舒适、安全、方便的代步工
具,填补了省内空白。1982年12月通过了山东省二轻厅组织的鉴定,已在全
省推广应用。
YNH125连续扩容器 菏泽纺织机械配件厂研制生产。它设计合理,结构
紧凑,技术先进。将沸腾室与扩容室串联使用,构成了二效连续式;技术上
有所创新,结构上有较大改进,克服了多级扩容器间歇式运转的缺点,提高
了处理能力,创造了目前国内蒸发设备最高的汽水比(1︰4.3),比普通蒸发
器提高一倍。该产品已于1982年4月通过了山东省纺织工业厅的鉴定,1983年
获地区优秀科技成果一等奖,1985年获国家发明四等奖。
牡丹新品种选育及病虫害防治 自1982年到1985年,赵楼、李集牡丹园
先后培养选育出42个新牡丹品种。这些品种一级品比原有品种有所提高,有
的更具特色。在目前国内同类研究中具有先进水平。1985年4月29日,通过省
科委组织的鉴定。
山东引黄渠道水流挟沙能力试验 菏泽市引黄办公室总结了30多年来治
水的经验教训,提出了水利建设和管理的主要问题,计算出了全市水资源总
量和可利用量,提出了解决水资源的措施与今后治水的方向、途径。该成果
于1984年12月18日通过省水利厅的鉴定,并获菏泽地区水利局科技成果一等
奖。
¢220烟煤型煤炉具系列产品 菏泽市热水锅炉厂研制。它设计比较先进,
生产工艺合理, 经济效益、 环境效益、 社会效益显著,填补了省内空白。
1985年10月10日通过了山东省二轻厅的鉴定。
水泥土渠道防修技术的研究 菏泽市引黄办公室在水泥土予制块的性能
和制作渠道衬砌技术、防渗技术和抗冻胀性能方面,提供了一整套技术,达
到国内先进水平。1985年9月26日通过了山东省水利厅组织的鉴定。
香辣油 菏泽市沙土酿造厂研制生产的香辣油,产品质量达到国际水平,
产品质量“十大指标”全部符合出口标准。1980—1983年出口12538吨,换外
汇271.2万元,受到国外用户的好评。1980年元月通过了青岛进出口公司、
地、市外贸部门的鉴定。
“豆王鲜”酱油 菏泽市沙土镇酿造厂研制。该产品以植物、动物蛋白
为原料,采取酿造与化学两种不同工艺的优点精制加工而成。含有多种氨基
酸、糖、维生素等,营养丰富,色泽深黄、澄清、无肉眼可见的悬浮物。食
用时豆香浓郁,微酸鲜美,卫生标准优于CTB2717—8酱油,理化标准超过瑞
士。“美极鲜”,为国际名牌。1983年元月通过省、地区科委和青岛商检局
的鉴定。1983年获地区科研成果一等奖。
黄河测渗对菏泽地区地下水的补给量估算 菏泽市引黄办公室根据水量
平衡原理,经分析计算出黄河测渗平均每年对菏泽地区地下水的总补给量为
1.24亿立方米,平均每平方公里62.6万立方米。根据沿黄各县的黄河堤防
长度、堤防内外的高差、滩地宽度进行测渗量的合理分配,为我区地下水资
源量提供了重要依据。1983年被菏泽地区水利局评为科技成果一等奖。
浅层岩性普查成果的应用—用岩性法计算给水度 菏泽市水利局在完成
浅层岩性普查的基础上,用简试法、坑试法,实测出了每个地区各岩性的给
水度。推广应用岩性法对平原地区进行大面积计算给水度,将会大大提高全
省水资源评价的精度。1983年7月,该成果通过省水利厅的鉴定,获地区水利
局科技成果一等奖。
WSR卧式反烧高效消烟茶水炉 菏泽市城关镇炉具厂研制。它具有热效
率高、消烟效果好、结构合理、造价低、使用维修方便、适应性强的特点。
1982年7月通过了地区二轻局、燃料公司、环保局的鉴定,为我区重点推广的
茶水炉。
低压反烧热水锅炉 菏泽市城关炉具厂研制。该产品热功率达70%,工
作压力3K/m2出水温度70℃,比同类锅炉节约燃料30%以上。该产品已通过地
区科委组织的鉴定。
光肩星天牛的防治与测报 菏泽市林业局努力精细地研制了光肩星天牛
的生命表,推导出了科学的公式和方法,同时较为深刻地研究了天敌的群落,
为开展生物防治提供了理论基础。该研究1983年9月通过了地区林业局鉴定,
并在全区推广应用。
PE—1型喷灌机组 菏泽市农业机械研究所研制。可用于机井与河道配
套。它结构简单合理,性能良好,安装移动容易,使用调整方便,造价低,
效率高,适应范围广,经济实用。1979年11月26日通过了地区科委组织的鉴
定。
水稻稻苞虫发生及2.5%敌百虫粉剂防治试验研究 由菏泽市农业局植
保站柴义生试验研究。该试验做到了杀虫效果好,工效快,增产效果显著。
杀虫效果一般在85%以上, 增产15%; 对人畜安全,又能减少环境的污染。
1983年通过了地区农业局组织的鉴定,获地区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
羊羔美酒 菏泽生化制药厂赵桂荣等人,经过两年的努力,于1985年元
月研制成功。该产品参考古代产品的制法,运用现代工艺,使失传的产品得
以恢复生产。它是一种有价值的食疗饮用酒,已通过了地区科委组织的鉴定。
灵芝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 菏泽市中医院的灵芝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的
研究,突破了灵芝原来的应用范围,为功能性子宫出血的治疗增添了新的方
法;并且止血效果快、治愈率高、无毒副作用,宜于临床推广应用。1984年5
月,通过地区科委组织的鉴定。
ROS24—3/95/75型热水锅炉 菏泽市东城炉具厂研制。锅炉节煤效果显著,
运转设备少,节约电能,体积小,便于安装,无噪音,操作简单,维修方便。
与其它锅炉相比可节煤30-50%。1983年12月27日通过地区科委组织的鉴定。
桐木板式家具的研究 菏泽市家具公司研究。该研究技术资料及图纸清
晰、正确,主要技术指标达到了技术任务书的要求。设计合理,款式新颖、
美观、大方,填补了山东省家具生产的一项空白。1985年7月通过地区科委组
织的鉴定。
CA/QD141后桥二道减速主动园柱齿轮 菏泽齿轮厂研制。该产品各项精
度及技术要求均达到图纸要求。1985年通过了地区产品质量监督检查所的鉴
定。
麦棉两熟制万亩开发试验 1983年由菏泽市政府组织的麦棉两熟制万亩
开发试验,通过3年的工作,研究制定了一套较完整的麦、棉两熟制技术操
作规范,因地制宜地确定了麦、棉两熟制,按土壤肥力指标确定种植方式。
开发试验区3年来小麦单产增加41. 2%、皮棉增长30.6%;小麦、棉花成本分
别下降25.63%和46%。1985年12月通过了省科委主持的鉴定(地区代省)。
微机总体配棉管理决策系统 菏泽棉纺厂研制成功。它是以原棉管理为
基础,以配棉为中心,以成纱质量予测为控制手段的智能化信息管理与质量
成本的决策系统。1985年12月4日通过地科委组织的鉴定。该成果可使全厂每
年节约32万元。在国内微机配棉数字模型方面是一个新的突破。
菏泽县农业资源调查和农业区划 由菏泽市农业区划办公室完成。它综
合分析了全市农业资源情况,对全市的农业资源进行了合理地科学地区划,
找出了农业生产的优势和潜力,科学地划分了农业区。在县级区划中具有较
高的水平。1985年1月15日通过地区农业区划委员会的鉴定。
2FQ—6型球肥深施机 菏泽县农机厂1978年至1979年研究制造。它达到
省内先进水平。主要用于碳氨球肥在对农作物的追肥中减少挥发。1979年9月
24日,通过了山东省机械工业局的鉴定。
大袋娥的测报与防治 市林业局以大袋娥的测报与防治为课题,进行了
大量研究工作,推导出较为科学的测报公式及测报办法,作出了综合治理的
具体设想,成功地进行了性引诱试验,指导了全省大袋蛾予测予报工作及综
合防治工作的开展,受到省、地奖励。1983年9月通过地区林业局鉴定。
气象科研工作 自1960年至1985年,共完成科研项目26项。曾获国家科委、
国家气象局、省科委的科技成果奖或科技进步奖5项,获省气象局、省区划
办、地区科委、地区区划办的科技成果或科技进步奖7项。它们的重点科研
项目有:农作物与气象条件关系的研究;农田小气候的研究;小麦干热风防
御措施的研究;麦棉两熟的气象条件研究;农业气候区划:天气预报方法的
研究;微机软件开发应用的研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