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辑 戏 曲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h1&A=1&rec=338&run=13

菏泽自1446年(明正统十一年)以来,一直是州府衙门驻地,人烟稠密,
商业繁荣,各地民间艺人也多云集于此。因此各剧种相继传入菏泽,不同剧
种的剧团也相继建立。14 98年(明弘治十一年)菏泽就有大弦子戏、大平调
(亦名大梆戏) 流行; 1831年(清道光十一年) 枣梆戏自山西传入菏泽;
1858年(清咸丰八年)两夹弦自鄄城由白殿玉传入; 1872年(清同治十年)
菏泽也有了京戏;之后,柳子戏、山东梆子(又名高调梆子)也在菏泽兴起。
建国后(1956年)又增添了曲剧新剧种。
一、剧种
京剧:1872年(清同治十年),原在北京任武职的张丙坤,调任曹州府
军门之职。张丙坤酷爱京剧,上任时,从天津带来一个京剧班社,共有演员
30余人。于是菏泽始有京剧。
大平调:源于河南内黄、滑县一带。当地名为大梆戏,河南鹿邑一带名
为大游梆;传入菏泽后因别于“高调”,故名“平调”。属于梆子系统的一
个古老剧种,相传已有400多年的历史。能演出700余个剧目。据1498年(明弘
治十一年),《滑台重修明福寺碑记》记载:“敬献大梆戏、大弦戏各一台”,
可见其历史的久远。大平调流行地区以曹州为中心跨越冀、鲁、豫、苏、皖
5省边缘地带,西到郑州、陈州,南到徐州、亳州,北到大名、磁州,东到
济宁、兖州,号称“流行五省八州”。
两夹弦:原起于清代道光初年。一个叫白殿玉(鄄城县人)的穷秀才,
他酷爱当地俗俚小曲——花鼓丁香,常教妻吟唱。久之,常见增加丝弦以壮
其声色。其妻纺棉花时常哼曲词,妻每唱一句,接着便“嗡嗡嗡”纺抽棉花,
纺车声成了唱腔的自然伴奏,悦耳动听,白秀才深受启发。他经过多次试验,
终于做出了二胡状的“弦子”为妻伴奏,大增其色,使其从花鼓丁香中,逐
渐脱胎出一个新曲种来。 老百姓见其新颖优美, 便以其唯一的弦子命名为
“两根弦”。
1858年(清咸丰八年),白殿玉带妻、徒游唱至曹州东北的大徐庄(今
菏泽市胡集乡)落户。白氏夫妻年事已高,令其弟子戚成兴、梅福成出面收
徒弟10人,游乡串村,到处演唱。春节期间划旱船、踩高跷,也配以两根弦
曲调演唱。有时数村依次相邀,一唱就是两三个月。于是,白氏徒弟戚成兴、
梅福成名震曹州。
枣梆:这个剧种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从菏泽山西会馆1831年(道光十
一年)所立的碑中可以看出,当时山西人在菏泽经营商业,商贾中有会唱山
西戏的,便教菏泽人清唱。1875年(光绪元年),山西遭受水灾,山西省戏
曲职业班社有个“十万班”曾来到鲁西南,在郓城、菏泽等地流动演出。一
些地方便聘山西职业艺人授艺,逐渐能够登台演出。从此,便传播开来。
山东梆子:又名高调梆子,简称“高调”。其中以菏泽(旧曹州府治)
为中心的称为“曹州梆子” 。 它和平调、莱芜梆子有一定的血缘关系,和
“豫东调”、“祥符调”的关系更为密切。它起源于陕西,山西一带的梆子
腔。流传到河北、河南、山东等地后,唱腔受到当地语音的影响而有所变化,
各自形成本地的梆子体系。据1879年出生的刘勾文(山东梆子名丑刘玉朋之
师)讲:我们唱的梆子戏,最早是山陕梆子腔,经过开封一带流传过来的。
约在清代初期,就已相当流行,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建国后,菏泽、巨野、
郓城、梁山都先后成立了山东梆子剧团,传统剧目有600余个。这些剧目宜于
表现各种人物的感情,再配以粗犷、朴实、逼真的表演与通俗易懂、雅俗共
赏的剧本,构成了山东梆子浓郁的地方色彩。
建国后,加工整理了一些传统剧目,如《两狼山》、《黄牛分家》等。
新编历史剧《画龙点睛》获全国优秀剧目荣誉奖;《程咬金招亲》在参加全
国调演中,获剧本、导演、演员、舞美、音乐设计及伴奏6项奖。根据蒲松
龄同名俚曲改编的《墙头记》已摄制成戏曲艺术影片。
大弦子戏:流行于鲁西南和豫东北交界地带,是由元杂剧之“弦索腔”
发展演变而成的古老剧种。它与柳子戏、罗戏、卷戏同属于一个源流。因其
最初只用三弦为伴奏乐器,故称之为“弦子戏”。大弦子戏历史悠久。1498
年(明弘治十一年)《滑台重修明福寺碑》上载:“以上布施除修葺佛塔外,
敬献大梆戏、大弦戏各一台”,可见明朝中叶已把大弦子戏作为敬神之用。
清代乾隆年间,开封、漯河一带曾有18个班。分“礼”、“敬”、“旺”三
门。“礼门”传入山东。大弦子戏的表演艺术特点是粗犷、泼辣,动作幅度
大而夸张。它的传统节目有300多个,现存的仅有100多出。清末以后,大弦
子戏班社逐渐减少,主要班社有菏泽县的公义班。建国后,大弦子戏得到新
生,菏泽县、定陶县都先后成立了专业剧团。这些剧团的活动东到济宁,西
到郑州,北到河北大名,南到河南献康、安徽亳县等地区。
柳子戏:柳子戏是山东古老剧种之一。曾有东柳、西梆、南昆、北弋之
称。在剧目、音乐、唱腔和表演诸方面,均有其独特风格。这个剧种是从元、
明以来“弦索”系统演变下来的,因曲牌中有一种柳子调,故名为柳子戏。
传统剧目有190余出,主要曲牌有桂枝香、锁南枝、驻云飞、黄莺儿等200余
支。主要的伴奏乐器有三弦、横笛、笙,曲调优美,能够细腻的表达不同人
物的复杂感情。1954年郓城柳子剧团调菏泽,成为地区柳子剧团,1959年又
上调省,成为山东省柳子剧团。1962年推出的历史剧《孙安动本》被搬上银
幕,轰动全国。1961年菏泽地区又成立了小班柳子戏剧团,可惜在“文革”
期间被解散。
二、剧团
京剧双庆班:1872年(同治十年)由曹州府军门张丙坤创建,直到光绪
年间张离任为止,该班一直活动在菏泽。由于张的离任,带走了一部分演员,
余下的演员重新组建,在城内潘隅首西边原澡塘处从事业余演出。日军侵占
菏泽后,演出地点移至冉家房子,1949年秋停止活动。
菏泽市大平调剧团:其前身为双盛班,成立于清道光年间。当时菏泽县
衙三班总管李玲秀喜爱大平调,便由他当管主,委托安兴镇魏大黑子(平调
演员)掌班,成立了大平调职业演出班。演出剧目丰富,名声大震。活动范
围南到徐州、 亳县,北到大名、磁州,东到兖州、济宁,西到陈州、郑州。
这个平调双盛班延续100余年。至1936年掌班换人,并改名合义班。直到新中
国成立,主要活动在冀鲁豫边区境内。
合义班在抗日战争时期,接受共产党的领导,在当时的安陵县、南华县,
每逢人民政府召开群众大会,都先让合义班演戏。这个班社于四十年代初就
演出一批现代戏。如反映反霸除奸、团结抗日的《李正劝妻》、《扔石头》、
《一盒火柴》,反映军民大生产齐心支援前线的《军民大生产》等。在解放
战争时期演出过《改造二流子》、《大团圆》、《妯娌俩》等现代戏。合义
班的名子一直延用到1946年。
建国初期,以老艺人为主体的剧团,定名为新生剧团,群众称之为“大
平调” ; 另一个以青年演员为主体的剧团,定名为新兴剧团,群众称之为
“小平调”。
平调戏不仅注重唱工,同时也很注重做工。它的表演粗犷、豪放、刚劲、
有力,粗中见细,刚中有柔,夸张中不失真实,豪放中更见优美,特点鲜明,
风格独具,具有鲜明的地方色彩。群众有这样的歌谣:“四大扇、尖子号,
论听还是大平调”。从双盛班——合义班——大平调班,在110余年的过程中,
积累了雄厚的艺术家底,保留了200余本传统戏曲。“十年动乱”期间平调剧
团被砍掉,演员被分配到工厂。后来,部分职业剧团相继恢复,菏泽县大平
调剧团在市文化局的主持下,又培养了一批新生力量,全团演员发展到57人。
菏泽市豫剧团:其前身为高调梆子班社。该班社主要活动在山东西部和
皖、豫、苏、鲁交界地区,1949年原平原省复程县(今曹县青堌集)将其定
名为复程县人民梆子剧团。1954年取消复程县,将该剧团拨归菏泽县,改称
菏泽县豫剧团。1968年该剧团解散,1970年10月恢复。
在菏泽市豫剧团之前,还有菏泽专署人民剧社(大兴班)在菏泽城乡演
出。1958年该剧团调省,成为山东省梆子剧团。
菏泽地区枣梆剧团:枣梆是全国独特的一个地方剧种。1915年(民国四
年)菏泽办起了第一个枣梆科班,教师吴凤珠,教出了一批新字辈的演员。
1947年5月,冀鲁豫边区二地委文工团,在莲花池村正式成立。团内所设的戏
剧演出队,即是菏泽枣梆剧团的前身。不久建市了枣梆工农剧社。后更名为
民生剧社。
1964年10月20日,枣梆剧团赴省演出,贺龙、罗瑞卿、刘亚楼等中央领
导同志观看后,给予好评。
枣梆剧团原脱胎于山西上党梆子,20多年来,菏泽地区枣梆剧团曾几次
去枣梆发源地山西晋城市望城头访问演出。1965年初,作家赵树理曾接见枣
梆剧团演员,并合影留念。
十年动乱中,枣梆剧团的服装道具几乎全部毁掉,演出一度被迫停止。
1974年7月1日枣梆剧团被改为菏泽地区京剧团。
1975年10月2日,枣梆剧团重新恢复,调整了领导班子,招收了一批新学
员,移植上演了一批现代剧目。1976年至1980年,枣梆剧团进入历史上最兴
盛的时期。在较短时间内,排演移植了大批现代戏,同时,还加工整理了一
批传统剧目。
菏泽地区两夹弦剧团:同治年间,曹州城西南魏堂魏金玉特聘“大蒲扇”、
“二蒲扇”为师,组成了两夹弦“玩友班”。
1928年魏在本村贤圣寺成立两夹弦班社——共艺班。建国后,该班归县
人民政府领导,改为菏泽县新艺剧社。
1959年剧团调归菏泽专署,改为菏泽专区两夹弦剧团。同年9月,在济南
为毛主席演出了《三拉房》,1960年,参加了省赴京汇报演出团,三进国务
院,演出了《站花墙》、《三拉房》,受到了刘少奇、朱德、陈毅、郭沫若
等国家领导人亲切接见,并合影留念。1968年被迫解散。
菏泽县曲剧团:1956年流散艺人登记时,收容了一批唱坠子和山东琴书
的艺人,经挑选组成了自负盈亏的表演团体。剧团成立之初,唱腔仍是河南
坠子和山东琴书(南路) ,所以群众称之为化装坠子或化装琴书。1960年和
1962年剧团曾两次派人去河南省洛阳市学习曲剧, 才逐渐改为曲剧腔调。
1968年解散。
业余剧团:1985年统计,全市有17个业余剧团,多在本地演出。一般活
动时期为农闲季节,特别在每年春节期间。个别剧团较为活跃,有的出县出
省演出,安兴镇船郭庄的大弦子剧团,就是如此。一般农闲季节活动的有岳
程庄乡琵李村的枣梆,王浩屯镇的2个剧种(大平调、豫剧)7个剧团,马岭岗
镇2个豫剧团,二郎庙乡白杨张豫剧团,范水坑柳子剧团,李村镇的豫剧团,
沙土镇的豫剧团,以及丹阳办事处的大屯豫剧团、武寺村的四平调剧团,还
有一个古老剧种花鼓丁香剧团。
菏泽杂技团:原为巨野县马戏团,1959年12月调归菏泽地区,成为菏泽
专区杂技团。“文革”初期被解散,1970年重新恢复,名为菏泽地区文工团。
1972年又改名为菏泽专区杂技团。至1985年底,全团有演、职员46人。是一个
含有马术、杂技、魔术等项目的具有相当规模的综合性演出团体。
1959年该团演员孔宽利、杨翠霞曾在济南为当时的朱德委员长汇报演出
了《对口悬人》;1962年夏,参加了由中央新闻社和香港凤凰影片公司联合
摄制的彩色杂技艺术片《齐鲁英豪》的拍摄。影片发行亚、非、拉10多个国
家。1972年8月,柬埔寨国家元首西哈努克亲王访问山东时,该团部分演员赴
青岛为其演出了《双爬杆》等节目。